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马无夜草不肥3 ...

  •   自从高宝开学后,赵雨壮找过高宝三次,每次高宝都在跟家庭作业苦苦奋斗,没有时间陪着赵雨壮出去乱晃悠,两人在高宝家后门短暂会晤的只能说上几句话。赵雨壮不想在高宝面前显露自己异于常人的知识水准,所以根本就没有帮高宝补习功课的打算,想着索性等到高宝留级留到跟自己同班,进入前世一样的轨道上来,帮他补习功课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赵雨壮自己也不想成为老师同学眼里的天才儿童,然后连跳几级,这对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任何好处。凭着超强的记忆力,赵雨壮记得上辈子自己经历过的小考、中考、高考、研考的很多题目,一旦求学的轨迹与前世偏离,自己就发挥不出更多的优势。
      就拿早已过去二三十年的小考试题来说,赵雨壮记得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我希望”,记得两个成语填空“万籁寂静”和“姹紫嫣红”,记得数学最后的大题目是“两辆列车相互对开,求相碰的时间和地点”。这些深深刻在赵雨壮脑海中的试题不仅是赵雨壮求学升学的法宝,更是日后用来改变高宝和小卞三两人人生轨迹的无上利器。
      幼儿园开学后,赵雨壮担心瘦巴猴的王老师会找自己的麻烦,幻想在陈喜梅新做的背包里面藏一把刀,等到瘦巴猴没事找碴,就把包里的刀抽出来,用猫戏老鼠的表情冲瘦巴猴威胁道:“王老师,你知道脖子两侧有动脉,叫做颈动脉,只要用刀轻轻一捋,立刻就会热血喷涌而出,就跟喷泉一样,堵都堵不住,不到半分钟人就会因为失血过多而陷入昏迷,不到一分钟就会死亡。我虽然力气比较小,但乘着你休息不注意的时候下手,应该不会失手。我现在刚刚才虚岁八岁,就算把你杀了,连少管所都不用进去。另外,你也知道我家情况,穷得叮当响,根本没钱赔给你家,你被我杀了等于是白杀。我安分守己的做你的学生,你安分守己的做我的老师,咱俩彼此相安无事最好,谁也碍不着谁,否则我手里的刀可不长眼睛。”
      可惜,赵雨壮自编自导的惊悚剧本根本就没有演出的机会,只能在大脑中不停的排练。开学后,赵雨壮就躲在教室一角的小桌边,一个人用铅笔在大白纸本上构思自己的小说,发现有不会写的字就查看新华字典。如此数天下来,瘦巴猴竟然对赵雨壮的异常举动不理不睬,完全任由赵雨壮在角落里自娱自乐,倒是胖胖的钱老师关心的问过两次赵雨壮在干什么,赵雨壮都是自豪的挥舞着手里的新华字典,并把大白纸本上面几页特意写得歪歪扭扭的字给钱老师看,宣称自己正在刻苦写字。钱老师瞄过几眼后,拍拍赵雨壮的小脑袋,鼓励赵雨壮继续努力。

      ××××××××××
      用了整整二十天的时间,赵远山终于将木船社西侧的荒地整出近千平方的长方形地坪出来,望着自己丈夫的劳动成果,陈喜梅兴奋的站在用碎石铺就的地坪上跟赵远山商量借钱、买材料、找泥瓦工等等一系列的事情,最终商定让陈喜梅出面向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借钱,然后再找廖春根帮忙买材料和联系泥瓦工,廖春根毕竟是条地头蛇,方方面面比赵远山夫妇要熟悉的多。
      事情拍板敲定,陈喜梅决定周日去镇江卖背包的时候,顺便跑一趟陈海宝、陈海福和陈喜娣这三家,同时带上了大丫头赵雨虹和老巴子赵雨壮。陈喜梅不愿意跟最小的弟弟陈海友去借钱,因为陈海友还没有成家,陈喜梅拉不下这个脸。
      陈海宝和陈海福兄弟两人都是丹徒航运公司的船队船老大——轮船头开船的——常年在长江沿线开船,两人每年回家的次数寥寥。兄弟两人的媳妇都在位于丹徒镇上属于航运公司下属分厂的丹徒船厂上班,陈喜梅跟两兄弟借钱,其实就是跟大嫂和二弟媳借钱。
      陈喜娣原本跟自己的丈夫赵远胜在船队上跑船,自从儿子大了要上幼儿园,于是去年陈喜娣向航运公司总部递了申请,调动到谏壁镇上的缆绳厂上班,目前住在缆绳厂的职工宿舍里面。
      周日一早,陈喜梅就带上赵雨虹和赵雨壮,挎着三个做好的背包,赶着23路来到镇江。将姐弟两人送到船舶学院门口后,陈喜梅将背包丢给赵雨虹,再三嘱咐赵雨虹就一直呆在船舶学院门口叫卖背包,等着自己借钱回来,并一再叮嘱赵雨壮好好听话,跟着姐姐不要乱跑。临走前,陈喜梅塞给赵雨虹一块钱,让姐弟两人中午在船舶学院门口的小吃店里吃碗面条,不要太省。
      陈喜梅乘坐3路公交,晃晃悠悠的来到丹徒镇,下了车就向车站旁用三轮车摆着的水果摊上买了四斤苹果,分成两袋包装,接着就一手提一袋的向大嫂子段应桦和弟媳妇马春花所住的老四合院进发,今天是周日,陈喜梅心想两人肯定在家休息。
      老四合院位于古京杭运河的岸边,真要算起丹徒镇上的这段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始皇帝身上,是他老人家最先开凿出来的,隋炀帝也只是在这段运河的基础上疏通和扩建。
      老四合院砖木结构,原是一个资本家的小别院,解放后收为国有,后来成为丹徒船厂的办公楼。因为是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阴暗潮湿不说,多生百脚【蜈蚣】,所以进入七十年代中期,丹徒船厂在船厂船坞旁新建了一栋砖石结构的办公楼后,就把这个老四合院改为职工宿舍。
      寒冬初春的大风季节,为了挡风,四合院北面的大门基本上是关闭着的,陈喜梅手拎两袋苹果的来到老四合院的北门,用力拍打着包着铜皮的大门。
      没一会,大门打开,探头探脑的陈晓骏一看拍门的竟然是陈喜梅,立刻惊讶的大声嚷嚷起来:“大娘!大娘,你怎么来了?!”
      陈喜梅跨过四合院那高高的门槛,笑着对陈晓骏问道:“你妈还在家啊?”
      陈晓骏把大门再次闭合起来,用门闩插好,回答道:“在啊!”
      陈喜梅停下身形,看着陈晓骏继续问道:“你大伯母呢?”
      “也在啊!”陈晓骏不解的答道:“大娘,你今天过来是来玩的,还是有其他事情?”
      “大人的事,你们小孩子就别多问!”陈喜梅笑着将一袋苹果递到陈晓骏手上,说道:“你跟你妈去说,我先去你大伯家,然后再到你家。”
      陈晓骏接过苹果,回了一句“好嘞”,然后就兴冲冲的转回家去,陈喜梅则穿过四合院的天井,来到南面的东厢房。马春花一家住在四合院北面靠着北大门的西厢房,段应桦一家则住在四合院南面靠着南大门的东厢房。
      四合院上下两层,东西南北楼上楼下一共十四个厢房,也就是说一共住了十四户人家。四合院的南大门外面是一个封闭起来的小院子,院子中间有一口深井,东南角是公共厕所,环绕院子一周是一排低矮的小房子,用来给这十四户住家当厨房。
      住在四合院里的住家都是丹徒船厂的职工,陈喜梅理所当然的全部都认识,在穿过天井的时候,碰到了总要打两声招呼,就这样几乎一路客气话的累牍连声之中,陈喜梅来到了段应桦的厢房之中。
      四合院隔音效果奇差,段应桦其实在陈喜梅跟别人打招呼的期间,就已经获知陈喜梅的到来,于是从橱架上取出一个瓷杯,用开水烫好后,就等着陈喜梅进屋。
      一间厢房被隔出三个房间出来,大人睡一间,小孩睡一间,另外一间作为客厅,因此客厅显得特别局促。陈喜梅将苹果放在饭桌上,然后顺势就坐在饭桌旁的椅子上,问道:“大嫂子,你家晓静呢?”
      段应桦跑了一杯绿茶端给陈喜梅,道:“晓静的班主任找晓静有点事,所以吃过早饭就出去了,差不多要到中午才回来。”
      姑嫂两人没说两句话,马春花就风风火火笑容满面的走进屋来,大喊着:“哎哟,大姑子今个来玩,都没到我门上坐坐,看来是瞧不上我们家哦!”
      陈喜梅是来借钱的,可消受不起马春花的诨打诨杠,连忙站起身,笑着解释道:“小马这话可冤枉死我了,人都是要讲究个长幼有序。我先到你家坐下,大嫂子知道了,上门照你这么说一通,我还真是羞得要找地缝钻。”
      “喜梅,你就别听小马瞎吆喝!”段应桦又取出两只白瓷杯,给马春花泡上一杯绿茶,给自己则倒上一杯白开水,继续说道:“小马就是个爱挤兑人的小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
      因为不能刚一进门就跟人提借钱的事情,所以姑嫂三人围着饭桌坐定后,就东拉西扯漫无边际的乱说一通,段应桦和马春花两人不会抽烟,陈喜梅只好憋着烟瘾的喝茶说话,聊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陈喜梅这才开口提借钱的事情:“大嫂子,小马,我今个来呢,不为别的事情,就是想跟你们借点钱。开年后,我跟远山在木船社荒地上整出一大片地坪出来,想在上面盖点简单的砖瓦房子起来,然后养点鸡鸭。”
      陈喜梅的话刚刚冒出个借钱的词出来,马春花就在心底嘀咕:“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新年刚过就跑过来借钱,就她家那穷样,钱借了去,还不知道何年马月才能还上,我有这钱还不如存银行拿利息呢!”没等陈喜梅完全把话说完全,马春花立刻就截掉陈喜梅的话头,大呼道:“哎呀,大姑子唉,还真是不巧,年前我兄弟急用钱,我把家里所有的钱都借出去了,这一时半会,我手上还真是一分钱都没有!”
      陈喜梅知道马春花包括自己的二弟陈海福都是个精明小气的人,想到可能不会借给自己多少,但没能想到马春花竟然把话说的这么绝,当真是一分钱也不想借给她,当下脸色就变得异常难看,暗骂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夫妻两人还真是天生一对,哪有天天看人穷的时候!”
      陈喜梅是个能屈能伸的女人,按照她自己的话就是见过的大场面多了去,这点小挫折有啥不能抗的,瞬间就调整好心情,立刻变得笑意盈然的对马春花说道:“小马这话说得有点不地道,我又没有拿刀逼着跟你借钱,没有就没有呗,我是到这里来碰碰运气,能借到最好,借不到就当亲戚间串门。”
      陈喜梅夹枪带棍的一番话,戳得马春花满脸开花,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马春花很干脆的就借口自己还有事,就出了段应桦厢房。
      段应桦待到马春花走后,开玩笑式的批评陈喜梅,道:“喜梅,你这脾气真得改改,就算她不肯借钱给你,你也没必要跟她说那些话,她到时候跟海福一通枕边风吹吹,你们姐弟不是要闹别扭。”
      陈喜梅喝下一大口茶,不屑的回道:“她爱咋说就咋说,老子还怕了她不成!”
      段应桦笑笑,没有搭陈喜梅的腔,转过话题问道:“你打算借多少钱?”
      陈喜梅突然冲段应桦挑着柳叶眉,笑着反问道:“大嫂子准备借我多少钱?”
      陈海宝憨厚少言,段应桦知情通理,两人对陈喜梅颇为回护,之前段应桦看到陈喜梅脸色大变,知道陈喜梅因为马春花回绝的干脆而恼恨在心,她可不想让陈喜梅提着东西来两手空空去,慢悠悠的回答道:“我这也没多少钱,三十块够不够?”
      “够!够!”陈喜梅喜上眉梢,爽快的说道:“三十不嫌少,五十不嫌多,大嫂子能够借我,多少都是好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