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婚离后情再婚情》续2 ...
-
第二节离不断的感情
一、不再夫妻仍有情
1、下乡分离
滨海四中的华美荣与许奇勇,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同班同学。一九七零年下乡,两人又都在滨海市农村某县的连山公社长岭大队青年点。半年后,华美荣成了大队的青妇队长,许奇勇成了大队青年点的点长。
其实,两人在中学时代,就一直是优秀生。下乡前,华美荣是班里的团支部书,许奇勇是班级的班长。由于同学关系、工作关系,两人接触较多,彼此看法也相当好。但是,两人都还年小,都还没往恋爱结婚方面想过。现在,下乡了,又在一个青年点,彼此生活、工作接触还是那么多,年龄也一点点大了,难免日久生情。俗话说:“哪个少男没有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虽然是“十年文化浩劫”的后期,但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的农村经济还是相当落后的,加之“人民公社”的“吃大锅饭”的思想的影响,农民对劳动生产没有积极性。大家都觉得“干与不干一个味”,“只要扛着锄头下地就有工分”,因而农村经济得不到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还是相当困难的。至于说到青年点,就更糟了。秋后,伙食还挺好,能有个大酱炒土豆、芸豆,有时,一周还能够吃上两顿馒头或大米饭;而春季青黄不接,可就连芸豆、土豆也吃不上了,能有个地瓜干、苞米面饼子吃就不错了。油不多,想吃顿肉,太难了;吃鱼,想都别想。这些孩子们经常往家跑,回家“改善改善”。有的家长,也大包小卷地往农村送。那时,已不是农业灾害时期,不用挖野菜、“打菠萝叶”①吃了,但是,农民、青年点学生的粮油还是不够吃的,生活还是相当困难。
过“十一”,大队放了三天假,杀了两口大肥猪,大队长亲自给青年点送来十斤肉,让这些年轻人改善生活。大米饭一人一大碗,每人一碗猪肉白菜炖粉条,每人一碗猪肉土豆炖粉皮。大队青年点的二十几个同学,把四张八仙桌搬在院子里靠在一起,全都站着,每人擎着一碗菜或者一碗米饭当做酒杯来祝酒。这些孩子一起喊着:“节日快乐!节日快乐!节日快乐!开吃了!”于是,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这些小青年似乎好长时间没吃肉了。
吃完了猪肉白菜炖粉条和大米饭,许奇勇才发现自己还剩了一碗猪肉土豆炖粉皮。这怎么吃?没饭了……对面的华美荣看到后,她放下碗筷回到屋里。华美荣回来后,把一个硬面“杠子头”扔到许奇勇面前说:“我妈烙的火烧,你尝尝坏没坏?”说着,她在对面探了探身,把半碗猪肉白菜炖粉条倒在许奇勇碗里。许奇勇忙说:“别,别,你给我了,你吃什么?”华美荣说:“我吃不了这些。怎么?闲我脏?”许奇勇不好意思地说道:“哪是啊……”旁边钱明亮说:“抢都抢不到手,还闲脏?”许奇勇听出话里有话,就骂了一句:“你这张臭嘴里冒不出好泡!”钱明亮旁边的龚欣蓉把半碗白菜倒在钱明亮碗里,白了他一眼,一句话也没说。——其实,他俩早就互相有意了,心知肚明,没挑开罢了。
“上山下乡”“一刀切”,对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考虑的是不够全面的,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接班人”。但是,对于“上山下乡”这件事也不能一概加以否定,因为从客观上来看,确实有少数人扎根农村得到发展成长,做出了成就;而且,一些年轻人在农村几年的艰苦生活中确实得到了锻炼,这对于他们一生的成长发展,客观上可能起到重要的影响。
过了十一月,农村大田里就没有多少活了:倒粪,抠玉米根,拾柴草,挖塘修渠。用不了那么多人,一些孩子也就请假回家了。
但是,华美荣、许奇勇不能走,因为他俩是干部,因而他俩还得呆在大队青年点。长岭大队青年点和其他大队不一样,是大队把全部下乡青年集中在一个大院。正房是女孩子居住,东西厢房是男孩子居住。由于一些孩子回了家,这些屋子就显得空旷冷清。虽然这些屋子都生着暖墙暖炕,由于是烧柴草,只能热一阵,还是不太暖活,特别下半夜,即使盖了两床被子,也还是觉得有点冷。
这天吃完晚饭,许奇勇敲了正房的门,华美荣出来一看,是许奇勇。华美荣问道:“点长,什么事?”许奇勇不好意思地答道:“我给你买了个热水袋。”“什么?”华美荣问道。“我觉得你好象是腰疼……买了个热水袋。”许奇勇回答道。“你怎么知道?”华美荣问道。许奇勇说:“我看你走路,有时似乎扭扭歪歪的,还用拳头在后面捶腰。”“不太重。谢谢你……”华美荣回答说。晚上,梅小明钻在华美荣的被窝里,两人盖一床被子。梅小明贴着华美荣耳朵小声说道:“有姐夫真好哇,妹妹也能跟姐姐沾点光……”华美荣拧着梅小明的脸说道:“小狐狸,你说什么?”梅小明疼得喊道:“姐,姐,疼死了,不说了,不说了……”旁边秦杏花说道:“你们俩不睡觉,闹什么妖?!”“没什么,没什么……”华美荣赶紧回答说。
夜里,梅小明已经“呼呼”进入梦乡,华美荣却合不上眼睛,反反复复地思索着:她不否认自己对许奇勇有好感,也感觉到许奇勇对自己的爱意。但是,现在年龄还小,也不具备谈婚论嫁的条件。此事,两人的感情还不能发展得太快,不能操之过急……、
春耕、春播过后,“五一”期间,县里召开“知青学习伟人著作讲用会”。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要带领全公社的青年点点长到县里受教育,学习经验。全公社由知青担任大队青妇队长的,唯有华美荣一人。公社“革委会”点名华美荣破例随点长们一起到县里开会。
会上,华美荣和许奇勇听到花园公社河沿青年点办油坊的事很受启发,于是,许奇勇也想在长岭大队办一个油坊。晚上,许奇勇和华美荣两人在镇红卫街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商量。许奇勇说:“如果能把这个油坊办好,不但可以解决长岭青年点的吃油问题,还可以帮助解决其他青年点的吃油问题。”华美荣说:“每年都要有计划地轮种,黄豆不成问题,可是,榨油,你会吗?设备从哪来?而且,我认为,咱们也不要跟在别人后面跑,别人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最后两人商定,回去后搞个小豆腐房,做豆腐,养猪来改善青年点的生活。——也就是在这天晚上,许奇勇第一次牵了华美荣的手,华美荣没有拒绝。两人用无声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哇……
回到青年点后,经大队同意,许奇勇与钱明亮一起,在市副食品厂学习了一个月。他俩回来后,这些小青年把东厢房搭了个“二层铺”,男同学集中在一个屋里睡觉,西厢房挖了排水沟,打上洋灰地,开始筹建豆腐房。大锅、大缸、豆腐包、豆腐盒子等好解决,可是,最关键的东西——磨盘没有。没有磨,泡好的豆子怎么能变成豆浆?大队长帮忙,在全公社好一个找,总算找到一个不大的磨盘。但是,磨面几乎是平的,几乎没磨牙。队长请来石匠,铲了两天,才铲出磨牙子,这才能磨豆子。
这会好了,早上青年点的同学能吃上豆浆泡馒头、豆浆泡饼子,中午能吃上豆腐,晚上细豆渣炒萝卜丝、炒韭菜,随便吃。他们还买了两个小猪崽,用粗豆腐渣做饲料来喂养。以后,这些小青年又学会了做豆腐干,豆腐皮,一个小豆腐房搞得越来越红火了。在公社的“知青学习伟人著作讲用会”上,许奇勇还介绍了经验。
一九七二年,滨海市工厂在农村招工。长岭大队青年点分到一个名额。投票结果是华美荣二十八票,许奇勇二十七票。看来,华美荣是当之无愧了。但是,华美荣找到大队长,要求把这个名额让给许奇勇,因为许奇勇的父母年龄较大,母亲还有病。经大队队委会研究,同意了华美荣的意见。当大队长把队部决定告诉了许奇勇,他坚决不同意。经大队长再三做工作,许奇勇很勉强地接受了这个意见。
明天许奇勇就要回城,华美荣与许奇勇在长岭小槐林边的土路上,由东走到西,又由西走到东,已经往返了五六次。两人心情复杂:华美荣的心情有喜也有留恋,许奇勇心生感激,更是留恋,难受。华美荣说:“你不用担心我,我是青年妇女队长,以后还会有机会。你回去以后,干好工作,照顾好自己的老人……有时间呢,你来看看我。”许奇勇说:“把你留在青年点,我怎么能放心,你的腰还有毛病……”快十一点了,华美荣说:“奇勇,回去吧。”许奇勇一下将华美荣搂在自己怀中,他有点精神失控地哭出了声。许奇勇的眼泪滴在华美荣的右肩上,华美荣的眼泪滴在许奇勇的右肩上;“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许奇勇一生第一次拥抱一个女孩,也是华美荣一生第一次被男孩拥抱。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对这种初恋的第一次拥抱或者第一次的热吻,是永远忘不了的。
2、婚后丧子
回来后,许奇勇在滨海市耐酸泵厂保卫科,做了一名科员。他经常回到青年点,看望老朋友,其实主要是为了看望华美荣,给她带去一些吃的、用的和一些药品,有时,也给华美荣留点零花钱。可以说,许奇勇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不忘恩!而且,许奇勇回来以后,也有许多人给许奇勇介绍对象,但是,许奇勇一律不见,并告诉人家,他有对象在农村青年点。
华美荣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有时要请假看病,有时要请假休息。劳动生产跟不上了,在以后的青年妇女队长的选举和点长的选举中,她都落选了。公社领导和大队领导知道华美荣的身体,是刚下乡时劳累过度留下了病根。于是,他们帮助华美荣办理病调,但是,县“知青办”认为华美荣条件不充分,没有批准。这样,许奇勇苦苦等了三年,华美荣没有能从农村回城,两人年龄也就大了。男人、女人,年过三十,婚姻就不好处理了,特别是女同志。许奇勇的父母焦急了,一再做许奇勇的思想工作,让他找对象结婚。许奇勇就是不同意。最后,两个老人发火了,他才与林兴春见了面。但是,许奇勇没太看好林兴春,因为虽然林兴春长得比较年轻,但比自己大三岁。许奇勇的母亲做思想工作说:“现在都愿意找个小媳妇,其实,找个小媳妇,男人要受气。过去社会,可都愿意找个大媳妇,我比你爸就大两岁。女大一,穷到底,女大三抱金砖……”
架不住父母的压力和亲戚朋友的说道,许奇勇很勉强地与林兴春结了婚,但他心中还是有华美荣的影子,并报有对华美荣的深深的愧疚。不过,林兴春对这件婚事却是非常满意的。而且,林兴春的心比较细,对许奇勇的照顾体贴入微,两人才一点一点地有了感情,并在第二年有了一个儿子,取了个小名叫“铁蛋儿”。
自从知道许奇勇结婚之后,华美荣就没有再与许奇勇见面。许奇勇去了三次青年点,华美荣都没见他。以后,两人也就断了联系。华美荣是生气吗?不是,她是怕影响了许奇勇与林兴春的感情,怕影响了他们两人的家庭幸福。其实,华美荣很理解许奇勇。待许奇勇结婚两年以后,华美荣从青年点抽回,做了一名小学教师。
林兴春有许多优点:勤劳、过日子,心细,对丈夫体贴入微。但是,她的致命弱点是好猜忌,尤其在男女问题上猜忌得更厉害。她容不得许奇勇与别的女人接触,尤其见不得许奇勇与比自己年小的女人接触,这也许是因为她自己比许奇勇年龄大三岁吧。因为这个问题,两人有时吵架,但是,许奇勇确实并不是那种“见了女人就拔不动腿”的男人,许奇勇心里冤屈死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流行性脑膜炎夺去了“铁蛋儿”生命,此事对许奇勇和林兴春打击都很大,林兴春也因此变得性格更加暴躁,两人之间发生的摩擦就比以往更多了。有时,大冬天,许奇勇独自一人跑到大海边,以求在这开阔、空旷的地方能够长长地呼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一些……
3、重逢婚变
二零零零年前后,中国开始出现了一种社会现象:老朋友、老同学聚会,在大饭店里中老年人聚会反而更多。这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改善,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中老年人的头脑中有着一种“怀旧”的思想。
由原班级生活委员邀请,四中原三年三班的部分同学举行了一次聚会。许奇勇、钱明亮等来了,华美荣、龚欣蓉、梅小明等也来了。作为他们当年的班主任宋玉生老师也应邀参加了这次聚会。分手将近三十年,一些同学已经互相不能认识了。但是许奇勇和华美荣一见面,就能喊出对方的名字:“美荣!”“奇勇!”紧接着,两人陷于了极其尴尬的境地……聚会后,许奇勇好不容易才要出华美荣的电话,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两人在滨海火车站的肯德基见面了。
华美荣在许奇勇离开长岭大队青年点后,过五年才抽调回滨海市,在一所小学教语文算术。当她回来时,已经三十一岁了。虽然经人介绍过几个对象,彼此觉得不合适,没有结婚。人哪,等过了三十五岁,往往也就不太想找对象了。现在,她也快五十岁了,依然孑身一人。当听到这些,许奇勇心如刀绞,难受死了……现在的许奇勇已经是保卫科科长了。由于他与林兴春之间在思想性格上有些差异,日常两人还是有点磕磕碰碰的,而且在“铁蛋儿”夭亡之后,他与林兴春再没有孩子。听到这些,华美荣对许奇勇也很是同情。
出于感激、愧疚、同情,许奇勇每过个一两个月,总要去看望一下华美荣,给她买点好吃的东西,给她买点药,也帮助她解决一点生活上的困难。有时,许奇勇在她家喝杯茶,聊聊天,一起回顾一下学生时代和在青年点的生活。一个是治安保卫干部,一个是人民教师,什么是法律,什么是道德,两人清清楚楚。可以说,两人在遗憾中保持着距离相处,把原有的感情变为友谊、关心和帮助,但两人的相处,干干净净的。
人世间就有那么一些“绯闻专家”,好“嚼舌根子,有影的说,没影的也说,越说越大,越传越远,许奇勇和华美荣还不知是怎么回事,谣言却已经传到林兴春的耳中。
按林兴春的思想性格,哪能接受得了这些。她没完没了地反反复复地追问许奇勇,许奇勇再三做解释,林兴春就是不信。经过几次“战斗”,许奇勇与林兴春离婚了。房子判给了林兴春,许奇勇租了一间三十平米的小破房,从家里搬了出去,一个人生活。
4、离后关爱
许奇勇心里很窝囊,来到宋玉生的家里长抽气:“我一生谈了两次恋爱,最终都是‘悲剧’!”宋玉生说“你还不到五十岁,应当有个爱人,晚年身边有个人说话,防止晚年孤单。但是,你必须理顺自己的思想。”许奇勇说:“宋老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宋玉生说:“虽然你与华美荣彼此看法很好,但是,林兴春是你的原配,结发夫妻。“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之情似海深。”我倾向你与林兴春复婚。”许奇勇说:“我不想离,她偏要离……”
宋玉生说:“我去做做工作,看怎么样。”
星期天,宋玉生找到林兴春,苦口婆心地劝说了半天,林兴春就是不同意复婚。林兴春说道:“我们俩在思想性格上,有点合不来,结婚以来,总是闹别扭。如果复婚以后再离婚,就叫别人笑话了……但是,毕竟作过近二十年的夫妻,能一点感情没有吗?这样吧,就当做一门亲戚走动,他可以来我这里说说话,吃顿饭,但是,不能在我这里过夜……”宋玉生一想,也好,事情总算进了一步,说不定,经过这个过程,两人还真能复婚。
钱明亮做事欠思量,他来到华美荣家里做华美荣的思想工作,让她与许奇勇结婚。华美荣一听就火了:“明亮,你这是什么话?林兴春还键在,她是许奇勇的原配,他们是结发夫妻呀……只能做他两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俩复婚。你说,是不是?中国有句话:‘宁拆十坐庙,不破一桩婚。’明亮,你这是办的什么事?如果我与许奇勇结婚,不成‘老三儿’了吗?”
因为这件事,许奇勇与华美荣来往少了。但是,中秋、春节许奇勇总还是要去看看华美荣。华美荣因为这件事,心中深深地内疚,感到自己对不起许奇勇和林兴春,并多次做工作,让许奇勇与林兴春复婚。
离婚后,许奇勇去华美荣处的次数少了,但是,去林兴春那里次数反而多了。现在,两人也不打仗了,“做亲戚”反而变得彼此很客气,甚至有点“夹生”了。有时,许奇勇也在华美荣那里吃顿饭,但从不在华美荣家过夜。林兴春有时,也给许奇勇织件毛衣,但从不与许奇勇说及感情方面的事。总之,许奇勇把原来对华美荣的关心、友谊、帮助转到了林兴春的身上,而林兴春似乎像对待亲弟弟一样来关心许奇勇。
过“十一”,许奇勇买了二斤肉和四斤“小黄花”来林兴春处看望她。一进门,林兴春说:“就我一个人,你怎么买这么些东西?”许奇勇说:“吃不了,不是有冰箱吗?”许奇勇坐下后,林兴春把箱子掀开,从中拿出一件灰毛衣,让许奇勇站起来试试大小。许奇勇一试,不大不小,正合体。——毕竟做过许奇勇的妻子,不用问尺寸,就织得这么合适。林兴春说:“你那件红毛衣,袖口都破了,叫人一看就知道没有老婆,还是个科长……”许奇勇说道:“谁说我没有老婆,不是有你吗?”林兴春“呸”了一口说:“不要脸!谁是你老婆?”兴春一句话,把许奇勇骂哑巴了。许奇勇说道:“再别织了,累手又累眼。”林兴春说:“退休了,没事织一织……比买的可身。”
吃饭时,许奇勇发现林兴春有几次揉搓眼睛,就说道:“是不是织毛衣把眼累坏了?”林兴春赶紧说道:“不是,不是,但看东西,两眼重影……”“眼病是大事,我明天请个假,和你到医院看看。”许奇勇说道。
第二天,许奇勇与林兴春来到滨海三院,请了个眼科专家给检查了一下。大夫对他俩说:“眼睛没有大问题,可能是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物重影,最好再到内科检查一下。”经过内科一检查,发现林兴春血糖、尿糖都相当高,林兴春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四个加号。”
这下,许奇勇可忙坏了,经常要陪着林兴春去医院扎针,透析治疗,幸亏有兴春的妹子兴夏帮忙,否则,他的工作可能会受影响。为了让林兴春吃好,他经常把大米、豆腐、鱼肉、白菜、萝卜给林兴春买好送去。
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林兴春的病情没有好转。晚上,林兴春一人躺在床上暗自流泪。她心想,自己的病好不了,因为她的母亲就是因为糖尿病去世的。她想在自己还能走动的时候,去看看“铁蛋儿”的坟,她要在最后这段时间多给予许奇勇一点关爱。虽然两人离婚了,但许奇勇是她一生爱过的第一个人,也是她一生爱过的唯一一个男人。虽然两人离婚了,但从她见过许奇勇的第一面,一直到今天,她都在心里深深爱着许奇勇。——嫉妒,猜忌,其实也可能就是一种爱,一种“爱过了头”的爱。做男人哪,长点心吧……
这天,林兴春跟许奇勇说:“奇勇,我想孩子,能否陪我去看看‘铁蛋儿’。”许奇勇说:“你身体这样虚弱,能行吗?”林兴春说:“慢慢走,就去一次……”
第二天,两人来到寺儿沟公墓的山下。顺着宽宽的盘山路,许奇勇扶着林兴春艰难地往山上走着。歇了三四回,林兴春就是走不动了,许奇勇背着林兴春来到山顶。到了墓地,林兴春扑在铁蛋儿的坟上,放声大哭。——这发自内心的惨痛的哭声,能够直上云霄,使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也为之动容。——许奇勇当然也潸然泪下,而且泪水已经哭湿了前襟。古人说:少年亡妻,老年丧子,对于人生是莫大的悲痛。而老年无后,追念亡子,其心情,同样,也是心如刀绞。
为了在能走动之时多给许奇勇一点关爱,每周三林兴春都要用保温饭盒把可口的饭菜送到许奇勇的单位。林兴春走后,许奇勇隔着窗户玻璃看到林兴春一瘸一拐的身影,两行热泪不自觉地慢慢流出。这饭再香,再好,能吃得下吗?
由于糖尿病累及肾脏,林兴春得了尿毒症。许奇勇与林兴春的妹妹林兴夏轮流在医院里照顾她。许奇勇心里非常难受,他感觉自己对林兴春关心不够,认为自己愧对林兴春和林家。因此,为了给林兴春治病,许奇勇几乎花光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但是,由于林兴春的病情太重,不到五十五岁,林兴春就去世了。许奇勇在林兴春的床前流下愧疚的眼泪。
两周后,林兴夏找到许奇勇:“姐夫,姐姐生前跟我们商议过。因为你没有房子,她要把房子及其他财产留给你。我们全家人都同意。这是姐姐在公证处办理的公证书。”许奇勇两手捧着公证书,眼泪吧嗒吧嗒地滴在公证书上,一会,他把公证书捂在自己的脸上难过得大哭,哭得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男人。
在林兴春过世后一年,钱明亮找到宋玉生一起来到华美荣家里。钱明亮说:“林兴春已经过世了,你是否可以考虑与许奇勇结婚的事?”华美荣说:“都已经这么大岁数,结婚还有什么意义?”宋玉生说:“与我比,你们还是年轻嘛,结婚后,老来,你们两人可以互相照顾。”华美荣说:“这么多年,我一个人生活,已经习惯了。如果结婚以后,我与许奇勇再谈不来,不就成第二个林兴春了……这样吧,今生我与许奇勇做朋友,倘有来生,我再嫁给许奇勇……”宋玉生说:“哪有来生啊!”——华美荣因为爱情,反而一生没结婚,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