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红楼之王仁(三) ...
-
春去冬来已是五个春秋,王仁已经一个小小少年,如春笋一般,青翠欲滴。清清朗朗的,站在那就如同青竹一般,整个人透漏着蓬勃的生机。浓淡适中长眉微微上挑,一双遗传王子胜的桃花眼流光溢彩,神采飞扬,却又温润如玉。挺直的鼻梁,秀丽笔直,下面是如樱花般的嘴唇,薄厚适中,透露着优美的弧度。一笑便露出小小的酒窝。整个人都透着清清爽爽的气息,如水墨画般写意,如诗如画。
“你现在水平可以去考童生了”冯先生看完王仁的文章满意的点头道,“今年可下场一试,从明天起,每天将我所出的题目进行破题,写下后第二日交给我”“是先生”王仁欣喜的答道。
说到文章,冯先生对王仁很是满意,这今年君子六艺都教了部分给王仁,王仁在书画上肯下功夫,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一手好字叫人眼前一亮,假以时日必能自称一家,画上也常常有创新之感,很有奇思妙想,常令人耳目一新。棋上虽比不过书画,但与一般人相比,但也能不落下风,王仁对棋上专研兴致不高。这点到没什么,毕竟有些了解就好,人各有所长,到没必要门门精通,但对乐上,王仁虽然兴致颇高,但其乐感之差,令人实在不忍直视。冯先生这几年教导王仁乐时,可谓是备受折磨,冯先生以前知道有人乐感不通,但到了王仁这种,则是压根就没再调上,弹琴时侯像在拉锯,别人弹琴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王仁的则是夏天时候嘈杂的知了,恨不得一拍子拍过去。偶尔哼个小调,更是跑到了十万八千里。对于王仁的乐感,冯先生只能感叹,非人力所能及也。对此,王仁只能郁郁然,但在心中腹诽一下,自己感觉还是可以的,哪有那么差,前世自己可是麦霸,不过每次唱的时候大家的表情都有些抽搐,不过王仁心大,自然是自我感觉良好。对此,冯先生只能是暗自佩服,像王仁这般心宽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也是一种能力。但王仁在策论上的能力,让冯先生欣喜若狂,王仁策论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往往可以从不同方面做不同论证,年纪虽小但笔力老辣,心事沉稳,有大局观,不拘束,这点在冯先生看来,是一种天生的能力,成为权臣必备的基石,而且王仁虽出身不错但性情能伸能屈,长袖善舞,不管什么样的很快就能教上朋友,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对下人和百姓也能放下架子相交,且为人精明,都事情洞察敏锐,灵活善变,对时政也有高于他这个年龄的敏锐感和权谋。这些特质都汇集到一个人身上就让人对他的未来可以估量了。
冯先生对此到是欣赏的,冯先生虽才华横溢,但为人清高,对官场的一些事无法苟同,便会对其进行批判,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子,让他只能离开,不能从众。
冯先生将王仁可下场参加童生考试的事情告知王子胜,王子胜对王仁进度很是满意,对于王仁这个儿子,王子胜倾注了很大的心血,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并且是嫡长子,就算以后再有儿子估计也不会像王仁一样放在心上了。
晚上,月亮朦胧的挂着天上,晚风拂过窗棱,带来夜花的清香。张氏在镜前梳妆,将珠花和流苏一一卸下,长长的青丝如瀑倾泻而下,在烛火的映照下,更是美目荧光,肤若凝脂,回头一笑,那如春水般的眸子更是让人几乎溺在里面。素白的里衣更是显得纤腰不堪一握。王子胜心头一热,从床上起身,走到张氏身后,拦住她,微微一用力将张氏抱起,走到床前,将其放在床上,覆了上去。月亮羞涩的躲到了云层里面,月不醉人人自迷。
当树梢刚发出绿芽的的时候,天气还咋暖还寒,童试就到来了,这几天,王家都在为王仁的童生考试忙乎着,准备应考时候所带的东西,张氏更是每天都要考虑一下,还有什么遗漏的没有,好在冯先生有经验,将所需之物列了一份清单交于王子胜。
考试前的准备工作中,王仁还对食物和一些携带品作出了改变,感谢劳动人们的智慧,初级方便面和方便保存携带的浓缩调料品都出现的原型,虽说比不过后世的保存期,到短时间还是可以的。至少可以吃到热乎的,感谢我天朝人们的智慧。
考试前的日子里王仁还是每天破一题,第二日交于冯先生修改,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考前的三天。那天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王仁带着考试用的篮子,身穿层层单衣,到了考试的地方,等待检查和分号舍,站在前面的队伍长长的,里面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有的已经是白发苍苍还在考着,王仁应该是里面比较小的,很快就排到了自己,王仁分到了自己的号舍,位置还不错,至少不是靠近厕所的,王仁先将自己的号舍打扫干净,将东西摆放在原位上。过了一会送水车来了,王仁拿出大大的水壶和盆将水打好,每天送水都是固定的时间,考生想喝到热水,也就这个时候了,但这对王仁来说都不是问题,王仁带了一个小小的改造过的炉子,可以用来烧水和加热食物,毕竟这个天气喝凉水和吃干粮都太考验人了。
很快,试卷发了下来,王仁审了一下题,题目不难,在之前每天冯先生出题让王仁进行破题时候,就做过这个类型的,冯先生对王仁最满意的一点就是,王仁破题很快而且论点有理有据,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别人需两天,而王仁一个时辰就可以搞定两篇,而且观点新颖论点鲜明。这一点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优势。很快王仁就打好了草稿,进行删减修改后,就只剩下用馆阁体将其抄录下来就可了,王仁摸了摸肚子,抬头看看天色,已经到了吃饭的点了,将卷子好好的收拾好,王仁拿出炉子,将专门烧制的碳放入炉子中,很快水就开了,将面饼放了进去,将调料也陆续的放了进去,一会浓郁的香味就飘了出来,王仁深吸了一口,就拿碗将其盛了出来。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一会就下了肚,很快整个人都暖和起来了。而王仁不知道的是,由于香味太香,旁边正在答题的考生都无法答下去了,也拿出干粮开始吃了起来,可是吃着口中干涩无味的干粮,闻着香郁的气味,忍不住在心里痛骂王仁的不道德,人比人死,货比货扔啊。连考官都不禁下来看了看,比自己贡院准备的要香的多。
下午,王仁将考卷细细的抄录下来,仔细检查将其试卷晾干,到了晚上,王仁又接了次开水,将切成小块的面饼放入碗中,将浓缩的调味料在水中化开,很快鲜美带着肉香的泡馍将王仁的馋虫勾了出来,将这个热气腾腾的泡馍吃了下去,王仁将被子打开,将一个类似暖水袋,但是金属的东西包好,放到被子里,很快被子便温暖起来,王仁将蜡烛吹灭,便钻到了被子里睡下了,一夜好梦,第二日一早,王仁便清醒过来,简单的洗涮后,便开始一天的考试,就这样,县试就这样过去了。
县试过后,王仁精神不错的回到家中,张氏赶紧请大夫过来给王仁诊了下脉,没什么大碍,只是有点累到了,休息下就可,王仁将文章撰写下来交于冯先生,通过是没什么悬念的,接下来,王仁在冯先生的带领下又开始府试的准备,时间如梭,很快王仁一路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考试,考取了秀才的功名,那天王家早早的就派小厮去守到贡院门口,不一会王仁考中案首的消息便传来了,王家上上下下都兴高采烈的,老太太更是每个下人都多领两个月的赏钱,王家很快就办起了酒宴庆祝王仁的得到秀才的功名,并将好消息送到京城。
酒宴那天,嫁入薛家的二女儿薛姨妈也和丈夫来了,并带着长子薛蟠,此时薛蟠还是个胖乎乎的短腿豆丁,被奶娘抱着怀里。王仁到不是第一次见到薛姨妈,但是薛蟠倒是头一次见到,以前薛蟠太小,基本都在家里。薛姨妈满脸慈爱的看着王仁,一副有荣有焉的样子,很开心的和老太太说笑着,王子胜带王仁出去到外面,将王仁介绍给王家的世交和朋友,宴席中大家更是对王仁称赞不已,让王子胜格外高兴,不一会就有些醉了。
张家大爷更是对王子胜热情劝酒“王兄,今天可是好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兄后继有人啊”,对王子胜的儿子大家更是羡慕嫉妒,功勋世家,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很多都只剩下了名头,小辈中难有出色之人,而王子胜本人虽然无甚才干,但是架不住有个好儿子啊,大家心头都不由的涌上一股羡慕嫉妒恨来,灌醉王子胜更是上紧起来,而王子胜本人开心的更是来者不拒,开怀畅饮,一时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