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16章 ...
-
已是冬日,寺院里的参天大树大多都落光了叶子,只剩下灰秃秃的枝干,阳光照射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交错的阴影。
隆福寺前后各有五进,禅院一概设在大殿后宇东西两侧偏院。魏妈妈在前面领路,带着众人往陈氏所在的禅房方向走去。
英国公太夫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来隆福寺进香,往日里柔嘉和陈氏经常陪着她一起过来,为此隆福寺单独辟了一处禅院,供英国公府众位夫人歇脚。
沿着青石板小道一路过去后进院落,穿过一扇月洞门进入一个清幽小院,只见小小巧巧四五间房映入眼帘,窗前种了芭蕉,绿叶掩映。
庑廊下候着几个丫头婆子,一个穿着豆青比甲的丫头打起帘笼从禅房里走了出来,下了台阶上前迎道:“太太正在屋里坐着,请各位进去。”
她生得面容白净,有几分清秀之姿,正是陈氏跟前的一等大丫头玉幸。
苏老夫人不露痕迹上下打量了玉幸一眼,见她手腕上带着一对碧玉镯子,知她是个有头有脸的丫头。林氏搀着苏老夫人上了台阶,门口的丫头婆子连忙打起帘笼,柔嘉和苏柔淑跟在后面,一起进了禅房。
屋子里烧了地龙,淡淡的檀木香味扑进鼻尖,顿觉浑身上下暖融融的。正堂红木雕花桌案上供奉了一尊观世音菩萨,前面摆着香炉、鲜果盘子,地上放了两扇绒面蒲团。
陈氏正端坐在临窗的大炕上,身穿青莲色团花云纹妆花锻襕衫,素白绫湘裙,梳着整齐黑亮的牡丹头,戴了一支银凤挂珠钗,额间带着绛色云纹眉勒,面容白皙,下巴微微有些圆润,一双丹凤美目含着温和的笑意,眼角生了些许细细的纹路,却丝毫不减丰韵,看起来雍容端庄的。
脚蹬旁边还站着四个丫头婆子,屋子里人虽多,却都屏息凝神,没有一点声响。
苏老夫人快步走上前来福了一礼,陈氏伸手虚扶了她一把,笑着道:“老夫人不必多礼,快请坐。”
西墙放了两张黑漆木圈椅,站在旁边的丫头扶着她坐了下来。林氏也跟着坐在了后面的椅凳上。苏柔淑很少出门,再加之她年纪又小,从未见过这种场面,心中畏惧,抬手抓住了柔嘉的衣袖。
柔嘉感到袖口一沉,回头见苏柔淑小脸上微微有些惊恐,知她头一次见到贵人,定然是怯场,便握住了她的小手,这才发现她害怕的手心都濡湿了。
方才一进来,陈氏就注意到跟在苏老夫人后面的两个小姑娘了。走在前面的穿着淡樱色妆花缎棉袄,不过十二三的年纪,身姿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之间隐隐有了几分明艳之色。
柔嘉牵着苏柔淑站在林氏旁边,感受到屋子里几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她静静站着,颇有大家闺秀之范,陈氏看着不由点了点头。外头的人都传苏家三姑娘骄纵跋扈,可她看着却觉得她小小年纪,能有这样的稳重已属不易。
有小丫头捧了茶盘进来,端着茶水放在苏老夫人和林氏凳椅之间的高几上。陈氏就不再看柔嘉,笑着和苏老夫人寒喧,说了一会子客气话,又和林氏说:“……苏夫人可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几个漂亮又乖巧的女儿。”
英国公府和永平侯府都是世家来往,陈氏自然是见过苏柔慎几次的,生得貌美端庄,还是个有才气的,比之世家大族出身的姑娘有过之无不及,也难怪永平侯太夫人一眼就相中了。她也很喜欢苏柔慎。
之前听到外面传言苏家三姑娘倾慕徐廷锡,她还叫人出去打听了一番,苏府虽不是什么簪缨世族,却也是书香清流之家,而且苏家大爷在朝中官居三品,也不是一般的小户人家。她原本想着这苏柔嘉若是个娴和知礼的,未尝不可许配给徐廷锡。谁料一打听回来,却是个骄纵刁蛮的。
今日倒也是凑巧,她从大雄宝殿进香回来,看到苏家老夫人带着儿媳孙女也来隆福寺上香,远远地瞧着苏家三姑娘是个乖巧温和的,便又动了心思,叫魏妈妈请了他们过来相见一面。
林氏正低眸看着茶盏,听到陈氏和她说话,便抬头笑了一笑:“国公夫人谬赞了。”她一向不善和世家大族的夫人们应酬交际,虽是去过几次永平侯府,结交过几位世家夫人,还是不免有些局促。
陈氏笑笑,看向站在林氏旁边的柔嘉,说道:“这位就是三姑娘了吧,百闻不如一见,果然生得如花似玉的。”
柔嘉走上前行了一礼,陈氏握住她的手,细细打量了一番。柔嘉却看着她柔和的面容,一时间有些恍惚。
她嫁进英国公府五年,陈氏一直都待她很和气,也心疼她身子弱,有时她病了无暇顾及外头的琐事,又有哪家夫人寿辰或是添丁,陈氏都会帮她备下大礼着人送过去,从不会叫她失了礼数。
柔嘉还记得前两年她小产,身子虚弱的很,陈氏就让玉幸日日送来燕窝海参之类的补品,听说她难受的吃不下去饭,又叫小厨房用当归黄芪小火煨乌鸡汤,还亲自端来喂她。
她一直以来都是很感激陈氏的,只可惜她年纪轻轻就死了,倒叫陈氏白疼了她这么多年。
“我听说……是叫柔嘉。”陈氏执着她的手,柔声问道。
苏老夫人在后面笑着接过话来:“我们家的女孩子都从柔字,柔嘉,是他父亲给她娶的名字。”
“柔和美善,的确是个好名字。”
柔嘉在旁边站着,看到陈氏的眼睫垂了下来,眼底有些淡淡的忧伤,瞬而又恢复了满眼的笑意。旁边的小丫头就把早已准备好的见礼捧给了柔嘉和苏柔淑,是一个雕花漆木长盒,摸起来沉甸甸的。
有人打起帘笼,一阵冷风从外面吹了进来,柔嘉向外看去,迎面走过来一个高大的男子,身穿宝蓝色云纹湖绸衣衫,腰间系着丝绦,挂了一块雕刻着麒麟的青玉佩,下面缀着蓝色穗子。
徐家的男儿都身材高大,徐廷锡虽然才十七岁,也已经长成了个子,柔嘉记得他比徐凤卿矮了半头,却比外头的男子要高出许多了。
徐廷锡原本脸上是带着笑意的,看到屋子里的人,脸色一下子就变了。柔嘉分明看得他眼中的漠然,她还从来没见过徐廷锡这样过,以前在她跟前他都是彬彬有礼的。
柔嘉便退下,站到了林氏身后。
“母亲。”
徐廷锡走过来,在离柔嘉很远的地方站定,朝陈氏拱手行了一礼。
陈氏看见他这个小动作,不由皱了皱眉头,不动声色的问道:“你妹妹呢?”
陈氏有一子两女,长女徐玉锦,前些年嫁给了西宁侯嫡长子赵惇,次女徐玉敏,如今也不过十三岁。
“和永宁郡主在千鲤池喂鱼。”徐廷锡说道,“忠勤伯府的薛大公子邀我去卫所练箭,儿子今晚就先住在那边,等明儿下午再回家。”他抬头看到柔嘉正在盯着他看,眼神中更多了一分厌恶。
柔嘉便轻轻笑了笑,低下头垂着眸子看地板上铺就的栽绒地毯,刻着五蝠献寿的图案,面容十分平静。
陈氏点了点头,说道:“去吧。”
徐廷锡转身出了禅房,柔嘉看到湖蓝色的蓝绸帘笼来回翻动,人就没影了,来去匆匆,像是一阵风一样。
***
回到禅房,林氏才敢长舒了一口气,孙妈妈点了燃香,苏老夫人坐在窗下炕上,捻着沉香木佛珠闭上了眼睛。
林氏有满肚子的话想问苏老夫人,却又不敢打扰她清修,拉着常顺家的去了廊下说话。小师父沏了热茶送过来,傅柔嘉坐在四方桌跟前的矮椅上,打开了陈氏送她的见礼长盒,里面放着一支金镶玉莲花珠钗,雕刻精致,是长安街王氏金银铺子的手艺。苏柔淑的也是这样一支簪子。
柔嘉叫紫芝把钗子收好,只听门外传来林氏压低的说话声:“英国公夫人突然把我们叫去见了一面,这是何意?”她心思秉直,一向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
“我瞧着英国公夫人好像很喜欢柔嘉,你说是不是……她也觉得柔嘉不错,在相见咱们哪?”
林氏想到这里,不由睁大了眼,连声调都拔高了几分。
常顺家的刚才在外面候着,并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但她觉得林氏想多了,那英国公府是什么门第,高门显贵,娶妻都是要门当户对的,何况徐廷锡还是嫡长子,那往后是要继承爵位的,嫁过去就是世子夫人,徐氏宗妇,林氏也真敢想。
要说三姑娘的性子,可不就是跟林氏如出一辙。常顺家的拉着林氏悄声劝道:“想来咱们三姑娘容貌姣好,英国公夫人听说了也想见一见,夫人这话说给奴婢听就算了,到了老夫人和老爷跟前可不要提起。”
林氏就有点怏怏不乐的,她想到苏柔慎,就是被永平侯府人相中,嫁进侯府去了,如今也是世家夫人,她的柔嘉怎么就不行了。
常顺家的见林氏撇起了嘴,笑着说道:“咱们三姑娘容貌姣好,性子又活泼,往后定是要嫁个好人家的。夫人以前不也是常说要给姑娘寻个进士姑爷,门第简单的。”
这倒是实话,林氏也知道柔嘉心思单纯,若要真嫁到侯府世家,怕是应付不过来那些繁文缛节,受了委屈可怎么是好。她一想到这些,觉得还是书香门第好,脸上又有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