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之前做了好几年教育类媒体副刊编辑,主要作者群是中学生。就是中二和傲娇并存,才华星星点点,一闪一闪特别可爱那个时期的人类。
常有小朋友问:*老师你看网文吗?你觉得我可以写写看吗?
我看网文的,每年刷最红的2、3部,觉得本本令我身心愉悦。又听说,写好了可赚钱了,一年几千万,平掉小型上市公司。
再不济,写作是终身受用的技能,爱写总是好事。
基于以上几点,工作那几年,我常鼓励爱写的小朋友:赞爆了~你去试试啊!
还曾在版面上开过刊登人设和大纲的专栏,名字叫“IP创意工厂”(还是别的什么我忘了)。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句话“骗人写文,不得超生”。
未走近尝试、研究之前,我真不知道网文行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地步。
凭直觉下判断是我一个极要命的毛病。回头想想,工作那几年,我身边有好几位“扑街网文作者”。他们大都活得惨淡,偶尔帮我一些小稿子填充版面。我怎么就没想到仔细问一问他们:这个行业是不是真的不太好混?或者,在给别人意见之前,我应该先做些简单的调查。
直到自己开始尝试,才发现此路颇艰难。
不知道以前有没有小朋友被我诓骗,满腔热情投入创作,耽搁学习。
若有的话,我真是无心造口业,要遭报应的。
于是乎,我赶紧找前同事要版面,写一些“风险预警”,弥补一下。
全文记录一下(数据待核实):
大大,我能成为网文作家吗?
这两年,通过手机看小说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同学陷入“仙恋”“修真”“种田”等一个又一个坑,看得不亦乐乎。看书看久了,部分文笔不错的小伙伴便手痒,想着自己能不能写写看,说不定就“一书封神”了呢?
没有调查就就没有发言权,小编查了不少资料,还和几位资深网文作者聊了聊,得到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问题1:天蚕土豆18岁“一书封神”,年入6000万,写网文真的那么赚钱吗?
答:我想,以行业内最优者的收入来度量这个行业的吸金能力是不合适的。举个例子,码农界的天花板是雷军,而一般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只有数千元。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天蚕土豆、唐家三少等一批大神的创富经历,和这些年我国网民数量井喷带来的流量红利息息相关。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以某免费阅读网站为例,刚开始,网站的政策倾向于扶植本站原创,新入驻的作者享受到了一波流量红利。但短短几个月,网站便改变策略,将流量导向获取成本更低的渠道书。几天时间,大批作者陷入“单机作战”、没有收入的窘困境地。互联网发展这些年,机构已经越来越擅长控制流量。素人捡漏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现在网文作者的真实收入到底是多少,很难统计。某头部网站曾公布本站作者收入情况,截至今年2月,月入破万者超过500位。2019年,上海的平均工资超9000元。考虑到各大平台动辄数百万计的作者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网文业混温饱,比考清华、北大难多了。
问题2:我不在乎出名与赚钱,只想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更多人看到,行不行?
答:之前说过,因为流量掌握在机构手里,新人小白在网站发表作品,很可能要“单机作战”很长一段时间。无人问津会让你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此外,现阶段互联网信息茧房效应严重。各大平台都有特定目标读者群,热门作品亦有套路。为博点击率刻意模仿封推作品,对自身风格未定型的新作者来说,弊大于利。
个人建议,单纯爱好文学的话,与其去写网文,不如加入学校的文学社团,或在感兴趣的贴吧上写文自娱。
问题3.网文行业风口期过了?网文已死?
答:网络文学只是作者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文字创作,它包含一切题材、体裁。网文会不会死,这个问题几乎等同于“文学会不会死”。
即便从唐传奇开始算,一千多年了,依旧有大批作者与读者对小说爱得深沉。个人认为,不久的将来,网络文学会渐渐摘去“网络”的标签,回归文学本质。
问题4.成为一名优秀的作者有多难?
答: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成为作家一半靠天赋、一半靠运气,其实不然。写作是一项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不断打磨才能掌握的技巧。
以小说创作为例,不少新手经历过“文思如泉涌,下笔就脑梗”的尴尬阶段。在网文圈,“30万字”和“100万字”是两座大山。新手凭毅力,写够30万字,基本能将一个故事讲完整。然后你兴致勃勃地拿给小伙伴看,大家会说“挺好的,但不像网上那些书吸引人”。接下来就要解决“好看”的问题,查一些攻略贴,听一些网课,你会学到“人设”“大纲”“节奏”“转场”“断章”等术语,慢慢内化,逐步提高。几个“30万字”之后,入门级作者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写大”(挑战一篇100万字以上长篇)或“写小”(写精致的小故事)。
整个练级过程短则1、2年,长则4、5年甚至更久,难度不亚于拿一张本科文凭。
此外,人生阅历对作家的文字也会产生深远影响。是否经历过高考的折磨,在大学校园谈一场青涩的恋爱,经历梦想的升腾与破灭,这些都会让文字变得更丰富。
万物生长,花开有时,大多数作家的成熟,得等到25岁以后。要有耐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