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第 39 章 ...
-
翌日,段瑞打开房门迎着郭伦诧异和司徒炎揶揄的眼神,从梁壁的房间里出来。
段瑞见着人道了声早安。
郭伦回了句早安,就想从段瑞身边进屋,却被段瑞阻拦,郭伦疑惑地望着段瑞。
“梁壁还没醒,让他再睡一会。”
郭伦无言。
司徒炎摇着折扇道:“你怎么从他房里出来的?”
“我房门坏了,敲你门没回应,反倒把梁壁给吵醒,让我借宿。”段瑞一副谦谦君子,昨晚发生的事情,他答应过守口如瓶,就不会出尔反尔。
“我怎么没听到,你真敲了门?莫不是拿我来做借口。”司徒炎一脸不可能的不相信的表情望着段瑞,想起几年前□□说过段瑞看上了那小子,他还不信,这几年偶尔几次见面,就觉得段瑞对这仨人比之其他人还要熟稔亲近,还以为是惺惺相惜,欣赏人家,原来是藏了私心,接近某人。
郭伦想着一个可能,回房,搜了一圈,尤其仔细搜寻了下门边周围,果然在角落找到一张符篆,再想着段瑞的话,脸色变得不好看,若是昨晚没有段瑞跟着,恐怕梁壁要瞒着他们做出什么事情来。
对于一起长大的同伴,他多少知道梁壁的性情,也清楚这次出来梁壁是有事情要处理,就在这小镇。
看来这里的事情,梁壁是不想让他们插手,郭伦想通这点,就把符篆放回原位。
但他不信梁壁会主动让段瑞帮忙,看来昨晚的事情,有蹊跷。
郭伦再次出来时,司徒炎已经先离开,只剩下段瑞坐在院子里,冬日的晨光穿过云层直射下来,映衬得坐着的人如谪仙下凡,光滑细致的肌肤仿佛透着光晕,对于看惯自己五官的人,那人的五官并没有特别的好看,只是组合在一起就那么的恰到好处,如一幅山水画,浓彩重色,笔墨着重。
怪不得梁壁会喜欢,的确赏心悦目。
对方仿若感受到打量的目光,回首对望,郭伦回了一记微笑。
梁壁揉着惺忪的眼睛起来,一夜无梦,但是心里仍是沉甸甸,想到昨晚的情景,他就觉得头痛。
简单梳洗换衣后,打开房门,就见郭伦和段瑞望过来。
两人同时走过来,梁壁道了声早,段瑞道:“早,一起去用早膳。”
梁壁:“嗯。”
郭伦用怪异的目光来回看着梁壁和段瑞。
梁壁懒得理郭伦的视线,跟着段瑞去前厅用早膳。
前厅里,李德镇长和大舅子已经就座,司徒炎坐在一边。
桌上摆着咸菜白粥包子,碗筷全是银器制成。
梁壁等人刚坐下,李德镇长就和段瑞寒暄起来。
“段贤侄,住得可舒适?若有什么地方不周到,尽管吩咐管家。这次真是要麻烦你们,我代表小镇感谢你们的帮忙。”
相对于司徒炎风流不羁老不正经,李德镇长更愿意和温润仁厚的段瑞接触。
“李镇长客气了,我等只能尽力而为。”段瑞谦和地道。
李镇长连道感谢之语,梁壁观察着李德镇长和大舅子,李德镇长长得并不憨厚仁慈富贵之相,但是其气运却福缘深厚,只看面相,本是早夭之相,却活到不惑之年。
与梁壁几乎同年岁,修真之人练到金丹期,容貌基本不会再做改变,梁壁年近三十,面容如同二十出头的少年人,肌肤白皙如雪,不带一丝瑕疵,只是无论是眉梢眼角挑起的弧度,还是凤目清冷不怒而威,或是薄唇抿出来的线条,都满是高冷。
至于大舅子,那就是印堂发黑,横祸将至,观其面相,非善类,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想到黎爷爷的话,当时是在乱葬岗捡到婴儿时期的他,那时候的他估计已满月,在缺乏奶水的情况,他居然奇迹般活了下来,即使饿得皮包骨,叫声也弱的如小猫般。
然而当时在他身边并没有女性骸骨,黎爷爷也在小镇里一番查探,只能找到一位哑婆婆,可惜对方已经疯疯癫癫。
梁壁看着李德镇长,心里估摸着这是借运和寿而生。
梁壁知道自己不笑的时候高冷傲气,笑的时候就较为平易近人。
他弯下眉眼,勾起唇角,显得平和带着浅笑,“李镇长,小镇人杰地灵,难免有妖怪邪祟觊觎,不过事出必有因,恐怕需要从源头查起,可否借阅地方志?”
地方志,囊括了本地的风土人情,山体状况,经济情况以及当时发生的事情,甚至是怪谈。
李德镇长无不答应,“待会我让管家拿去给你们。”
梁壁挂着浅笑地继续用早膳。
……
梁壁翻着李管家送来的地方志,在他要求下,这些都是近百年的地方志,里面还有提及村夫发现银矿。
从李德镇长那里得知,小镇如今有孕在身,且准备临盆的只有镇长夫人。
李德镇长的弟媳年前流产,险些一尸两命,至于为什么没有丧命,李德镇长支支吾吾地岔开话题,并未详谈。
若不是镇长夫人有孕,恐怕这里的事情还不会被通报上去。
梁壁在心里嗤笑,相由心生,这镇长一看就是自私自利寡情薄幸之人,却有如此强的运势和寿元,恐怕其背后有不可告人之事。
想到在佛庵见到的画面,那种悲怆之情再次袭上心头,再结合现在的情况,他在心中形成了一个猜测。
百年前的村夫遇白头翁,银石洞,不出十年小镇的人都开始脱贫致富,穿上绫罗绸缎,享用珍馐百味,住上红砖青瓦,银楼客栈食肆更是如雨后竹笋般建起来,道路修建,真正成为路途补给的中转站。
经过了几代人的经营,小镇变得更加富庶,银仿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地方志一共五本,二十年修编一次。
看这些枯燥无味的事情,司徒炎是待不住,郭伦本想留下,但被梁壁派出去查探附近的地脉和气运,段瑞也想留下,梁壁让他去找一位哑婆婆。
二十几年过去,这位年岁不轻的哑婆婆恐怕已不在人世。
翻到距今四十年左右,描述了一则怪谈。
夜半时分,一村夫在村口遇到一上襦下裙的女子缓缓行走在路上,面若敷粉,白如纸,面上有一黑痣,如墨。上前搭讪,得知前去李家,村夫想起李家媳妇将临盆,此女必是稳婆,至路口,分开。次日,李家挂起白灯笼,昨夜李家媳妇一尸两命,命丧黄村。
之后,离奇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却不尽是噩耗,前任镇长夫人九死一生,得高人指点,跨过生死关头,产子,母子平安。
再之后,其他妇人产子都没有镇长夫人幸运,都相继离世。
梁壁用手指点着高人二字,前任镇长夫人不就是李德镇长的令堂。
前任镇长夫人真好命,居然能平安生下二子一女。
再翻下去,也没有得到其他信息,梁壁收拾好地方志,就走出房间,慢慢逛起了李宅。
富庶小镇前身是李家村,穷的响叮当,四面环山,树木繁茂,土地却不肥沃,水源贫乏,除了当地人嫁不出去才选择本村男子外,几乎没有人愿意嫁过来。
现在的李家村富裕起来,偏偏好景不长,仿佛被下了诅咒般,本地的女子都不愿意嫁给本地的男子,就怕生产时丧命,外地女子不知情地还会以为自己好命找到了个好婆家,不愁吃喝。
这地方算不上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既然有高人指点,为什么不找高人解决呢?
梁壁在李宅里逛着,阳光明媚,吹起的风阴阴冷冷的,不是天气带起的阴冷,而是这里有一股寒邪之气,白银作为蛇类,对于阴寒之地较为熟悉。
白银缠着梁壁的颈脖,对着另一个方向吐着蛇信,梁壁换了个方向继续走,李宅占地广阔,周围种植了不少常青的榕树,花圃。
但没有一户人家会在家里种槐树,屋后不栽槐,槐,木鬼也。
而且这还是一棵被砍断的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