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059 ...
-
59年的冬天好像格外寒冷,天寒地冻的日子,饿着肚子的人们格外难熬,平常家里有粮时,人们只会偶尔上山碰碰运气,给家人换换口味,今年过冬大家都不猫冬了,除了老人孩子们,家里其他人纷纷出动上山碰运气。
有些人甚至祈求希望山里的动物能够像以前一样下山觅食,大家伙一起干掉还能分点肉吃,总比山上冒险来好。
天灾时候,人和动物都会受到影响,人饿动物同样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饥饿。饥饿的动物尤为凶残,社员们饿着肚子不自量力的去挑战饥饿的野兽,导致不少社员因此失去性命,死亡人数一多附近的生产队长们纷纷求到了部队。
“霄团,上边的救济粮下来的不多,分下去每家每户也就那么点,现在家家户户人口多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吃,您看咱们这边能不能帮帮忙,帮我们一把。”
霄礼对面的生产队长苦着脸,面带愁容,他们实在不忍心在看着社员们为了找点吃的进山送死了,没有办法这才想起霄礼他们来,想让他们帮帮忙,至少打点东西对付过这个冬天,等明年春麦下来就成。
人心都是肉长的,霄礼还没狠心到看着老乡们送死而无动于衷的地步,“我们开会商量一下。”
“谢谢,谢谢!”即使霄礼没有立即答应,生产队长还是非常感谢的对霄礼他们点头哈腰感恩戴德的样子。
霄礼这次开会并不是只叫了部队的领导干部,而是在训练场上叫上所有的士兵开了大会,扬声说道:“占用大家一点训练的时间,不知道大家对于现在外边的情况了解多少?我想每个人的家乡现在情况应该都不会太好吧!”
“不知怎么地,看到外边现在的情况,我最近开始尝尝回忆过去,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大事小事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霄礼面带平静的说着自己不愿回想起来的事情,“自从来到这里我从来不曾回想以前,因为一想我这心里就难受,揪得慌,晚上连觉都睡不着。我记得我爷爷也曾跟我讲过他以前行军打仗的事情,他说他们当时打仗很凶,但是伙食特好,都是大米白面、猪肉炖粉条子,随便吃、敞开了吃。我一想不对啊,我们当时参加朝鲜战争时因为后勤难上高地,物资可并不怎么好,就随口问了一声,怎么会呢,打仗怎么能吃的这么?后勤保障工作做得这么好的吗?”
“老人家眼眶湿润着说:那里是后勤保障做得好,那都是咱们老百姓们千里迢迢送给解放军大军的,是一百多万支前民工用独轮车推来的。我没亲眼见到过那时的场景,但我能从老爷子的神情中感受到当时的场景,一百多万民工那应到是一支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大家送四面八方卷着漫天尘土,推着吱嘎吱嘎的独轮车,车上放着的是一袋袋的粮食,一捆捆的军鞋,一箱箱的弹药就这样用小车推到前线。我没见过那种场面,但是我想起来心里就发堵!”
霄礼说道这里感到浑身燥热,他狠狠的吐了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继续道:“上次团里逮住了几个来找吃的的老乡,把他们送去公安接受教育后我后悔了,所以我最近想的比较多,开始失眠了。”
“今天几个生产大队的生产队长找到了团里,他们希望咱们团能帮他们一把,我迟疑了,我有时候觉得自己太不是东西,太自私!咱们社会主义不就是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的吗,咱么人民解放军不就是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吗,如果只能看着他们去山上送死,还谈什么保卫人民、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咱们都知道山里危险,所以我想帮帮他们!”说一千道一万最后霄礼还是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冲着训练场上的士兵们郑重的敬了个军礼,这件事情其实他可以不和大家说直接拍案决定,但山里实在危险,霄礼还是本着人性化的理念说了。
“帮!”
部队大多的兵都出自农村,从小耳目晕染的他们知道天气对粮食的影响。
对于城镇人来说,粮食是定量的,每人每月二十七斤半,副食要定量,定到油盐肉蛋煤菜,全要凭票才能买到,也许家细粮不够得吃糠咽菜,也许成月天一丁点儿肉香没有闻过,也许会饥饿的头发晕,眼发花,浑身疲软,可至少每个月都能领到粮食。
可对于农民来说,辛苦一年种出的粮食要给国家大些,家里的粮食只有分到手里的那么多,他们没法每月去领粮食,储粮没了就是没了,一家人甚至吃糠咽菜都没的,没了粮食怎么办?
观音土、树皮、树根、最后还找不到吃的怎么办?
等死!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挤破头都像成为城里人的主要原因。
霄礼他们能做的其实不多,这次帮着上山打猎,也只能缓解一时,等到粮食猎物吃完大家面临的还是无限的饥饿,可是这些大家都不在乎,他们心里还抱着一丝丝希望,只要想办法熬到春麦成熟就行,活到那时候大家就有粮了。
知道部队里的战士们帮忙打猎后,不少老人直接领着孩子到部队驻地,让他们在部队大门口跪下磕头,感谢人民解放军的帮忙。
当看到一张张黑瘦的脸和一双饥饿的眼睛,大大的,流着泪对着部队内部磕头时,霄礼总会忍不住泪目,因为他给予不了他们任何帮助,他受之有愧。
他甚至给远在京城的老爷子打过电话,老爷子告诉他现在受灾是全国性的,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明年也许就能好,救济粮已经发放下去了,大家都在等,希望明年能够风调雨顺。
在得知霄礼想出去卖粮食的时候,老爷子严厉的像霄礼提出了警告:第一,粮食是国家统购统销物资,个人买卖是违法的。第二,集市上不可能有粮食卖,只有黑市上有,这同样也是违法。第三,军队有明文规定,现役军人一律不得在地方集市抢购粮食、副食品及日用品。
挂电话前老爷子苍老的声音从听筒中传来:“我知道你难过,可是天灾是无法预知,没有办法的事情,霄礼你做的已经很好了,爷爷以你为荣。”
1960年在大家期盼中带来,和大家想象中的风调雨顺不一样的是,60年华国人民的灾难真正的降临了。
春麦颗粒无收,无数百姓坐在地里抱着麦子哭泣,工农业生产的大幅度滑坡,使粮食和副食品供应出现极度紧张的状况。
政府紧急调运国库存粮援最困难的地区外,还采取了多种措施,譬如减少民用布的平均定量,压低城镇居民的口粮标准及食用油定量,并提倡制造代用食品等多种应急措施。即使这样,各地仍不断传来饿死人的消息,饥饿像乌云一样笼罩着全国。
部队中的渐渐也开始感受到了饥饿的威胁,部队中下了新的规定,军官的口粮标准减为每个月27斤,从27斤口粮里还要扣出5斤支援国库,另外又扣出一斤支援灾区,因此只剩21斤了。
霄礼屯了不少粮食,外边的是非其实对他们家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可当你看到大家都开始身体浮肿,面黄肌瘦时,那些粮食可变得让人难以下咽。
孤儿出身的他非常看重粮食,粮食就是他的命根子一样,就在霄礼摇摆不定的时候,正在训练的一个士兵晕倒了。
霄礼赶过去看着面黄肌瘦的兵,一副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样子,“咱们食堂没粮食了?”
自从粮食短缺,为了给团里省一点粮食,他已经很久没有在团里食堂吃过饭了,食堂也没有传来缺少粮食的消息,可今天这个兵霄礼看出来了,明显是饿晕的。
团里每个人的饭都是定量的,即使现在减少了些,也不至于让一个兵饿晕。
“咱们团里还有粮,没粮的是他的老家。”董仕义让人把晕倒的人架到一旁,看着对方说:“他家前几天来信了,说家里没粮食,要过不下去了,他老娘因为舍不得吃饭,把粮食省出来给孩子,饿死了。他收到信后,就去食堂每天领取自己的那份粮食,省下来寄给老家那边,咱们团好些人都和他一样在省吃俭用。”
“我....我.....”这一幕给霄礼的感触真的特别大,他甚至有一种脸特别烫无地自容的感觉,霄礼微微闭眼,下定决定狠狠的恶狠狠的说:“我那边还有些粮,你看谁家有困难的让他去我那边借粮吧。”
“舍得?”霄礼有粮董仕义是知道的,他当时也跟着弄了些,只是少粮后他的那些粮食都拿去给双方家里老人了,现在想帮忙也无能为力。
“不舍得又有什么办法。”霄礼看着悠悠转醒的人,苦笑一声,“难道看着他们自己把自己饿死吗?”
说干就干,当天晚上霄礼回去和王雪梅商量过后,直接在团里下了通知:数量有限,看困难程度借粮。
是的,霄礼的粮并不是白给的,每个来和他借粮的人他都让他们打了借条,以后给钱也好还粮也罢都可以。
霄礼这次是以他们夫妻这些年攒下来的理由拿出来的,所以拿出来的粮食并不多。他们家是双职工,就霄诺一个小女娃娃,霄礼和王雪梅大多时间都在吃食堂,两人家庭条件都不错,不用养老寄粮食,示意这次两人拿出一部分粮食来分给大家,大家也没有觉得有问题。
反而每个人都对霄礼夫妻充满了感激和敬佩,毕竟现在粮食多重要大家都知道,更不要说能在这个时候拿出粮食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了。
在他们心里,霄礼给的不是粮,是命!
再次送走哭着感谢的士兵后,霄礼对王雪梅说:“我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对吗?”
王雪梅眼里闪着光芒,非常坚定的点头:“对!霄礼,你做的特别棒!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