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3、相见争如不见 ...
-
一个人骑马赶到了宫门前。
出示腰牌。
放行。
他的前路畅通无阻。
他甚至进了畅春园的书房。
他找元昊做什么?
澄琉全错过了,等她到的时候,只听见元昊对那个人说:“你跟太原王说,朕同意了。”
“多谢陛下体恤!”这大概是说这句话的人里最诚挚的一个。
“他这两天怎么样?”
那个人叹了一口气:“一直病着,这些天终于有了起色。”
“朕问的是你们王爷。”
“哦,哦!”那人更沉重地叹了一声,欲言又止,最后只摇了摇头。
“他们两个还是那样吗?”
“是。王妃想着法儿地气王爷,王爷跟她生气,气消了又开始生自己的气。”
“偶尔还会生朕的气。”
那个人连忙磕头:“王爷绝对不敢生陛下的气!”
“好了好了,他什么样朕还不知道吗。”元昊说:“你回去复命吧,他等着肯定心焦。”
那个人退下了。
“事情怎么样了?”澄琉问元昊。
“那个崔细细眼看着自己的病快好了,也威胁不动八叔了,就开始跟八叔来软的。八叔只好跟我商量,让我今晚去勾栏看杂戏,给姓崔的远远看一眼。”
“她不是快死了吗?怎么又要痊愈了?”
元昊嗤笑一声:“也就你跟八叔信她快死了,小风寒而已,装得还像模像样。”
“好吧。”澄琉说:“那你还得早点准备,约得那么急,今晚就要去。”
“你跟我一起去。”
“为什么!”
元昊看着她:“我们不是好朋友吗?”
“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算了,你这个人真是不仗义。”
“主要是我不喜欢听戏......”
“什么都别说了,原来你是这样的人。”
“你怎么不讲道理。”
元昊摇头,说:“有的人,嘴上说得漂亮,但是真的有事情了,她比谁都跑得快。”
“行行行!”澄琉捂住他的嘴巴:“我去!”
夜里的魏国街市是什么样的?
好像天底下的灯全都在这里了,亮堂堂的,好像不夜城。
近处是人声嘈杂,远处有丝竹之音。
糖——葫芦——
山楂——水——
油酥果子诶——
馄——炖——
这是人声。
丝竹之音呢?
在饭馆子里。有伶人来卖艺的,你刚在那里坐下,如果点的菜式昂贵,或者衣服上有家徽,那么立马就会有个娇滴滴的声音问你——
“老爷,小女为您弹奏支曲子吧。小女会弹歌颂您父亲的小调。”
再晚一些,她们就回到院子里准备晚上的表演了。
搞不懂为什么魏国人喜欢这么晚看杂剧,仿佛夜晚总是对他们有无限魅力。
澄琉已经开始打哈欠了。
“如果困了,可以喝一些茶。”元昊说。
“太苦了。”
“那就佐点心。”
“我已经撑了。”
“别睡觉。陪我说会儿话。”
“说什么?”
“我有些紧张。”
“你紧张什么?”
元昊看着她:“崔细细有几年没见过我了。你说,要是她这一见我,马上就斩断了情丝,是不是说明我没有从前英俊了?”
澄琉昏昏沉沉地默然片刻,说:“或许是因为你身旁的我太美了。”
“你真是厚颜无耻。”
“你也是。”
接着,其他观众爆发出了一阵喝彩。澄琉也不明所以地跟着喊了两声好。
“演完了,我们可以走了。”元昊站起身。
“你——你等等!”
这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澄琉转头看过去,那是一个非常瘦弱憔悴的女人,干得像块枯木。
她或许已经许久不曾装扮过了,但是她今天穿上了她从前最漂亮的裙子,戴着精致耀眼的钗环。
有侍卫上前拦她,却被元昊制止。她感慨万千地一路走过来,还未开口,泪就先流了下来。
“你有什么话,就快些说吧,澄琉困了。”
澄琉摆摆手:“没事,没事,你们聊。”
元昊握住她的手,然后掐了一把。
崔细细笑道:“你还是喜欢看这出《琅琊记》。”
“澄琉要看,我才带她来的。”
崔细细这时候看了澄琉一眼,然后摇摇头:“你不过是找了个人来演戏骗我。”
澄琉很想点点头。
“那为什么一定要带她?”元昊很坦然地微笑:“我有那么多妃子。”
崔细细冷笑:“是啊,你总是不会娶你喜欢的人。”
元昊摇摇头:“她还是个孩子,还未及笄呢。总得等她满十五,不是吗?”
“遇上你的时候我也才十四岁啊!”崔细细忽然痛哭。
元昊给对面的侍卫使了个颜色,那人快速地在崔细细身上点了一下。
然后她哭声一滞,便倒下了。
“你们干什么!”太原王冲了过来:“她还是个病人!”
“只是点了她的穴道而已。睡一觉说不准会好些。”
“她为了见你,一整天都在打扮!”一滴眼泪从太原王眼里滑出来:“她都多少年没有笑过了。”
“八叔,我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是我你又能怎么办!”元昊看着他:“从前我帮她的忙,是听你的意思。她向我表明心迹,我也严辞拒绝,我还要怎么样?喜欢没有错,难道不喜欢就有错?”
太原王的神情一点点地变得懊丧:“是,是,她不喜欢我也没错。”
“八叔,你何必呢?”元昊去拉他:“你可以有其他人——”
“我不要其他人!”太原王推开他,然后抱着崔细细离开了。
元昊看向澄琉,摊手道:“今天谢谢你了。”
他们并肩走在深夜的魏国街道,这时候整个魏国都疲惫地准备入睡,走在这样的一条充满倦意的街道上,他们也浑身沉重。
总得说点什么好。
澄琉道:“其实我已经十五岁了,只是没有行笄礼。”
元昊看着她:“你想说什么?”
“如果崔细细知道了,那就穿帮了。”
“穿帮就穿帮。”
太多的陈年往事,太复杂的纠缠,没有谁会去细细思量的。即便是想来想去,最后每个人都觉得吃亏的是自己。
所幸在这样一个喧哗的夜晚里,所有人都已经身心俱疲。这样的陈年琐事,只要睡一觉,便翻了过去,第二天醒来,所有人都会又被卷入新的忙碌和麻烦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