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谍间道
      楔子
      金戈铁马泅于纸上,挥斥方遒一梦蹉跎。
      短兵相接,残阳血洗如练,血流百步,尸横遍野,似乎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道不尽心中的悔,阐不明魂中的恨。
      赵国已灭,全家被抄斩,只有我苟于部下之际,残喘于金蝉脱壳的谋略中,身败名裂,甚至留得一身纸上谈兵的笑话,可惜,可恨,可笑,可叹。
      这只是表面的结局而已。
      谍道如此,不悔当初......
      梁上君子
      闻名赵家公子世无双,武文弄墨皆为一等,比武射箭却也不逊风骚,实为一风流骚客。
      暮色四合。
      我潜于梁上,又闻其秉烛夜读,铮铮然又如漱玉。始于计篇,终于我熟读精思的用计篇。“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我抿然而笑。
      不料惊动了屋脊,仿着真正的梁上君子吱吱唤了两声,我窜了下去。
      望着一羽信鸽,消融在如墨的夜色中。
      伏野千里
      我本姓秦,是赵将廉颇苦心栽培的谋士,本无名姓,幸拜廉将军收留,起名为轲,又起姓为秦轲。廉将军说荆轲乃一代英豪,有着将士稀缺的视死如归,可惜燕太子丹谋略不周,折损了白虹贯日的良机,又少了鹰击长空的时局。而我,自幼跟随廉将军,习得兵法与剑术。世人都说廉将军善守而不专攻,是守江山之英豪,却可恨不是打江山的料,实际恰得其反,廉将军攻防皆有章法,攻法更是绝妙不已。
      我曾问廉将军为何只防不攻,他捻须而笑,“为黎元立命,防者,攻也”。
      彼可取而代也
      幼年时我曾问过廉将军,为何我无父无母却单姓一个秦字,他抚掌大笑三声。告诉我我背上刺有一个秦字。“秦,不是赵国的心腹之患吗?”这也许是廉将军我潜入赵府的缘由,赵家,似乎与廉将军颇有过隙。就算平日素来心胸宽广如廉颇,也有解不开的心结。秦国的说客也劝我行刺廉颇,廉将军虽已达垂暮,却依然可以一领万骑,一展雄风“彼可取而代也”我知道秦国说客包藏的祸心,廉颇存则赵国存,廉颇亡则赵国亡。“何以烦执事”,我浅然皱眉,廉颇将军将我苦心栽培多年,图的就是报赵家的先仇。彼可取而代也,这句话既是秦国说客,又是廉将军的。可惜我终究没有项羽般乌江一刎的勇气,败在一句“吾已得汝生身父母”之下。喜忧交加,喜的是父母有生之年还可相见,忧的是我已然有软肋在身,像是一只被扼住六寸的巨蟒。我摸仿赵括已十年有余,身形声音已有八分相似,加上易容之术便可大功告成,不讲混水摸鱼也罢,照虎画猫便可糊弄过世人了。“廉将军之恩如再生父母,讵可忘邪”,廉将军自幼便教导我习武练剑,其谆谆教诲,盖世不忘。他又怎可能只将我当成区区一枚棋子,我不敢揣测,也不敢往深处想。只是为何要伏野赵家许多年,我不得而知。
      扑朔迷离
      伏倒于桌上,未及和衣而眠便感觉到了柔软的触感,是母亲。眼前的任务还尚未完成,像是被一池星光搅碎的池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