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15章 ...
-
苏柔谨拉着柔嘉就去了院子里,前世柔嘉身子虚弱,几乎不曾踢过毽子,苏柔谨会的花样却多,苏柔淑身量小,踢的也不太好。没过一会,林氏从堂屋里出来,脸色看上去不太好看。
柔嘉就跑过去叫了一声‘母亲’,她想劝一劝林氏,林氏却摸了摸她的头,好像苏鹤清也很喜欢摸她的头,都把她当做小孩子一样,其实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
“是不是祖母给你说什么了?”
林氏的脸色阴沉着,心里面其实早已经骂了齐姨娘千百次‘小贱人’了,但在小孩子面前她还是忍住了,何况这些天苏陟一直都歇在她屋里,已经有好些日子没有再去香荷院了。想到这个林氏就又眉开眼笑的,不过就带个庶女出去而已,就像苏老夫人说的还能全了她这个正头娘子的名声,倒也没什么不好的。
林氏笑了笑,说道:“你和柔谨、柔淑踢键子玩吧,母亲去厨房搭把手。”
柔嘉原本还想劝一劝林氏的,但见她瞬刻间又喜笑颜开的,想必苏老夫人已经说服了林氏,就没有再说什么。
晚饭摆在了安僖堂西稍间里,菜色很是丰盛,周氏和林氏站在红木食桌跟前摆盘,傅柔嘉在旁边看到光荤菜摆盘就有六七个,烤鹿肉、珍珠鲍鱼、烧鹅……
周氏红光满面的,心情十分的好。苏老夫人和几个孙子孙女坐在西次间里说话,苏鹤济把他从外面带来的礼物分给了几个妹妹,苏柔谨得了个小叶紫檀狼毫毛笔,柔嘉的是一块玉石镇尺,苏柔淑最小,苏鹤济送了她一条珍珠发带。
桃红色的飘带,上面缀满了大大小小的珍珠。苏柔谨看到就撅了撅嘴,说道:“哥哥你偏心,我也要珍珠发带。”
苏柔淑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怯怯地说:“四姐姐喜欢发带,那柔淑就不要了,送给四姐姐吧。”
苏鹤济狠狠瞪了苏柔谨一眼,柔嘉在旁边拉了苏柔谨一把,笑着说道:“你不是说字写不好是因为笔不好,大哥送了你这支紫檀狼毫,你就不许再埋怨笔的不是了。”
苏鹤清从外面进来,就看到柔嘉正掩着嘴笑,苏鹤济抬头也看到了苏鹤清,笑着道:“二弟你来了。”
下午他回来的时候,苏鹤清跟着苏陟去了刘工部侍郎家拜贺,并没有见面。苏鹤清走过来,拱手叫了一声‘大哥’。
柔嘉这才发觉她为什么觉得苏鹤济个子不高了,他和苏鹤清站在一起,苏鹤清竟比他高了一头,按说堂兄弟应该是有几分相似的,两人的面容却没有半点相像之处,苏鹤济生得像周氏,苏鹤清……好像和苏家的人也都不太像。
过了一会,苏阫和苏陟两兄弟也都过来了,前些日子柔嘉过来安僖堂给苏老夫人请安,见到过苏阫,也是四十多岁的年纪,现任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看起来倒是面目和善的。
苏老夫人先上坐,下面的人才敢一一在食桌跟前坐了下来,柔嘉坐在林氏右侧,旁边是苏鹤清。柔嘉就小声的问他:“哥哥的风寒可痊愈了?”
苏鹤清便道:“吃了两服药,今儿一早起来就好了。”他不过是略着了风寒,吃药后发了汗就好了。
丫头们在旁边服侍,瞧着主子们差不多都吃好了,就用小茶盘捧着漱口的浓茶进来,又洗了手,苏老夫人叫孙妈妈把饭菜撤了下去,一家人又挪去西次间说话。
苏老夫人问起苏鹤济的功课,苏鹤济就答道:“夫子说我的功课比前两年大进,时务策论还需要再多看多悟些,明年的秋试……二弟也是要参加的吧。”
一屋子人就都看向苏鹤清,柔嘉就听他轻轻‘嗯’了一声。苏家虽有五个女儿,却只有两个公子,以后就靠他们两个挣门楣了,自然大家也都看重。
苏阫说道:“前些日子我给梁申写了一封信,请他过来家中,想必过些日子就能到了,到时候在府上开辟一个学堂,鹤清也从府学回来,在家里读书吧。”
苏老夫人就问:“可是海宁的那位梁先生?”
柔嘉倒是听说过这位梁先生的名声,学问极好,也是翰林院出身,后来得罪了杨首辅就辞官回了乡里。没想到苏阫竟把他请了过来。
从安僖堂出来,夜色已经深了,沿着夹道一路过来,走到垂花门前,苏鹤清说有东西要拿给柔嘉,林氏就和苏陟先回了瑞庆堂。白石等在影壁那里,手中拿着两本簪花小楷的字帖,苏鹤清接过来递给柔嘉:“回头写完了再给你买。”
他今天跟着苏陟去了刘府,回来的时候去了灯市,买了这些字帖,所以才回来的晚了些。
柔嘉觉得苏鹤清待她太好了,从前只有祖母才会对她这么好,后来祖母又过世了,柳氏对她不管不问的,她身为侯府嫡女,虽不缺什么,但再没有人真心对她这么好了。
廊下挂着灯笼,柔和的光线打在苏鹤清半边脸庞上,柔嘉抬眼见他眉目温和,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哥哥,谢谢你。”她由衷的道。
苏鹤清低头看她,小小的脸蛋上,杏仁黑眸在夜色中显得亮晶晶的,他轻轻笑了笑,伸出手来:“走吧,送你回去。”
他的掌心很柔软,柔嘉被他牵着,莫名的感到很心安。这大概就是被宠着的感觉吧。
苏鹤清把柔嘉送到棠棣院,才又回来,去了书房看书。
眼瞧着就到了年关,再过四五日就是除夕了,苏老夫人要去隆福寺进香,正好林氏闲来无事,就带了苏柔嘉和苏柔淑跟着一起去了。
这还是林氏头一次带苏柔淑出门,她坐在马车里十分的拘谨。林氏昨晚没有睡好,靠着后车壁闭目养神,苏柔淑就望着柔嘉,柔嘉也打量了她几眼,见她穿了一件粉红妆花缎的棉袄,月白色棉线裙子,头上梳着抓髻,左右两边各系着粉红色的珍珠发带,小脸蛋圆乎乎的,眉眼生得像极了齐姨娘。
柔嘉便想到了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傅明宛,那时她尚在闺阁之中,傅明宛也差不多和苏柔淑这般大的年纪,光她身边服侍的一等大丫头就有四个,从小就骄纵着。她院子里养了一只橘色的猫儿,傅明宛那时还小,手上不知轻重,把猫儿弄得疼了,吼了她两声,傅明宛吓得大哭了起来。
柳氏心疼女儿,就叫她把猫儿送出了府,后来傅明宛就不跟她亲近了,她不常出院子,柳氏倒是经常带着傅明宛出门,结识了不少世家小姐,她有时候从傅明宛的院子门前经过,听到里面传出来一阵欢声笑语,多少是有点难过的。
马车到了隆福寺门前停下,柔嘉下了马车,只见山门前停了不少马车,都是来进香的。苏老夫人早让管事递了名帖,引客小师父看到苏府的马车,立即迎了上来,行了礼,方在前面引路,要先去大雄宝殿进香。
苏老夫人是常来隆福寺进香的,她先跪在蒲团上磕了头,然后上香,再便是林氏,才轮到柔嘉和苏柔淑上前叩拜。
苏老夫人这些日子又抄了一摞经文,交给了旁边的小师父,孙妈妈站在旁边递上来一袋银钱,是捐给寺里的香油钱。
从大雄宝殿出来,引客小师父领着他们去了禅房,苏老夫人要在禅房清修片刻。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了。
小师父领着走到毗卢殿旁边的夹道里,迎面走过来一个婆子挡住了去路。苏老夫人就皱了皱眉,柔嘉抬头看清婆子的面容是英国公夫人身边的魏妈妈,心中不由一惊,没想到陈氏今日也来了隆福寺进香。
魏妈妈上前行了一礼,表明来由:“苏老夫人,我们太太想见一见您老人家。”
苏老夫人不曾见过魏妈妈,有些疑惑:“你们夫人是?”
“苏老夫人以前在永平侯府见过老奴的。”魏妈妈笑着道,目光却落在了林氏后面的两个小姑娘身上。其中一个身量较小,一个穿着淡樱色妆花缎棉袄。
苏老夫人想了一下,惊道:“是英国公夫人,今日她也在寺里进香?”
“正是,这些日子府上出了事,太太忙得抽不开身,上次永平侯府度哥儿洗三礼也没能去,太太说她早就想见见您了,刚才在寺外见到苏府的马车,就知您在寺里进香。”
苏家和英国公府一向并没有来往,要说起来……只能是那件事了。魏妈妈看着柔嘉,笑说道:“这位便是贵府的三小姐了吧,可真真是个美人儿呢,我们太太素来喜欢小姑娘,见到三小姐肯定很高兴。”
分明就是想见她罢了。柔嘉一早就猜到了她们的意图,林氏不知是福是祸,搀着苏老夫人的胳臂迟疑的道:“母亲,我们……”
苏老夫人朝魏妈妈笑道:“素闻英国公夫人贤明,老身早些时候就想见见她了,还请这位妈妈在前面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