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
每年夏叶油绿的时候,总能吃到热乎和的粽子,尤其是端午前后,大街小巷随处可闻淡雅的粽子香味,什么竹叶粽、火腿棕、豆沙棕……琳琅满目。端午那天,早餐必定是一两颗热乎乎的粽子伴上一杯豆浆或者牛奶,,民间还会举行场面壮阔的龙舟大赛,那场面,真是锣鼓喧天,旌旗招展,人山人海,除了春节,似乎只有这端午有如此热闹了。
这粽子,本是祭祀屈原的,赛龙舟,亦是如此,端午,更是如此。这热闹的场景,很难让人想起两千三百多年前,曾经有以为骨瘦嶙峋的老人站在汨罗江畔,欲投江自尽。
是呵,时空已经跨越两千多年,先前沉江的悲壮如今已经是震天的喧闹,此刻此景,谁会想起两千三百年前,屈原正遭流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是呵,如今的人儿怎么能体会到屈原当时的心境呀?君主罢了我的官,抄了我的家,都无所谓,至少我还有一片可以流浪的土地,可是,眼睁睁地看着连最后一片可以栖息的土地都被秦国夺去了,还有何尊严和信心苟活于人世呀?
沦为亡国奴的屈原来到江边,任冰冷的江风刺痛那根紧绷的神经,他想到了那些奸佞小人的丑恶嘴脸,想到了黎明百姓被欺压的痛哭,想到了自己遭受排挤的无奈,他绝望了。他站在江边,任满头的乱发被风水弄,潺潺的水声就想金钟铁马在他耳边回响。
一位渔夫正好从这里路过,见屈原如此萎靡不振,便问:“你已经不是三闾大夫了,!何故斯沦落到这般田地呀?”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才沦落到这步田地呀?”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是呵,渔夫怎么能理解屈原的心境呀!他徒有报国的理想,一身的才华却得不到施展。
他精通历史、文学与神话,洞悉各国形势和治世之道,人又聪明,口又才好。司马迁说他 “博闻强志”,“娴于辞令”。20多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比楚国的令尹只低一级。对内,他与楚王讨论国家大事,发布号令,对外,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还让他草拟法令,又让他出使齐国,联齐抗秦。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们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就是楚怀王的宠妃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批人目光短浅,妒贤害能,一心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把国家的长远利益置之脑后。他们的权势很大,整天围在楚怀王身边,左右怀王的言行。
也该屈原不幸,遇上了楚怀王这个昏庸的君王,怀王不能明辨是非,往往被小人左右,对于贤能将才屈原也不例外,他听信了谗言,渐渐疏远屈原。而疏远屈原最直接的后果便是国势的衰弱,渐渐被秦国掌控,屈原对此既痛心疾首,却又无能为力,看到国家迅速败落,民生多煎,他只好借诗歌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
他的《离骚》成为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他最宏伟的诗篇,他在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
一直以为,爱国能像屈原这般彻头彻尾,爱得这般轰轰烈烈,便是英雄也难以企及。认识屈原以后,才知道原来爱国之爱与男女之爱、母爱一样,一样能爱得轰轰烈烈、无私无畏,爱得感动天地。
是呵,被君王流放以后,还在上下求索救国之路,这等胸怀之人,怕千百年才能出现一个,而屈原是第一个。面对君王和士大夫的排挤,他委屈着自己的心志,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暂且忍痛把谴责和耻辱一起担承。保持清白之志而死于忠贞之节,这本为历代圣贤所赞称!可是屈原得不到称赞,反而因谏真言儿获罪,他只有大放厥词,宁死不屈地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自古以来,这条求索之路就不是那么简单,而屈原又是最先吃螃蟹的那个人,所以他命途多舛。当秦国丞相张仪前来楚国用六百里城池诱骗怀王与起齐国断交时,屈原敏锐地发现了秦国的阴谋,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阻止怀王,可是,他再次失败了。这位智昏的楚怀王自取恶果,客死秦国之后,可怜的屈原再次被流放。
这次,他被流放到了汨罗江一带,从此再也没有回归仕途。看到城门被破,血流成河,人民流离失所,他彻底绝望了,感到再如何去求索也无法扭转败局,于是,他来到汨罗江畔,在渔夫莞尔一笑之后,纵身一跃,跳进了湍急的江水中。
他虽然在政治上失败了,可他留下来的诗词巨著一直激励着后背不忘雪耻,立志为国,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是呀,这条路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走过呵,而他称得上是第一个!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在他上下求索的道路上写下的诗句又激励着多少英雄坚持自己的真理呵1
是呵,在最关键的时候,唯有屈原是清醒的,唯有他识破了秦国的阴谋。整个国人,也只有他力谏楚怀王变法改革,因为他的改革,楚国国力有了提升,是楚国成为当时合纵的首领。
文人本也萎靡柔弱,但是只要被奔腾的激情裹卷,便有不可阻挡的力量。屈原正是被爱国的激情所裹卷,所以即便“路漫漫其修远兮”,他仍能上下而求索。
若说陆游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么屈原便是爱国诗人的先祖。能像他这样爱国爱得自投于汨罗江的,恐怕也只有他了,是呵,他把一生的心血都耗用在报国上面了。问世间,何为大爱?这便是一种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