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天资 ...
-
“老天不公,沈大官一定是作弊,他才来了三个月,怎么可能是月榜第四名,这不可能”,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这不科学。
遗憾的是沈大官喜欢用脑子读书,而不是死记硬背,学会的就记在脑海,无须一遍又一遍重复学习。
所以比起那些闻鸡起舞、头悬梁锥刺股的同学,真的很懒惰,很多人都没想到,尤其是徐天豪对沈大官简直恨之入骨,除了宋贤元。
“可恶”,他拳头锤在月榜的墙上,宋贤元考了第七名,算起来很不错,毕竟这里汇聚无数英才,以他新到秀才身份,已经非常不错了。
过去宋贤元自恃天资过人,认为自己随便学学就超过众人,从未将其他人放在眼里,可是沈大官一次次将他踩在脚下,让他奋发图强。
这几个月,他盯着沈大官,发现他生活规律,热爱绘画,一半的时间绘画,另一半的时间用来读书,有时候兴致上来,能画好几天的画,又隔几天将辛辛苦苦画出来的画烧掉,宋贤元也有几分心酸,惋惜。
他日夜苦读,以为沈大官如此疏忽大意,这次考试必赢定他,没想到从未能超越他,挫败感简直要逼疯他,忽然想起以前偷偷看过的《三国志》,感受到公瑾曾说过得“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话的悲愤遗憾。
自宋朝以后,历史转了弯,没有明朝,只有兴朝,也不知道是架空历史还是时空缝隙分割,出现很多原本没有的东西,也保留很多文化书籍,兴朝大统一,除掉倭寇,兴盛海上贸易,欣欣向荣。
县学之中的学生大多数出生权贵富商之家,贫农出身的学生少有,说也奇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寒门难出贵子,但若横空出世,必然才华横溢,是世间少有、百年不遇之材。
县学月榜的发布,沈大官的超前的排名,犹如一块大石压在众人心里,令很多自恃身份的学子不爽,尤其是排名在沈大官之后,心中十分不忿。
排挤自古到哪里都发生,月榜之后,众人有意无意为难沈大官,明显的学生先嘲讽后要求赐教或者为难沈大官,都被沈大官一一化解,毕竟沈大官并不是无知小儿,是拥有成熟灵魂的成年人。
而隐晦的学生则暗地里说沈大官坏话,举办各种文会、诗会故意不邀请沈大官,形成小团体来排斥他,文人相轻的道理,沈大官明白,但并不在意,要知道他原先参加过几场,发现这种交流会大多是互相吹捧,毫无意义,有这时间还不如多画几幅画。
遭受如此打击的宋贤元,似乎沈大官的成绩就像无形的拳击将他打倒了,一蹶不振,一副了无生趣的样子躺在床上好几天,让平时已经习惯学舍闹哄哄的沈大官,感受到寂静。
沈大官灵魂深处隐藏的恶劣性子激发出来,难得一见的开始搭理宋贤元“怎么了?老二,你大姨夫来了?”,宋贤元一下子激动的蹦起来,“我什么时候说我叫老二,我大姨夫没来,他在京城”。
沈大官摸摸下巴“哦,那我这样说,万年老二,你来月信了?”(古代月信即月经),宋贤元急起来红着眼睛,像兔子一样,“我告诉你终有一天,我会超过你,我又不是女人,哪来月信,你才来月信”。
看着恢复活力的宋贤元真是噪聒,沈大官有点后悔,看着他又喋喋不休的说了一大堆废话,振奋精神拿出书研读,沈大官叹了一声气,转身继续画画。
宋贤元经过此事,口头上虽然总把沈大官当排在第一位的大敌,可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挑衅他,而且别别扭扭的关照沈大官,例如把小厮的名字改成染墨,让染墨接手沈大官日常换洗的衣物等等。
现在染墨的工作由原先照顾宋少爷,变成照顾好宋少爷和沈少爷,沈大官没拒绝宋贤元的好意,默默开始过上腐败的生活(他自认的)。
两人同进同出,沈大官偶尔有空指点宋贤元一番,宋贤元嘴上说着不要,但身体很诚实嘛,他遇到不懂的地方,苦思良久,沈大官瞥一眼,给他讲解,他扭头表示他不听,可是耳朵竖起来,任由沈大官讲解。
三个月对于有些人度日如年,对于有些人光阴似箭,考试马上又来临,月榜出来,对于大多数觉得难以置信,沈大官为榜首,而宋贤元排名向前冲刺,已然是第五名,算起来也进步神速。
毕竟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难以前进超越,从前众人暗自揣测之前的月考,他是瞎猫抓着死耗子,碰巧遇到擅长的题目,这次月榜的排名,让大家是心服口服。
既然能考中秀才,多数是聪明人,自然明白与前程远大的人交好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原先针对他的同窗们纷纷示好。
沈大官并不是迂腐的人,这些人的示好,他并没有高傲的置之不理或者拒绝,而是表面应和,心中深以为这些人不可深交,态度前倨后恭。
他是一个乐观随遇而安的人,他深信每一件事自有天意,这是他奶奶教授给他,并且信奉的真理,出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所有人或早或晚终究抵达终点,不是活的时间长就是幸福,活的时间短就是悲惨。
只要活的精彩开心,哪管死后他人评判,小时候别人说起钟爷爷语气总是很羡慕,六十三岁就走了,比起活到八九十岁的老人,老天给他的寿命就这么点,让他人唏嘘,可他这辈子值了,活的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钟爷爷讲他年轻的故事,年轻的时候喜欢雕刻,死活要学木工,不进工厂,当时来看,所有人都觉得钟爷爷太傻,工厂可是个铁饭碗,人人都希望当上工人,吃上国家的饭碗。
钟爷爷曾拧着脖子说,这辈子就要当木工,然后放弃了工厂指标,最终如愿以偿学木工,当上木工,并不像其他木工做家具,讲究结实耐用。
他喜欢忽如其来酝酿的灵感去创造,为此他挨过饿受过冻,肚子虽然饿着,心里却很满足,国家富强,改革开放,工厂解散,其他人四处奔波寻找新的出路,他已经开创自己的店,并发扬光大。
在步入中老年,却依然与时俱进,非常潮流,喜欢穿潮流衣服,打网游,练瑜伽,玩微博,在其他老人节省一口吃的,只为给孙子多攒点钱,他这辈子吃过其他大多数同龄人没吃过的美食,他常说留万千财产,不如传递信念,不强求好大学好工作,只求子女儿孙活的痛快。
即使年轻时受罪伤身,寿命不如他人长,但至少没有浑浑噩噩这样过一辈子。在现代的沈奶奶同样如此,虽然因为沈大官飞机失事伤痛一时,可她还会更好的活着,连带孙子的那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