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5、135、风雨不倒(中) ...

  •   走了一段路,风刮了起来,乌云在头顶上翻滚,偏偏水奕云又不能着急,古长风只好不停地说:“不急,不急,应该马上就到了。”又吩咐天一,“你先前面去看看还有多远。”天一把包袱给了火岭,施展轻功瞬间就消失在路尽头了。

      仿佛是在突然之间,豆大的雨点夹在风中就砸了下来,火岭从包袱里掏出两把雨伞撑开,古长风接过一把一手撑伞,一手把水奕云搂在怀里,水奕云则没有接伞对火岭道:“你撑着,别把咱们的吃的都淋坏了。”火岭知道,水奕云哪里是关心吃的,只是怕他拒绝撑伞,他于是撑开伞,在水奕云另一侧护着他,包袱则护在怀里不让雨淋到。

      雨点虽大,但还不算密,很快就见天一回来了,他禀报道:“郭村外的破庙就在前面,最多再有两刻钟就到了,拐过前面那个弯,就能看到破庙。”

      古长风道:“天一,趁着现在雨不算大,你去地里捡些柴到庙里,一会儿咱们到了好烤火。”天一领命而去。

      果然很快就到了庙门口,天已经快黑了,但是还是能看出庙的院墙是最近才修整过的,塌了的地方都重新加盖起来了,庙门也是完好的,像是新装上的,门洞里已经有很多柴,天一正在摆放,天一见他们进来,就道:“这庙门居然是锁着的,我方才进来把门踹开了。见这门洞很大,就先把柴放这里了,庙里面还没进去。”

      从门洞往里看,庙果然很大,有一个很大的院子,从门到里面的佛殿还有一段距离。这时雨已经下的很大了,水奕云见门洞东有一间门房,里面有一张空床,还有桌椅,并且还算干净,不是很久没人住的样子。水奕云道:“咱们先在这门房避会雨吧,一会儿雨小了再去庙里。”

      火岭接了点雨水,把床桌椅都擦干净,天一把包袱放在桌子上,从包袱里拿出两身衣服,因为火岭保护的好,衣服并没有湿,天一低声道:“皇上和丞相先把湿衣服换下来吧,我在门洞里把火升起来把衣服烤干。”

      古长风又赞道:“天一你居然还带了衣服,真是想的太周到了。”天一和火岭二人关上门到门洞里升火,古长风和水奕云换了衣服就出来,水奕云对天一道:“你们先把衣服脱下来,把自己衣服烤干吧。”

      天一道:“不急,我先到庙里看看。咱们到了这么诡异的地方,还是先把周围情况察探清楚为好。”火岭也道:“我觉得这个庙诡异的很。”天一就道:“火岭你保护好皇上和丞相,我马上就去察探。”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天一出了门洞,轻轻略上树梢,见除了门洞底下四周一点火光、灯光也没有,他穿过院子直接跳到佛殿顶上,借着闪电的光亮见这个庙四周院墙高筑,院子空旷,就只在后方有这样一个很大的佛殿,他仔细倾听,雨声中能听到连成片的呻吟与哭声。他揭开顶上的几片瓦往里看,里面黑洞洞的,不过他可以肯定声音正是从里面传出来的,他等着一个闪电,照见殿里有很多人,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一个个面如死灰,天一嗅到一种临近死亡的味道。

      天一盖好瓦,马上回来禀告,讲完他看到的情形,他继续道:“这个庙估计是收容重病号的。估计这里白天有人看守,今天看天下大雨,也没人能逃跑,看守的人就锁门回去了。”

      水奕云与古长风互望几眼,水奕云的想法古长风自是知道,这是一个查明真相的好机会,古长风面瘫地道:“不许去!”

      水奕云道:“溪梦神医不是在这里吗,他不是有可以不被传染上的药吗,要不然那带这些重病人来的人不都被传染上了?”又对天一道,“郭村应该离此不远了,你再辛苦一趟,到村子里去找找神医,下雨不方便请神医过来,把药要到就可以了。”

      天一看着古长风,古长风叹了口气没说话,这就是默许了,天一于是领命而去。进村的路上有人看守,天一知道为了防止瘟疫蔓延,村子都看守的紧,不准随便进出,天一过去拿出腰牌,说是奉命来找溪梦神医,看守士兵道:“真是不巧,今天傍晚溪梦神医去陈庄了。”天一问清陈庄如何走,又问可以免疫的药,看守士兵就拿出一个瓷瓶,数了数,里面有八粒药,“大人,只有这些了,够吗?”天一点头,士兵又道:“这药吃完以后一刻钟以后才见效,两个时辰以内不会被传染上瘟疫。”

      ***

      殿门被推开,天一迈过躺在地上的人,到佛像前把上面的长烛点燃,殿里马上亮堂起来,水奕云四下一看,大殿似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在漏雨,这里大概有三、四十个人,男女老少都有,一个个了无生气的随便躺在地上,有人在痛苦的呻吟,有孩子在哭闹,有人仰着头,张着嘴,接漏下的雨水在喝,有人躺着的地方已经湿了,却也不动,似乎已经没有了气息。水奕云看着痛苦的人们,眼泪不争气的掉下来,他十分想帮助他们,却也知道这些人无药可救,只是在这里等死,他想问关于瘟疫的情况,却又不知从何问起。

      看到他们进来,有人默然,有人看着他们,但是没有任何人说话。

      外面的雨下的更大了,殿里面也滴嗒滴嗒的“下小雨”,水奕云对天一道:“天一,你再辛苦辛苦,去找些茅草盖在房顶吧。”天一找来了茅草,火岭跃上殿里的横梁,敲着顶上,指示天一往哪铺,很快殿里就不漏雨了。一个好不容易爬到漏雨的地方的人,呻吟着喊:“水……水……”

      古长风马上拿起佛像前供桌上的碗出去接了一碗雨水,走到那人面前,抬起他的头喂他喝。大家见这四人菩萨心肠的帮他们,争相要水喝,四人于是忙碌的喂大家喝水。终于有一个老人问道:“别人看到我们躲还来不及,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

      水奕云走到他身边,坐在他身边道:“老人家,我们是奉命来查疫情的官差,你们为什么在这里,还望老人家把知道的情况如实告知。”

      老人吃惊地看着水奕云,欲言又止,水奕云知道他可能有疑惑,认为讲什么也没用,于是安慰道:“老人家,我是奉皇上之命前来查疫情,为的是尽快消灭这场瘟疫,我必须知道实情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大家度过难关。您把知道的都告诉我,好不好?”

      水奕云真诚关切的目光打动了老人,老人于是道:“这场疫情起于洪水退后的七月末,从城外的几个村子开始,一下子蔓延开了,府尹大人命令封锁每个路口,不准村子里的人进出,凡是感染上瘟疫的都集中起来,这个庙里就是附近三个村子得了瘟疫的人。”

      水奕云问道:“我听说府尹大人请来了溪梦神医,这瘟疫真的没有治吗?你们在这里,有人给诊治吗?”

      老人还没讲话,旁边一个人道:“怎么可能给治呢,边饭都不给吃,我们在这里根本不是病死,而是被活活饿死。”

      “什么?”水奕云大吃一惊。

      老人道:“得了病,就是发烧浑身无力,面容灰白,一时半会死了不,但是又没人愿意管,所以被丢在这里自生自灭。最多三天就饿死了,然后就被拖出去火化。”

      水奕云忙对火岭道:“快去把干粮拿过来,分给大家吃!”

      火岭刚要迈步,却被一个人抱住了脚,那人哭着求道:“大人,我反正是要死的人了,吃了晚一天死,不吃早一天死,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区别呢,大人,我家已经没有吃的了,我娘会饿死了,我家就在郭村村东头郭二家,大人求求你,给我娘送点吃的去吧。”其他人见他这样讲,也纷纷表示不吃,希望给家人送去。

      水奕云继续问老人道:“官兵封了村,不给派发吃的吗?”

      老人道:“哪有这样的好事?每家都靠自己家存的余粮过日子,吃完只有等死的份。”

      水奕云原本觉得府尹控制疫情的办法还不错,没想到有这么多漏洞。他又问:“这病从发病到死亡要多久呢?”

      老人道:“谁知道呢,最初得病的人是外村的我们都不清楚,现在得病的人都是被饿死的。”

      水奕云气愤地道:“为什么不给诊治,也许病轻的可以被治呢,又有神医在这里!”

      “神医?从来没听说过……”大家都纷纷表示没见过没听说过。

      天一道:“大人,神医早上来的,傍晚就去陈庄了,所以大家可能不知道。”

      水奕云道:“不能这么多人在这里等死呀,天一,你马上去陈庄找神医问问,这病真的没法治吗。”

      天一道:“我马上就出发,一定找到神医问清楚。这药效马上就过了,夜也深了,大人先去门厅休息休息吧。”天一说罢看了火岭一眼,火岭知道天一把皇上和丞相托付给他,就点点头,让他放心去。

      回到门厅,水奕云对古长风道:“怎么这件事办得漏洞百出!完全不像修运河的事,编的那么完美。”

      古长风道:“因为这件事是做出来的,那件事是编出来的,运河不也是修的一塌糊涂?”

      水奕云不解地道:“可是修运河,可以从中贪了修河款,瘟疫这样弄,他能得什么好处呢?”

      古长风反问道:“如果你是府尹,会如何处置瘟疫呢?”

      “他上半段处置的还不错,封锁路口,禁止人流动,这也就切断了瘟疫的传播渠道。但是,不让人动,就要管大家吃喝呀,再说,沂江发水,朝廷是拨了赈灾粮的,分发下来完全可以保证大家都有饭吃。还有,生病的人就要被饿死吗,他们多可怜,活生生的在这里等死!也许根本就有救呢!”

      “那就是有人把赈灾粮贪了。”

      水奕云气愤地道:“贪那么多粮干嘛!他吃得了吗?也不怕被撑死!”他还想大骂那些贪官,可惜难听的话,他又骂不出口,只独自在那生气。

      古长风知道水奕云这个没有什么私欲的人,是难以理解贪官的欲壑难填的。他拍拍水奕云的肩,“别急,别气,明天等天一回来,看神医怎么说吧,咱们会想到办法的,先睡吧。”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5章 135、风雨不倒(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