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进皇城 ...


  •   卤簿继续前行。

      楚远扬将他们带到仪仗队队尾,指派了几人看守。

      “大哥……你的伤……”

      霜降走在廿伍附近,想起那天被带走时廿伍身上满身的血,愧疚地不敢抬头。

      “没事,都是小伤。”虽然现在处境不容乐观,但至少找到了霜降,廿伍的心情反倒比之前轻松了些。

      田七四周观察了一番,试探地挪了几步,见没人制止,便挪到了霜降边上悄悄道:“霜降哥哥,他们会带我们去哪儿啊?”

      “我也不知道……”

      “不要担心,皇上一定会帮我们讨回公道的。”上元与云师傅走在最前面,听见了身后的悄悄话,故作镇定地说道。反倒云师傅眉头紧锁,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

      队伍最后的人在猜测皇上的心思,玉辂里的齐昌历同样在发呆,想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走出了祁园,高公公见皇上还没交代怎么处置那几个人,出声提醒道:“皇上,是否将那几人押入刑部大牢?”

      “不了,”齐昌历揉了揉眉摆摆手,“就让他们去宫城外住着吧。”

      “让他们住在皇城?可是……没有能让他们住的地方。”

      宫城外的皇城除了社稷坛与太庙,就是禁卫与诸太监宫女的住所,就算饶了这几人冲撞圣驾的罪名,这也不是他们能住的地方。

      “怎么不能住,你们司礼监底下的人不也住在那儿吗。”

      “皇上,女子也就罢了,这男子非禁卫军且尚未净身,这恐怕于礼不和。”

      “于礼不和,”齐昌历不禁轻笑,“高巾,母后从小教导我要以礼待人,要宽容仁厚——和你说的是一个意思吗?”

      高巾的脑海里猛然冒出了一个能解释皇上一反常态原因的想法,心中涌起了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从十五岁登基至今六年,皇上还是第一次与他提起往事……

      “那老奴将他们安排与公公同住?”

      “随你,”齐昌历看上去累极,靠在了厢壁,“给他们一块皇城的牙牌。”

      “是。”

      由于路上的意外,原定回宫吃的午膳也被推迟了一个时辰。一同跟着走进皇城的戏班一行人自进了正阳门就被拉出了卤簿,勒令跟着楚远扬向左拐去。

      被去除手上的束缚,周围的禁卫也不再跟随。莫名获得了自由,大家虽然疑惑,心中揣着的石头至少是落了地。

      “这位将军,请问这是要将我们带去哪里?”云师傅皱了一路的眉终于舒展了一些,开口问道。

      “皇上让你们在皇城住下。”

      得到意想不到的回答,大家将目光纷纷转向霜降。他们不过才到京师几日,怎么也和皇上扯不上关系,只有霜降被送到了这儿近一个月,期间发生什么奇事也有可能。

      霜降领悟到他们眼中的疑惑,连忙摇摇头道:“与我无关,我从早到晚都被关在府里,从未被放出去过一步。”

      “将军,你可知——”

      “我不知,圣意莫要妄加揣测。”

      “至少比之前的预想好很多,”廿伍拍了拍霜降的肩膀,“你平安就好。”

      楚远扬带着人经过西安门与西上南门,再走不久,终于到了目的地。

      留下一枚外城门牌并告知作用楚远扬就告辞离开。云师傅四处观察了一番,这一片有许多屋子,制式几乎相同,都是带有三间房的单间屋,但楚远扬带他们来的地方人少了许多且明显比之前所经过的脏了些,可见住在这个角落的人比较少。

      云师傅挑了前后的两座屋子暂定下来也不急着收拾,毕竟初来皇宫,四处的朱墙碧瓦,雕梁画栋让大家忍不住去探看一番。

      由于不知哪儿可去哪儿不可去,霜降打算就在周围转一圈。带着一定要跟着的田七,霜降边走边看,很快就来到了护城河分流出的溪流边,对面便是一座恢宏大气的宫殿群。

      “霜降哥哥,你说对面是什么人住的地方?”田七兴奋地指着社稷坛激动道。

      霜降走动着望了望,宽阔的宫墙内只露出了两间琉璃顶,着实不像住人的地方。就在他观望时,只见一名身穿绯色外袍的官员在社稷坛对面疾步走过,霜降下意识得惊起一身冷汗,忙拉起田七往回冲了几步。

      田七不知所以地跟着跑,问道:“霜降哥哥,你看见什么了,怎么这么紧张?”

      跑进内监所住的建筑群后霜降才放缓了脚步停下来,呼了几口气,朝云师傅方向走去。

      “我看那里宫殿稀少,怕是个极重要的地方,我们还是少去那边为好。”

      田七见霜降不愿多说,便乖巧地点了点头,至少现在他们可是住在了皇城里,不管是谁也不敢在这儿做什么。

      那急匆匆走过的人,正是接到自家护卫来报,赶忙进宫面圣的文正初。

      乾清门前的太监老远就见到了文正初的身影,进门向皇上禀告。

      “让他直接进来吧。”齐昌历正坐在龙椅上批翻奏章,头也不抬道。

      “是。”

      文正初一路紧赶慢赶,不敢浪费时间,终于来到了乾清殿。

      “老臣,拜见皇上。”

      文正初规规矩矩在台阶前跪下。

      齐昌历手中的奏折还未翻完,手里的动作不停,面上却无动于衷。

      情绪正饱满,一心想要辩解的文正初一口气卡在了喉咙里,张大嘴想要吐出来,皇上给牢牢堵住,尴尬地跪在地上时不时偷偷张望那份奏章何时才能看完。

      不慌不忙地翻完最后一页,齐昌历提起笔蘸了蘸墨刚想要下笔,又仿佛想到什么一般将它放了下去。

      “文爱卿,今日祁园发生之事,你是否已清楚?”
      终于开了口,文正初立马回答:“回皇上,老臣大致知道。”

      齐昌历的声音低沉下来,“冲撞庆典,当着朕的面唱妄语,当着天下人的面闹出笑话,你府里的人可真有本事!”

      “皇上,”文正初在来时的路上就已经想好了应对的说辞,虽然有些紧张,总归不大担心,“这人是花集府的知府给老臣送来的,老臣只是看他确有才能才好心收留,实在不知他会干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啊!”

      “好!”见文正初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齐昌历气不打一处来,把手边的毛笔与刚看完的那本奏折一股脑地向文正初扔去,“来,你拿去看看。”

      没想到皇上突然发了这么大的脾气,被撒了一脸墨的文正初脸也不抹,连忙捡起膝前的奏折,刚翻开一页,“依近年惯制,载盐十船……”几个字立马映入他的眼帘。就在这一瞬间,文正初突然感觉自己背上出现了数千只蚂蚁,密密麻麻一寸一寸地爬着,麻得人直不起腰来。

      齐昌历见他额头上渐渐冒出的汗,道:“这么快就看见了,你再说说,这又是怎么回事。”

      文正初不敢抬头,闷声道:“皇上,老臣愚昧,不明白。”

      齐昌历简直要被文正初的厚脸皮给逗笑了。

      “上月末,江南运盐司在南戈府翻的船,文卿可知有几艘?”

      不等文正初答,齐昌历继续将话接了下去,“你不知,那朕告诉你,十五艘!你告诉朕!多出来的那五艘是从何而来!”

      文正初感觉背上的蚂蚁已经抱成了球,正骨碌碌地一路滚下来。

      “江南都转运使的名字是否也忘了?是否要朕提醒你一下?”

      文道远是他的外甥。文正初不知该如何辩解,虽然他让道远做转运使确实有私欲在,也三番四次警告过要小心谨慎,但实在没想到文道远胆如此之大,就连他也是在出事后才得到的消息,而将盐分散私吞,更是刚刚才被告知。

      “朕今天就网开一面,这两人你只认领一人就行。”

      “皇上,”认领一人都不行,文正初一路膝行至紧靠台阶,磕头道,“老臣真的冤枉!老臣一片忠心,天地可鉴啊!”

      磕头声“嘭嘭嘭”的响起,齐昌历今日的目的本也不是至文正初于死地,便让高巾去将他拉起。

      “够了,你起来吧。朕今日召你来不为别的,只是要警示你,为官者,勤俭清廉,一心为民才是正道,莫不要终日钻进钱窟窿,换来个官毁钱销。”

      苦肉计起了作用,文正初连忙叩拜谢恩,暗庆自己逃过一劫。

      “但是,”齐昌历的话锋又是一转,“吏部尚书用人有误以至祸及百姓,朕绝不能饶。”

      文正初膝盖一软,又有想要跪下的冲动。

      “明日早朝朕会下旨,革去尚书一职,你且去户部待上一阵,待他日认清自己的失误,朕定让你官复原职。”

      文正初明白事情已经不可逆转,心不甘情不愿却也无可奈何。

      “谢主隆恩!”

      待文正初走出了乾清门,高巾将扔在地上的奏折捡起放回桌旁,想要说话,却又不敢妄议朝政。

      等齐昌历翻开另一本奏折,高巾还是忍不住走到了桌边,轻声道:“皇上……”

      “怎么了?有事就说。”

      “老奴知这话不当讲,但是刚刚的明明是一个大好机会,为何……”

      “想不通就别想了,”齐昌历本不欲解释,但想了想还是补上一句,“就算是空心柱,也是支撑屋子不塌的关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