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陆英见奶奶气得脸色都白了,顿时心疼了,顾不得人微言轻直接插嘴:“你凭什么证明是吃我们家菜瓜出的事,说不定是你们自己家有什么脏东西呢。”
唐赐意叫:“胡说,我们家能有什么脏东西?谁叫你奶奶要给我妈吃菜瓜的,不给一点事情都没有。”
陆英气道:“讲不讲理了,给你东西吃还要被你骂?你说是菜瓜就菜瓜吗?一会儿我们去镇上医院,听听医生怎么说,要真是奶奶的菜瓜引起的,我们就赔。如果不是,你就是讹钱,得陪我们精神损失费。”
周围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又是一阵议论。
“就是,去医院,看医生怎么说的。”
“菜瓜又不是就她一个吃了,怎么偏偏她出事,陆家的怎么没事。”
“走走走,我们一起去听听。”
唐周明和唐赐意还要再说话,被唐志强拦住了:“好,那就一起去医院问医生。”
唐、陆两家于是各自搬出自行车,浩浩荡荡六七个人往镇上医院去了。村民们见热闹没的看了,也就散了。
钮永萍坐在小店里心慌慌地,跟小女儿陆娴雅抱怨:“你奶奶每次都喜欢瞎大方,送别人吃什么菜瓜,不送就一点事情都没有,这下被人赖上了吧。”
陆娴雅撇撇嘴:“是唐家的不讲理,逮到机会就赖上了。奶奶本来就是好心肠,别说是邻居,要饭的过来她都愿意给口吃的。”
钮永萍郁闷地说:“你奶奶每次就爱找事。”
当然了,这些抱怨的话,她也就是跟自己女儿、老公说说,婆婆面前她可不敢。
镇不大,一会儿功夫一群人就到了镇医院,找到了昨天的急诊内科医生,七嘴八舌地问情况。
乡镇医生见多了这种吵吵闹闹的场面,习惯性地喊了一声:“都闭嘴,还要不要治病了?一个一个说。你,就你说。”他点了点陆英,这里就陆英看起来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年轻,好应付。
陆英直接问:“医生,昨天送来的那个唐大嫂,她是怎么了?”
医生老神在在地说:“食物中毒,不是跟你们家女儿说了吗?”
现在病床前照顾王琴的是她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唐爱菊。
陆英又追问:“吃什么中毒了?”
医生皱了皱眉,但还是说:“初步考虑是泡水过久的黑木耳……”
“听到了吧,是黑木耳!”一起跟着过来的吴必胜立刻打断了医生的话,狠狠瞪了一眼唐家的人。
唐家众人急了:“毛医生,这怎么又是黑木耳?明明是菜瓜啊,菜瓜上面有农药。”
毛医生专业性受到质疑,不乐意了:“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农药中毒不是这个样子,现在她是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昨天不是问了你们了!桌上有黑木耳就她一个人吃了,而且那黑木耳已经泡发了两天,这就有毒了,晓得伐?拎伐清哦!”
“不可能,你瞎说,是不是陆家的给你好处了?”
毛医生跳起来骂:“你怎么说话的,说话要负责的!你不信任我,这就把人拉走,别治!谁稀罕给你家治?”
镇上的乡镇医院医生可不跟你讲什么权利。
大家都不讲,就比谁嗓门大,比谁占上风。现在是他们求着要治病,还有陆家的一群帮腔,可不就是毛医生占上风。
唐家众人灰溜溜地被毛医生骂退了出来。
陆家洗清了嫌疑,虽然心里还有点气,但看在他们唐家毕竟还有人在医院不知道要烧掉多少钱的份上,也不跟他们计较了,自去骑了自行车回村。
到村里经过一番宣传,消息便都传开了。
本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谁料第二天一早,黄琴从田里气愤地回来。走过田埂,一路走一路骂:“谁家缺德带冒烟的,生个儿子没屁|眼,拔了我们三排的棉花!啊?这黑了心肝烂了肚肠的,别以为躲在阴暗里就没事了!”
对于农民来说,向土地下手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忍的。尤其是棉花都已经进入吐絮期,再一个多月就可以拔棉柴了,却给你搞这一出,浪费了多少心血。
在村里,最大的经济作物就是棉花了。黄豆、赤豆、小麦等等都卖不上什么价钱,多数拿来交公粮以及跟船上人家换稻米,每年就是靠棉花能赚点血汗钱。
所以黄琴和陆德都气坏了,直接就指挥儿子陆正兴去镇上公安局报警!
虽然农民一辈子都不愿意跟警察等打交道,但那也看是遇上什么事。
他们心里都有怀疑的对象,最近除了唐家,就没有会这样做的人,但没有证据。
警察来的也快,一来就引起了大半个村的轰动。除了田里实在忙的人家,大部分村民都跟在警察屁股后面上陆家的田里去看作案现场。
三排棉花被拔了,是个农民看着都心疼,更别说陆英爷奶了。
陆英看着随着人群一起过来看热闹的唐家至亲和堂亲,心里膈应极了,这是毫无愧色啊。
在田里走了一圈,又问了几个人之后,警察就走了,只说调查出来了会通知。但其实大家心里都认定,不可能会调查出什么结果的。这不过就是拔了三排棉花,对农民来说大事,对镇上警局来说可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
爷爷奶奶气得早饭都吃不下了,陆英亦恨得牙痒痒。
“好了,小英,这些事跟你个小孩子没关系,快点吃了早饭去北马路等着小林一起上学去,别让小林反过来等你。”陆德催促了一下陆英。
“哦。”陆英快速地扒完饭,就背上书包出门了,“那我走了,爷爷奶奶再见。”
“嗯,路上小心。”
“知道了。”
走到小店里陆娴雅已经过来了,她要去镇上读初中,也可以走这条路,正好带陆英一段。
“表哥,你骑车带我,我可带不动你。”陆娴雅把车龙头让了出来。
“好。”
等到了北马路后,他把自行车又还给陆娴雅:“你靠边骑,马路上拖拉机多,小心点。”
“知道啦,再见。”
片刻后,林玄微家那辆看着挺古典的车就过来了。上车后,林玄微递给他一瓶牛奶:“喝了,刚温过,正好。”
陆英不好意思地摆手:“不用,你自己喝吧,我吃过早饭了。”
林玄微淡淡地笑:“这是特意为你拿的。”
“这……好吧,谢谢。”陆英接了过来。
林玄微打量了他一下:“你有好好擦药吗?怎么脸上的淤青还是这么明显。”
“有啊,谢谢你的药。”陆英摸了摸颧骨边,这里挨了陈柳彦一拳,一时半会痕迹消不了,“还好军训半个月晒黑了不少,要不然更明显了。”
林玄微又说起了别的:“下周末我想去趟海市,你要一起吗?”
陆英摇摇头:“算了,我不去。”出门就要花钱,没事出去干嘛。
这干脆的拒绝倒让林玄微愣了一下,然后才不以为忤地笑:“好。”
陆英拿起车上的几份报纸,一边喝着牛奶,一边看了起来,不时还会就某个新闻跟林玄微讨论一二——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他问,林玄微答。
陆英又崇拜又感叹地说:“为什么你什么都懂?要不是你说从小生活在美国的,你真的一点都没有国外待过的感觉,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比我这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还强多了。”
林玄微笑笑,又取出一样东西递给他:“这个送你。”
陆英接过来一看,惊讶道:“赈灾邮票!你下手好快。”
打开第一页里面塑封了一张邮票,这张邮票的主图是红色心脏图,前两天才刚刚发行的,为了表达全国一百万邮电职工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一片深情。
打开第二页时,他的眼睛一亮,心“砰砰”乱跳,缓了好一会儿才开口说:“1980年的猴票!还是整版的!你好厉害,这都有!”
猴票也即《庚申年》邮票,整版为80枚,从面世那天起,其价值就在不断攀高,一路从3元左右飙升到30元、70元,一直到如今的240元左右。
这套猴票本身就具有收藏价值,因为其是黄永玉大师亲自创作的!可以预见的是,猴票在未来肯定越来越值钱,尤其这还是整版的。
1980年猴票发行之初定的是800万枚,但最终决定只发行500万枚。当时又在印刷上遇到麻烦,成品率较低,经过验收合格的邮票只有4431600枚。版票分发到各地的邮局然后再分开销售,因此整版猴票十分稀少。
贪婪地看了好一会儿后,陆英把这本集邮本还给了林玄微:“现在猴票可值钱了,比普通人一个月工资还高,而且未来肯定还会升值。这么好的东西,我可不敢要。”
林玄微漫不经意道:“我不爱集邮,上次在你家看你喜欢,正好给你。这东西在喜欢它的人眼里是宝贝,在我的眼里跟废纸也没什么区别。你就收下吧,也好让它有点价值。”
陆英脸色变幻来变幻去,最终还是没要:“我想看了就去你家看好了,等我存够了240元,再来跟你买它们吧。说实话,现在能买到整版可很难。”
林玄微接了过来:“好吧,你不要就算了,不过我可不保证会好好保存啊,你知道的,我没兴趣,也许你下次来看就被我弄丢了。”
“……”陆英又舍不得放手了,“那还是放我那里吧,我先欠着你240元。”
林玄微忍不住笑出了声:“小傻瓜,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