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最近,老黄中撤校事件可谓是闹得沸沸扬扬。大家情绪都很激动,个人怀旧的,怀抱文化道德使命感的,房地产阴谋论的,物质沉沦论的,指天咒骂千古罪人论的,不一而足。老黄中突然光鲜伟岸起来,大有拆了老黄中、黄流镇就遭灭顶之灾的境况。
      热风发表了多篇“祭奠”老黄中的文章。笔者看完,说实话,没有感动,也没有激动,反而大有悚动之感。中华文化讲究包容并蓄。希望诸君暂时歇口气,喝喝茶,静静心,洗洗耳,听笔者这个乡野鄙人呱躁几句。说得不对的地方,你也别急,别呛了你的贵体,有事咱们好好说。
      第一件事,咱们来谈谈“文脉”和“根基”的问题。诸君唏嘘长叹,拆了老黄中,黄流乃至乐东这个重要的文脉就断了,根基就毁了。八角亭,图书馆,孔子像,参天树,拆了,70年积淀文化精神就消失于无形,就毁了呀,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孔子呀。诸君有听过一句话吗?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诸君,你是寻古怀旧吗,怎么拆了老黄中,拆了里面的一草一木,文脉、根基就断了,毁了。当年战火纷飞,清华、北大、南开等南迁昆明办学,文脉、根基断了吗?不是灿然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西南联大!文脉和根基在于师生的言行举止、道德功业,不在一址、一楼、一亭、一像(当然,从保护文物的角度来说是另外一回事)。禅宗有个有名的故事。有一天天冷了,丹霞禅师就烧佛像取暖,旁人见了惊讶不已。其实,只要心中有佛,烧个佛像有什么打紧。若是心中无佛,守着大雄宝殿又有什么用!如果说拆了老黄中,文脉就散了,跟风水先生说迁了祖坟龙脉就断了有什么区别。风水先生还讲“一命二运三风水四道德五读书”呢。好风水在于人的造化。文脉在人,不在物。根基在情,不在址。要是拆了一个地方,文脉就断绝了,那你这个文脉多脆弱,多不深入人心,多不被子孙后代待见,才会湮灭于繁华之中。
      所以,请问诸君,你们所谓的“文脉”所指何事,起于何时?新文化运动时候,拆了私塾、学堂,文脉断了吗?新式学校起来了。老黄中不也曾作为新事物,从旧事物上站起来吗?老黄中几迁旧址,数易其名,文脉断乎,根基何寻?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梦想和使命。新时代的学校有新时代的寄托、起点和航线。对于老黄中和老黄中人的辛勤付出和辉煌的历史,我们缅怀、敬仰与感恩,也要看到它的衰落和停滞。一个学生,小学初中年年拿第一,到了高中不一定就能够上清华北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课程不同,环境不同,竞争不同,学习和做事的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有所提升,有所改变。我们应该看到黄流、乐东和海南其他地方教育上的差距,不要躲在过去“南文昌北乐东”“南文中北黄中”的自我催眠里贻误改革和发展的良机。“少年强则国强。”同样,黄流少年强,黄流才能强。而强大起来不是靠煌煌过去的自我麻痹,像大清帝国一样抱着地大物博、舍我其谁的心态等着被人用大炮轰开国门的。穷则思变。《大学》里先贤教诲我们:“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抱残守缺,井底窥天,阻碍发展,如果要说千古罪人,这才是千古罪人。
      诸君大人,你可以在史书里怀旧,在歌谣里纪念,在节日里祭奠,在回忆往事的时候吹牛逼,但你不能伸出过去辉煌肿大的螳臂,抵挡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这不是烈士,不是先锋,是愚忠。人贵在审时度势。不当墙头草,也不做绊脚石。要做一个立足现实、展望未来的人。毛主席说“风物长宜放眼量”。请诸君扩扩胸,壮壮胆,爬一爬高山,看一看远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焉知黄流教育的未来,诸君念念不忘的文脉,不会在华二黄中这个新生儿的身上发扬光大、锦绣门楣!
      第二件事,诸君之中有人发问:“难道我们有病啊?我原本就可以在家门口解决的上学问题,现在变成背井离乡求学,怎不见叫你孩子去?”这位仁兄说,黄流地区的孩子去利国、去莺歌海上学就是背井离乡。笔者想问,此位仁兄眼里的老黄中是黄流镇的学校,还是黄流镇及其周边乡镇乃至乐东的学校?据《黄流中学校志》记载,崖县第二初级中学(黄流中学前身)办学初衷是为了“解决四区(今九所、乐罗、冲坡镇)和五区(今黄流、英海、佛罗、尖峰镇)的青少年读书问题”。黄流中学初从九所镇迁移过来的时候,九所镇的乡民学子说他们背井离乡求学了吗?老黄中迁到现址以后,周边乡镇的学子哪个不是“背井离乡”来求学?请问这位仁兄,你眼里的“黄流中学”是服务于黄流镇的中学,还是服务于黄流镇及其周边乡镇乃至整个乐东教育的中学?如果你觉得“黄流中学”是黄流的中学,那你口里念念不忘的文脉和根基的狭隘性、自私性、脆弱性不是昭然若揭吗?
      老黄中的名声,是一代代老黄中人打拼出来的。教师、学生甚至是食堂的阿姨、门卫,他们都为老黄中的声誉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中有黄流人,也有九所人、利国人、佛罗人、莺歌海人、金鸡岭人、尖峰人等等。江山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家族的人打下来的,是各地区各乡镇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攻坚克难干出来的。考上清华北大为老黄中争光的,诸君津津乐道的于各行各业头角峥嵘的老黄中的英才人杰,其中有黄流地区的才子,也有其他乡镇的高材生们。
      有位仁兄又说了:“华二黄中当然是好,但它有一定门槛,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而且是大部分人上不了。”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门槛高,是指学费高,大部分人家的孩子念不起呢,还是分数高,广大学子考不上呢?若是学费高,咱们另当别论(是不是高?高到何种程度?这些政府部门有规范和公示)。若指的是分数高,考不进去。那我们不是应该要反思考不上的原因?除了分数线高的客观因素外,孩子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法等等不是也要考虑吗?当诸君苛责一个学校的分数高的时候,有没有苛责孩子整天拿着手机玩游戏、不思进取,反思自己没有做好榜样呢?你不能因为汽车跑得太快就苛责汽车,搞一个红旗法案,让汽车给马车让道。你能不能反过来想,因为汽车跑得太快了,你就要想法子跑得跟它一样快,或者超过它。
      撤不撤老黄中,每个人都有一千个伤心的理由。若是说教师权益没得到合理的保障、切实损害了黄流地区及其周边乡镇学子的教育权利等,“不撤校”事件会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切实的因素,衮衮诸君仅仅从历史、文脉、情怀和自家孩子的立场出发,罔顾未来、改革和教育服务于广大学子的初心和宗旨,若说千古一罪,于斯乃是!
      老黄中的美好,我们感怀于心。它必然要走,我们就挥一挥手,作别曾经和天边的云彩。别为老黄中哭泣。老黄中也不会为我们哭泣。它会在绚烂的烟霞消散之际,满怀欢喜期待明天的太阳冉冉升起。当那时,阳光普照大地,万物欢欣鼓舞,人们将懂得,纪念那值得纪念的,创造那更加美好的。
      感谢诸君听我絮絮叨叨这许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