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倒数第二章 ...
-
时间就像是一条流逝而去的河,你无法去形容他速度的快慢,有时一秒钟仿若一年,有时一辈子仿若只是一瞬间。英国有一位伟大的作家,叫做狄更斯,他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高端的年代,这是最傻逼的年代。可能人类的每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时代也是这样,可能翻开历史课本,有些你甚至都搜不出几个名人的时代和你能朗朗上口大师辈出的时代也许在某些方面都是一样的。科学和艺术,总有一个在先行,就像是人,心灵和身体,总有一个会在路上。
既然,时间就像是一条流逝而去的河,那么作为流逝的河,他就还有一个属性,那就是不可逆转。它不像是男人帮那部电视剧,即使已经大结局,还给了一个逆转让你去感叹和思考。
曾经幻想像孔子一样感叹道,逝者如斯夫。听着成功学的歌曲总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错觉。可能真的像孔老夫子说的四十才能不惑。噪杂的世界,中国人穷了好久,好不容易翻身做了主人,更是激发社会的奢靡和享乐。科技的日益发展,却无法满足人类内心的空虚,正因为这样,□□毒品和大麻的强效,才激发了瘾君子的趋之若鹜。
许多人抱着诗与远方想去流浪,去诗化美丽浪漫这个未知的方向,藉以逃避苟且的现实。过程的辛劳或许可以扔掉,但是心灵的心酸却弥补不了内心空虚的原因,到最后,人们终会明白,每个人要找到一个能填补内心空虚的诗与远方,而不是真的带着狂放年少与不羁而去逃避去流浪,那样满足不了内心空虚的原因。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会有一千种结局。蝴蝶效应更是告诉我们,一个小的变量便可能引起结局的质变。本文算是一个悲剧的结尾中的一种,原本想过无数个悲剧结局,什么客死异乡,眼睁睁看着爱人结婚,还有被朋友骗取了一生的积蓄最后潦倒一辈子。有个词叫哀莫大于心死,最后选了一个不是最悲惨的悲剧收了尾,此处也正是表示了我还未真的心死。
明眼的人应该看得出来,我并没有去说远方流浪有多么不好,只是想告诉大家,找到了能让自己每天充满着激情,每天都快乐,每天都充实的人或者事业,那么那个人或者你致力的事业,就是你的诗与远方。生活就是去适应远方,生活总会有一天会一脚踹在你的屁股上,把你踢趴下,嘴里啃着泥,但是你给自己找到了远方,生活就会跟着你去适应,直到你停下脚步,他追上你,才会给你一脚。
就像是我特别特别尊敬的一个人,高晓松,一样。愿他不被生活追上,开心自由快乐。
小说看似杂乱,但自己感觉还是写了几个人几个故事,来展现了我这么一个九零后的读书人的想法。其中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是我遇见过的例子,比如那个开玛莎拉蒂的,他此时在KL创业,已经小有规模了,的确每天在朋友圈里发着一些励志的东西,我认识的很多人都感觉他很傻逼,但是就想是他有一天发的一条状态,有梦的人睡不着,没梦的人睡不醒。如果你是一个向上的人那么久不会拒绝他的那些状态,如果你不喜欢,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你惧怕想逃避这些。他已经从本田创业到宝马了,虽然不是七系那些很豪华的系列,但是我相信,他会有一天开上玛莎拉蒂的!因为他有着自己的远方,并且不断奔跑,让生活追不上他。
这个算得上中篇小说的几个故事,真的倾入了很多的情感,每个认真写过的人都应该知道,写得每一个主角都好像是自己身上的一块肉一样,每个写作的人都是一个母亲,孕育着生命。王冉这个角色实在是充满了太多的情感,主角的性格与我有点相似,爱屋及乌爱自己,哪怕我真的想过,我本人会有一天会躺在大街上,没一个人认识我,吟着顾城的诗苏轼的词,就这样冻死在了人情冷漠的社会,但是自己写了小说真的害怕一语成谶,没办法我也是个贪生怕死之徒,于是乎写了另一个结局,来满足一下自己希望自己更好的心愿。无独有偶,写完后百度一下王冉,竟然还真有一个叫王冉的,毕业哈佛,高盛投行,现如今应该也算是金融行业的一号人物,真的无心,一切巧合,没有阴谋论。最后一章,附送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最后一文,由于临完工,实在写得自己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就这样吧,带有爽文一帆风顺主角光环性质粗糙的结局,也许也就是希望自己也那样吧。介绍里说过,就想希望像是叔本华那本书一样就行,我不用等到尼采那样的大师,等有几个喜欢聊天的人谈论谈论我看到了也会心满意足,即便是离开了这个表象的世界,我亦快乐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