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确实脸面名誉是没有家人的幸福重要,但要看那家人的幸福究竟是否值得,只说如萍、何书桓和依萍三人间的感情纠葛。
像如萍对何书桓的感情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段自己心目中幻想的白马王子幸福论,她对何从一开始的英雄救美、不畏强权、勇于‘拼搏’(就是开头何和如萍初遇时那一段)中有着一丝英雄崇拜,后又从尓豪处得知他的为人。
我们都知道尓豪和何是很好的朋友,当别人问他何是怎样的人时,他肯定是大夸特夸。
如萍听了后将何的形象套在了自己幻想中的白马王子身上,要知道无论是怎样的女孩对自己的未来一定会有很多臆想的,她在何的身上看到了很多好的地方,又加上了一些自己的臆想最后得出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何,在她看来何是世上最好最优秀最完美的人,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只可惜,当她想对何诉情时,却发现何已经有喜欢的人了,而那人就是自己的姐姐,这让她一时间无法接受,我想当时她肯定有过怨有过恨,甚至觉得是依萍抢走了他,明明是自己先发现了他(在那时如萍是不知道何和依萍是认识的)。
在表面上她是没有办法做出抢自己姐夫的事出来的,特别是何和依萍正热恋中,她只能在一些对她好的人面前,诉说自己的苦恋,用那些人的安慰和同情心来安抚自己心中的痛苦。就在这时,传出依萍和何的感情出现危机了,她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通过种种事情(大家都知道什么事了,我就不说了),终于盼来了何的回应。
这时的她是幸福的,因为她的恋情终于实现了。(这是我拿看了这么多的言情和女孩子对自己爱情的态度里推出来的,只是我的想法,大家看看就好)
可是作为第三视角的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想想,如果如萍和何真的结婚,婚后会幸福吗?
先不谈当时的背景,就说何吧,他首先是和依谈恋爱的,只是发生了一件让他觉得依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他就决然的和依分手,甚至为了不面对依,逃到了战场(在我看来,当时他就是一种逃避心理)。要不是如萍到战场寻他,在战场上诉说着对他的爱不悔(……………这里怎么觉得那么像新月格格的场景…………错觉吧…………)。
他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反正自己爱着的人不爱自己,又利用自己的感情,现在有一个这么爱自己的人,为什么就不能接受她呢?他的心里肯定有摇摆,但当时的他已经被依萍伤了心,如萍只是正好凑到何需要有人安慰有人温暖的时候出现。看到这里我们就要想想原著中订婚宴时发生的事了,何去追依了,抛下了如萍,抛下了陆家人,抛下了自己的父母。这证明他对依的感情还是放不下,那他答应如萍的订婚又算什么?!这样的做法是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吗?
而且依萍为了让他相信自己的感情,跳河自尽以明自己的清白。一个男人需要自己心爱人用自己的生命来证明自己,才能挽回爱情。这样的男人真的值得吗?他真的爱过自己的爱人吗?如果爱过,为什么他不了解自己爱人的心性?如果爱过,为什么他无法信任自己的爱人?
我们再说说如萍,上面我已经说过如萍对何的感情只是一种幻想中的恋爱观。
如萍对何是初恋,这是如萍第一次有了恋爱的感觉,她会将自己一切自己能想到的好的都加到何的身上,这就是俗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
但这些都不是现实。在现实中她真的有了解过何吗?最初的观点在于初遇,之后的了解在尓豪的述说与偶尔的相遇接触,这尓豪的说法当中有多少是夸大其词,几次的接触就能了解一个人的全部吗?
在看到何和依萍的相恋程度,羡慕、嫉妒中又有多少冷静的态度来看一个人?只看到他对依的情深、对依的温柔,从没有想过将自己的感情转换成亲情,在怎么说何也是她的姐夫,即使再困难、再难受,这也是必须的。
在知道何与依萍分手后,就去战场上找何,不想想如果有个万一,那家里的人会怎样?在得到回应后,为什么不想想以何对依的情深,怎么这么容易就可以回应,而且还是自己心爱之人的妹妹—自己小姑子的感情??
这些统统联系在一起来看后,如萍和何在一起真的会幸福吗?真的要用一个家庭的名誉来成就这样一份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虚假幸福吗?真的值得吗?
在我看来,作者大大的安排已经十分合理了,再怎么想要家人幸福,需要家庭名誉的牺牲,也要看这个幸福是否值得名誉的牺牲,若不值得,那为什么要做出“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