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一字之差重千金 ...
-
上月,我骑一辆电动车上街,在一条较为拥挤的慢车道,遇到一部私家车停在路中间,我想从这辆不守规矩的小车旁快速穿过,不料停车者突然打开车门,与我的电动车猛然相撞,导致我从自己的车头射出约两米远,右脚软组织严重受伤,所幸的是,腿脚骨头均无大碍。
次日,一哥们电话邀请我去酒店小聚。我向这位朋友表示歉意,并向他解释,自己遭遇车祸,腿撞了,不方便行走。不料这位朋友将我的“腿撞了”听成“腿断了”,不仅自己大惊失色,而且急告其他几位朋友。于是,打听、慰问的电话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中国汉字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在书写文字或口头传递某种信息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字的特点和作用,不能想当然。有时一字之差重千斤。我们要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
我曾亲眼见到一书写寻物启事的当事人将“不胜感谢”写,“不甚感谢”,一个“胜”字和一个“甚”字虽然谐音,但意义却截然相反,还有“治病”与“致病”, “仪容”与“遗容”,都是国人较为敏感与忌讳的词语。
中国有些谐音和相似的汉字的意思,用“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例如,央视曾在一段时间经常播放的公益广告呼吁人们要“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还有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虽然仅一字之差,但语义大不相同。“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则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显然大相径庭。
历史上有不少因一字之差导致严重错误、甚至严重后果的事例。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冯玉祥、阎锡山在河南进行大规模的中原大战。战前,冯玉祥和阎锡山为了更好地讨伐蒋,商定率军在河南北部的沁阳会师,然后集中兵力一举歼灭驻守在河南的蒋军。但是,冯玉祥的一位作战参谋在拟定命令时,误把“沁阳”写成“泌阳”。恰巧河南南部有一个泌阳,该地与沁阳相距数百公里。这样一来,就使冯玉祥的军队误入泌阳,因而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战机,让蒋军争得了主动权,最后导致中原大战以蒋的胜利、冯玉祥和阎锡山的联军失败而告结束。
可见,我们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中,切不可小视一字之差的严重性。因为一字之差,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一个军队的前途和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