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婚离后情再婚情》续5 ...

  •   四、心趣相投方成情塔
      1、地摊购物两人相识
      夫妻之间在思想兴趣方面有共同点,这对于维系夫妻关系,
      形成浓厚的夫妻感情,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宋代女词人李清
      照与丈夫赵明诚彼此感情深厚,跟他们两人在金石等文化领域
      有共同思想、爱好、情趣有一定关系。
      其实,再婚夫妻也是要注意这点,这对于维系夫妻关系,共筑
      爱的“情塔”,是非常重要的。
      宋玉生不是搞文物收藏的。但是,早年由于受古文字教学的影
      响,因而对战国刀币、三足布、共屯赤金、秦半两有所了解,即
      使对宋代大观通宝、“皇宋九叠篆”、靖康通宝,也略知一二。当
      然,与他个人相比,他比较擅长研究的还是大清铜币、光绪元宝、
      民国“袁大头”、“飞龙币”等。
      宋玉生的一个远亲常有志是滨海搪瓷厂的退休工人,小他七
      八岁。但论辈分,常有志得叫宋玉生舅舅。由于父亲给常有志留
      下八枚“袁大头”,所以,常有志找到宋玉生来鉴定真假。这样
      以来,两人成了“好朋友”。在宋玉生的影响下,常有志开始了
      对文物的学习、研究,很快他的水平就远远超过了宋玉生。常有
      志在玉瓷钱石几方面都有所了解,但在瓷器、陨石方面的知识还
      是有点薄弱。
      这天星期六,常有志来到滨海市“破烂市场”,蹲在地摊前,
      挑了一枚乾化元年的天策府宝和一枚八思巴文大元通宝。他一边
      用卡尺、电子秤检测着尺寸、重量,一边仔细地看锈并一边端详着字韵。这时,一个女同志也蹲在旁边,在手里擦拭着一个红色的平板玉兔,并深情地看着。她歪过头来对常有志问道:“大哥,我看你对文物好象很内行,你看这个‘玉兔’是真的吗?”常有志接过玉兔看了好一会,又对着太阳看了看说道:“是真的,比较纯。”于是,女同志对地摊老板问道:“大叔,这个玉兔多少钱?”地摊老头说道:“五百元。”这女同志一听,恋恋不舍地把玉兔放到原地嘟囔着:“太贵,买不起……”常有志白了地摊老头一眼说:“南红的多少钱?你这是战国红的,能值五百元吗?”老头一看,真是遇到行家了,于是问道:“那你说值多少钱?”常有志说道:“给你一百就不错了……”地摊老头尴尬地笑了笑说:“好吧,就一百,要不要?”
      这个女同志叫董梅芳,是滨海汽轮机厂的退休工人。在回来的路上,两人同路,于是他们俩边走,边聊了起来。常有志说:“战国红的玉石,实际就是玛瑙的,不值钱。你是喜欢这个玉兔的做工是吧?”董梅芳说:“三月前,我老公因‘新冠肺炎’去世了,我怀念他,他是属兔的……”常有志叹了口气说:“唉,我老伴十七年前‘非典肺炎’去世的,她也是属兔的……”董梅芳吃惊地“啊”了一声站住了。两人面对面地站着,董梅芳小声地问道:“大哥,你说的是真的……”常有志说道:“老姊妹,人生悲伤事,哪能开玩笑?她临走,我都没能送上一程。”——四只眼睛充满同情凄楚的目光,湿润了……
      董梅芳是个过日子的女人,经常到滨海“破烂市场”的“两块钱一件”专区去买点便宜东西,这样,在生活上可以省点钱。而常有志出于对文物的收藏爱好,也经常到滨海“破烂市场”地摊去“捡漏”。也许是天生有缘吧,常有志必然要和董梅芳在这个“破烂市场”有个第二次相遇。
      两周后的一个星期天,常有志又来到滨海“破烂市场”,因为昨天他在这个市场的地摊上看好一个清代瓷瓶,但他昨天带的钱不够,与地摊卖主说好,今天来交钱取货。常有志两手捧着瓷瓶往回走,突然与董梅芳打了个照面。常有志问道:“老姊妹,你来买什么?”董梅芳说:“大哥,我家里的剪子不行了,想买把剪子,再顺便买把笤帚。”“那好,我在这里等等你,顺道一起走。”常有志说。“好的。”董梅芳说完,就急急地往“两块钱一件”的地摊走去。
      没过十分钟,董梅芳气喘吁吁地回来,两手空空的。常有志问道:“你买的剪子和笤帚呢?”“钱包丢了,也不知是掉了,还是被人偷了,没买成,走吧……”董梅芳说。常有志说:“多少钱?我这有,好容易来一趟的,一百够吧?”董梅芳说:“两块钱一件,十元就够了,哪用那么多?”“我没零的,花剩你给我呗。”
      董梅芳在地摊买好了剪子和笤帚,来到老板面前交款,发现老板桌上放着一个钱包,正是自己的。“哎,老板,我的钱包怎么在你这里?”董梅芳问道。老板说:“大婶,刚才是一个戴红领巾的小孩捡的放在我这里,我特意放在桌面上等人来找。是你的?那我可要‘验明正身’……”董梅芳说:“里面有我的身份证,你看是我不?”
      回来还隔老远,董梅芳就右手擎着蓝色的钱包向常有志晃着:“找着了,找着了……”——自丈夫去世以来,好四个月了,董梅芳第一次脸上有了一点点的笑意。到了常有志近前,常有志问道:“老姊妹,你买的剪子和笤帚呢?”“哎呀,撂‘两块钱一件’了”说着董梅芳又跑回去。
      在往回走的路上,董梅芳问道:“常大哥,你买个半新不旧的瓷瓶干什么?”常有志说:“这可不是普通的瓷瓶,是清代咸丰年间的。是豆绿釉、青花、象耳、咧觜瓶。”董梅芳又问道:“花多少钱?”“一千元。”“妈呀,花这么多?”董梅芳吃惊地问。常有志说:“老妹子,这你就不明白了。在雅昌艺术品公司售价一万两千多元,拍卖价能达到十几万……”董梅芳歪头说道:“你哪像个工人?又像考古的,又像古董商……可惜了……”
      一回生,两回熟,两人互相加了微信,年节的还能互相问候一声。但是,两人相识快一年了,彼此都没敞开感情的心扉。——一句话,两人都没往婚姻上想。
      2、苦命之人喜结因缘
      “五一”节,常有志想请董梅芳来吃顿饭,也是怕她一人过
      节感到孤单。但是,虽然两人年龄大了,不过,毕竟男女有别。
      孤男寡女,在一起喝酒,容易被人议论。——何况现在一些作
      者都“有出息”了,早把时髦的“迷昏药”改成了千篇一律的
      “酒后乱性”?于是,常有志也请了宋玉生和陈培英前来做客。
      宋玉生和陈培英先到了。他俩刚落座,不一会,董梅芳也
      来了。经过常有志介绍,他们三人认识以后,四人就都坐下了。
      突然,董梅芳又站起来,从提篮里拿出一束红玫瑰递给常有志
      说:“大哥,给你的,自己种的,你不是有个什么咧觜瓶吗?”
      常有志说道:“都是男人给女人送花,今天却是女的给男的献
      玫瑰!”董梅芳斜眼瞅着常有志说;“大哥,你这个‘闷肚子老
      头’也会开这种玩笑了,我警告你,可不能想入非非呀……”
      大家都笑了。
      晚上,宋玉生与陈培英半靠着床头聊着。宋玉生说:“我
      觉得有志与董梅芳挺般配的,能不能说合一下,让他俩成个家?”培英说:“董梅芳没孩子,有志的孩子又在加拿大,若两人能成个家,可以有个人说个话。”玉生说:“有志一直不想再婚,十七年了,要找,早就找了。这事有难度,得做思想工作……”培英说:“你不是常说‘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吗?试试吧……”宋玉生哼哼道:“何当——共剪——西窗烛,且话,巴山——夜雨时……”陈培英说:“行了,行了,睡觉吧,酸死了……”
      陈培英已是第二次来董梅芳的家里做她的思想工作,劝说她
      与常有志结合。两人坐在双人沙发的两头,靠着扶手半斜着身子,对聊着。陈培英说:“梅芳,你现在还不到六十岁,但很快就老了……一些事,好象发生在昨天,但我已七十了。网上说,人老了,一要有钱,二要有房,三要有个好老伴。你错过机会,年龄大了,就不好找了……”董梅芳说:“舅妈,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明白,但在感情上,我‘转不过来’。我与丈夫郑小勇是青梅竹马,幼儿园我两人在一起,小学、初中、高中都在一个班级。他知道我没有兄弟姊妹,婚后对我就像对亲妹妹似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滨海中山广场发生枪击案,罪犯在六楼用枪对着路人乱扫射。郑小勇和我正在射程中,他把我按在地上,用整个身体来保护我……宁可他死,也不让我受伤……我,我,我怎么能忘……”说着,说着,董梅芳抽泣起来。培英靠前给梅芳擦了擦眼泪说道;“梅芳,你的心情,我很能理解。但是,常有志这个人,正经、厚道、脾气也好,很难得……其实,他也是能够为你挡子弹的。”梅芳接过话茬说:“我相信这点。他不但为人正经,而且正直,在地摊我买玉兔,他差点跟卖主吵起来。他很少与女同志来往,我可能是他目前唯一的女朋友。他也很少跟女同志开玩笑,别说是打情骂俏了。咱们第一次见面,他开的哪个玩笑,对他来说,就算是‘最大的玩笑’了。我挖苦他以后,他再没说那样的话,他也很自尊……是呀,找个男人,他半夜从床上爬起来跑舞场,把生活搞得乱七八糟……上不上火啊?”陈培英打断她的话说:“你对有志这样了解,为什么不能接受他?”董梅芳严肃地说道:“婚姻是大事,我再考虑考虑,但不想过早与常有志结婚。”
      其实,常有志的思想工作要比董梅芳难做。宋玉生对这点
      早有预料。今天,是宋玉生第四次来常有志家。宋玉生刚坐下,
      还没开口,常有志先开腔了:“老舅呀,老舅,你这是何苦哇?
      你看你走路都有点晃悠……要找老伴,前些年我不早找了?那
      么些人介绍,我一个都不见!”玉生说:“是啊,你比我伟大,
      伟大,‘不近女色’。不过,有志,你想过没有,这‘前几年’
      和‘后几年’大不一样。前几年你身体好,自己能照顾自己,
      等再过几年,你走路都晃悠,谁跟你呀?来你家给你当保姆
      呀?你是不是怕儿子常存不同意?”常有志说:“不是。孩子
      几次让我再找个老伴,我不同意。将来不行,我到加拿大儿子
      那去!非要结个婚吗?”玉生说:“你觉得出国是好事呀,不
      懂英语,出门就像彪子一样,天天呆在家里,跟蹲监狱有什么
      区别?”——常有志不做声了。宋玉生接着问道:“我就不明
      白,你到底是顾虑什么?”常有志说:“我怕两人合不来,也
      怕她与儿子闹矛盾,打得唧哇的……我想图个清净!”宋玉
      生说:“不可能。董梅芳没儿没女,也没有兄弟姐妹,她会全
      心全意地依靠你,对于常存,她会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一样
      对待。再说,梅芳那人就像个知识分子似的,可不是胡搅蛮缠
      的人。”常有志说:“这有可能。她单身一个人,可能会减少家
      庭矛盾……这个人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宋玉生说:“舅妈跟
      她谈了三次,梅芳有意了……”常有志沉默了一会,说道:“我
      再考虑考虑,给我点时间好吗,老舅?”
      在宋玉生和陈培英的辛苦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门婚姻。
      婚前,董梅芳对常有志说道:“大哥,要结婚了,你我心情是
      一样的,心中有喜也有忧伤……我不希望搞得太张扬,也不希
      望家里布置得大红大绿的。”常有志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不
      过,梅芳,结婚了,你还叫我‘大哥’吗?”董梅芳扑到有志
      怀里说道:“希望你永远是我的好大哥……”
      3、结婚之后矛盾发生
      现在的年轻人恋爱,往往不到两年就结婚。但是,两年的
      时间对于彻底了解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因而婚后会“爆发”一系列矛盾。这就要求夫妻双方能互相体谅、谦让、包容。而老龄再婚相恋的时间更短,因而婚后也会出现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夫妻双方更要注意相向而行,否则,会造成“说结婚就结婚,说分手就分手”的后果。不过,再婚夫妻能注意两人在兴趣、爱好、思想的趋同,可能会有利于夫妻感情的融洽。
      董梅芳的女同学钟牡丹买“双色球”,七个红号全对,中
      了个二等奖,除税得了个六万多。在钟牡丹的鼓动下,董梅
      芳也开始炒“双色球”。每个星期,她都花四元买一注“倍投”。
      谁知,连续买了四个月,一分钱没挣。常有志说:“你今天跑
      彩站,明天跑彩站。忙活了半天,一分钱没挣。你累不累呀?”
      董梅芳一听,这话里有话,就接着说道:“我才花了多少钱,不就是六十四块钱吗?你呢,今天卖‘大洋’,明天卖‘大
      洋’;不但一分钱没挣,鉴定费却打进去一千六。人家都说:
      ‘十个拍卖八个骗,剩下两个胡扯蛋。’”“你——”常有志气得说不上话来。他走到窗前倒背着手站着,望着窗外,十几分钟没转身。
      婚前,董梅芳就好养花。与常有志结婚后,她把花全搬
      到常有志家里。小盆的花可以放在窗台,也可以吊在窗上面,大盆的花就只能放在厅里。虽然常有志住的是两室一厅,但是厅有点小。厅里放了三盆大花:“巴西美人”、仙人树、龟背莲;于是,这个小厅可就满了。特别是那盆龟背莲,简直是横着长。厅里再放一张吃饭桌,晚上去厕所,经过厅里进厨房,可太不方便。这天吃午饭,常有志说;“养花不要紧,你养的花也太大了,走道都不方便。晚上去厕所,不小心,就叫仙人树扎一下。龟背莲横着长,走道不小心,就能把它碰断……”董梅芳一句话没说,第二天,她瞅常有志不在家,顾了一辆三轮车,把花全拉到她原来住的家里。
      但是,这也不行。董梅芳三日两头还得过去浇水,上肥,
      喷打虫子药。于是,常有志又和她把花都拉回来。这会,小盆
      的花放在窗台,“巴西美人”和仙人树放在厅里,而龟背莲放
      在北屋的地上。看来,情况要稍好一点。但是,北屋气温低,
      阳光也不好,没有两个月,龟背莲枯死了。董梅芳指着常有志
      说:“这下,你满意了吧!”常有志说:“那,那也不是我叫它
      死的……”梅芳反问道:“谁叫它死的?!”常有志不做声了。
      董梅芳端了两个盆,一边从花盆里挖着土,一边从盆里取出枯
      死的龟背莲,嘴里咕囔着:“龟背莲哪,你真可怜……唉,花
      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常有志一听,心想:这
      什么话?挨得上吗?气得一转身走了。可是,就从这天开始,
      董梅芳把自己的被子抱到北屋,没与常有志分居,“分床”了。
      这常有志也就是好脾气,接连三天亲自下厨,自己作饭。饭
      做好了,到北屋请董梅芳出来吃。两人三天基本上是不说话。第四天,董梅芳早早就起床,下厨做饭,饭做好了,她到南屋喊了一声:“喂,常先生,请吃饭。”晚上,常有志也没跟她商议,把她的被子抱到南屋,董梅芳也没表示拒绝,两人就算是消气了……
      知道这些,宋玉生和陈培英心事沉重。这门婚姻毕竟是他
      两口子撮合而成,他俩真怕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导致常有志与董梅芳分手……于是,宋玉生与陈培英来到常有志家里。坐了一会,宋玉生批评常有志说:“夫妻俩要互相尊重,尊重对方的信仰、人格,也包括尊重对方的爱好。有不同意见,可以商量,但不能互相讽刺……”看来,宋玉生是批评常有志,实际上,宋玉生是在批评董梅芳。陈培英接着说道:“梅芳哪,俗语说‘前老婆后汉子,到老都是“两半子”。’。像有志这样,一心一意对你,上哪找哇?让服你,宠着你,你上哪找这样好脾气的男人?我听说,你说什么‘花儿一谢狼狗意,水无咸味愁不愁’……”说到这里,其他三个人全乐了。董梅芳说:“舅妈,是唐代刘禹锡的诗,‘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其实,陈培英在宋玉生身边几十年,早知道这是刘禹锡的《竹枝词》之一。今天她装彪卖傻是为了逗乐,调节气氛……现在的陈培英七十岁了,已不再是五十年前好“使性子”的小媳妇了。
      4、感情弥合不忘原配
        经过宋玉生和陈培英的调节,常有志和董梅芳的关系和感情好多了。这天,董梅芳跟常有志说:“有志,大后天是清明,你能陪我去给老郑上上坟吗?有志说:”好,在山上,两人可以有个互相照顾。”
      来到玉皇顶郑小勇的坟前,董梅芳深情的用手在墓碑的顶上抚摩着,就像抚摩着郑小勇的躯体,眼泪吧嗒吧嗒地落在墓碑上。常有志把两束鲜花摆放在郑小勇的碑前,并给郑小勇上一炉香。常有志站直身子,面对郑小勇的墓碑说道:“老郑兄弟,安息吧,放心吧,我会像你一样把梅芳照顾好……”董梅芳趴在常有志的肩头失声痛哭,浑身颤抖,几乎都喘不过气来。常有志右手把梅芳搂在怀里,左手在梅芳的后背轻轻地拍着。——其实,这坟里没有郑小勇,只有一套衣服和一个帽子。感情哪,是心灵的映射,心里有出于心吧……
      第二天一大早,常有志就起来,告诉董梅芳他今天上午有点事。他今天早上连饭都没吃,乘火车来到牧城驿乔山公墓的前妻安家瑞的坟前。他给安家瑞的的坟边拔了拔草,点上一柱香,就在坟边坐下了。十九年来,他从未忘记清明节来给安家瑞上坟。即使与董梅芳结了婚,他也是偷偷地来给安家瑞上坟。只不过,董梅芳不知道罢了。他坐在坟边回想着他与安家瑞相爱的往日,回想着与安家瑞一起生活的幸福时刻。常有志与安家瑞是邻居。年轻的安家瑞长得非常漂亮,俊俏,而且还是传染病医院业余演出队的芭蕾舞演员,在舞台上她是“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可以这样说,年轻时代追求安家瑞的男孩太多了。但是,她偏偏爱上这个一见女孩就脸红,就躲到一边,寡言少语的常有志。在坟边,常有志回想着他与安家瑞恋爱的花前月下,回想着安家瑞多年对自己的体贴照顾,回想着安家瑞依偎在自己怀里给常存喂奶的幸福时刻……他从兜里掏出口琴吹奏着“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这是安家瑞最喜欢的歌曲,也是常有志吹奏得最熟练的歌曲。自打安家瑞去世以后,每当他想念安家瑞的时候,就会关上门,一人独自吹上几遍。自他与董梅芳结婚之后,在家里再没能吹这首歌曲,但是,给安家瑞上坟的时候,他都要吹上几遍。安家瑞是伟大的白衣天使,在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她主动向领导“请缨”照顾患者,因为她是护士长。患者救活了,但她染上了“非典肺炎”离开了人世。常存的干妈朱玉贞就是被救活的那位患者,可惜,五年前也去世了。
      常有志坐坟边深情地反复吹奏那首歌曲。一对青年男女
      恭敬地站在旁边听着,他俩已经是第二次看到常有志坐在坟边
      吹奏这首歌曲,他俩知道这首歌曲对于常有志的意义……迎着
      阳光,他俩看到常有志的那张悲痛的脸,看到常有志的眼里闪动着珍珠般的晶莹的泪花。
      身边一朵红玫瑰,心里一朵白玫瑰。常有志有错吗?没有。又要照顾“活的”,又不能忘却“死的”,作为一个男人,常有志的心里,难受死了。——其实,安家瑞的坟里也是一套衣服,多了个手提包而已。感情是心灵的映射,心里有出于心罢了。
      5、心趣相投感情更深
      这天晚饭后,常有志递给董梅芳一个红色的首饰盒说道:“这是给你的生日礼物,你看看,喜欢吗?”董梅芳掀开盒盖一看,是一个冰种满绿的翡翠佛,绿铮铮的,圆润,光亮,可把董梅芳乐坏了。董梅芳问道:“是在地摊的‘捡漏’吧?”常有志说:“不是,是在珠宝店买的,你看收据。”董梅芳接过收据一看,六千元,吓得就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董梅芳吓得小声问道:“有志,你在哪弄的这些钱?”常有志微微一笑说:“我拍卖成交了一枚‘袁大头’,除去佣金和税收,还余六十六万。”董梅芳站起来说:“得了,你算了吧,你别忽悠我了,天上掉馅饼呀!”常有志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存折递给董梅芳。梅芳打开一看,在她名下的存折里,五天前存入了六十五万四千元。董梅芳这会可“傻眼”了,她直溜溜地站在那里,两眼直勾勾地看着常有志,竟说不出话来。——还敢再挖苦常有志吗?
      今晚常有志早睡下了,而董梅芳独自一人在北屋盘腿坐在床上,腿前放着翡翠佛和战国红玉兔。一会,她将翡翠佛拿在手
      里端详着,一会,她把玉兔放在手心抚摩着。董梅芳心情复杂,
      眼中含着泪花。自己的胸前不能挂着两个玉饰,否则,容易磨损,容易挤碎。她既喜欢翡翠佛,又对战国红的玉兔怀有深情。最后,她将翡翠佛和战国红玉兔都用小手绢包好,分别放在两个首饰盒里,她另选了一串珍珠项链戴在脖子上。第二天,常有志问道;“梅芳,你怎么不戴翡翠佛?”董梅芳说:“太贵重了,掉了咋办?年节再戴吧……”
      两周后的一天下午,吃过午饭,两人坐在双人沙发上看电视。突然,常有志说:“梅芳,我想买台轿车……买中档的,钱不成问题……”董梅芳一歪头,对他说道:“你买车,谁开呀?”常有志说:“你呀!”董梅芳说:“我哪会开车呀?”常有志说:“我年龄已经过六十了,不允许考车票了。可是,你不到六十岁,是可以考驾驶证的。如果你今年能考个票,能开十二年。”董梅芳说:“老常,有你的,啊,找了个老婆既能下厨,又当保姆,现在还要把她培养成司机,真上算哪……”常有志说:“那好,不买了。”董梅芳在他胳膊上使劲一拧说道:“买~”。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董梅芳终于拿到了驾驶证,常有志和她买了一台黑色的奥迪轿车。很快,常有志也学会了驾驶,但常有志却不敢开车上路,只能在无人地带开着玩。虽然常有志不能开车上路,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对轿车的机械维修、电路维修、交通规则、行车安全,掌握得比董梅芳要好得多。他俩开车去了一趟旅顺,参观了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还开车去了一躺熊岳,洗了三天温泉。开车行驶的时候,常有志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俨然是个汽车教练:“减速!注意鱼骨线……前方十公里是庄河出口……”
       两人在滨海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呆了三天。晚上开车回来,累得连饭都不想做。两人各啃了半个面包,吃了点水果,就上床靠着床头被,半倚着,闭着眼休息。一会,董梅芳睁开眼问道:“有志,在金石滩海边和金石公园,我看你捡了几次石头都扔了,怎么个意思?”常有志说:“我想找陨石。”“你找陨石干什么?”董梅芳又问道。常有志说:“玉瓷钱石,前三类只有祖传家藏的可以拍卖,从地摊‘捡漏’的,从文物店购买的,不准买卖,那是倒卖文物,是违法的,但陨石除外。”“陨石就是一些破石头,有什么用?!”常有志说:“它比黄金都贵重。它们对于研究深空星际物质,对于研究地球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董梅芳说:“那你捡的那几块石头为什么扔了?”“没有‘气印’。”常有志回答。“什么是‘气印’?”董梅芳问道。常有志说:“除玻璃陨石,铁陨石、石陨石、石铁陨石等,在进入地球大气层以后,都会发生燃烧,表面会留下一个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气眼。我找的那几块没有气眼,即没有‘气印’,所以扔了。”“那玻璃陨石如何鉴定真伪?”梅芳问道。常有志说:“这点,我还不太知道……”又过了一会董梅芳又问道:“哎,有志,咱俩结婚都三年了,怎么从来都没听说你去给家瑞大姐去上过坟?你是不是把大姐忘了……”常有志说:“我每年都去过。”董梅芳一下爬起来说:“你,那你怎么不告诉我一起去!”常有志说:“她安葬在牧城驿乔山公墓,要坐火车去,下车还要走很远,怕你受累,何况你气管还不太好……”董梅芳说:“现在好了,我们有车,开车一起去。”
      第三天,两人开车来到乔山公墓。常有志在安家瑞的碑前,摆上两束鲜花,董梅芳从包里拿出两个碟子,摆上一碟香蕉、一碟苹果。常有志在香炉里给安家瑞烧上一炉香。董梅芳在坟边拔了拔草,并象征性的为安家瑞扫了扫墓。常有志和董梅芳肃穆地站在安家瑞的坟前。董梅芳大声说道:“大姐,你是一个伟大的白衣战士……大姐,你仁心济生……永垂千古,我和有志给你鞠躬了……”三鞠躬后,常有志泪流满面,以致于说不出话来。董梅芳用手绢给常有志擦着脸说:“有志,别难过,不是还有我吗……”其实,董梅芳也是泪流两行。
      回来了,靠着床头,董梅芳似乎有点“心有不甘”。董梅
      芳说:“有志,可惜我不知道大姐长什么样子,你有大姐的照
      片让我看看吗?”有志说;“没有。”董梅芳说:“我不信。
      你是重情重义的人,也是一个‘情种’,能没有大姐的相片?”
      常有志被追问得没办法,从床底下箱子里找出两张照片递给董
      梅芳。“太漂亮了!有志,你个老色鬼,好福气呀!”董梅芳看
      到的是安家瑞扮演白毛女的剧照。常有志说:“那是化了装的,
      不算数……”董梅芳说:“这张没化装,也是相当漂亮的,有
      志,我简直有点嫉妒了……那,那你说,我和大姐谁漂亮?”
      有志说:“都漂亮,都漂亮……”董梅芳嘟囔道:“不是心里话,
      不是心里话……”
      在常有志的影响下,董梅芳也开始收藏钱币。由于古币涉及
      知识领域太广,董梅芳侧重在人民币现代硬币的收藏。董梅芳
      的进步很快,不久她的硬币收藏就形成系列:“长城币”、“铝
      兰五朵金花”、“大菊壹元前币王”、“大菊壹元后币王”、“梅花
      伍角开山币”,什么“老三花”、“新三花”……满满一小铁盒。
      这天,她拿出一个小塑料瓶,从中倒出二十八枚硬币,对
      常有志说:“老常,你看我的‘壹元一条龙’。从1991年牡
      丹壹元到2018年的大菊壹元,共二十八枚,我收集全了。”
      常有志看了好一会说:“不全,少两枚。”董梅芳说:“从19
      91年到2018年,共有二十八年,应该是二十八枚,怎么
      会少两枚?”常有志说:“1999年壹元主要流通的是牡丹
      壹元,但是,同年中国人民银行试铸打印了少数的‘大菊壹元’,
      并在社会上发行流通。这就是硬币收藏所说的‘经典错版币’,
      你的‘一条龙’里没有。此外,2000年发行的壹元硬币是
      大菊壹元,但中国人民银行铸造打印了极少的牡丹壹元币内部
      发行,用于跟1997年、1998年、1999年的牡丹壹
      元硬币装帧组合。这枚装帧币你也没有。”董梅芳知道常有志
      在古币收藏上很有研究,但没想到常有志在硬币收藏上也知道
      得这样多。
      董梅芳往滨海“破烂市场”跑了三次,终于买到1999年
      的“大菊壹元币”。一进门,她就对常有志喊道:“买到了,买
      到了。”常有志接过来一看说道:“梅芳,这枚‘经典错版币’
      也是不容易收集到的,你要收藏好。”过了一会,董梅芳说:
      “可是,那枚牡丹币就是找不到。地摊老板说:‘2000年
      牡丹壹元’确实存在,但是在市面上就是见不到。真上火!”
      常有志没做声。一周后的一天早上吃早饭,常有志从兜里掏出
      一枚硬币放在桌上。董梅芳抓过来一看正是2000年壹元牡
      丹币。董梅芳问道:“你在哪搞到的?”常有志说:“托人在雅
      昌艺术品公司买到的。”这会,董梅芳可乐坏了,手里里擎着
      这枚硬币原地转圈,嘴里还哼着:“啦呀啦——啦呀啦——
      呀……”她就像杜丘驾着飞机飞在天上,飘飘然了。一会,她
      停下脚步,对着常有志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老公对我
      情……”——过去,她受郑小勇的影响,好读点古诗,因而也
      就有点浪漫。没听她在安家瑞的墓前念叨的那几句话就像做报
      告似的。
      6、常存归来为父贺寿
      结婚之前,常有志没把再婚的事告诉儿子常存和而媳
      庄飞燕。结婚后半年,常有志才把再婚的事告诉常存两口子,并告诉常存,董梅芳对自己非常关心、体贴、照顾,两人关系处得也比较融洽。为了能与继母见面,也是为了能给爸爸常有志过个生日,常存从加拿大乘机回国了。
      一大早,常有志就和董梅芳来到机场迎客厅。其实,常存的
      飞机,四个小时以后才能到达。可见,两个老人的心情多么急
      切。当飞机到达,落地后,常有志和董梅芳赶紧到迎客厅的三
      号门等候。常存背了个双肩包,拖着两个大箱子,从到达厅出
      来,进入迎客厅就找三号门。常有志老远就看到常存,他对董
      梅芳说道:“梅芳,那个戴牛崽帽的就是常存。”董梅芳定睛一
      看:常存戴了个古铜色的大沿牛崽帽,左边还插了一枝长长的
      绿色的公鸡毛,大墨镜,大开领浅黑色的牛崽服,红色的火
      箭大皮鞋……董梅芳转脸对常有志说道:“有志,这孩子哪像
      个商人,分明是电影里的大侠‘左罗’呀……”常存来到了跟
      前,常有志赶紧对常存介绍说:“这是你妈。”常存摘下眼镜,
      高声叫道:“妈好!爸好!”董梅芳可乐坏了,她一生第一次有
      人喊自己“妈”。董梅芳赶紧把常存后背的双肩包接过来,挎
      在自己胳膊上:“有志,给孩子拖个箱子!”于是,董梅芳拎着
      双肩包,走在前面,常有志和常存各拖着一个大箱子,出了迎
      客厅直奔停车场。
      两个大箱子放在车的后备箱,双肩包放在副驾驶的坐位
      上,常存转到左车门对董梅芳说:“妈,你坐后面吧,我开车
      吧……”董梅芳说:“孩子,不行。你路线、路况不熟,国内
      交通规则与加拿大也不一样,我开吧。”常存说了声:“谢谢妈。”
      就回到车的后排,与老爸常有志坐在一起。
      回家后,常有志下了一锅过水面,董梅芳赶紧拌了四个凉
      菜,都端上厅里的小圆桌上。两个老人要陪着孩子吃面。常有
      志说:“‘上马饺子,下马面。’来,常存,吃面!”董梅芳说:
      “孩子,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你从多伦多乘机飞到广州,又
      从广州飞到滨海市,在飞机上坐十六个小时,太累,太累。今
      天下午,先简单凑付一下,让你早睡觉。打足精神,明天好给
      你老爸过生日。明天哪,你舅姥爷、舅老娘、红敏小姨也过
      来……红敏小姨也是从南京刚回来……”常存“哎呀”一声站
      了起来:“没给爸订做生日蛋糕!”董梅芳说:“做了,那个大
      的是以你和飞燕的名义订做的,那个小的是以玉铃的名义订做
      的。”常存舒了口气说:“妈考虑得真周到,谢谢妈,谢谢……”
      吃完面条,常存回到北屋拿出一个小红盒,打开以后,看
      到里面是一只手表。常存说:“爸,这是飞燕给你买的生日礼物,不知你喜不喜欢。”董梅芳伸头一看说道:“还喜不喜欢?劳司来斯,名牌!明天,老常你要戴上,告诉玉生舅家三口,是飞燕买的。”一会,常存又回到屋里,捧出两个衣裳盒,对董梅芳说:“妈,这是飞燕按你的身段尺寸买的雪花尼大衣和哔叽尼裤子,不知是否合适。另外,玉铃这孩子非要给你买个黑斗篷,因为她有一个红色的斗篷……”董梅芳穿好衣服,披上斗篷,扣上帽子,对着立柜大镜子一照,自己乐了,她对常有志说:“穿这套,我怎么觉得自己像外国传教士似的……”常有志说:“我看你像‘格格巫’!”董梅芳说:“好哇,老常,你也会骂人了。”常有志说:“小声点,别让儿子听见。”
      第二天清晨,常存还没睡醒,常有志和董梅芳就早早起来,
      两人悄声地把两盆大花搬到南屋——这样可以让小厅宽头一
      点,于是,董梅芳喝了口水,也没吃饭,就开车来到“半
      岛糕点”商店。在商店服务员帮助下,把订做的三个蛋糕拿到车的后备箱放好,固定好,然后慢慢地慢慢地开车来到宋玉生家里,把宋玉生、陈培英、红敏三人接回家中。常有志和常存早就在家里忙活上了。再加上董梅芳和陈培英打上手一起干,一会,就把饭菜准备好了。这时还不到十一点,于是就把三个蛋糕摆在厅里的小桌上。宋玉生三口带来陈培英亲手做的大寿桃,还有一提篮莲子,也摆在小圆桌上。最大的那个蛋糕上写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中间是:青松下站着一个老寿星柱着拐杖。贺寿人是:“儿常存、媳飞燕。”稍小点的蛋糕是以董梅芳的名义贺寿。蛋糕最上面写的是:“祝老公生日快乐!”,中间是青山绿水长青树。最小的那个蛋糕是以玉铃的名义贺寿所做,最上面写的是:“祝爷爷生日快乐。”下面图案是一只小兔,兔子的身上有两个小字:“玉铃”——小玉铃也是属兔的。常存看后,心中十分感谢继母董梅芳,也感到,继母不但考虑事情周全,而且用心良苦。
      常存把蜡烛插在蛋糕上,红敏把蜡烛点上,大家唱起“祝
      你生日快乐”。红敏喊道:“大表哥,许个愿,许个愿!”常有志站起,双手和“十字”,闭上眼睛,一会,他睁开眼,一口气将蜡烛吹灭,大家一起鼓掌。
      圆桌有点小,常有志在小圆桌上放了个大一点的圆桌面,
      这才能把酒菜摆巴上。宋玉生端起酒杯说道:“有志,老舅不胜酒量,喝半杯,祝你生日快乐。”常有志赶紧站起说道:“不敢当,谢谢老舅。”他用酒杯碰了一下玉生的杯底以表敬意,喝了一杯啤酒。两人坐下后,玉生说道:“有志,你刚才许了一个什么愿,能跟我们大伙说说?”常有志说:“我希望常存和飞燕能再有个儿子。”常存把两个胳膊往桌子中间一伸,手掌向外:右手掌写了个“孙”字,左手掌写了个“子”字。陈培英说道:“还是儿子常存知道有志的心……”大家“哈哈”地笑起来。宋玉生喝了一口酒,檫了檫觜,半低着头,从眼镜框的上面瞄着常有志说:“有志,你还有点‘老思想’。”董梅芳接过话茬说道:“老舅,有志也不完全是你想的那样。他有儿子,没女儿;常存有女儿,没儿子。他呀,是希望常存儿女双全。可是像我没……”坐在旁边的陈培英一把将董梅芳的嘴捂住,对她耳朵小声说:“你今天没喝酒就醉了……”这时董梅芳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说错话。她不好意思地拿起筷子说道:“大家别光喝酒,吃菜,吃菜……”
      酒饭后,常存冲了一壶“金骏眉”、一壶“铁观音”,红
      敏给大家涮了酒杯,请大家饮茶,品尝蛋糕。这时,常有志
      端上一个铁盒子,董梅芳也端上一个铁盒子。常有志说:“常
      存,这里面只有七枚‘袁大头’可以卖,因为它们是祖传家
      藏的。其他的不能卖,也不能带出国。古币属于三级文物。
      将来你可以卖。有关它们的朝代、特点、尺寸、重量我都记
      在小本子上。将来,我也可能把它们放在你红敏小姨那
      儿……”董梅芳打开自己的盒子:说:“这些是翡翠、和田玉、
      羊脂玉、南红、战国红。还有一些硬币:‘长城币’、‘铝兰
      ‘五朵金花’、‘梅花伍角开山币’、‘大菊前币王’‘大菊后
      币王’、‘壹元一条龙’……也是留给你和飞燕的。有关我的
      房产等财产都已做了公证,将来由你和飞燕来继承。”常存
      激动地站了起来:“妈,你帮助我照顾老爸,让我和飞燕能
      安心在国外工作,已是让我非常感激,怎么能再接受你这一
      大笔财产。”接着,常存把凳子拖到一边,要跪下给董梅芳
      磕头,红敏拽着常存不让他跪。董梅芳湿润着眼睛慢慢站起
      说道:“存儿,你是我一生中第一个喊我‘妈’的人。既然
      你叫我‘妈’,你就是我的儿子,我的财产,将来不给你,
      给谁?你这样做,就是拿妈当外人……”这时,常存说:“妈,
      对不起,但我确实是发自内心感激你。这样吧,妈,我以茶
      代酒再敬你一杯,我给你唱段京剧西皮流水,以表谢罪……”
      大家都说:“好,好……”常存端起茶杯敬过董梅芳,喝下
      了一杯茶,唱道:“谢谢妈!临行喝妈一碗酒,壮志未酬……
      ——第一句唱的是《红灯记》,第二句唱的是《智取威虎山》,
      真有有意思……今天哪,常存是“小字辈”,要轮流向五个
      人敬酒,他喝得有点多了,可喜可乐!

      7、父母过世常存感恩
      两年后,也就是2024年,常有志因为脑血管意外,
      突然去世。这对于董梅芳有如檠天柱倒了,天塌了……一连
      三天的时间,董梅芳在床上面壁躺着,一言不发,水米不进。
      第四天,才在小孙女玉铃的哭喊下,勉强起来喝了半碗米汤。
      她有点精神恍惚,走路都晃悠。给常有志烧过“三七”,常
      存把董梅芳托付给陈培英和宋红敏,与庄飞燕、玉铃一起回
      到加拿大。常存和庄飞燕卖掉加拿大所有产业和房屋,一家
      三口放弃加拿大籍,毅然回到祖国。他们只有一个愿望,就
      是要照顾好继母董梅芳晚年的生活。
      当常存用轮椅推着董梅芳走在街上,不知情的人以为常
      存是董梅芳亲生的儿子,知情的人清楚:在常存继承了常有
      志和董梅芳的遗产之前,先继承了他们的仁爱、真诚、善良、
      感恩的美德……
      自打有志过世之后,董梅芳精神一直不好,身体也越来越
      差,在常有志去世后不到两年,她也去世了。常存把继母董梅芳的骨灰放在一个黑色的瓷罐里,又把父亲常有志的骨灰从坟中取出放在第二个黑色的瓷罐里。他来到牧城驿乔山公墓,把生母安家瑞的衣物等取出,火化后放在第三个瓷罐里。最后他来到玉皇顶,把郑小勇坟中的衣物等取出,火化后,放在第四个瓷罐里。常存和庄飞燕花去四万多元买了一个合家墓,把这四个瓷罐安放在一个墓中。碑的中间写道:显考父大人常有志、郑小勇;先妣母大人安家瑞、董梅芳……
      ——细心的读者先生会问我,“新冠”发生在2019年,常存回国贺父探母,约在2021年;可是,现在还不到2022年,怎么小说写到2026年了?这不是“关公张飞战秦琼”,乱了套了吗?其实,这常存归国以后所发生的事情,是笔着的一种愿望,就算做是故事的尾声幻想吧。如果有的读者先生不高兴,那么就请您在2026年以后再读我写的这部小说。可是,那时候阅读,我说的这些事就是真的?你信吗?小说《各色的情爱多样的人》的故事还没开始说,我就告诉你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