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拜谒孔庙 ...
-
从江苏徐州乘车北上,进入山东地段后,就仿佛进了历史回归的快车道,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寻觅微山湖畔当年铁道游击队抗日活动的踪迹,孟子的故乡邹城就在我们眼前一晃而过。这样,不到4个小时,我们就穿越了悠久的历史时空,到达了2000多年前的孔子故乡——曲阜。
那天天色很暗,整个孔庙灰蒙蒙的一片,一棵棵粗壮的柏树以各种不同姿态向人们展示着自己饱经沧桑的身躯和容颜。漫长的岁月在它们老态龙钟的身上镌刻着许许多多的形态各异的奇特烙印,但它们仍然顽强地挺立着、生长着,在阴霾中显得更加伟岸挺拔。其实,在这种天气拜谒孔庙应该是恰到好处,朦胧的天色给这古老而又深沉的大院增添了几分凝重和神秘的气氛,加深了人们对这位文化先人的敬重和仰慕之情。我想,如果这天是阳光普照,就不会有这种效果。
大威殿是孔庙的核心,殿门头镶嵌着康熙皇帝手书“万世师表”四个金色大字的匾额。殿内供奉着孔子慈祥的坐姿塑像。在孔子坐像两边,分别悬挂着“斯文在兹”、“德斋帱载”、“圣集大成”、“民生未有”等清代皇帝雍正、嘉庆、道光、咸丰的手迹大匾,昭示着历代国君对这位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以及世界文化巨匠的尊重和敬佩。
导游告诉我们,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年轻时曾当任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畜牧的“乘田”等小官吏。五十岁前后出仕,历任鲁国中都宰、司空(主管全国工程建设),司寇(主管全国司法)。但他在五十四岁才华处于颠峰期时,却辞掉了所有官职,去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仁政德治等政治主张。可见,他淡漠权势、注重教育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称道和赞扬。孔子的成功经验同时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权利和财富都是身外之物,人只有具备博大精深的真才实学,才能流芳百世;只有为人类灿烂文化和历史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才会被人们千古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