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十五章:【心声】 ...
-
傍晚时分,燕姐姐从学堂回来便直接往清明这赶来,在得知她一切无恙后,站在门前陪清明说了一些话便回家了。
这天,她没去学堂,学堂发生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便是,有女子给童宵写情诗。
当修燕道出这件事的时候,清明还没多大吃惊,她心想,像童宵那般家室好,琴艺好,又一幅天山童颜的模样,博人好感是意料之中的。
但是,当修燕将那首诗的内容说与她听的时候,她只感觉像到遭到晴天霹雳一般。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那不正是《越人歌》吗?
《越人歌》用以寄情,并不是特别令人惊讶的事情,惊讶的是那首诗旁边圈了几个圆。有好生事者,便根据抄录人心中所想,毅然判断那几个圆圈就是时逢佳节的元宵,而书院里,让人唤作“元宵”的人就只有那院长外孙儿童宵了。
古人言: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修燕走后,清明心惊胆战了好久。那幅画有圆圈的《越人歌》正是她前几日在课堂上抄录的,当时因为走神,笔尖便不知不觉的圈出几个圆。
看来,是有人故意与她过不去,才将她夹在书籍里的纸张拿出来生事。
这一晚,她又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夜未眠。
天蒙蒙亮的时候,她便爬起床,早早收拾好一切朝书院的方向赶去。
所幸,脸上的红疹也因为爹娘的各种下火汤水消下去大半,剩下的,不细看也不容易察觉。
可是奇怪的是,接下来几天,却再也没有那封情诗的任何消息,连那封情诗的下落也无人知晓,这件事情就像是从未发生过一般,清明也几乎怀疑,是不是燕姐姐在跟她闹着玩。可看着燕姐姐真切的表情,又不大像,而且,她也用不着用这样的事情来唬它。
就在她愁眉郁结了好几天后,在书院书房里狭路相逢的遇见了童宵本人,初撞见时,童宵便不知觉的红了脸颊,连带看清明的眼神也变的有些闪躲。
两人尴尬的站在书架边半天说不出一句话,从外面看过去,还以为两人在眉目传情哩。
“童宵,良卓到处找你。”门口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清明抬起头,便看到阿瑾清瘦的身影逆着光立在那里。
从那以后,大家走路也都是尽量避着,哪怕大老远看着,也会绕着道走。几个明明彼此相识相知的人,却在不知不觉间变的有点形同陌路,却又偏偏不是那种真的形同陌路。
就像你明明知道芙蕖就是荷花,却偏偏因为两个名字就分出两种不同的花。
这般徒劳而又心知肚明的行为,就像冬天河面上结出的一层薄薄的冰,看着虽是有一层隔阂,却都知道,这种隔阂根本就算不上隔阂,只需要一点点的力量就可以将它击的粉碎。
那时候年幼,偏偏把一点点自尊看的比什么都金贵,谁都不愿放下身段去迁就另一方,也便只能由着那层薄冰如影随形的隔在彼此心间。
后来总在想,当时是因为自尊心过强?还是因为,不够喜欢?
岁月不经意把过往抛成了梦幻。
后来他们不再说话,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就像在同一个空间的两个人穿梭到不同时空里。越熟悉,越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