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19、孔甲养龙 ...


  •   19、孔甲养龙
      王冠重新回到自己的脑袋上,孔甲高兴坏了,以为是自己搞巫术起了作用,把姒扃和胤甲都给咒死了。于是继位之后,对于迷信之风越演越烈。结果上有好者,下必兴焉,于是就有人跟孔甲奉承着:“大王您人品太好啊,好到老天爷都关照您,这不,在黄河和汉水中出现两条龙来向您拜年呢!”据说龙是稀有之物,除非老天爷特别喜欢谁,才会出现龙,比如传说中的黄帝就是骑着龙上了天。不过龙这种生物,向来不存在,据现代有喜欢八卦的人分析说,这些龙很可能只是鳄鱼而已。
      但是孔甲当然不至于这么分析,有龙出现,那是大喜事啊,表示他人品好啊,所以他觉得肯定是自己平时给老天爷上贡得多,所以王位也转回他身上了,连龙都出来了。
      所以,他得好好养着这两条龙,将来他还指望着这两条龙带他上天呢。可是这龙怎么养呢,谁也没养过啊,于是孔甲就满天下去找那些养龙的高人。还别说,这世界上还真有养龙的专家,这个人叫刘累,据说他家是世世代代都养龙,有独门秘法,是养龙世上正宗嫡传。孔甲大喜,赶紧派人把他高薪请来养龙。
      大家肯定奇怪,你说既然龙是几百几千年才出一回的神奇品种,那么这个养龙世家平时拿什么来养?如果他们根本无龙可养,那么这个养龙世家又是怎么无中生有出来的?
      但是这养龙说起来好听啊,你想养龙是一个多么高档的品种,人家一听说你养龙的还不赶紧当你是专家高人给供着啊,这可比说养猪养牛有档次,而且还不怕吹牛皮吹破了。你说你会养猪养牛,人家立马牵一只来给你养养看。你说你是养龙的,谁还能够变条龙出来给你试,还不是只有肃然起敬的份儿。
      可刘累没想到,这世界上居然还真的会有传说中的龙这种生物存在。他战战兢兢地奉召过来,那是打着时刻就溜的准备。可是没想到,这王宫的待遇太好啊,好到他舍不得走了。于是刘累想,不就是养龙嘛,养猪也是养,养龙也是养,反正养啥都一样,给它吃好吃的,住舒服了,那不就得了。
      于是刘累就硬着头皮也就按养猪养牛的办法给那两条龙喂吃的,可能那龙生命力比较强,刘累养了几天居然还活着,这下牛皮给他吹出去了,刘累也在王宫站稳脚跟了。
      为了让那两条龙吃好穿好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都由着刘累挑,于是刘累就跟同样掌握食物采购源的御厨豕韦氏发生了矛盾。豕韦氏世代都是御厨,为王室采购食物那可是大有藏掖的工作,利字当前不争不行,别以为职场斗争只是后来的事。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五千年前跟五千年后人的想法其实没差多少。
      相争的结果,刘累胜,因为孔甲认为,孔累做的菜比豕韦氏好吃。这固然是人的舌头它也有个审美疲劳,而且象御厨这种政府包办的工作往往技术层面提高的可能性越来越差,最后变成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重要的是,刘累擅长于拍马屁,而且刘累掌握着他最想要的东西,就是养龙,他还指望着骑龙上天呢,自然对于有功之臣另眼相看。
      所以豕韦氏败北,全族变成奴隶,刘累变成了御厨兼养龙的,还赐了个姓氏叫御龙氏。
      结果御龙氏这个帽子刚戴上不久,得意洋洋的刘累这天到龙池喂龙,这一看不得了——龙死了。
      两条龙死了一条,吓得刘累魂飞魄散,这要是让夏王孔甲知道了,他也不用活了。左右看看,没人看到,赶紧把这浮上来的龙尸拖到厨房里,剁剁剁,剁成小块又小块,这叫毁尸灭迹。
      切完了,当然得烧啊,烧好了他自己尝了尝觉得味道居然还挺好,于是就把这盘龙肉端上给孔甲吃了。
      孔甲从来没吃过这东西啊,一吃觉得味道挺好的,好,那就明天再烧,后天再烧。这龙估计也不太大,经不起这么吃啊,于是刘累一不作二不休,这边打好包裹准备跑路,这边把另一条龙也给煮了献上去。
      孔甲这边吃得心花怒放的时候,一觉睡配,刘累不见了,龙也不见了,就留下一封信:“我把两条龙都给你煮了,你要还想吃的话,下次抓到第三条龙再来找我吧!”
      孔甲气晕过去了,等清醒过来全国抓刘累,还抓得到吗?人家早就跑远了。这刘累从此就消失了,所谓的御龙氏也成了一个笑话。若干年后,出来一个范氏家族,后来成为晋国的六卿之一,据说就是刘累的后人。
      大家还记得前面的猱与老虎的故事吧,这就是现实版的猱与老虎的故事。孔甲做梦都想乘龙上天,他身为一国之君,就这么把最重要的东西,交给了一个吹牛拍马之徒。刘累把龙肉煮给孔甲吃,跟猱把老虎脑子捧给老虎自己吃,是何其的相似。
      而这种蠢人,以前有,现在有,将来更有。一国之君把国家乃至自己的生命捧给献媚者,或者坐视和纵容某些他认为“不会造成大害的小东西”胡作非为,最后意识到自己王朝被玩完的时候,已经是来不及了。
      商王朝从孔甲的手里,开始走向下坡路。
      从孔甲开始,各路诸侯方伯等就渐渐地不把夏王朝中央放在眼中,朝拜的人渐渐就少,上交的赋税也少了。象孔甲养龙这种莫名的开销层出不穷,上行下效,王朝渐渐收不抵支。
      《国语•周语下》说:“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
      这也说明,把夏王朝的灭亡,全部算在最后一个君王夏桀的身上,其实也是多少有点冤枉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