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汤媛是自来熟的性格,回寝的路上,她话匣子大开。
“夏梨,你以前住过校吗?我没住过,我爸妈平时都在外地做生意,之前我都是和奶奶一起住。可是,暑假的时候我奶奶过世了,所以高中就必须得住校了。其实,我家离学校不远,放假可以带你去我家玩。”
夏梨专注地听着她说话,一条胳膊被她挽着,另一只手提着自己的暖瓶。她自然是住过校的,初中在乡里,夏梨初中就开始住校了。
“住过,初中开始的。没事,其实住习惯了应该也还好,要是你有什么不习惯的,可以跟我说。”夏梨听着汤媛话里的小委屈,出言安慰她。
因为她们班家在县城的学生占大多数,整个寝室就六个住校女生,大家把下铺都占满了。
回到寝室后,几个人互相介绍了一下名字和住址,除了汤媛是县城的,其他人都是底下各个村子考上来的。
王铃,陈娟,彭一晨,杨柳,汤媛,再加上夏梨,就是302寝室全体人员了。
王铃一看就是性子活泼的女孩子,嗓门高,“姐妹们,相逢就是缘,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寝室的了,有啥说啥,互相帮忙啊。”
听到她这么爽朗的豪言,其他几个人也都轻松地开起玩笑,夏梨听着新室友们的欢声笑语,忐忑了一天的心终于落了地。
汤媛确实是没有住校经验,她白天没去水房打热水。夏梨将自己的热水分给她一部分,天气还不是太凉,盆里兑点热水,两个人用温水洗漱。
楼下传来宿管阿姨的吆喝声时,她们几个还没收拾妥当。
“还有十分钟熄灯,快点上床睡觉,不许聊天说话。夜晚好好休息,白天才能好好学习。”
就着阿姨的吆喝声,六个人加快速度,挤在狭小的卫生间水池边,洗洗擦擦。
赶在熄灯前,所有人都上了床,夏梨离门近,在黑暗中插上门后的插销,借着走廊亮着的灯泡,摸回床上。
这套被褥夏梨从初中开始用,缝缝洗洗了几年,睡在上面时,她会觉得莫名安心。
夏梨将头埋进薄被里,用力呼吸了一下,上面好像还有妈妈在院子里缝被套时留住的风和阳光,是家里的气味。
她觉得高中的住宿条件比初中好很多,房子新一些,面积宽敞一些,人没有那么拥挤,不用两个人一个铺,还有空位可以放杂物。
最重要的是有室内卫生间,供应自来水,她们不必再像自己初中时,连冷水也要每天提着桶去水塔那里排队接。
夏梨觉得很满足了,好像考上一个好高中的意义不仅仅是离大学更近,似乎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比过去更好一些。
这是一种很让人开心的体验,夏梨很久以后回想起来高中第一晚的杂乱思绪,才意识到这时的她所体验的便是人生第一次“得偿所愿”的美好滋味。
清晨五点半,校园里响起高亢嘹亮的男声歌曲,这是她们的“起床铃”。
宿舍的灯也应声亮起,原本安静的302寝室开始苏醒,女孩子们困倦的哼唧声软软地发出来。
彭一晨是个长发的姑娘,就睡在夏梨对面的床,她坐起身,披散着头发,“嗯……怎么这么快就该起床了,还没睡醒啊……”
说完这句话她又歪倒在床上,不肯起来。
夏梨已经穿好衣服,下床叠被,刚睡醒的嗓子有些哑,她轻声叫彭一晨:“一晨,还是快起来吧,六点十分要到班里集合,今天要军训了。”
大家陆陆续续都穿衣下床,夏梨动作快,先去卫生间刷牙洗脸,避免大家一起洗漱,水池没那么宽敞。
汤媛倒是很利落,被子叠得也挺整齐,看到夏梨洗漱好了,拉着她欣赏自己的成果。
“夏梨,你看我这被子叠得行吗?我在家还练了。”
夏梨伸手按了按有些翘起来的一角,“不错,这种程度肯定查寝的时候不会被扣分。”
汤媛收拾好书包,扔到床上,“行,那我去刷牙,你等我五分钟,咱们一起走。”
夏梨站在床铺边,想到宿舍还没有排值班表,决定自己先打扫一下寝室卫生。
昨天宿管阿姨来发卫生工具的时候,通知她们每天只需要把室内垃圾扫到走廊边上,然后会有负责打扫卫生的人来统一处理。
等夏梨扫好地,其他人也都收拾好了。
陈娟提着水瓶准备走,对她说:“夏梨,今天晚上回来,我们排个值班表吧,按顺序轮流扫。”
夏梨扭头对她笑笑,点头,然后冲屋里的人说:“汤媛,你好了吗?咱俩走吧。”
陈娟和杨柳最先离开,彭一晨有些慢,王铃说她要等彭一晨一起,夏梨便和汤媛先走了,嘱咐她俩锁好门。
将近六点十分,外面的天还没透亮,两个人提着水瓶往教学楼走。
“夏梨,早知道我就跟你坐一起了,也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会调座位。有机会的话,我俩做同桌吧。”
听着汤媛的话,夏梨只是轻嗯一声。没有回应。
好像女孩子的友情一旦开展,就会走向想要同吃同住,恨不得变成连体婴的模式,其实夏梨不太喜欢这种模式。
那时候她还不太懂得准备表述这种心境,只觉得好朋友之间也该有距离感,初中时,她和很好的朋友就因为做了同桌后,产生了一些矛盾。
所以,夏梨并不赞同汤媛的提议,可是她们才刚开始相处,夏梨也明白此时还不能生硬地拒绝新朋友的提议。她只是在心里祈祷着,班主任可以晚一点再调动座位。
进班以后,汤媛嘱咐夏梨待会吃早饭等她一起,不许自己先跑。
夏梨笑着应允,汤媛才松开她,回到自己座位。
陈栋已经坐着了,又在看书,夏梨不禁放轻脚步,小心落座,避免打扰到他。
早自习七点钟结束,班主任让大家去吃饭,然后七点半去操场集合。
夏梨拉着汤媛跑步往食堂去,找了个队伍短的窗口排着,“吃饭跟打仗似的,高中还真是恐怖。”
汤媛有些喘息,继续说:“夏梨,你以前初中吃饭也要用跑的吗?”
夏梨想了想,好像也是一样紧迫,但是初中学校只有一个窗口,每顿只有一种饭菜。用的是农村里非常老式的灰色粗瓷碗,食堂里连桌椅都没有,每次打完饭,大家都是三五聚堆站着吃,或者端到门口,蹲在墙角吃。
相比之下,高中有多个窗口可以选择,有两层楼的食堂,桌椅齐全,能坐着吃饭,对于夏梨来说,倒是条件的极大改善。
“初中也是要跑快点,去晚了,如果打完了,就没得吃了。”
不过,那时候小卖部的生意很好,实在赶不上饭点的学生可以去小卖部买方便面泡着吃,小卖部免费提供热水。大家都是撕开包装袋的口,然后将热水直接倒进去,泡着吃。
聊着天,轮到她们了,夏梨要了一碗粥,配一个清炒芹菜。
两个人端着饭菜,找了两个空位坐下。汤媛有些吃不惯食堂的菜,“夏梨,它这个菜也炒得太咸了一点。”
夏梨估摸着炒菜师傅口重或者是手抖了,以至于这个窗口的菜特别咸。
“是有点,明天咱们换个窗口吃吧,你多喝几口粥,冲冲咸。”
吃完早饭后,她们按照老师的安排直接去操场集合,刘老师已经在操场东边的跑道上等着了。
夏梨拉着汤媛的手,小跑着往队伍那边去。
大家已经站了几队,夏梨个头不是特别高,站在女生第二队的尾部,汤媛一米七多的高个儿,自然站在排头。
站定后,继续等待其他同学过来,夏梨转着眼睛四处看,后面是班里的男同学,陈栋就站在自己的左后方,跟汤媛一样,因为个子高,是排头。
他平视着前方,但显然不是在看汤媛的后脑勺,似乎目光穿越过这个操场,看向了未知的远方。
夏梨不好意思盯着他看,于是站正身子,望向别处。
她有些敏感地从这位新同桌身上看出几分萧索,可又觉得这不是他们这个年纪该有的气息。
夏梨的家并不富裕,在村里算是过的比较穷的人家,爸爸早年跟着亲戚一起去了北方某城市打工,那个城市的名字夏梨只在家里那台黑白电视中听过,是夏梨不可眺望的远方。
但是,可能是运气不好,带爸爸出去的亲戚都挣到钱了,但是夏福善这些年也就勉强应付一家人的吃喝,妈妈在家种地种菜,养猪养鸡一样不落。
日子虽然很辛苦,夏梨放假的时候,只有作业写完了,就会帮妈妈一起干农活,插秧,割稻,收麦,翻地,播种……她尽可能帮梁少月分担一些活计。
想到这些,夏梨叹了口气,如今她上高中,离家远了,也不会每周都放假。她可能平时没法帮妈妈干活了,弟弟有点调皮,不太听话,也不知道妈妈一个人忙的过来不。
日子虽然辛苦,妈妈总说:“没事,坚持坚持,等你和你弟上大学就好了,我初中没上完,你爸才上到小学三年级,我们都是没文化的粗人,你们必须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是夏梨从小到大听过的次数最多的话,它长在妈妈的嘴上,刻在夏梨的心上,也是大多数农村家庭挂在门楣上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