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康熙54年、55年 ...
-
蒙古地区大雪成灾
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十七日,蒙古吴喇忒、阿霸垓、蒿齐忒等部大雪,牲畜倒毙,部民饥困。康熙帝谕示理藩院派遣善骑司官三员分别出张家口、古北口、喜峰口,问明各旗牲畜倒毙伤损情形。三月初二日,派出官员回奏。康熙帝命运张家口等处仓米及牲畜赈济吴喇忒、察哈尔等部各旗,散给两月。三月间,又派遣户部尚书穆和伦前往察看。四月初七日,赈阿霸垓部穷苦人丁十岁以上者每口给乳牛一头,母羊三只,无牲畜台吉每人多给母羊三只。五月初六日,查明苏尼特部无牲畜台吉、壮丁户口共六万四千九百余人,赈济牲畜,折银十万余两。五月初九日,康熙帝谕示理藩院官员:闻被雪各蒙古因朕赈济,并未损伤一人,朕甚喜悦。蒙古等已知捕鱼,可将渔船及网给与,令仍在泽旁捕鱼而食,将所给米粮节省,留以度冬。又所给牲畜不久蕃息,即可渐至富饶。
温达病故
康熙五十四年(1715)五月十五日,大学士温达因病逝世。温达,满洲镶黄旗人,姓费莫氏。他初任笔帖式,后授都察院都事,不久又升为户部员外郎,都察院陕西道御史,吏科给事中,兵部督捕理事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户部右侍郎,议政大臣,都察院左都御史,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在任兵部督捕理事官时,温达奉命随皇七子允祐、都统杜思噶尔、副都统达里善、内大臣额驸尚之隆管理镶黄旗大营,在出征噶尔丹过程中,忠于职守,竭尽心力,受到康熙帝褒奖。在任户部右侍郎期间,温达曾远赴西南,调查解决云南、贵州总督巴锡和贵州提督李芳述、贵族护威宁镇印游击高鉴互劾事件,表现出了明察秋毫的办事态度和秉公无私的办事精神。在充任《本朝国史》、《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大清一统志》、《明史》等书总裁官时,温达都尽心尽责;尤其对《平定朔漠方略》一书的编纂,更是倾尽心血。温达患病期间,康熙帝特派太医院诊视,并赐良药;病故以后,表示深切轸悼,赞扬他久任机务,功劳卓著。
赵凤诏巨赃案发
康熙五十四年(1715)十月,山西巡抚苏克济疏劾太原知府赵凤诏贪赃三十余万两,奏请革职拿问。赵凤诏父、户部尚书赵申乔以居官不能教子,求赐罢斥。二十五日,康熙帝令赵申乔仍在任供职。不过,他对赵凤诏所行却极为恼怒。康熙帝回忆西巡时,曾与赵凤诏谈起居官清廉问题。当时,赵凤诏振振有词地对康熙帝说:居官受贿,好比妇女失节。赵凤诏以花言巧语欺骗了康熙帝。所以,赵凤诏巨赃案发后,康熙帝斥责他是天下第一贪官,并命刑部将此案查清。康熙五十五年闰三月二十二日,经刑部审明,原任太原知府赵凤诏巧立税规,勒索银两,婪赃十七万四千六百余两。经九卿议复应立斩,赃银追取入官。康熙帝谕示大学士等:赵凤诏如此贪婪,不忠不孝已极,应当正法。但是,他贪赃银极多,不可不追,应照数追回。赵凤诏暂缓执行。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经九卿等议复,康熙帝同意,把由县令越升太原府知府而不思洁己的赵凤诏处斩。
意大利画师郎士宁到达北京
康熙五十四年(1715),意大利传教士、画师郎士宁到达北京。郎士宁,原名约瑟·加斯提阿纳,耶稣会士。他在一七一四年五月四日从欧洲乘船来中国,于康熙五十四年七月十九日抵达澳门,半月后至广州,曾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任宫廷画师。他曾参与增修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和营造工程。他用西洋法绘《聚瑞图》,还为皇帝画肖像画。他纯用西法作中国形式的画,即用中国的笔、墨、颜色和纸绢,还采取中国的构图习惯,作肖像画如同照片一样。郎世宁与唐岱合绘的《春郊阅骏图》,采用中西混杂的表现方法,既有中国画的传统形式,又取西洋画法之长,透视明暗,注重写实。
康熙五十五年
准噶尔部击退俄军入侵
康熙五十五年(1716)正月,准噶尔部策妄阿喇布坦派遣大策凌教多卜率兵一万人驱逐侵入额尔齐斯河地区的俄国军队。当时,俄国政府派遣中校军官巴赫尔慈率领三千人自托皮尔斯克出发,沿额尔齐斯河上溯,企图寻找金矿,并建立亚梅什堡作为侵略据点。准噶尔兵反击获得了胜利,俄军毁亚梅什堡后撤,但又建立了鄂木斯克要塞,派兵驻守。
清政府新定禁海政策
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畅春园内澹宁居听政完毕,召大学士、学士、九卿、科道近前,指出:现今海防为要。次日,他又说: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在这两次谈话中,康熙帝明确提出了禁海问题,阐明了禁海的理由和原则。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兵部等衙门遵旨,会同陛见来京的广东将军管源忠、福建浙江总督觉罗满保、广东广西总督杨琳,根据康熙帝谕旨,议定了禁海的规则。经康熙帝批准后,下达执行。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商船同东洋贸易照旧,同南洋吕宋、噶喇吧贸易禁止;外国商船前来贸易照旧,地方文武官员要严加防范;禁止向国外卖船、运米出境和人员留住国外。为了更好地实行禁海规定,康熙帝还提出了一系列禁海措施,要求臣下认真讨论,具体落实,主要是:对商船、渔船及有关人员加强管理;在海坛(今福建平潭岛)、南澳(今福建南澳岛)设官阻截私往南洋贸易船只,在东南沿海要冲地方设立炮台,增加驻军,充实水师,经常巡查,严拿违禁者;对沿海各省之间往来商船、渔船实行盘验与护送;选用得力人员充任沿海各省督抚。清政府实行禁海政策,是为防范海寇和配方殖民势力,同时也为防范汉人与海外的联系。康熙帝担心汉人与清政府不一心,害怕海内外汉人联合起来推翻清政府。禁海政策的实行,暂时防止了海寇的泛滥,以及海寇与西方殖民势力的勾结,对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有一定意义。但是,它妨碍了我国沿海地方经济的发展。
康熙字典》成书
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字典》修成。康熙帝很早就倡导要纂修一部汉文字书。康熙四十九年(1710)三月初九日,他向南书房侍直大学士陈廷敬提出了编修汉文字书的设想:增明代所编《字汇》之阙遗,删明代所编《正字通》之繁冗。于是,成立了编书机构,张玉书、陈廷敬被任命为总阅官,凌绍雯等二十七人为纂修官,陈世倌为纂修兼校刊官。工作者们十分认真,旧的有书籍《说文》、《正篇》、《广韵》、《集韵》、《韵会》、《正韵》等都尽量利用参考,以便旁罗博证,使有依据。经过五年的努力,这部汉文字书终于编成。康熙帝钦定书为《字典》,意在使臣民奉为常典,以昭同文之治。由于该字典系康熙帝亲自主持编纂,所以后人通称《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收字四万七千零四十三个,在辨形、注音、释义、引例等方面,都比以前的字书完备、周密、合用。它的编排体例,采用《字汇》、《正字通》两书行之有效的部首检字法,并将部首及部中字均按笔画为序,便于查阅。正如康熙帝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古今形体之辨,言声气之殊,部分班列,开卷了然。《康熙字典》亦存在一些缺点,由于它是多人合编,成书较为仓促,不仅体例难于划一,就是在注音、释义等方面,也有失误之处。《康熙字典》的编纂,适应了清朝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格萨尔王传》出版
康熙五十五年(1716),《格萨尔王传》藏文版在北京发行。《格萨尔王传》内容广博,结构宏伟,是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英雄史诗。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十一至十三世纪间,以藏族民间艺人为主,经过不断丰富加工的民间文学作品。《格萨尔王传》篇幅巨大,其中常见的便有三十多部,约三十万行诗。书中采用民间喜闻乐见的说唱体裁,有唱词,有散文叙述,语言流畅活泼,表述格萨尔王一生的英雄事迹。《天岭十筮》、《英雄诞生》两部叙述了人间妖魔横行,天上众神决定派遣神子格萨尔下凡,降生在岭国首领僧伦之家。《十三轶事》、《赛马称王》描述格萨尔英武过人,在全部落赛马会上夺取冠军,从而成为岭国国王,并娶珠牡为王妃。《降服魔国》、《霍岭大战》、《降服霍尔》等数十部长篇中描述格萨尔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反抗侵略,消灭危害人们恶魔的种种英雄事迹。全书反映了吐蕃王朝崩溃以后,整个青藏高原陷于四分五裂,人民渴望出现一个拯救世人的英雄,以结束长期动乱的局面。格萨尔正是这样一个爱民如子、无所不能、英武善战的国王。本书还反映了藏族人民对佛教和本教的信仰,以及两教之间的斗争,是研究藏族宗教思想的重要素材。《格萨尔王传》在国内外学术界受到很高的评价,它与著名长篇史诗《奥德赛》、《伊利亚特》等相比较也毫不逊色。
禹之鼎绘画名著当时
康熙五十五年(1716),著名画家禹之鼎逝世,享年七十岁。禹之鼎字上吉,号慎斋,江苏扬州府兴化县人。他出身微贱,曾为人仆役,由于喜欢笔墨,主要便教绘画。学成后,他来到京师,在鸿胪寺序班任从九品官。康熙二十年(1681)八月,清政府派遣使节往琉球册封世子尚贞为琉球国中山王,禹之鼎曾充任伴使,陪同前往。康熙二十七年(1688),禹之鼎在京师画成《王会图》,形象地记录了康熙年间朝鲜、安南、琉球等遣使入贡的情况。所画人物微妙传神,有人写诗赞扬说:“禹生禹生真好手,风雨下笔吞瀛洲。录名同上都护府,伴使直押中山舟。”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张玉书、高士奇、张廷瓒、陈元龙等随行。禹之鼎绘成《北征扈从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的功绩。禹之鼎以画人物肖像名重当时。他为许多名士作画:曾为吴伟业写照,为宋琬画像,为陈廷敬画《燕居课儿图卷》、《水亭玩鹅图》、《禇窗图》,为王原祁画像,为王士禛画《幽篁坐啸卷》,为吴(口景)画《西斋图卷》,为岳瑞画《芭蕉仕女图》,为宋荦作《西坡六景图》、《国门送别图》等。禹之鼎画人物画,技法出入宋元诸家,自成一家之法。此外,他也善于画山水景物,为陈廷敬作《水亭玩鹅图》,树石亭榭,双鹅细草,色色隽永。他为王式丹画《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也别具特色。
准噶尔军进扰拉萨
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一月,我国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策安妄阿拉布坦派遣大将大策凌敦多布率军六千,启程进扰西藏。这支军队行动十分诡秘,他们选择了一条崎岖险绝、人迹罕至的道路前进。此外,他们还扬言护送拉藏汗的儿子丹衷夫妇归乡省亲,借以掩人耳目。康熙五十六年(1717)七月,准军突然出现在藏北纳克产地区,抢劫了当地波木宝一部人众,然后经腾格里海直驱达木。拉藏汗对此毫无准备,仓促召募兵勇,开赴达木地区迎敌。准噶尔军与拉藏汗的军队在达木一带多次交战,起初双方互有胜负,后来,由于藏军战斗力低下,叛卖活动时有发生,西藏军队无法抵御准噶尔军队的凌厉攻势,拉藏汗被迫撤入拉萨。此后,拉藏汗一面深沟高垒,严密设防,一面向清政府驰书请援。大策凌敦多布包围拉萨后,经过短暂准备,便发起全面进攻。准噶尔军与城里的间谍取得了联系,在城内间谍的策应下,拉萨城里一片混乱,内奸乘机开门迎降,拉藏汗的防守倾刻瓦解,十月二十九日,大策凌敦多布率领准噶尔军涌入拉萨城,凶残地屠杀城内军民,把整个拉萨城浸入血泊之中。准噶尔军占领拉萨以后,大策凌敦多布下令抢劫三天,拉萨城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城内无论男女老幼或被侮辱痛打,或被反绑双手吊起来鞭扑,逼迫他们供出自己的财产所在。拉萨人个个惊恐万状,奔走避难。由于准军的暴行,辉煌壮丽的布达拉宫遭到了严重破坏,甚至五世□□的寝室、灵塔也遭到亵渎,拉萨城到处呈现一片凄凉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