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花漾出版社一次性出版了一批小说,也引起了同行的关注。
第一周销量出来,《眼泪的味道》卖出五万本,成为这一批小说中销量最好的,《爱情锁》第二,四万本,《拉着手》三万五千本,排名第三,《武途》只卖出了一万本。
《石头日记》销量只卖出了五千本,在这一批书中销量垫底。
乔秀有些脸色难看,没想到《拉着手》这本书销量上也输了,杨叶一脸得意,在办公室和别人说话时也毫不掩饰的嘲讽乔秀。
第二周,《眼泪的味道》继续领跑,总销量十五万,《爱情锁》总销量十万,《拉着手》总销量九万八,《武途》五万本。
《石头日记》一万本。
第三周,《眼泪的味道》总销量达到三十万,上升非常稳定,《爱情锁》总销量十八万,《拉着手》总销量十五万,《武途》开始发力,总销量达到十七万。
《石头日记》总销量两万本。
天朝现在没有什么准确的书籍销售榜单之类的,网络又不发达,小明虽然很关注销量,但是也没有办法实时知晓,一个月后问了乔编,那边没有多说,只说还行,但是小明专门去了书店,看了一下自己的书被摆在不起眼的地方,也明白了销量多半不好。
虽然明白自己的小说没有现在的人喜欢的因素,偏于平淡,但是销量不好,他还是很难过的。
不过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还有小明家里人倒是没有太在意,对于他们来说能出书已经很了不起了,销量好不好不影响小明在他们心中的形象。
第二个月下来,《眼泪的味道》总销量高达五十六万,《爱情锁》销量四十万,《拉着手》三十九万,《武途》四十五万。
《石头日记》五万本。
李天浩在公司开会时表扬了杨叶,给她发了奖金。然后准备全国发行,之前一直都是在蜀中这边发行,一本小说发行销量的增长时间基本上就是这一开始的两个月,之后就很难继续增长了,毕竟出版业竞争也很大。
《石头日记》因为销量不佳,不实行全国发行。
全国发行比在蜀中的时候难度和竞争都要大上许多,第一个月,《眼泪的味道》总销量达到一百八十二万,《爱情锁》一百一十万,《拉着手》八十万,《武途》一百三十万。
然后花漾出版社的小说便受到了其他出版社的围剿,纷纷推出同类型的小说,受到影响的花漾出版社小说销量不再继续上升,等再过了一个月,已经过了小说销量上涨的最佳时机。
花漾出版社无奈,只好继续准备之后新的出版计划。《眼泪的味道》总销量二百四十万,《爱情锁》一百二十五万,《拉着手》一百二十万,《武途》一百六十万。
《石头日记》没有全国发行,但是在蜀中没有停止过,四个月过去了,累积到了三十万。
乔秀看着这个销量心中一动,按理说过了两个月的最佳销售时机,后面就很难再增长了,可是这本书四个月过去了,销量依然在持续增长,虽然增长的非常缓慢。
乔秀去见了李总,希望可以把这本书全国发行,因为第一次出版计划的失利,李天浩有些颓废,心情不好,看都没看就直接否决了。
杨叶冷嘲热讽的挤兑乔秀,虽然这次出版计划并不成功,她的书也没有达到最开始说的五百万,但毕竟是其中销量最好的,她自然是得意的。
又过了一个月,《石头日记》总销量六十万。
再过了一个月,算下来已经半年了,《石头日记》总销量一百一十万,乔秀再次提议全国发行,这次李天浩总算注意到了这个和其他小说不一样的增长数据,杨叶也没有想到那本小说居然半年过去了销量还在长。
李天浩让市场部去做了一下市场调查,结果返还回来的信息让他很吃惊,《石头日记》口碑非常高,读者都觉得小说平淡中带着温馨,非常值得一读,而且受众面广,大人小孩老人都能看,而同一批推出的小说,很多读者表示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反正世面上一直都有同类型的小说。
李天浩重振旗鼓,让乔秀找小明拍了照片,做成小说的封面,重新做成精装版,全国发行。
小明知道消息很高兴,乖乖的配合拍了照片。照片上,小明躺在自家后面的树林里,旁边摆着打开的书本,闭着眼微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下来。
本来李天浩还想联系电视台采访小明,毕竟小明的年纪可以拿来做宣传点,电视台也很愿意采访一个八岁的作家,不过小明拒绝了,因为小明的年纪关系,当初的合同非常宽松,宋芬倒是很希望小明上电视,但是小明坚决不同意,她就没有强求。
如今的小明,在家里也算是有了说话的权利。
全国发行的第一个月,《石头日记》总销量一百六十万,然后各大出版社再度出手,同一时间推出许多小说,只是类型上都与《石头日记》不同。
第二个月,《石头日记》不受影响,销量继续增长,在读者中的口碑也依旧很高,口口相传,总销量达到了二百一十万。
杨叶看着那个数据,心中不停祈祷不要再涨了,再涨就超过《眼泪的味道》了。
第三个月,《石头日记》总销量二百八十万,连乔秀也没有想到这本书能走到这里,不过总算她在办公室李不用受杨叶的气了。
第四个月,《石头日记》销量继续增长,良好的口碑让它经历住了时间的检验,总销量达到了三百五十万。
这本书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天朝日报上报道了这本书,著名评论家刘教授发表了评论。
【时光荏苒,孩童时代的天真随着岁月渐渐淡去,《石头日记》,稚嫩的口吻,传递的却不仅仅是孩童的无知幻想,还有的是书中所有人的音容相貌,性格与谈吐,在周围的环境下是如何变化,这不仅仅是一个小孩子的日记,更是一副生活百态图】
这个评价可谓是非常的高了,著名的教育家吴老师看了小说也发表评论到“外表安静的小孩,往往内心世界非常精彩,我们作为大人要更多的去包容孩子的不同,而不是想着去改变他们,让他们变得和自己一样。”
随着媒体的宣传,《石头日记》再度迎来一波销量大幅增长,第五个月,总销量达到了五百六十万!
杨叶看着那个销量,眼睛都快要滴出血来了,当初自己的豪言壮语,现在变成了一个笑话。
第六个月,《石头日记》也发行一年了,总销量达到六百五十万,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李天浩在这个时候下达指令,乔秀升为总编辑。杨叶咬碎了牙,可是不得不笑着说恭喜,办公室里的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不说《石头日记》的销量,就论资历,乔秀也是这里最高的。
乔秀升了官,专门来了一趟云雾山,带上礼物感谢了小明一家人,小明也很高兴自己的书可以卖的好,再想到抽的版税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虽然钱在自己妈妈手里,但总归是自己挣的不是。
云雾山上的人家没有那么关注销量这种东西,但是这本书都上了报纸了,自然是非常风光的,有些了解销量的人更是嫉妒的不行,家长们都对着自己调皮的孩子说到“你怎么不学学人家?!”,孩子们则是非常羡慕小明可以写书赚钱。
随着进入五年级,小明他们班上的同学都要一起离开山上的小学,到山下的学校里上学。
云雾山上的这所小学只教到四年级,到五年级就必须每天上下山读书。
小明的入学也引发了学校里老师的关注,毕竟一个小孩子写的书全国卖了五百多万本,这可是大事,云县里也是传遍了。
等到小明和妈妈站在山下的中心校老师办公室里面,所有的老师都不由得打量起了这个名头很大的男孩。
只见那男孩完全没有山上下来的小孩的那种畏手畏脚,毕竟这不是他们学校第一次接收山上下来的孩子,大部分小孩子都不太适应山上和山下的不同环境,一开始都是有点畏畏缩缩的,就算后来放开了也和这下面城里的孩子不一样,衣服穿着,说话方式这些多多少少都是有些不同的。
小明任由他们打量,心里一点都不紧张,安安静静的不说话,都是由自己妈妈在帮忙登记的。偶尔老师夸奖了,也只是微笑着说谢谢,不骄不躁。
等小明离开了,办公室的老师们也都议论了起来。
“要不是说出了书的,感觉是不一样。”
“是啊,多乖巧的,而且我看学习一直都是第一名啊。”
“这不好说,山上的第一名跟山下的第一名咋个一样嘛!他们一个年级都只有一个班!”
“唉,不管咋个说人家是出了书的,你我都没得这个本事。”
“就是小娃娃写的日记,运气好被出版社看上了,这未来咋个样,还不好说。”
“也是,小时候有本事,长大了二流子的也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