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4、意外与解决 ...

  •   曼谷的温情与浪漫还氤氲在心头,回到首尔现实生活的苏柚,却迅速投入到了智库一个至关重要的新项目中——一项关于未来五年东亚数字经济趋势与政策应对的宏观研究。这个项目由她主导,不仅关系到她个人在智库的声誉,其最终报告更可能直接影响高层的相关决策,意义重大,压力也可想而知。

      项目初期,一切进展顺利。苏柚带领着她的核心团队——包括两位资深研究员和三位年轻的分析师,没日没夜地搜集数据、构建模型、召开研讨会。她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常常是权志龙结束海外巡演深夜回到酒店发来视频邀请时,她还在办公室对着满屏的数据和图表。

      “还没休息?”屏幕那头的权志龙卸了妆,脸上带着巡演后的疲惫,但眼神里是清晰的关切。他背后的酒店房间安静奢华,与苏柚身后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形成鲜明对比。

      “快了,最后核对一组数据。”苏柚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些,“你呢?今天演出顺利吗?”

      “很顺利。就是……想你了。”他顿了顿,敏锐地捕捉到她眉宇间的一丝凝重,“项目压力很大?”

      “还好,能应付。”苏柚不欲多言,她习惯了独立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更不想让远在异国的他为自己担心。她迅速转移了话题,聊起了他巡演中的趣事。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已然涌动。

      问题的根源,出在一位新加入团队的年轻分析师,朴俊宇身上。他毕业于名校,简历漂亮,思维活跃,深受苏柚一位上级的赏识,被硬塞进项目组。苏柚起初对他的能力抱有期待,将一部分关键数据的搜集与初步建模工作交给了他。

      朴俊宇急于证明自己,在工作中展现出了极强的进取心,但也伴随着年轻人常有的冒进和不够严谨。在一次获取某跨国科技公司非公开的行业预测数据时,他未能严格按照智库的合规流程进行多方交叉验证,过于轻信了对方一位高管口头提供、且暗示“具有高度参考价值”但并未签署正式授权协议的数据。

      这些数据,被他作为重要参数,整合进了核心预测模型里。

      项目中期评审会上,气氛庄重而严肃。除了智库内部的高层,还有两位来自政府相关部门的资深顾问列席。苏柚作为项目负责人,自信从容地陈述着初步研究发现和预测模型。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她展示到关于某特定技术领域市场渗透率的预测曲线时,一位一直沉默的政府顾问,金振宇博士,推了推眼镜,提出了质疑。

      “苏博士,恕我直言,”金博士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您展示的这条预测曲线,与工信研究院内部刚完成的摸底调研数据,存在显著偏差。尤其是未来第三年的这个增长陡坡,依据是什么?据我们所知,该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商用推广,目前还存在不小的政策和技术瓶颈。”

      苏柚心里咯噔一下,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金博士,这个预测是基于我们综合多方数据,包括一些行业领先企业的内部预测……”

      “是哪家企业?什么性质的预测?经过交叉验证了吗?”金博士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精准而犀利,“据我了解,目前业内公开的、可信度较高的几份报告,都没有支持如此乐观增速的数据。”

      苏柚的额头微微渗出汗珠。她立刻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朴俊宇提供的那组关键数据上。她无法在此时说出未经彻底核实的信源,那会显得极其不专业。

      “这个……我们需要回去再详细核对一下数据来源和建模过程。”苏柚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坦然承认需要复核,这比强行辩解要明智。

      但那一刻的停顿和不确定,已经像一道裂缝,出现在她原本完美无瑕的专业形象上。她能感觉到其他评审成员投来的目光变得复杂,有怀疑,有审视,也有替她捏一把汗的。

      评审会不欢而散,虽然没有当场否定整个项目,但要求项目组在一周内提交详细的数据来源说明和模型复核报告。

      回到项目组办公室,气氛降到了冰点。苏柚立刻召集所有成员,关起门来,脸色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俊宇,关于T领域市场渗透率的那组核心数据,来源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要看全部的原始沟通记录和授权文件。”苏柚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朴俊宇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支支吾吾地拿不出完整的合规文件,最终在苏柚锐利的目光下,承认了数据获取流程存在“瑕疵”,并过度解读了对方的口头承诺。

      “瑕疵?”苏柚深吸一口气,感到一阵眩晕,“这是严重的数据合规问题!你知道这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可信度崩塌吗?”

      团队其他成员也面面相觑,他们辛苦数月的工作,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疏忽而付诸东流,甚至影响到整个智库的声誉。

      接下来的几天,苏柚带领团队开始了疯狂的数据抢救和模型修正工作。她不得不亲自出面,联系那家跨国公司的法务部门,补签授权协议,同时寻找替代数据源,重新调整模型。工作量巨大,且时间紧迫。

      压力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裹住了她。她失眠,食欲不振,即使在难得的休息时刻,眉头也紧紧锁着。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了怀疑——为什么当初没有对朴俊宇的工作进行更严格的监督?

      与此同时,权志龙正在欧洲进行密集的巡演。他明显感觉到苏柚的变化。视频时,她的笑容变得勉强,眼神里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焦虑。在他再三追问下,苏柚才简略地提了一下“项目遇到点技术性问题,正在解决”,语气轻描淡写,但他能感觉到事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很麻烦吗?需要我做什么?”权志龙在柏林酒店的露台上,对着屏幕那端深夜还在办公室的苏柚,心疼地问。他看到她手边那杯早已冷掉的咖啡,和眼底淡淡的青黑。

      “不用,你专心演出就好。”苏柚摇摇头,努力挤出一个微笑,“我能处理好。”

      权志龙沉默了。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在苏柚的专业领域里,他几乎无能为力。他无法帮她分析数据,无法替她应对评审的质询,甚至无法给她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这种隔着屏幕、跨越时区的牵挂,带着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只能每天定时发信息提醒她吃饭,在她深夜加班时开着视频默默陪伴,哪怕彼此都不说话,只是让她知道,他在线的另一端。他还会让助理订营养餐送到她办公室,附上卡片,上面画着可爱的简笔画和“加油”的字样。

      这些举动温暖,却无法真正驱散苏柚肩头的重压。

      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夜,苏柚再次核对新模型运行结果时,发现了一个之前忽略的、由数据源变更引发的连锁误差。这意味着,之前大部分的修正工作可能都需要推倒重来。

      那一刻,连日积累的疲惫、压力和自我怀疑,像决堤的洪水,瞬间冲垮了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她终于忍不住,趴在冰冷的办公桌上,肩膀微微颤抖,无声地哭了出来。

      她哭了很久,直到手机屏幕亮起,是权志龙发来的信息:【我这边天亮了,准备彩排。你那边很晚了吧?别熬了,快去休息。什么都比不上你的身体重要。】

      看着这简单朴实的文字,苏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她抹掉眼泪,深吸了几口气。是的,不能倒下,问题必须解决。

      她站起身,用冷水洗了把脸,看着镜中那个眼睛红肿却目光重新变得坚定的自己。她拿出手机,不是打给权志龙,而是直接拨通了智库最高管理层之一、一直很赏识她的李代表的电话。

      “李代表,抱歉这么晚打扰您。关于数字经济项目,我需要紧急汇报一些情况,并申请启动B计划,启用我们之前准备但未使用的备用数据源,这需要您的权限和协调……”

      她的声音还带着一丝哭过后的沙哑,但语气已经恢复了平日的冷静与清晰。她坦诚了团队在数据合规上出现的失误,并提出了清晰的补救方案。有时候,承认错误并展现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决心,比试图掩盖问题,更能赢得尊重。

      电话那头的李代表沉默了片刻,最终说道:“苏博士,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会协调资源。现在,请你立刻回家休息。我相信你的能力,但也请记住,智库更需要一个状态良好的领导者。”

      走出智库大楼时,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清冷的晨风让苏柚的头脑更加清醒。她回到家,甚至来不及卸妆,就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几个小时后,她被闹钟叫醒。新的战斗开始了。有了高层的支持,备用数据源顺利启用,团队在她的带领下,以更高的效率和严谨的态度,重新投入工作。朴俊宇被调离了核心岗位,负责一些辅助性工作。

      权志龙在彩排间隙收到苏柚的信息:【问题找到突破口了,正在解决。别担心,我很好。】他看着这条信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他回复:【我一直都在。】

      一周后,一份更加厚实、数据来源清晰、论证过程无可挑剔的复核报告与修正后的模型,再次呈现在评审团面前。苏柚的陈述,比上一次更加沉稳、自信,对可能存在的质疑点都做了充分的预判和解释。

      最终,项目获得了通过。虽然过程曲折,但结果甚至比预想的更好,因为这次危机,迫使团队对数据的处理更加谨慎,模型的鲁棒性也更强。

      这场风波,给苏柚上了深刻的一课。关于团队管理,关于风险控制,关于在压力下如何保持冷静并寻求支持。她没有过多责备朴俊宇,但在团队内部建立了更严格的数据审核流程。

      她也更深切地体会到,一段健康的关系,不是一方永远强大无所不能,而是在你脆弱、遇到困难时,知道有一个人,会在远方默默点灯,给你无声却最坚定的支持。虽然权志龙无法在专业上给她帮助,但他那份“无论如何我都在”的姿态,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力量。

      当她在视频里,终于可以轻松地笑着对权志龙说“问题彻底解决了”时,屏幕那头的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眼中是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毫不掩饰的骄傲。

      “我的柚子,果然是最棒的。”他说。

      窗外,首尔的夜空星光点点。苏柚知道,人生的航程从不缺少风浪,但这一次,她独自驾驭着船,穿越了暴风雨,并且知道,她的港湾,始终在那里,等待她的归航。这让她对未来,无论是事业上还是生活上,都充满了更坚实的勇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