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9、贾环的故事(四) ...
-
张坚毅担心有没进监狱的贾家族人可能遇见他,可能认出并且出卖他。但他无法离开京城,因为赵姨娘病倒了。赵姨娘不是出于感情的原因给贾政做妾的,她原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娘家人摆脱没体面的奴才的地位。生育了两个儿女之后,她觉得离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只要儿子有了功名有了官职,将来就可以拉扯她的娘家人,一起过上幸福的日子。但现在她和她的儿子成了逃犯,她可能永远也见不到自己的姐姐和弟弟,这让她觉得这些年的委屈都白受了,所以她一病不起。
既然赵姨娘的身体不适合长途旅行,张坚毅只得在京师的东部租了房子,为赵姨娘请医问药。巨大的悲伤和懊悔交织在一处,赵姨娘的心病无药可医,得知贾家的最终判决结果之后,赵姨娘驾鹤西行。弥留之际赵姨娘留下遗嘱,要求将她葬在父母身边。这个遗嘱被张坚毅执行了,他用最后一点钱买了一副薄棺,将赵姨娘与他的亲人们葬在一处。办完了这件事之后,一无所有的张坚毅用自己的本名参了军。
军营里的日子很苦,不过张坚毅能坚持下来——在靠山村住了几年,他早就不是荣国府里娇生惯养的主子爷了。上级领导很快发现这个新兵居然认字,这在一群大老粗之间是很少见的,张坚毅被提拔成了首长身边的文书。到了领导身边,张坚毅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劳动量也明显地减少。他打算在军营里混几年,积攒一点银子,然后离开军营,或者买几亩地,或者做个小买卖,然后娶妻生子过平静的生活。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倒不是出了常见的克扣军饷问题——其实首长从来不克扣身边的人,问题是发生了战争。并不是有哪一个国家胆敢来侵略,而是平安州的百姓造反了,张坚毅所在的部队被派往平安州平叛。接到通知的一刻张坚毅的头脑有些空白,按照他在本来世界被灌输的观念,这些所谓的反叛都是农民起义英雄,都是无比正义的化身,平叛的官军则是屠杀人民群众的刽子手。
但这话显然是不能说出口的,常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张坚毅既然吃了两年的军饷,现在就得为国效力。他迅速地收拾了行李,跟部队一起开赴平安州。这场战争并没有打到连文书都要上阵杀敌的程度,那支农民起义军很快就被农民组成的统治阶级军队打败了。战后论功行赏,张坚毅也被记了个功,赏了一个正九品的官职。这个功劳不是他当之无愧的,能得到这份奖赏主要因为他是首长身边的人。
升官之后张坚毅还是很高兴,这意味着他可以得到更多的俸禄,也许可以更早地离开这里。谁知才过了两年,居然又有了造反的人,而且还不止一处。张坚毅又一次随军出发,这次遇到的农民起义军居然不是乌合之众。官军遭遇了一次惨败,战败的将领从战场直接带着残兵落荒而逃,留守大营的军士们也闻风而遁。张坚毅揣着这几年的积蓄,抢了一匹马狼狈逃窜,幸好农民军直奔另外的目标去了,他保住了一条性命。
落败的将领肯定会被追究责任,张坚毅自然也不能幸免。所以他再也没有回到军营,牵着战马来到湖州安了家。靠着这些年攒下的几两银子,张坚毅买了一艘渔船,在太湖上捕鱼为生。住了几年之后,当地人渐渐认同了这个外乡人,张坚毅就在湖州娶了亲,过着平常人的日子。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是很太平,张坚毅时常听说这里那里有人造反,不过湖州一代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小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转眼便是五六年的时间,抄了贾家的皇帝驾崩了,皇太子继承了皇位,登基之后按例大赦天下。被流放的贾家人并没有犯下遇赦不赦的的罪行,自然也得到了赦免。按照皇帝诏书中传达的精神,赵姨娘和贾环这样的情况也在被赦免之列。张坚毅现在可以向世人宣布他是荣国公贾源的后人,可以改姓贾氏,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在他看来,自从赵姨娘去世之后,他与贾家就没有什么相干了。
当然也没有人想到他曾经姓贾,附近的乡民们只知道他是张渔夫。谁知忽然有一天,一个路过的乞讨的老者一口咬定张坚毅是他的儿子。老者激动地操着京城口音向人叙说,他早年曾经走失了一个庶出的儿子,模样生得跟张坚毅一模一样。老者自称姓贾名政,是专门为了寻找儿子而来的。他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试图证明他是张坚毅的父亲。张坚毅并不承认这一点,他说他的父亲不在这个世界上,这当然是一句大实话。
围观的乡民们当然想不到灵异上头,他们以为张坚毅在说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有人问贾政是否知道张坚毅身上有什么特征,贾政完全答不上来。他曾经有过三个儿子,庶子是他最不在意的。现在两个嫡子一死一出家,李纨坚持公媳之间应避嫌疑,不肯与他一起生活,找到出走的庶子是他日后唯一的希望。现在希望就在眼前,他却掉了链子。纯朴的乡民们不了解大宅门里的生活,他们不能想象居然不知道儿子的特征的父亲,他们据此认为贾政是个讹钱的骗子。
在一片责骂声中,贾政灰溜溜地走了。张坚毅知道贾政说的都是真的,但他不会将他留下。对于张坚毅来说,贾政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从来不曾给予他丝毫的关爱,连一心想回荣国府的赵姨娘最终都放弃了这个丈夫,回到了父母的身边,他为什么要认这样一个父亲呢?张坚毅不想知道贾政最终去了哪里,这与他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