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马球会后不久,天气渐渐的凉了下来,这秋季是汴京富贵人家最喜欢的季节,炎夏已过,秋高气爽,螃蟹肥美,放马秋游,诗词聚会,歌舞游园数不清的乐事接踵而来。
皇上自上次齐衡推荐了越南人的稻米后心情大好,赐稻谷名为占城良稻,颁布钦命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种植,因着心情好,身体也好了许多,便于八月初带皇族宗室大臣前去开宝寺上香祈福。这开宝寺里有一座北山,山上有一座琉璃塔名为铁塔,是仁宗皇帝让人铸数万枚琉璃砖修筑而成,塔高几十丈,巍然立于京城东北侧,法相庄严,令人肃然起敬,北山上风景秀丽,铁塔积云也是汴京城里出了名的景致。开宝塔平日里香火鼎盛人满为患,今日也只得封闭了寺门供官家临幸。
上香之后,官家携了皇后大臣自在大雄宝殿与寺里的方丈叙话。那些年轻的皇族世家子弟便携了亲眷去北山游赏。齐衡邀了纯元,带了些随身侍从,由山脚边小径向铁塔行去,山间花木芬芳,不时有石碑题刻,两人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品评,一会儿说这个字写得甚好,一会儿又笑那个文不达意,倒是快活惬意。
走到山腰,前面山路上忽跑来了一个妇人,那个妇人嘤嘤啼哭,从齐衡纯元身边跑下山去。齐衡认得似乎是以前余太师家的孙女儿叫余嫣红的,后面追着一个男子,边追边喊着:“娘子你留神不要掉下山去”,原来却是余嫣红的夫君,龙图阁学士谢大人的儿子,在户部里当官的谢二郎。齐衡与他自小相识,两人一照面,谢二郎认出是齐衡与公主上山游玩,顿时吓白了脸,这毕竟是佛门宝地,又于官家临幸期间,夫妻在此争执吵闹是大不敬,忙作揖道:“今日我家娘子身体不适,冲撞了公主和齐大人,请元若看在与我家相识多年,不要将此事传扬出去。”齐衡扶起他,正色说:“二郎你赶紧去止住你家夫人,今日上山来的官眷颇多,她这样跑下去怕是不妥。”谢家公子听了,脸色尴尬,连连称是着跑去追余嫣红了。
纯元看两人远去,扭过头说:“凡是吵架,总是女子被气哭,男子去规劝,这是什么道理。”不等齐衡回答又自问自答道:“那是因为总是男子辜负女子的缘故对不对?”
齐衡听了,又是好笑又是无奈说:“女子心细,男子粗心,女子感情外露,男子感情内敛。应该是这缘故吧。”
齐衡的小厮无佈,最近总是跟着齐衡,胆子也略略大了些,听两人说不到重点,忍不住插口道:“回公主,回小公爷。这家人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听说是这余家娘子嫁给这二公子两年无所出,这谢家的三公子前阵子却生了一对双生子,余家娘子在公婆面前失了欢心,这才经常闹,都是些内宅里争来斗去的事儿。”
齐衡正想说无佈无礼,纯元却接着说:“哎,眼看女子的心思多半都花在这些内宅里的心机盘算上,实在觉得不值。”
齐衡听纯元这么说,想了一会,说到:“这问题的根本,我觉得是很多男人自以为自己身为男子就了不起,理所应当的把对妻子的爱护当做是对她的恩赐,这让女子感觉自己只是从属于男子的物件,所以才会处心积虑的为了男子的情爱财产去与人争斗,若是男子对女子的尊重也和女子对待男子的一样,互相为对方着想,那些所谓的内宅斗争也就少很多了。”
纯元听了,开心的说:“元若你能为女子发这一声叹实属不易,我想起来了,母后告诉我,你家与别家不同,你的父亲大人就是事事听你母亲的。难怪你心里对此事的看法和一般的男子不一样。”
齐衡想了想,自己家学渊源,爷爷和父亲都惧内,看来自己确实受了一些影响,忍不住微微一笑。
纯元又说:”我小时候跟着祖母在封地时,也见过一些内宅的事,那些心机盘算真真是最讨厌,那时我还不是公主,却也立志长大了不管怎么的绝对不能和那些人活的一样。”
齐衡听了笑道:“元儿,你真是我的知音呢,人生苦短,如果日子过得成天去揣摩他人的心思,绞尽脑汁如同下棋一般,那也实在无趣。”
说话间,两人已不知不觉登上了北山之顶,遥望下去,汴京城尽收眼底,重楼叠院,此起彼伏,汴河蜿蜒,似玉带环绕,不由感叹汴京物华天宝,真是帝皇之都。待爬上那铁塔,视野更是开阔,齐衡纯元第一次来到如此高的所在,往前一看,仿佛已与天地融为一体,顿感自由无极,天地间似乎只有彼此两人存在。
自山上下来已是午后,官家就要回銮,皇后见纯元玩的意犹未尽,赶紧把她叫了过来吓唬说:“都要嫁给他了怎么还不知道避嫌,这几个月不准你们再见面了。”
纯元听了,顿时愁眉苦脸,皇后看了好笑,又说:“礼部选了日子,你父皇已经定下了,就是明年正月初十,就让你嫁过去,这可要守几个月的规矩,好好学一下怎么当新妇了。”纯元听了大为欢喜,恨不得立即将此事告诉齐衡,但皇后哪里还让她走,让几个老嬷嬷和瑞雪一起把她塞回了公主的车中。
齐衡见公主被皇后抓走,自然大为不舍,眼看着自家未过门的媳妇登上马车时满脸喜色,不由得好生哀愁的想着:我这心里都难受死了,你还自顾自在那里笑。
太子见齐衡对着回宫的车队久久凝望,过来扶住他的肩膀说:“元若,给你道喜了,父王给你们定的婚期是正月初十。”
齐衡听了,喜不自胜,连连给太子作揖:“多谢圣上英明,多谢太子告知此事”。太子哈哈笑道:“你合该谢我,今日随我去樊楼吃酒,还有几个你认识的人一起。”
太子请客一般都是在太子府,这遭请在樊楼却是少见。齐衡随着他来到朱雀大街上的樊楼,落车登楼,看见顾廷烨,盛长柏几个这些平时被太子喜欢的大臣都在,边上还坐着王安石及那个书生黄庭坚。
大家看太子到来,纷纷见礼,太子说:“今日便服出来的,不要声张,只当是文人间的聚会就好。”
顾廷烨最是随便,听太子这么说,就立即坐下道:“正是正是,听说今日这里的歌娘得了个新曲子,先让她来唱了我们吃几盏酒。”
小二整治了汤水摆上桌子,不一会儿,就听着帘子后面一女子悠悠唱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歌词是唐朝诗仙的清平调倒也平常,只是这曲调却是新制,与当时坊间其他家的不同,此曲调情深隽永,引人回思,似带有无限倾慕之意。一曲终了,几人听得一齐叫好。
顾廷烨问那歌娘道:“你这曲儿不错,连我都没听过,是新制的吗。”
那歌娘答道:“回大人,大人好耳朵,这曲是最近京中一个名叫黄山谷的人所谱,好多酒楼都在唱呢”
一听黄山谷,太子和齐衡立即把头转向了黄庭坚,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似乎是个书呆子的书生,竟颇通音律。
黄庭坚开始听到这曲子就大吃一惊,现见太子看着自己,忙站起来作揖道:“回殿下,这确是在下所写,不知怎么竟传入歌楼酒肆,我。。。。今日我也是首次听到。”
王安石也在旁附和说:“黄山谷素有些才名,书法更是不凡,我们住的客栈里总有些小厮使女来偷他写的文稿之类,那歌想是随手写在纸上被人偷走的。”
太子倒也不生气,只是说到:“这也没啥大不了的,我只问你,你可是有了心仪的女子,这曲子写的真是情真意切啊。”
其实这曲子是当时黄庭坚在马球赛见到纯元以后所做,本想填一阙新词,但填来填去总觉得无法描述所思所见,后看到李白的清平调,这才觉得诗仙之才果然比自己高明太多,一语中的,他自小学富五车,才通六艺,立即用清平调为词写了一首曲子出来,至于曲子后来在坊间传唱,却是一点不知情。如今听太子这样问自己,不由得满脸通红,连声说到:“没。。。。没有”
齐衡听到黄庭坚如此说,却觉得有些奇怪,他自小精通音律,人说曲有误周郎顾,齐衡虽不是周瑜,但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听出曲里的情思却是丝毫不难,回到起那天这黄庭坚曾请自己不要让谣言伤害公主,心里顿时有几分了然。
这时,王安石说到:“说起这清平调,正是那盛唐时诗仙李白为杨妃所做,可惜李唐当时藩镇做大,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唐玄宗还如在梦中。”元若素知太子并非誉王,今日叫这几个人来肯定不是听曲喝酒的,便凝神细听王安石下面要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