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钢丝之上文踪渺然 ...
-
——评《王之权杖第二部——北海风云》
——茶馆-普洱
看这篇文之前,听到更多的是关于作者踏雪的评价,而《王之权杖》第一部还上过官推,于是,在下抱着仰慕心情选择了《王之权杖第二部——北海风云》,作为初次长评的对象。
作者已用标题注明,《北海风云》是《王之权杖》的第二部,同时在文案中表明,这个故事虽然是第一部的延续,但是亦可作为单独的故事来看。这一点非常好,因为在下没有看完《王》的第一部,第一部没有完成,而且已锁,那么第二部作为一个独立的小说,在文中作者势必要交待清楚关于整个虚拟奇幻世界的构想。一个架空世界的构想是否完整、庞大,往往是吸引读者最关键的东西。
西方奇幻类在晋江属于冷题材,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要想构思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西方奇幻世界,非常不容易。同样是架空,隔着文化差异这条鸿沟,西方架空文就必须更要突出其独特的魔法、神话传说等元素,让读者能够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无限YY。
当在下点开《北》的序章时,作者廖廖几笔,北国之风迎面而来,奥丁的神话马上将我吸引住了,有种惊艳的感觉。接下来,序章中分别提及了两名少年,通过他们的境遇,隐介绍了奥丁这个国家的状况,大架构的世界显现出来,大气。正文一路看下来,作者沉稳的笔风,平实的描写,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呼吸其间来自于雪山的冷冽空气,听到了极具海港风情的歌谣,年轻的剑士与他的猫,爽豪妩媚的姑娘穿着她的细布料格子裙——一幅幅的风情画,赞!
从《北》众多的出场人物可以窥见,“王之权杖”应该是个构架很大的故事,但是主角究竟是谁,至今难以看出来。是序章中的两个少年——有谜之身世的维里尔王子和奴隶出身的安德鲁斯?还是第一章中,出现的两个新人物,来自罗亚国的雅可比王妃罗琳,及以罗亚国最年轻的首席魔法师奥兰多?又或者是第二章新登场的,虽然是祭司身份,却扮作剑士的爱尔莎?而以爱尔为线索人发展一段小插曲后,又出现了新人物“范塔丝”。另外陆续登场的还有爱尔莎正牌搭档,剑士阿历克斯,临时搭档魔法师高德克,以及海盗船长鲍里兹等等。而作者在介绍人物经历时,大量采用了插叙的手法,东一段西一段,就让本来已经繁多的人物变得纷乱起来,再配上音译的外国人名,怎能不让有外文人名恐惧症者望而止步。还好有晋江又恢复了关键字功能,在下才得知,原来主角是爱尔莎,而她也正是这众多无关联的人物的串线人。
开篇情节散漫,轻易地将序章中聚起来的气散掉,在爱尔莎出场以前,前面若干情节与人物,既没有事件来联系彼次,也没有媒介物来传承情节。前三章,往往是抓住读者,让他们愿意往下看文的关键,作者频繁的换景换人,如果不是老读者,相信作者在后文中一定能将这些人和事串连起来,恐怕能坚持到第四章很难。《北》一文如此之冷,除了题材原因外,这也是一大主因。
另外,这个美丽的极北世界,却仍然让在下有种美中不足的感觉。少了点什么呢?一直看到最新更新的一章,在下才恍然大悟——魔法,关于魔法体系,作者着墨太少。除了知道罗亚国有个三元组合——“元素,力量,灵魂这三个层面,被称为三元组合”,即魔法师、剑士、祭司,而序章中所提到的奥丁国,基本没有介绍什么,“神使”,至今还是一个空洞的称谓,引用作者的原话,“奥丁国的神使相当于罗亚的祭司或者魔法师”,一个“或者”让我更加困惑了——祭司和魔法师到底在“三元组合”中具体有何分工,元素和灵魂可以等同用“或者”来表示?文中最强“三元组合”的三个角色从出场到最新章节,魔法师没有秀魔法,剑士没有秀剑法,祭司没有秀法术,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这也将导致了此文的奇幻色彩降低。通读全文,没有发现爱情的影子,作者并没有走以情动人的路子,那么,作者希望用什么来抓住人的眼球呢?当情节不够吸引人时,渲染魔法的魅力就是最好的选择,这恰恰是作者省略掉的,徒使文章失色不少,令人遗憾。
因为这文字数还不多,情节还未完全展开,巨大的构架还需要作者一笔一笔地去丰满,在下期待着后文能将这些遗憾一一补足。一点浅见,若有指错的地方,请作者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