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第 38 章 ...
-
整个京城都在传,江宁苑在寺院强迫了房家小姐这件事。
大家对这件事的评论各有不同。
有人说:“江侯爷血气方刚,三十岁还未娶妻,家里没通房妾室,也不去勾栏瓦舍,身上火气总要有处来泄,房家小姐长的漂亮,一时没把持住,男人嘛,总有精虫上脑的时候。”
也有人说:“江侯爷行军打仗许多年,杀人如麻,没准就是不喜欢寻常的,偏就爱这一口呢。”
还有人说:“既许多年不娶妻,也不纳妾,又不去勾栏,怎么会做这种事呢。”
总的来说,还是赞同第一种说法的比较多。
街头巷尾,这件事被议论了几天,但无论这件事怎么发酵,江宁苑都没有出来解释一句。
此事已传到陛下耳朵里,但陛下身子刚好一些,除了处理朝政,没多余的心思管这种事。
可总有言官上奏此事,从事发当日,已有十几封奏折陆续递了上去,其中就包括房家控诉的奏折。
言官上奏多次,皇帝也不能放任不管,只得让太子去问这事儿。
太子知道江宁苑的为人,实在难相信这事儿是真的,便去江府亲问这件事。
此时江宁苑还躺在床上,病得起不来。
江宁苑在寺院晕倒的事,大家也是知道的,只是此时大家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上头,而是江宁苑到底有没有真的欺辱了房丝仪。
而这种事一旦发生,男人便不太好说话,基本上舆论会呈一边倒的势态。
江宁苑一时也没说到底怎么了,只说自己当时头脑发晕。
太子还是想以息事宁人为主。
太子愿意帮忙去房家劝和,看在太子的面子,再加上要维护房家的名声,房家总不能还不肯,只要二人成了婚,这事儿也就算过去了。
但自平家老太太做寿,江宁苑中意平家小姐的事就在外头传出来了,太子也在太后那听说了江宁苑对平家小姐的心思。
太子一时间想不通,他既喜欢平家姑娘,又为什么会对房家小姐做出这样的事呢,即便是色令智昏,却也不至于难以自控吧。
太子也为他着急,不单单他们是亲戚的缘故。
陛下时日无多,太子他登基指日可待。三皇子现在虽然被拘禁,但总有放出来的一天,三皇子在朝中也有根基,太子不得不防着,若是有江宁苑这个武将倚靠,太子后顾之忧便会少许多,此时江宁苑出事,对太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我也是男人,我也懂,只是这件事儿闹的有些大,参你的奏折不下十几封,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尽快将房家姑娘娶了,如此可安抚房家,也能平息民众舆论”太子缓了缓又道:“平家姑娘的事儿我略知一二,不如就将事一起办了,平家比房家官职高许多,就让平家姑娘为正妻,房家姑娘为偏房。”
江宁苑还在病中,脸色十分不好。
“殿下,现如今我没脸娶平家姑娘,暂且让我缓缓,这事儿我自己来处理,必不让殿下担忧。”
太子点点头:“那,房家姑娘呢?你也不打算娶?”太子语气带着三分劝慰:“此事不比平常,关乎姑娘清誉,若是处理不当,对你名声也不好。”
江宁苑抿着唇,颇为无奈的笑笑:“我是个粗人,会行军打仗就行了,名声不重要。等我身子稍好些,会有交代的。”
太子见江宁苑态度坚定,便也不再劝说。
***
房夫人已经将话放出去了,只要江宁苑愿意娶房丝过门,成全了两家的颜面,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但是已经过去好几日,江宁苑娶房丝仪的消息一点都没有,江家也没派人来问一句。
莫不是江家仗着是皇亲,身上又有军功,连这种事都敢不认?
房夫人也有些慌,若是不成,不仅房丝仪日后没了前程,连房家的脸面都保不住了。
非得破釜沉舟才行,再过一阵子,江家要还没消息,就让说房丝仪怀了江家的种,看他们还敢不出来解决。
房丝仪日日哭的像个泪人,她害怕这事儿会一直没消息,她被强迫的事儿已经传出去了,若是没人娶,不是死,就是要在尼姑庵里待一辈子,这两样都不是她想要的。
那日,她递给江宁苑的茶,他确实喝了,药效也确实发作了。
只是......江宁苑什么都没对她没做。
她攀上了江宁苑的身子,一双红唇凑了上去,可江宁苑狠狠推开了她,她跌在了地上。
事已至此,她只能自己扯乱衣裳,松开了发髻,然后抓伤了自己,诬陷江宁苑玷污了自己。
其实,江宁苑当天就可以否认这一切的,或是叫郎中来查验,可他却并没有。
房丝仪根本就弄不懂,是不是药真的下太猛了,导致江宁苑神志不清,忘了当天所发生的事。
这几日,父亲接连几封控诉的奏折递上去,陛下那也没动静,连与父亲交好的言官的奏折陛下也没批复。
江家世代功勋,江宁苑不仅仅是公主之子,还是骠骑将军,是能替皇家打江山的人。
房家呢,不过是无足轻重的小官,这些年靠着结交逢迎,巴结讨好才得到入京的机会,现在想靠婚嫁在官场上寻找靠山,没想到却遇见郭姚吃干抹净不认账的。
房丝仪恨的咬紧了呀,再过一阵子,若是江家那还没消息,她就去找郭姚。
房夫人有五个女儿,房丝仪大姐嫁给了年长大姐三十多岁的富商,为房府换来了财富;二姐嫁给了知府做小妾,换来了房府的官路;三姐被许给京中贵人作外室,换来了入京的门路,如今她又要被用来攀附京城权贵。
房丝仪自小就是家中长的最俊的孩子,原本只等她及笄,就会送进宫去选秀,无奈陛下年事已高,已经下令不再选秀。
太子也并不是好色之人,身边只有一位正妃。
其他皇子,只要太子继位,就要外放为藩王,远离京中实在为房家出不了几分力,再三权衡下,房家觉得给她选个有权柄的夫婿。
房家先是看中了平其道,得宠新贵自然是好,但得知平其道已被陛下赐婚,房家只得转头另选,正巧在太后的宫宴搭上了郭姚。
江宁苑与郭姚之间,房家也权衡了许久。相比江宁苑,显然郭姚对房丝仪更热情些,既都是公主之子,他父亲又和江宁苑一样随军出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房丝仪听了房夫人的建议,果断放弃了平其道和江宁苑,把所有心思都放到了郭姚的身上。
其实房丝仪一直都明白,母亲根本就不疼自己,她不过是一个工具而已,也包括她的姐姐们,都是为房家儿郎铺路的工具。
她既不能死,也不想在尼姑庵里过下半辈子,所以她决定要为自己开始打算。
***
江宁苑这件事传播的极快,连坐在府里不出门的张执安都听说了。
自上次平府遇匪的事情后,他心中十分愧疚。
他无法原谅母亲的冷漠与狠心,也无法原谅自己当时的无能为力。
张执安虽然与江宁苑来往不多,可看着江宁苑为平府所做的事,张执安觉得他是真心喜欢平书里,便也放心了。
但是当张执安听说了这个消息,他担心极了,他怕江宁苑会委屈了平书里。
张执安知道平府搬去了春雨巷,他只是没脸去探望。
这些日子过去,他觉得自己身子好些了,虽还是站不起来,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治疗,总有一天能够站起来。
但即便有一天他站起来了,他还能站在平书里身边吗?那时她还需要自己吗?
这日子张执安对张老夫人不冷不淡,张夫人也知道儿子是为了什么,但她还是不想与儿子关系太僵。
张老王爷心里对张夫人心里也有不满,虽然嘴上没说,却早就搬到书房去住了。
张老夫人心不甘情不愿,却也不得不妥协。
她决定去春雨巷探望一下平府,以此来缓和一下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不过是个女人而已,儿子若是喜欢,就将她娶进来,放在自己身边,她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也好慢慢收拾她。
张老夫人早早叫人备好了马车,她要亲去春雨巷一趟。
她连拜帖都没准备,就直接去了平府。
敲了平府大门,看门小厮眼光十分复杂,只说让他们等等,自己进去传信。
平夫人听了看门小厮禀告:太太,永鸿王府张老夫人前来拜府。平夫人恨的牙都要咬碎了。
平夫人正在老太太屋里伺候,到底还是老太太稳得住,只道:“太太去休息吧,张王妃那我来应付。”
平书里神色颇有些复杂,她不会原谅张府,若是强颜欢笑她也很难做出来,便也道:“我陪母亲回屋吧。”
老太太心里明白,点头答应。
这时平家人心里还只是厌恶,他们还不知道,张王妃这次是来给儿子张执安提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