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红楼之王仁(二) ...
-
次日,王子胜便将王仁带到的书房,与其讲述论语,王子胜虽不精通科举学问,但该学的到都学了,与王仁启蒙到是可以了,王仁的天赋让王子胜更是大为欣喜,到底张氏与其说过伤仲永之类话,让他只能自家里乐,除了与老太太那互相赞赞,便把其他精力都放在王仁身上,一面让人去找才学出众的先生,剩下的便是带王仁去书房给王仁启蒙,这两天更是如此,也不出去与人吃酒了,不重要的酒场更是能推就推了。几天王仁就竟启蒙的书学完了,王子胜只好像四书进发。在晚上更是与张氏嘀咕,儿子太聪明,估计过段时间就他就没东西教了,可怎么办,发愁的时候也掩饰不了那欣喜的表情。让张氏更是在心里暗笑,同时又为自己儿子的聪慧感到骄傲。
“王兄,这几日也不见出来,要不是刘兄再三邀请,估计王兄都不会给面子吧”张家大爷促狭的说到。
“哪里哪里,最近家中有些事,一时没腾空来,你看,我这不出来了吗”王子胜赶紧回答到。
“可有需要小弟帮忙的,只要王兄开口,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那还真有一件事,要劳烦张兄了,小儿现已经到了启蒙年纪,不知张兄可有好的先生推荐”
张宗穆沉吟片刻,道“倒有这么一人,姓冯名宗明,乃是高山书院出身,是沐元二年进士,此人才学出众,只是为人有些魏晋狂士的作风,他前段时间辞官游学到金陵,我刚好与他熟悉,我与其提一下,王兄要是同意,便带令公子去拜访,不过此人收学生向来随缘了。”
“只要有才学,我便带小儿前去,任凭考量。我儿在学问上倒是比我强多了”王子胜说到,对自己的儿子倒是自信满满,这段时间的教学让他更是信心十足。
“父母之爱子则为计之深远,来,我敬王兄一杯”张宗穆举起酒杯,像王子胜示意。一时间觥筹交错,言笑晏晏。酒席中欢声笑语不断。伴着丝竹之声,更是让人昏昏然欣欣然。就在微醉中,有人道:
“对了,贾政的嫡女小选入宫了,封为女史”
“竟走的小选吗”刘家大爷惊问道,
“近几年,大选取消了一次,等下次大选,就不就过了年龄了”柳家二弟回答到。
“竟是如此,那也......好了,不说了,喝酒喝酒”天家事还是少议论为好,张家大爷赶紧制止了话题,将话题转移到他处
……..
“老爷可知道,贾家二房的嫡女入宫当了女官”张氏梳妆时突然说到。
“前个儿,与刘兄张兄他们一切吃酒的时候听说了,好好的官家嫡女小选当了宫女”王子胜吹了吹茶,喝了一口,慢悠悠的回答到。
“估计贾家老太太也是同意的,不是说她家女儿生在大年初一,有贵人之命吗,估计也打了招呼,不然怎么去了皇后宫中当了女史的,我本以为应该上甄贵妃宫中的,贾家与甄家可是老亲了”张氏撇了撇嘴,带着微微诧异的口吻不以为然的说到。
“你怎么知道,她没和甄家打招呼的,甄贵妃受宠,三皇子呼声高,在江南甄家更是土皇帝,皇后虽是正宫,出身清流,但是继室,朝堂的势力不大,五皇子又不如三皇子与太子受宠,五皇子与朝臣的关系并不亲近,以贾家老太太的心思,怎么可能将嫡女送到皇后宫中,不是东宫或甄贵妃宫中,估计这里面有什么变动,让皇后截了胡。到时这贾家的贵人花落谁家可不好说。”
“那到是,走到这一步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张氏脸上带着淡淡的可惜。
“对了,张兄推荐了一位先生,过两天,我带仁哥去拜访下,你准备下、、、、、、”
转过天,张宗穆将消息传过来,第二日一早,王子胜便带王仁前去拜访“今日你与为父去拜访,先生姓冯名宗明,乃是高山书院出身,是沐元二年进士。才学出众,一会先生考量,你要仔细回答”张氏将准备好的礼品交到小厮手上。又上前帮王子胜整理衣物,王子胜身着一袭靛蓝色的直襟长袍,衣襟与袖口处绣着银色祥云水纹,腰间是系着青色金边莲纹款腰带,腰间挂着一块造型古朴的白玉,头顶带着镶嵌碧玉的银色发簪,更是衬得发如点漆,漆黑如墨。下面一双桃花源更是顾盼神飞,神采飞扬,整个人更是透着风流儒雅之气,光看张氏微微泛红的脸庞,和周围丫头暗暗钦慕的眼神就看出王子胜的风采之胜,而王仁身着一身红色长袍,衣襟和袖口绣着黄色流云,因年岁还小,发型自然是黄发垂髫,白嫩的笑脸,圆圆的大眼水汪汪的,集王子胜和张氏的优点所长,更是可爱无比,小小的酒窝,一笑能让人甜的心里去,就像个年娃娃,向四处散发着萌光。
到了地方,送上拜帖,一会一个青衣老仆将王家父子领了进去,穿过亭廊花园,走到一处雅致的屋子前,一缕松香香味缭绕其中,书桌前有一个青铜鎏金的香炉,淡淡的香味就从其中弥漫开来,不远处还有一个古琴,沉香木色,上面刻着镂空花纹,造型典雅古朴,房中挂着一些书画,大多为山水画,王仁不太会欣赏,但也能从中感到写意风流。那月白色长袍的就是冯宗明了,身着淡色长袍,上面绣着竹纹,头上用白玉色的发簪将如瀑的长发挽起,如玉的肌肤上点缀着清淡适中的眉,淡漠如水的眼,挺直的鼻,淡色的唇,整个人透露着温润雅致,就如同清清淡淡的水墨画一般,这是个如同氤氲的烟水般的男子,不艳色逼人,却让人难以忘怀。
“冯兄,今日带小儿前来拜会”互相打过招呼后,就开始了对王仁的考核,王子胜将王仁的进度说了一下,就见冯宗明眼神一亮,整个人鲜活了起来,将王仁叫到跟前,开始对其进行了考问,从论语开始《学而》《为政》《雍也》《述而》《子罕》《子张》等考量起来,又接着考了四书中的一些内容,又考了了解析等,满意的点了点头,收下了王仁,每天上午去王家给王仁上课,等年龄在大些,便君子六艺都学起来,现阶段只是开始启蒙,不过按王仁的进度,会比一般的孩子进行的要快。
王仁很快便开始跟冯先生的学习,张氏也在王府给冯先生准备的住宿及一切配置,因王仁年岁尚小,便只上半天课,等在过了年再开始描红。日复一日,日落东升,很快便到了过年时节,家里开始忙了起来,挂桃符,贴春联,金陵一切开始热闹起来,火红色将金陵点缀的分外祥和热闹。家家户户都开始了拜年,走节礼。王子腾远在京城,也早早送来了年礼。老太太这时候更是格外的想念王子腾这个二儿子,这几天快到年了,冯先生也要开始过年了,课便停了。因年纪太小也帮不上什么忙,也不能出去逛逛,这几日便天天在老太太的院子里玩耍和陪伴老太太,已解老太太思念二儿子之情,老太太一生有二子两女,二儿子王子腾和大女儿王夫人都在京城,只有大儿子王子胜和小女儿在金陵,现在老太太跟着大儿子住,小女儿薛姨妈虽然嫁到了薛家,但是当家主母,薛家逢年过节人情往来甚多,也不能常常陪在身边,好在离得不远,到还能时常相会。可叹大女儿嫁到贾家为主母,已经经年不见了,而二儿子身居要职更是轻易不得离开京城,也是难得相聚。让老人家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过年,对王仁的小人来说,到没什么累的,每天只要打扮好了,出去拜年收红包就行了,每天王仁都早早起来,被打扮成大红包去拜年,可爱的小脸都要被摸肿了,王仁长相可爱,萌光四射,那些拜年的夫人总要忍不住摸摸揉揉,不过跟每天收的金裸子银裸子相比,王仁决定还是忍了,每天拜年后总要清点收入,让张氏哭笑不得,感叹道生了个小财迷。
但还是每天带着王仁出去炫耀,那满满的夸赞让王仁觉得,自己要是没有上一世的记忆和未来的危机感,就凭这些夸赞和家里对他的宠溺,那妥妥就是一代未来纨绔的养成史。
新春后不久,张氏便身体有些不适,易疲倦,胃口不振。以为是过年累到了,让大夫把脉看看,竟是喜脉,看来大名鼎鼎的风辣子王熙凤到来了。
老太太更是高兴万分,王仁出世后,老太太便希望张氏再怀孕,毕竟王子胜膝下就王仁一个独苗,到底单薄了些,老人家讲究多子多孙是福,可这代王家子嗣偏偏不旺。王熙凤虽是女孩,但对老太太来说虽有些失望,但仍万分高兴。嫡女总是不同的,王仁看着小小的香香软软的妹妹,更是坚定了改变未来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