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雾夜得龙鳞 ...
-
柳青扬与李鱼连夜启程,赶往貔墨山庄。行船两日,是夜船抵京师衡河。
春江寒水,月色轻缭。飞鸟浅鸣,点水无痕。朦朦烟景,泛舟如入蓬莱,淡淡天光笼罩着一方暮色水乡,静了的夜如沉睡画卷,不知归梦。
青暮下,孤舟一点,翩游入画。
月挂船梢,星光点点。船头小黑点忙忙碌碌,跑进跑出,不一会提杆收篓,返身进舱。李鱼提着个大鳖,来回晃荡,衣襟沾满雾露,眉梢顽笑,一脸兴奋道:“鱼虾没吊着,大鳖来凑数,嘿嘿!”大鳖用力扭了扭,象是不满,探着个脑袋似乎不惧生,四下东张西望。
画船内,明澄案几,茶炉微温,暗角小置熏坛,仙香袅缕。柳青扬暖龛上端坐着研棋,低眉应了一声,便没了下文。
李鱼抱着大鳖凑近身,不屑道:“如此对弈,真是无趣。”又指着棋盘道:“两路人马混战,你一人统帅布署,如此玩法,倒是该如何下手,此弈要分胜负,堪比登天。”
“胜负倒在其次,搅局才是关键。”柳青扬拈着棋子,略有所思道。
李鱼正探身问个明白,忽闻帘帷外,古琴声由远而近,扉靡之音似从遥远的天际飘来,似山涧清流,壑谷幽风,兰湖烟景皆淡去,一江春月轻涟,落花无数。
沙鸟轻伫岩礁,晃失了神,飞鱼出水惊折腰。夜幕长空,孤鹰低空悬鸣;古木巷道,虫鸟私语窃窃;万千蛇蟒过江,白水打浪。
流风吹乱了发,柳青扬轻轻道:“香河殊绝,幽音成径,瑶瑟无影人,惟有霏音来。”
“看,那边有船。”李鱼惊道。
水天相接处,孤雕盘桓,低声幽鸣。画舫檐下香灯长盏,淡色长纱轻轻飞舞,琉璃水面山光掩映,暮霭风流,画船青波点水,驾潮而来。
水面自分左右二道,画船乘月而来,那船身成赤色蛇形状,雕缛相辉,灵神俱矣,仙游江面,如龙惊澜。
惟闻江上瑟瑟曲,不见案前抚琴客。舫外檐栏,雾霭袅绕,四周幔幕垂垂,舫内娇影袅袅婷婷,映照帷帘。如斯光景,李鱼更觉神飞,浮想连翩。
待众人回神,那船早已消失于江面。柳青扬远望长天,出神许久。
“说来便来,一会工夫就没了影,快的没谱,真真怪哉。”李鱼逗着大鳖道:“咱们要是有这个速度,一日便可抵京。”
“这样的船只,可是经常见得?”柳青扬转身问艄公。
“方才那船逆风而行,行速却如此之快,甚为少见,老朽在此撑篙数十载,还是头一回见着。”艄公接话道。
李鱼搓了搓手,又拢了拢衣领道:“外观看来,不太象商船,若是游船,大半夜的赏景于此,未免荒诞,如此逆风疾行,行的如此轻松,绝非常人所能及,莫非——”
柳青扬作摇头状,示意言尽于此。
春夜寒凉,冷风迎面而来,李鱼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微红的鼻子被揉了又揉:“这船怎么越来越慢了。”
只见水面白雾笼江,袅袅千里,孤舟穿行其间,如入茫林。
“此夜风吹东南,与我等行舟方向一致,方才顺风而行,而眼下却逆风而驶,这航道虽相同,方向却做了改变,逆风之下,船速岂有不减之理。” 柳青扬道。
“和原来的方向相反?又往回走了?” 李鱼转头欲问艄公,那艄公放下摇橹,大步上前,诧异道:“二位客官,这鬼打墙打到河面上来了,船总在大雾中穿行,怎么也出不去,舵也不听使唤,航向不太对啊。”
柳青扬放眼四周:“茫茫白雾环船而布,兜成圈状,方外十里布成圆形,无棱无角,让人难辨方位,视觉混淆之下,极易迷失方向。”
“此为何人所为?我等该如何出得这片水域?”李鱼四下观望,又到船尾探明水况。
“二位客官,依我看,待到天明日出,迷雾散去,到那时再走不迟。”艄公道。
柳青扬不作答,环顾四周,又抬头望天道:“迷雾环船,兜成圈状,顶上却开了口,不作封合。”踱出几步又道:“此局形设,恰似一盅茶壶,四周封合兜水而盛,却不配置壶盖,于外形看来,壶具若缺了顶盖,壶身便难成一体,美中不足,是个不小的纰漏。”
“你的意思是——,此迷雾阵,顶上未作封合,乍看下,易疑为此阵纰漏,然其则暗作了指引,以示后路?”李鱼道。
柳青扬赞赏道:“长进不小,孺子可教。此阵并未设作死局,迷雾环船而设,却没有漫天而布,上方留得一片青天,绝非虚设。”
“既非虚设,又为何意?”
柳青扬直指顶上:“漫漫星空,北斗为引。”
“北斗星?”李鱼抬头望天,疑惑道:“这么多星星,哪颗啊?”
“天罡北斗,七星合合,此星状似斗把,长而微曲,由七星会合而成,星位居于北。北斗星又唤启明星,此星夜间出现最早,在星空中亦最为璨亮。”
艄公放下摇橹,指着北边的星空道:“那颗最亮的许就是了。”
“北斗哥,久仰,久仰。”李鱼一脸正气,对着天空拱手道。
柳青扬转身又道:“北位既已定,其余方位便不得而知,沿方才我等来时所行东南方,取道而行,直出迷雾。”
艄公用力摇着橹,水声哗哗作响,小船很快便改变航向,以天罡北斗为引,船行东南,渐渐驶离迷雾。
两刻钟后,船出雾口,便见一女子翩然舟上,持物而立。待船行近身,那女子便奉上一锦盒道:“恭候各位多时,奉主人命,在此承献此物。”
“此为何物?为何奉予我等?你家主人是为何方高士?”
“不便多言,告辞!”语毕那女子便驾船飘然而去。
“真真怪哉。” 李鱼捧着锦盒直摇头,返身入舱。
二人端坐桌前,取过锦盒,持灯细观。那红棕檀盒,细绒镶边,四角作缕空雕纹状甚为精致。盒身右侧镌刻着龙鳞二字,笔道迥峻,草体潇洒。待将锦盒轻启,掀去覆丝,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俱龟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