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二 章 ...
-
第二章变故
“阿旭哥哥,阿娘让我来告诉你,大哥哥回来啦!”这府里,也就春儿天天往他院子里跑。
来了这么多天,楚旭终于可以见到程知文了,终于可以不用整天闷在这小小的院子里了。
春儿说完拉着楚旭就往外跑,“阿娘说,今日下午就让大哥哥带着你去书院!”
待到了大堂,楚旭发现今日一向温和程大人的脸色不太好看。旁边站着一个约十五六岁的少年,跟陈大人长得有四五分像,穿着一身白袍,颇有几分书生气,想必就是程府大公子程知文了。
楚旭上前一一打过招呼,程知文不仅长得像其父亲,连说话都像,“你就是阿旭吧,父亲信中总是提到你,以后便跟着我去书院罢!”程知文说着脸上还带了点歉意,“只是要当我的书童,真是委屈你了,你以后就跟春儿一样叫我大哥。”
楚旭无言,这话听多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了。但还是很客气的道了谢。
聊了几句程知文边带着楚旭去他的书房,说是想了解了解楚旭之前都读过哪些书。
只有春儿对此很不满,明明大哥以前回家都会带很多礼物给她,并且会先陪自己的,现在她发现大哥不喜欢自己了!
哼,春儿决定今天一天都不理他们两个。
程知文书房里。
“阿旭,你看看你喜欢读那类书”
程知文的书房很大,书库里有四排大书架,全部整整齐齐排满了书,楚旭观察到第一排中间的书似乎被翻阅的比较多,便随手拿了一本,是兵法中的行军篇。
程知文看清了楚旭手里的书,神色一亮:“原来你也喜欢兵书!”说罢也拿起一本,开始绘声绘色的讲起自己的心得。
楚旭不忍驳他兴致,非常有耐心的听他讲。
程知文讲到最后突然伤感:“可惜我父亲一心想让我以后当个文官,我也不好忤逆他,不然就算不能当个将军,去战场上当个军师也是好的。”
“程叔叔也是担心你,毕竟战场上瞬息万变,生死都由不得自己。”作为父亲,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上战场呢?
“如果我永晟男儿个个都是贪生怕死之辈,谁来保家卫国!”程知文有点激动,“总要有人牺牲,才能换来一国的安稳。”
楚旭点点头表示赞同,但心里觉得程知文的想法有些偏激,不论文武官,只要心系百姓,全力做好本职,两者都一样重要,缺一不可。
许是自己从军无望,程知文便把希望寄托在楚旭身上,他想父亲总不能干涉别人的前程吧,于是他无论是在学院还是在家里,一有空便带着楚旭研究兵书,以至于楚旭后来看到兵书就有些头疼,但又无法拒绝程知文的热情。
在程府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三四个月过去了,新年到了,林叔也终于寄来了平安信,想是事情都处理好了。
临近除夕夜,程府里里外外都挂上了红灯笼,显得格外喜庆!
程府上下每个人都很忙,一个人除外,正是楚旭,程大人作为知府,每年年底都有一大堆事情结算,程夫人则忙着准备年货吃食,程知文作为长子,开始学着给程大人打下手,给以后积累经验。
楚旭有心帮忙又怕帮了倒忙,索性开始教春儿读书 ,也算是帮了忙了。他们没了春儿的捣乱也是很开心。
除夕夜,忙碌了这么多天,大家总算是都松下来了。
年夜饭上,程大人率先举杯:“今年是阿旭来我们家过得第一个年,”说着大家都举起了酒杯,“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
此时楚旭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个家庭。
吃完饭,程知文神秘兮兮的把楚旭拉到书房,除夕夜,不会还要读书吧?楚旭心里有点哀怨。
只见程知文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递给楚旭:“这是新年贺礼,拿着吧,好好保管,不许弄丢了!”
楚旭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玉佩,这抉玉佩只有半个巴掌大小,通体温润,是块上等的好玉。
“这个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楚旭把木盒又塞给程知文,“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春儿那里也有一块,对你们家意义应该很大吧。”
“东西再贵重也是一件死物,何况刚见你的时候也没有给你准备见面礼,想想就觉得失礼,不要再推辞了,好好收着!”说着把东西硬塞进楚旭怀里,又把人推出书房,生怕又被拒绝。
楚旭看着手里的玉佩,实在是想不通,这种应该是从小戴到大的东西,怎么就这么轻易地送人了?
翌日便是大年初一,大街上人来人往,小孩子们结群挨家挨户拜年,过年的气氛很浓郁。
只是程府来了个不速之客。
他们还在吃早饭,就有人来报说有个叫冯敬的商贾来访。
前一刻还言笑晏晏的程大人顿时没了好脸色。
按理来说大年初一有人来访应该热情相待才对,看程大人的态度,此人怕是来者不善。
“程大人,过年好。”冯敬一见到程大人立马毕恭毕敬的拜了个年。
“不知冯老板大过年的来访有何要事?”程大人懒得跟他周旋。
冯敬也不在乎程大人的态度,依旧赔着笑道:“自然是来给程大人拜年,”说完冲手下摆摆手,随即几个人抬了几箱东西进来。
程大人皱眉。“这是什么意思?”
“程大人,我既是来拜年,这些当然是节礼。”说完便想示意手下打开箱子。
程大人阻止了他:“这份礼本官可受不起,冯老板还是抬回去吧,不然被有心人看到,给我们安了个收受贿赂的罪名可太冤了!”
出乎程大人的意料,冯敬并没有再坚持,而是非常爽快的让人把东西抬下去了。
“年礼而已,程大人何必如此推辞,既然大人实在不想说,冯某也就不为难大人了。”
“府中还有公务,就不留冯老板喝茶了。”说罢示意小厮送客。
饶恕冯敬脾气再好,此时脸上也带了点愠色,不过很快就压了下去,“既如此,就不打扰程大人了,冯某告辞。”
冯敬的态度让程大人隐隐察觉不太对,既然是来送礼的,怎么可能这么轻易地就把东西原封不动的带回去了?
思来想去还是谨慎点好,便喊来小厮追出去看看。确认了冯敬的确把那几个箱子抬回去了,心里才踏实了一点。
到了初九这天,小春儿显得格外的兴奋,因为明天就是她的生辰,以前每到这天全家会一起去郊外的别院里住几天。
今天春儿早早地起床,却发现阿娘并没有像往年那样收拾准备去别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坐在窗边不知道看着什么东西出神。
“阿娘,今年阿旭哥哥会跟我们一起去梨院吗?”
程夫人回过神看着春儿,眼眶一下就红了,强忍住泪意,搂住春儿:“春儿,今日你跟阿旭哥哥先去好不好?”
“阿娘为什么不去?”春儿靠在母亲身上撒娇道。
“今日,阿娘,爹爹,还有大哥哥,都有事去不了,你不是一向喜欢阿旭哥哥嘛,你跟阿旭哥哥先去好不好,我们说不定明天就去找你们了。”
“那我今天也不去了,我想跟阿娘一起去!”
“春儿,你要听话,”程夫人认真叮嘱春儿,“娘亲想吃梨院的果子,春儿先去帮阿娘摘一些等阿娘过去吃好不好?”
春儿终于点点头:“那阿娘你明天一定要去找我。”
“当然,明日是我们春儿生辰,我还要给春儿做长寿面呢!”程夫人揉揉春儿的头,随即把一个精致的荷包塞进春儿怀里,“记住,一定要收好这个东西,不要随便拿出来,就算换了衣服也立刻在藏好。知道了吗?”
虽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但阿娘这么认真,一定很认真,春儿点点头,把荷包又往里塞了塞。
程夫人带着春儿到楚旭的院子的时候,楚旭正在练字。她看着眼前这个十四岁的少年,心里有些踌躇,明明他也还是个孩子,自己却要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叔母,怎么不进来?”楚旭写完字才看到程夫人领着春儿一直在他书房前站着,忙招呼他们进来。
程夫人整理好情绪,故作轻松地开口:“阿旭,我来是有件事要麻烦你。”
楚旭有些惶恐:“叔母不必如此客气,有什么尽管吩咐好了。”
“本来每年今日我们都会带着春儿去郊外的梨院小住几日,只是今日我跟你程叔叔实在是走不开。”程夫人顿了顿,看了眼春儿,斟酌着开口,“我想让你带着春儿今日先过去,我们明天处理好事情就过去找你们。”
“为什么不干脆等明天大家都一起过去呢?”楚旭不解道。
“明天去太匆忙了,你们今日先过去都东西都安置好,那里太久没人住,还需要收拾收拾。”
这个理由太牵强了,提前叫几个丫鬟们去打扫不是一样的嘛?楚旭疑惑的看着程夫人,或许他们确实有些难以开口的难事吧,楚旭没再深究,只是问了什么时候去。
“越快越好,”程夫人递给楚旭一个荷包,“今日府里的马车都有用处,你现在去西街租辆马车吧,然后到西街路口那家糕点铺子借春儿,我待会会命人把春儿带过去。”
楚旭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叔母,我能问一下府里到底出什么事了嘛?”
“阿旭,你别问了,知道的越少越安全,”说罢握住楚旭的手,低声说,“今日府里确实可能要不太平,不过也是可能而已,最晚后日,如果后日我们还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也不要回来,你就直接带着春儿去漓州找你林叔。”
楚旭没想到事态这么严重,“那你们呢,在这里坐以待毙吗?我们完全可以现在就一起去漓州!”
程夫人没想到楚旭这么激动,连忙让人把春儿带走,轻声安抚着楚旭:“或许是我们把事情想的太过糟糕了,或许明天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呢!”
看楚旭还是不太信,程夫人只好说出实情:“夫君今日收到京城一个朋友的来信,说是有人状告你程叔叔收受贿赂,草菅人命。于是朝廷派了钦差过来调查实情。”
“程叔叔不可能做那些事!”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要空口白话皇上也不可能这么快派人过来,据说状告那人带了人证。”
“既然如此,叔母,你们跟我们一起走吧!我们连夜去锦城,林叔会有办法的。”楚旭实在不想眼睁睁看着他们坐以待毙。
“不行,我们这么一走相当于坐实了罪名,夫君他肯定不会同意的。何况,这漓州谁人不认识我们一家,我们怕是连漓州都出不去,你跟春儿就不一样,春儿还小,没什么人见过她的样子,你也很少出门,也没什么人知道你是程府的人。”程夫人说着有些哽咽,“我们也实在没办法,现在只能保住你跟春儿。”
“这是给你们两个另做的户籍,你收好。”程夫人拿出一个大信封,“这里面还有些盘缠,足够你们到锦城了。”
楚旭没再开口,只恨自己的无能为力。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听程夫人的安排保护好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