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我眼中的莎士比亚 ...
-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是一部永不谢幕的悲喜剧。
16世纪的烈日在欧洲的高空悬挂之时,英国的舞台上悄然拉开了帷幕。莎士比亚将人性全景式展开,在文艺复兴斑斓的光栅中永久定格。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 ,and therefore is winged Cupid painted blind.
《仲夏夜之梦》,创作于莎士比亚青年时期。这个时期,莎士比亚创作了十部喜剧,九部历史剧。其中,《仲夏夜之梦》标志着莎士比亚在艺术上的成熟。这个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两对恋人为了对抗一道荒谬无比的法律而出逃。当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一阵混乱之后,众人终于恢复理智和谐。整部戏剧妙趣横生,天上美景和人间森林水乳交融,人神相处和谐融洽。
《仲夏夜之梦》洋溢着春天的生命气息,这部喜剧的出现,标志着莎士比亚在艺术上的成熟,也寄托着他人生的春天。那时的莎士比亚,再脱去了卑微的小丑般的严冬后,拥抱柳暗花明的春天。
在莎士比亚同时期的作品中,“梦”是一个出现特别频繁地字眼。潜意识藉此在梦里呈现出来,透漏人的真正想法,感觉,欲望或恐惧。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做梦的时刻,做梦,是青年人的权利,梦有多远,路有多长。莎士比亚此时怀着什么样的梦想,已经无从考证,但是,身处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时代,他的梦想,肯定是玫瑰色的。至少,他在创作《仲夏夜之梦》的时候,我认为,是玫瑰色的。因为,在这个时期,莎士比亚的历史剧和喜剧总的倾向是乐观向上的,即使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最终葬送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但是,它换来了世代仇视的两个贵族之间的和好,这也是值得观众欣慰的地方。而且,两个人猛烈、炽热、非理性的爱令人神往与陶醉。
莎士比亚通过十部喜剧,构建了一个美好的伊甸园,系统地探讨了关于爱情的情感感受。如果说在远古时代,人们把男女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的话,那么,莎士比亚则是把这种□□升华成一种美来欣赏。青年时代的他,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就如同我们沉迷并且坚信琼瑶小说中爱的誓言一样。莎士比亚18岁结婚,我不知道他是否爱他的妻子,但我相信,莎士比亚给予《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一个不算凄惨的结局,并不完全是出于人道主义情怀。那时的他还很年轻,尽管他比同龄人经历的更多,承受的更多,但年轻人骨子里的热情不会被世俗的磨难所泯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恨情仇直截了当,莎士比亚正通过他的笔,流淌着他奔放的热血,歌颂着属于他的春天。
有人认为,莎士比亚的情绪转变太快,之前艳阳高照,突然暴雨倾盆。在我看来,在莎士比亚的生命中,是有夏天的,只是这个夏天很短暂,是飘着雨的夏天。威廉席勒曾经这样写过:“尽管诗人的力量激起了最热烈的感情,在他自身里面却具有某种冷静的淡漠,这是属于最卓越心灵的淡漠,它贯穿在人类生活和残忍感情的全部领域之内。”我不认为冷静与淡漠是与生俱来的,它是要经过岁月的积淀的。在那个可以随便割掉小丑耳朵的年代,莎士比亚年轻的自尊心曾受到过无情的践踏。正是这份嘲弄和侮辱,以及他少年时期所承受的家庭剧变,酿成了他的冷峻。冰与火共存,才是真正的莎士比亚。这份冷峻,在他的喜剧中已经逐渐体现出来,随着创作时间的不断推移,这份冷峻越来越明显。这便是是莎士比亚的夏天。
在我的眼中,莎士比亚的夏天,是阴雨绵绵的。夏季的雨,虽然不冷,但是也足以让人竖起汗毛。我一直在想,莎士比亚不是为了戏剧而创作戏剧,他是要养家糊口的。伊丽莎白一世的余晖,恐怕无法遮盖王室腐朽的框架,否则他写不出“带着皇冠的头颅是不能安于枕席的”这句话。莎士比亚的创作历程绝非一帆风顺,他要追求艺术的巅峰,也要考虑大众的趣味。一部曲高和寡的戏剧,或许能换来流芳百世的荣誉,可能换不来一块填饱肚子的面包。此时的莎士比亚正在退去春天的和煦,感知夏季的阴凉,转入秋季的萧瑟。剧院汇集了各个阶层的人,形形色色。莎士比亚将他所感知的世态炎凉聚于笔端,描绘出了《雅典的泰门》。这是一部在“四大悲剧”之外很重要的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最受质疑的作品。这部作品的深刻意义在于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异化。马克思对作品中泰门对黄金的诅咒这段情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这是对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货币的作用最佳的描绘。莎士比亚是最早揭示金钱秘密的诗人。研究莎士比亚的学者,经过无数次的测试,认定《雅典的泰门》并非完全出自莎士比亚之手,可他仍然占据了五分之二的篇幅。我始终认为,在这部作品中,莎士比亚应该是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的。莎士比亚对金钱是有切身感受的。毕竟他富裕的少年,艰辛的青年,最直接的缔造者,就是金钱。
提到莎士比亚,不能不说《哈姆莱特》。在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中,《哈姆莱特》是篇幅最长,讨论最多的一部作品。剧本最初针对爱情与□□这两个主题展开,后来鬼魂出现指认现在的国王是凶手,于是哈姆莱特开始装疯以进行复仇。剧中的复仇进展缓慢,但平静的宫廷生活下却流淌着极其复杂纠结的心理暗流。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This above all: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Though this be madness,yet there is method in ‘t. That it should come to this!
这是莎士比亚在作品中提出的人要不要活着的问题。在西方,这是哲学的核心问题。因为在基督徒看来,活着,是一个人自赎的过程。是生存还是毁灭,是哈姆莱特思考的问题,恐怕也是莎士比亚思考的问题。哈姆莱特如果没有融入作者的情感,人物形象不会如此丰满。莎士比亚没有留下自传,我无法推测他的中年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的秋天,除了累累硕果,还有缤纷的落叶。不要对枯黄的叶子感到悲哀,没有落叶的秋天谈不上秋天,也没有哪个人只演喜剧不演悲剧。或许人生本身就是一出悲喜剧。
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rounded with a little sleep.
完成于1611年的《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部作品,这是一部童话故事。一场暴风雨把剧中的人物与世隔绝,把他们带到一个神秘的小岛上。该剧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冒犯、忏悔、惩罚、宽恕及和解的主题。它不仅展现了事物表面和本质之间的反差,也是对动物界、人类社会和精神界诸方面的反思,它弥补了四大悲剧所有的遗憾。
1611年的莎士比亚,距离人生的尽头只有五年。他正处在人生的冬季,万物归于沉寂。这是一个思考的季节。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思考已经成熟。他提出过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我是谁?现在他有了答案,我就是我。剧中的主人公普洛斯彼罗一直被认为是在文艺复兴大背景下,理性和人性从容登场的一种奇妙的暗喻。有人认为普洛斯彼罗就是莎士比亚自己,我不了解莎士比亚,但我想,把莎士比亚创作的所有人物综合起来分析,得到的的答案或许才更公正客观。普洛斯彼罗的退场词充满魔力和真挚的情感,他请求观众允许自己退场,同时也是莎士比亚在谦恭地请求退场。他在告诉大家,他要谢幕了。
在16世纪的黄昏降临,17世纪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时,莎士比亚的人生谢幕了。莎士比亚的作品,展现了人的无比深邃和广阔的内心宇宙,在很多哲学家意识到以前,那些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许许多多的命题和思想,已经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孕育成胚胎,也正是因为这样,他的作品才会高于他的时代。
道不尽的《红楼梦》,说不完的曹雪芹,读不完的《哈姆莱特》,看不全的莎士比亚。在文艺复兴的历史胶片上,莎士比亚光影流转。
我眼中的莎士比亚,是一部上演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喜剧,这部悲喜剧,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