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3 三小姐 ...
-
合欢帐,鸳鸯被,伊迩睁开眼,眼前景物还是不变,明明是在火车上打了个盹,怎么一睁眼就完全换了地方,甚至连人都换了。初时迷迷糊糊的,伊迩只以为自己在做梦,最近几次人清醒了不少,眼前的景象却还是不变,伊迩才正真确定自己真的成了这江三小姐江采萍。小时候总被小朋友们一二三一二三的戏弄,没想到有一天真成了三小姐。
这几天伊迩似旁观又似亲身的经历了三小姐这十几年的生活,只觉得憋屈,十分憋屈。
三小姐对生母没有什么印像,据说是很早就过世了,有记忆定国公夫人就已经是继母了。定国公继娶的是南阳县主,国公夫人对所有的儿女都是一样的和善,只是夫人身边的姐姐们一个个都很严肃,至于管事妈妈们更是威严的不行,轻易不敢使唤。
定国公夫人御下极为严格,尤其是对三小姐身边的人更是管理严格,定国公嫡出大小姐用的丫鬟怎么能轻忽,有错就一定要罚,谁求情都没有用。可是处罚的再严厉,丫鬟们还是笨手笨脚的,半点记性也没长过,连带着三小姐惹出不少笑话。
三小姐出门可能发现脚上的鞋子一红一绿,衣服破了个洞没注意,袖子有时一长一短,外面的罩衫也许是翻的,衣服上的油渍墨渍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总是洗不干净,没法子的时候也只能将就着出门。
梳头的丫鬟总是把头发梳的很松,虽然这样头皮不紧,可是稍微一动就散了,有次扑蝴蝶多跑了两步,头发全都散了下来,看到的人都说三小姐疯疯癫癫,后来还被定国公训了一顿,要三小姐平时多注意仪容。
定国公看见三少爷的时候总很开心,对着四小姐也很高兴,三小姐不明白为什么定国公对着自己的时候就这么凶,是因为我不是夫人生的么?有时候五小姐也能逗得定国公哈哈大笑,三小姐想父亲要是也能对我那样笑就好了。
送来的吃食不是咸了就是淡了,有时还混进了奇怪的东西,倒是夫人那里的吃食还好,可也拿来填填肚子。冬日里的饭菜难得有热的,还好可以自己热一热,只是又多出柴薪有要费好多口舌。
丫鬟们总是粗心大意,杯子盘子花瓶茶壶不小心就摔坏了,库房的妈妈好凶,去要东西的丫鬟经常是哭着回来的,要是不严重就将就着用吧,只是待客的时候千万别拿出来,不然被夫人知道怕是又要责罚了。
三小姐身边的丫鬟总是换来换去的,开始的时候三小姐还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后来发现只用记住贴身的,其他的呆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了,反正那些小丫鬟看起来都差不多,不过贴身的这些换得太快的有时也记不住。
府里的下人在背后说三小姐的笑话,三小姐听见了很生气,冲上去和她们大吵了一顿,好多人都围着看。后来三小姐被禁了三个月的足和抄了一大摞书,因为女儿家应该贞静不该大声说话吵闹,身为大家小姐不该与下人争吵,有失气度。
那几个敢和主人吵架的下人也被赶了出去,可还是有人拿三小姐说笑,三小姐当然要斥责她们,那些下人可刁滑了,身边的丫鬟都说不过,三小姐越听越生气,越闹越大。当然最后那些下人都被赶了出去,看你们还敢胡说八道,那些笨丫鬟也会被赶走,笨嘴笨舌的没了就算了。
可是为什么总有还是能听到下人乱说,那些人怎么就说不听呢,反倒是三小姐每次受到的责罚却是越来越重。后来三小姐也不闹了,只是尽量远着那些人走,没听到就当没有了,那些人走了一些还会来新的,争到最后被罚的还是三小姐。
公侯小姐虽不比公子们要求高,可也不能轻忽学习,定国公府也设有专门教导小姐们的女学。女学的先生很严厉,常常问题不上来就要挨手板,戒尺抽的手心很疼,肿的连筷子都握不住。教规矩的嬷嬷要求很严,三小姐总是因为达不到要求挨罚。
琴艺、棋艺、画艺、书法、品茗、鉴赏、刺绣等等,小姐们的功课很是繁杂。三小姐很努力的学,却没有总是学得不好,那些东西都好难学。教习们来来去去,没有一个对三小姐满意的。
下人们又多了新的话题,三小姐还是长姐呢,怎么学起东西来和四小姐差这么远,真真不像亲姐妹。昨个儿三小姐又惹夫子生气了,“孺子不可教也”是什么意思?三小姐已经不会为下人们的闲话而生气,何况他们说的也是实话。
有时候三小姐很羡慕四小姐,她似乎每门功课都很好,很得夫子们喜欢。是自己太笨了么,要是自己能聪明点就好了。夫人说,大家小姐凡事有丫鬟们去做,不必亲为,大体知道就好,但三小姐还是希望能学的好一点,大概是也想得到夫子的夸奖,若是能在父亲面前表现一番就更好了。
夫人小姐们的交际活动很多,定国公夫人出行的时候也会带上三小姐和四小姐。第一次参加花会的时候,提前准备了好些天,出门前三小姐忐忑了一个晚上,只怕有失礼的地方。花会很热闹,来的夫人小姐很多,三小姐安静的听着她们聊天,不知是那位小姐说起了衣饰搭配,三小姐的衣服被指出了好几个错误,很是尴尬。
花会进行到一半变诗会,小姐们作诗填词,三小姐的诗词向来学的不好,不敢上去丢丑,倒是四小姐做诗被大家夸赞了一番,三小姐看着觉得很高兴,一时没注意,被打翻的茶水淋湿了衣裳,累得定国公夫人带着两姐妹提前退场。
小姐们说的时兴三小姐都不大懂,经常又是吟诗作赋又是表演才艺,三小姐每次都很为难。看着小姐们围聚在一起说笑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一个人呆着有趣。后来再有这样的花会诗会游园会什么的,三小姐能推则推,定国公夫人看她不愿意也不勉强。
有一次三小姐听仆妇们聊天说起自己的婚约,虽然当时她们说的不怎么好听,但三小姐仍然觉得很开心,三小姐知道也见过那个人,那是个很优秀很出色的人。从那天起三小姐心里多了一个人,对未来也多了一些朦胧的期盼。三小姐知道自己配不上那个人,越发开始努力,希望至少有一点可以配得上他的。三小姐开始偷偷留意那个人的消息,他的消息不难打听,继母生的弟弟江韶钰和他的关系很好,有时还能听到四小姐江采薇的消息。
五小姐年岁渐长也越来越淘气。早些年不过喜欢和三小姐争些衣裳首饰,正如夫人所说身为长姐理应谦让,也罢不过些许小事,样子差些也没多大关系。近来却是凡事都要争一争,新到的宫花要先选、裁衣的料子要先挑,一样的珠钗非说三小姐的好些要换一换,三小姐得了个喜欢的东西必定要想法子要过去,三小姐看上的东西定然要抢过去,三小姐屋里的东西借过去不是坏了就是没了,弄得三小姐烦不胜烦。夫人说,年轻的姑娘们在一起,一些争吵是免不了的,待他日出了阁,回想起来却是难得了。三小姐想着自己没多久就要笄芨,不定还能在家呆多少时日,也让不了几回了。
弟弟们也逐渐长大了,三少爷越来越稳重,有些安国公的样子了,过些年就该请封世子了。四少爷也是有模有样的,三小姐想当年才那么一点的小人儿,如今就这么大了,日子过的真快。五少爷也越来越调皮,整日到处瞎蹿,欺负小丫头,三小姐也跟着糟过不少罪。
三小姐一边算着日子一边细细的绣着自己的嫁妆,合欢帐、鸳鸯被、嫁衣、盖头要准备的东西真多,一件一件的慢慢绣,反正自己又不像妹妹那么多活动,时间多的很。虽然绣艺不好比不上绣娘,三小姐还是想穿着自己精心准备的嫁衣出嫁。
自过了十五岁生日三小姐就一直留意崔府来下聘的消息,可是听到却是越来越多崔大公子和四小姐的消息。府里是下人也说崔大公子和四小姐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璧人。可惜了,崔大公子那般人品相貌,怎么就配了三小姐,和四小姐那才登对呢。三小姐心里着急却还是想着婚事两家早已定下,也许崔府过两天就来了。
三小姐盼啊盼,盼来了四小姐盛大的笄礼,也等来了自己的聘礼。广宁侯岑府五公子岑世景聘娶定国公府三小姐江采萍为妻,三小姐听到的时候直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反复派人去打听,却一再证明无误。三小姐甚至鼓起勇气向定国公求证,定国公却说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让她听命,不要听人胡言乱语就想些乱七八糟的。定国公夫人也让她好好规整嫁妆,安心待嫁。
三小姐万般无奈,只得派人去打听岑五公子如何。三小姐身边没什么得用的人,详细的消息得不到,只打听到岑五公子是广宁侯庶出的公子,前头娶过一位娘子,过世前育有一嫡子。丫鬟还在往下说,三小姐已经听不进去了。
最后在江府的日子,三小姐万事不管,管与不管也没什么区别,努力不努力又如何,又不会有人看,做再多也只是白费,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三小姐呆傻的名头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应事情自有丫鬟婆子料理,四小姐也出阁在即,一应事物多准备一份就是了,三小姐若是挑来挑去反倒是要多费事。
几日之后,安国公崔府终于来下聘,安国公崔府大公子崔皓轩聘娶定国公四小姐江采薇为妻。原来不是崔府不是不来下聘,只是崔大公子要娶的是江四小姐,要等是江采薇笄芨而已。
四小姐的婚期也定了,只在三小姐婚期之后几日。崔大公子和江四小姐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如此天作之合,婚礼当然要快了,所以三小姐自然要更快的嫁掉了。
偷偷的从厨房拿毒耗子的药,不敢多拿怕被发现,小心的包好藏起来,悄悄的等到大婚的那天,只等上了花桥没人的时候服下。
只希望是喜堂之上,让人人得见,或有人能知我心中委屈。
却是岑五公子,对不起,连累你了,你我无缘,盼你能另得贤妻。
若有来生,愿不再生于公侯之家,不求大富大贵,只愿父母在堂,姊妹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