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孤獨的悲傷 ...
-
紐約。
每年在九月十一日這一天﹐每個人都有悲傷的權利﹐甚至﹐如果在這天你不感到悲傷或流露出悲傷的感覺﹐很可能就被歸類為冷血一族。
在2001年的那一天和之後的一段日子﹐我看到了許多不同類型的人。
很多人樂於傷害他人﹔
很多人傷人而不自知﹔
很多人急切想要明白﹔
很多人根本不能明白﹔
很多人完全不想瞭解﹔
很多人寧願沒有瞭解﹔
很多人忠於完全遺忘﹔
更是很多人選擇悲傷。
那時候﹐感覺最深刻的是空氣中滿溢著的悲痛感傷。
已經發生的事件本身只是一個過去式﹐它的迴響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才是我們要需要面對的。這就如死去的人已經去了﹐但活著的人卻要繼續活下去﹐差別是在以什麼方式。
幾年下來﹐許多人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活﹐就算偶爾會想起過去的那一天﹐但不會沉溺於某種深沉的感觸。但是﹐每年到了這天的紀念日﹐總有很多人想懷念一下﹐也總有一些人認為應該悲傷﹐應該執著於傷痛﹐就算他們未必真正地感覺到悲傷。希望自己感到悲傷﹐或許是因為悲傷和快樂﹐和任何其他的﹐發自內心的情感一樣﹐讓人感到自己存在的事實。
悲傷是一種奢侈。當你沒有空閑的時候﹐你何來悲傷的時間﹖悲傷是私人的﹐沒有經歷過的事情你敢說你真的瞭解嗎﹖悲傷是沉默的﹐如果拼命要在別人面前表達出悲傷的情感﹐如果不瞭解卻又為了應該如此而悲傷﹐是否虛偽﹖
以上是某天和朋友聊天時的小小感發﹐如果有人感到被侮辱了﹐也請千萬不要太過介懷﹐因為這只是祈針對一些喜歡跟隨“悲傷” 潮流的人一時的胡言亂語。因為我覺得﹐那是一種對這件事情和受到其影響的人的不尊重。
真正的悲傷是孤獨的﹐三毛曾經說過﹐真正的快樂和真正的悲傷﹐都是最寂寞的情感。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這個日子吧﹐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或者什麼也不做也好。不必強迫自己悲傷﹐不必順應他人而傷感﹐不必強調自己仍然記得清楚。這個紀念和懷念的過程﹐只要自己明白瞭解﹐就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