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四 “爱情”那个计 ...

  •   八六年春节,张有利结婚的时候,弟弟张有胜刚在镇上的润江中学读高一,妹妹有香在村上的初中读二年级,都是只花钱不挣钱的主。眼见大儿子成了家,谢芳就想让在家一起吃饭的大儿子夫妇,每个月给20块的伙食费,补贴补贴家里的开销。荣娟听了丈夫传达的话,笑了:“你弟弟妹妹吃饭不用花钱,你吃饭也就不用花钱,我是外人,吃你家的饭当然要花钱了!”听儿子转述了媳妇的话,谢芳气得流下了眼泪:“利啊,你结婚花了多少钱,账本上都记着呢,每笔用度你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用不着妈说你也知道。你弟弟妹妹现在都还小呢,正是要花钱的时候,等以后他们长大了,也要成家。你们夫妻现在就只想自己,以后我还能指望你这个大哥帮衬他们吗?”有利听了只是低了头不作声。谢芳见大儿子的心思是跟他媳妇一道的,一心里只有自己的小日子,伤心的不得了,思来想去的,决定还是早早跟大儿子媳妇分家,少些气受。把想法写信跟丈夫讲了,张庆亮回信也赞成。于是她在老黄历上找了个好日子,就请了自家大哥--孩子们的舅舅,讨论跟大儿子“分家”的事情。新媳妇结婚才一个多月就分家,在村上也算是很少有的,好事八卦的乡亲们被谢芳一句:“不是家里还有两个小的吗,可不能让大儿子跟媳妇一起跟着抚养两个弟妹”,这样的分家理由,让村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好一顿羡慕:“荣娟,做人家大媳妇,不但不用帮着养家,以后两个老的也不用你养老,你可真是命好!”根据习俗,谢芳把四间正屋的东边两间给了大儿子,请了瓦匠师傅在最东边的一间里给他们起了个新灶,西边的两间跟院里的一间厨房留给自己和两个儿女,就这样利利索索跟大儿子分了家。
      张有利的岳父母按习俗送了碗筷给姑娘女婿,喊左邻右舍一起来家里,在新灶上下了“新灶面”吃了,从此张有利算是真正地独立了,张家也就算正式地分成了两户人家。
      一九八六年秋天,项荣娟生了个大胖闺女,张有利做了父亲,给自己的掌中宝起了小名叫 “贝贝”。平常寂静的院子里,因为有了婴儿的哭闹声,显得热闹了许多。谢芳见有了孙女,知道按照农村的风俗,大多是婆老太要在家带孩子的。她想着大媳妇的人品,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跟儿子媳妇有矛盾,以后留下话柄给媳妇。拿钱给孙女办了满月酒,趁媳妇娘家亲戚们都在,谢芳主动跟有利说了自己的打算“我准备辞了公路上搞绿化的活,回家照顾贝贝”。有利笑嘻嘻地回他妈妈说:“不用了,荣娟说她自己在家带孩子,累了就回娘家,她妈妈也会帮着照看,妈你就不要管了,还是继续做工吧。”亲戚们听了有利的回答,都直夸有利福气好,遇着了个好丈母娘。谢芳听了,只觉得一腔热血被浇了个透心凉,她跟大儿子确认:“是你们自己不要我带孩子的啊,以后可不要说成是我不愿意”,有利让他妈放宽心,坚决不会有那种话说:“妈,你还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吗?”,谢芳听了也就放下了心,从此不再提回家照顾孙女的话题了。
      张有香从小成绩就不好,八七年夏天要初中毕业了,就跟几个平时要好的小姐妹约好了:考完试,就去镇上的鞋厂学做皮鞋。等学会了做鞋子,就可以一起结伴去兰州做皮鞋挣大钱了。真正学做鞋子的时候,每天坐在凳子上的时间都很长,又要双腿用劲才能协调好手臂,小小年纪身体又单薄的有香,每天回家都累的不想动。有香一直非常喜欢小侄女贝贝,她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每天回家都会先逗孩子玩半天,然后再去做作业。今年这个夏天,也是有香天天给贝贝洗澡的,每次姑侄两个玩水仗玩的不亦乐乎,累了孩子就睡在有香怀里。渐渐地,小宝贝看见姑姑就要跟她玩,每天晚上见了有香就扑过来,缠着有香,打闹时间长了,荣娟就自己回房休息,把女儿丢给小姑子带。谢芳每天也是累的很,眼见姑娘累的腰酸胳膊疼的还要照顾孙女,心里就有点舍不得。她跟大儿子嘀咕:“荣娟她在家带孩子,怎么倒比在外面忙死忙活的人累。你妹妹忙了一天,晚上还要带孩子,都不能好好歇歇,她人小年纪轻,哪里有那么好的精神头。”有利也觉得,妹妹即要学徒又要陪自己的女儿,确实是太辛苦,回屋把这话说给媳妇听,荣娟没有反驳,只是轻轻笑了笑,应了一声:“知道了,你妈这是心疼你妹妹了。”
      第二天一大早,有利被女儿的哭声惊醒,他抱着女儿找妻子,屋前屋后都没有,跑到村上的岳父家敲门,项田生说:“娟没回来啊!”转了一圈,有利也没找到妻子,只好回家找自己的娘。谢芳今天要赶着去公路上栽树,临时也不能请假,只好关照女儿:“今天你在家带贝贝吧。”有香见妈妈跟大哥都必须去上班,大嫂子又不知道去了哪里,也就只好自己留在家里了。
      晚上,荣娟回来了,跟丈夫说父母田里农活忙不过来,要自己回去帮忙。第二天,荣娟照旧不见了,有利抱着女儿去岳父家,岳父照旧是昨天的说辞,这下有利算是明白媳妇这么做的原因了。晚上有利让荣娟说实话:“你究竟想要干什么?”荣娟说:“我在家带孩子,就不能出去挣钱了,贝贝是张家的孩子,当然应该你家人带孩子,我去上班。”“当初我妈说要带孩子,是你不肯的”有利急了,“现在,我后悔了,你看着办吧!”荣娟淡淡地说。
      谢芳从儿子媳妇的争吵声里,早就听懂了:媳妇想让自己在家带孙女,好让她去上班。虽然孙女刚出生的时候,谢芳是有这种想法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已经发现,如果自己回家带孙女,会给自己家里带来的损失:自己的小儿子在上高中,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女儿也已经17岁了,很快就要谈婆家,姑娘自己在4、5年里就要办嫁妆,那也是一大笔钱,二儿子跟姑娘前后脚就要结婚,又要一笔钱。大儿子被媳妇管的死死的,就不要想以后能帮着自己给两个小的成家了。现在自己马路上的工作,工资也涨到每个月28块了,跟丈夫寄回来的40块一起存着,不用担心小儿子现在的学费和考取大学以后的费用。想清楚自己面临的处境,谢芳心里拿定了主意。等有利找他妈要答复时,谢芳说:“利啊,你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都没有成家,你媳妇这样子,我也不能指望你们以后能出钱给他们”,看了眼儿子为难的脸色,她继续说道:“贝贝还是你自己带,我每个月给孩子10块零用钱。你也让荣娟出去打听打听,做人家大媳妇,不帮着养弟弟妹妹,婆婆还能给孙女零嘴钱的,十里八村的有第二家不!”有利本来就觉得是自己媳妇找事理屈,现如今妈妈说的话没有一处不在理上的,为了息事宁人安抚自己媳妇,她还每个月给孙女儿10块零嘴钱,这种事情自己在村上也是从来没听说过的,要是这样,自己媳妇还闹腾,就实在是不像话了。荣娟见丈夫这次坚决地站在婆婆那边,知道自己想上班的愿望,目前是不可能实现了,再听说婆婆还给女儿一个月10块的零花钱,想想也只能见好就收了。这场风波总算是过去了,日子就又恢复如初。只是从此,谢芳见了大媳妇,心里总是觉得疙疙瘩瘩的,很不舒服。
      今天是星期六,张有利在窑村东头的砖瓦厂里上班,这几天到厂里来订砖瓦的老百姓特别多,项厂长跟他协商,让他加班赶工制坯。想着加班一个钟头就有一块钱的加班费,张有利也就同意了,直到天黑透了,他才下班。张有利进了院门,把自行车停放到走廊里,瞧瞧那里多出了一辆车,就知道准是弟弟放假回家了。张家兄弟两个年岁上差了6岁,从小两个就各玩各的,在同龄的一群里都是“孩子头”。因为弟弟张有胜学习成绩好,在乡亲们嘴里传来传去的都是好话,张有利也生出骄傲,做家务活或者农活的时候他对弟弟就很是照顾。特别是弟弟上了高中以后,因为村上几年才出一个高中生,属于难得的“人才”,在人前人后常被做表率,让他也很有面子。
      窑厂项厂长的外甥高中毕业以后,就被请到镇上的粮管所当会计,据说每个月发的粮票一家人都吃不了,还经常有不要钱的计划外菜油分。自己的弟弟现在也算“文化人” 了,以后肯定能找到好工作。要是真考取了大学,那就是“吃公粮”的人,每个月坐在家里也有钱拿呢。张有利对有胜的看重,每次都被荣娟取笑:“大学那是什么人都能考取的啊,也不掂量掂量”。有利对妻子的讽刺从不放在心上,每次见了有胜依然都热心地问东问西,希望弟弟能在学校一门心思地学习,给他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
      张有利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接住朝自己冲过来的女儿贝贝,任她拽住自己的裤腿,在地上拖着女儿的小身子嬉闹着,慢慢地去换了衣服,洗了手,才弯腰抱起正“格格”笑的欢快的女儿。项荣娟拉住想抱女儿去婆婆屋里的丈夫,说“有什么事情,先吃过饭再说。”,见妻子已经把晚饭都装好了,张有利也就顺势坐下,准备吃过饭,再过去跟弟弟聊一会儿,给他“加加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