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江陵一会心断肠 ...

  •   这样一过又是三年,元稹不断的要,薛涛陆陆续续又寄了不少银子。
      武元衡走后,李夷简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李夷简是宗室至亲(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四世孙),虽然架子很大,有武元衡的介绍,刚来时,也经常找薛涛谈话,问询西川概况,了解川蜀官帏民情,不时索要精品彩笺,倒还照顾。薛涛无事也很少再去西川府。
      元和九年(814年)九月,薛涛接到驿站快马送到的元稹来信,短短几字:“妾卒,速来,携十万贯。”
      此信虽短,信息万千,供人联想。
      薛涛的理解是,元稹的小妾安仙嫔过世,此是一悲。叫薛涛赶紧过来,三年期限已过,现将无妻无妾,料理后事,赶紧完婚,此是一喜。至于十万贯,这两年不断要钱,都成了家常便饭,对于薛涛来说,将来就是一家人了,人都是他的了,钱算什么。还要办喜事,钱是不能少花的,这点面子,薛涛还是要满足他的。
      赶紧打点行装,登船启程。这次出门,她是非常愉快的,心里有着新嫁娘的祈盼,自然心情就好。所谓“千里江陵一日还”,她还没有李太白那么迫切,她这几年生意繁忙,自小来蜀后,几十年来没出过川蜀,多少诗人大家歌颂长江两岸的风景,薛涛很是羡慕,趁此机会加上心情格外愉悦,一路游玩,见景点就下船,先取道嘉州(今乐山),沿岷江赴渝州(今重庆),再沿长江经过万县,再顺江去了夔州,最后出三峡至江陵。看了美景,就感慨,不由诗篇泉涌。
      出成都南行过嘉州(乐山),大佛刚凿成型,还乱糟糟的,不想凑那热闹。独寻僻静之处,去嘉州西北竹公溪上的竹郎庙,心缘独到,写下了《竹郎庙》: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沉沉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更是迎郎曲。
      《蜀中名胜记》记载了竹郎庙的传说:“昔有女人,于溪浣纱,有大竹流水上,触之有孕,后生一子,自立为王,以竹为姓。汉武使唐蒙伐牂牁,斩竹王。土人不忘其本,立竹王庙,岁必祀之,不尔为人患”。触竹而孕的传说令薛涛不由得伸手抚摸溪边的青竹,一股幸福感顿由而生。诗中结尾“声声更是迎郎曲”便是抒发了薛涛急于成婚孕子的心情。

      经过万县时,薛涛登临了西岩。万县西岩据说曾是李白读书的地方。
      凭栏却忆骑鲸客,把酒临风手自招。
      细雨声中停去马,夕阳影里乱鸣蜩。
      ——《西岩》
      站在西岩山上凭栏远望,似乎诗仙举着酒杯在向她招手,现实中却是细雨阻路,蝉鸣乱耳。诗人在幻想和现实中遨游跨越。薛涛意境遥远,理想和现实之间是否还有较大的差距?

      经夔州时,薛涛拜谒了当地的巫山女神庙。写下了《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如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云为雨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不知为什么,越是接近江陵,心里越是恐慌。是要当新娘的娇羞吗?那么何必要去“哭襄王”?是担心未来的日子吗——“惆怅庙前多少柳”?以她的财富实力,即使元稹一辈子当个“曹头”,也可衣食无忧,富贵满堂,那又何必“惆怅”他有“多少柳”呢?

      十月初一到了江陵,很是意外,元稹的生活有多糟糕。元稹并不在家。薛涛以为安仙嫔的后事早已办完,一看屋内,安仙嫔刚刚咽气,遗体还躺在床上无人收敛。四个娃在家里嗷嗷待哺,却无人照管。
      原来,元稹跟着严绶、崔潭峻到唐州打仗去了(元和八年(813年)元稹跟随严绶崔潭峻镇压起义军张伯靖,“元稹为从事”,张伯靖迫降。紧接着“元和九年(814年)润八月,淮西吴元济叛乱,严绶移山南东道节度使,‘发赴唐州’,以招抚之。十月,严绶兼申光蔡等州招抚使,崔潭峻为监军,元稹居戎幕,司章奏。”①)就在刚刚出发征讨吴元济的前线,元稹接报,安仙嫔病危。元稹随军,战事胶着,军令如山,无法脱身。左思右想,无人能救,想到薛涛,提笔写了一封八字信急寄给薛涛。哄骗薛涛,谎称妾安仙嫔已死。他料定充满向往的薛涛接信必来江陵,意欲成婚。假如安仙嫔已死,她自会帮忙料理后事,以解后顾之忧。假如安仙嫔没死,薛涛心善,正好让她照顾一下病人和孩子。至于结婚嘛,花言巧语,能拖且拖吧,车到山前再找路。

      薛涛来到,见此情景,哪有甩手之理。赶紧张罗,买棺材,收敛安仙嫔的遗体,打醮、安排道场、安葬。写信告知元稹。
      薛涛又赶紧让小厮上街,给孩子们,买衣裳买吃食。老大保子,是韦丛生的女儿,6岁;老二,元荆,是安仙嫔生的第一个男孩,也是元稹唯一的儿子,四岁;老三、老四也是安仙嫔生的两个女儿。

      安仙嫔劳苦功高,为元稹生了一儿两女,撒手人寰,与元稹共度三年,无甚温暖可言。元稹在江陵,不是在外结交朋友,花天酒地;就是屁颠屁颠的跟随严绶、崔潭峻去打仗。士曹参军,一个办理民政事项(婚姻、田土等诉讼案)的小文官,不是自己积极要求,何苦跟着军队去冒死打仗。人家李景俭也是六曹之一,就没有跟着去。全是为了巴结!

      打发完后事,喂饱了孩子们。薛涛开始打扫卫生,想着今后就要住在这里,还是要洁净、舒适。
      元稹家里装修的还不错,青砖漫地,四白到顶,回廊立柱也有雕花画舫。听说是严绶自家装修后用剩余的材料和工人捎带着给元稹装了一下,有诗为证:
      ……
      栋梁存伐木,苫盖愧分茅。
      金琯排黄荻,琅玕袅翠梢。
      花砖水面斗,鸳瓦玉声敲。
      方础荆山采,修掾郢匠铇。
      ……
      《江边四十韵》元稹
      这是元稹在《江边四十韵》描述江陵家室的情况。
      但是室内空旷简陋,无甚家具,无床无榻,大人孩子就是席地而卧。看来元稹日子过的穷酸。这两年给他的钱,全孝敬两位上级了。
      薛涛命小厮买来家具:床铺、书案、屏风、妆台,搬来书架和百宝格,又花钱买来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摆满书架;又买了些青铜、唐彩,玉雕,美石,放置在百宝格中。
      顿时满堂生彩。于是带领娃们整顿庭院,清理杂草,扫除落叶,摆上秋千、木马,娃们欢呼。
      最后拾抖厨房,生灶起火,开始过起日子来。

      年底,元稹始还。先去安仙嫔墓前祭拜,撰墓志铭(《葬安氏志》生卒年月日;生平、死因。上述据此),呜呼哀哉,感天动地,誊字刻碑。
      回到家里,不问孩子,不看装饰一新的家,不问薛涛旅途劳累,办事(后事)的辛苦;不诉离别之念,相思之情。赶紧就问,钱带来了没有。薛涛拿出飞钱票据,一共四张。元稹说:“太好了,还怕你弄成一张,不好分呢。你且等我,去去就回。”
      半夜,蜡烛换了几根,饭菜热了几回,元稹才回。八分醉意、半分张狂:
      “早就请假要回来办丧事。仗打得一锅粥,无法脱身。这次我和招抚使、监军临时从前线回来领功接旨,征集粮草。”
      “还走吗?”薛涛递过一杯茶水,元稹推开,拿起桌上的酒杯,喝了一大口:
      “严绶、崔潭峻就是个笨蛋,一点儿不会打仗。什么小胜领功,淮西不但没灭,反而扩张了许多。圣上下旨,要我们继续攻打淮西。粮草备齐,还要去前线打仗。”
      “既然仗未打完,这喝得是什么酒?”
      “庆功酒呀!严、崔谎报军情,略有小胜。圣上奖励,喝酒庆祝。严司空和崔监军当着众人的面夸我马前鞍后,劳苦功高。要报请圣上立功受奖,我一人塞了他们一张飞钱。”
      薛涛赶紧拿起茶壶,重新给他倒了一杯茶。元稹又推开,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又说:
      “听说京城里面,我的两个好友崔群、裴度又要高升了,我已经写信托他们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调回京城,授个一官半职,也好脱离江陵这个苦海。我把剩下的飞钱一人寄去一张。将来高升,有你的一半功劳!”
      薛涛说:“这些话你可不敢和众人去乱说,对自己不好,还连累了别人。”
      元稹有点迷糊:“我和谁说啦,和你呀,你是谁呀,你是我最可心的娘子啊。”
      说着就要抱起薛涛和他亲热,抱不起来差点摔倒,薛涛扶他上床。元稹抱住她不放,嘴里喃喃的说:“娘子,娘子,我想死你了,快上床来。”
      薛涛甩开他的手说:“什么娘子,娘子的,我还没这个名分。何时结婚?!”
      元稹昏昏,躺在床上,忽然大声说:“谁要和你结婚,我一个要当宰相的人,怎么能携一个官伎上朝堂,拜后宫。”
      如晴天霹雳,薛涛蒙了。元稹呼呼睡去。
      薛涛一夜未眠。
      第二日,见元稹醒来,薛涛心有不甘。又问起昨夜之话。元稹说:“那是酒后胡言,谁说我不娶你啦,我是不娶官伎。”
      薛涛说:“我早已脱藉。”
      元稹说:“那就好,你有脱藉文书吗?”
      薛涛说:“有,不在身边,要回西川去拿。”
      元稹说:“别看我这个士曹参军官小,我可是专管婚姻大事的。结婚嫁娶,按律是要审核的,生辰八字相合,出身等级相配,伎、乐、戏、舞是不能配官人的。脱藉要有纸凭。不合一律不批。我要是近水楼台,知法犯法,为官徇私,是要被处罚的!”元稹有点胡说八道吓唬人了,政府那管你生辰八字,那管你门当户对。
      “那怎么办?”
      “好办呀,回去取来就是。”
      “不能结婚?”
      “现在暂时不能。不要说你没有脱藉文凭,我马上筹集粮草又要上前线,就是结婚也没有时间精力举办婚礼呀。你愿意这样草率结婚吗?咱俩梓州定情,情投意合,山盟海誓。也不在这一时半会,现在你在江陵不是就跟居家过日子一样,何在乎那个名分。”
      “我在乎。我经过多少苦难,多少挣扎,才争取到的正常人名分,现在又得不到认可,能不让人着急伤心吗?”
      “你也别太着急,在这里多住几日,回去拿了文书就是。我最近可能要调回长安了。到那时,我们到长安办婚礼,不是更为显赫。我要是能高升,也许皇后都要接见你,给你封个诰命也是有可能的。到那时,诰命夫人的名分,如日中天,天下女人都羡慕你!”
      元稹真是金口玉牙,说出来的话叫人听着就是舒坦。
      薛涛虽不再争辩,但是这趟江陵之行算是白跑了。新嫁娘之喜已经没有了,在这里待着算是什么呀,还是趁早打道回府吧。元稹不放,死拉活拽,硬要薛涛等他粮草征集完毕再走不迟。元稹不愧为情场老手,白天征集粮草那么忙,还抽出空来,带她逛了几处荆州名胜古迹,骑马坐船,登楼阅槛,吟诗唱赋,都是薛涛最喜欢的文化宝地;晚上温柔乡里对她极尽温情,说尽甜言蜜语,展尽雄男风范。女人终归是女人,这个孤独已久的老女人,架不住元稹这个年轻貌美男子的献媚,丢了新嫁娘的憧憬,换来的是一时的温情。暂时把懊悔放到了一边。

      可是总要碰见元稹的那些狐朋狗友,严绶那个拉皮条的看着她的诞笑;阉人崔潭峻一副公鸭嗓子的怪笑,还有那些所谓的文人、道貌岸然的臭男人,看她的那种似乎不削一顾,又贪婪偷视的窥笑。这日子过得还是不舒服,不自在。她在想,如果跟他结婚,生活在这群男人中间,那还叫过日子吗。对那个所谓的婚姻渐渐减少了憧憬。急着回返成都。

      还好,粮草不到半月征齐,元稹随着严、崔一帮人回到唐州前线。

      元稹走后。
      薛涛雇了些用人保姆照顾四个娃儿。
      江陵是长江航运重镇,薛涛打算在此建个分店,好把纸品分销江东,顺便照应元家。筹备分店,又耽误点儿时间。
      打点行裹,乘船回蓉。碰到春潮灌江,粮船堵运,各州攻打淮西的援军战船集结江面,回去的行程极不顺利。一路上不像去时那样意气风发,没有诗作,只有失落。逆水行舟,行期缓慢,回到成都,已是繁花似锦,春天都要过去了。
      薛涛刚走不久,元和十年初(815年),元稹奉召回朝。②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江陵一会心断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