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军令状 ...
-
天方擦黑,阵阵锣鼓声响起,我放下笔出帐探望究竟,孔明与鲁肃迎面而来,拉了我,“都督旧日同窗来访,今夜大宴将士,我们同去热闹热闹。”我摆摆手表示没兴致,不在乎会错过一段经典历史,两人见我这样,不做勉强,携手兴高采烈而去。
主营那边擂鼓震动,亮光冲天,竟比孙权犒军时还热闹,我驻足瞅了许久,脑子里胡乱想着杂事,置身世外的冷清寂寞让我想起那次有惊无险的夜宴。。。
次日鲁肃来寻我,“可见你家先生?一大早便不见了踪影?”我茫然的摇头不知,与他一同去寻找。
在军卒的指引下,我们寻到江边,芦苇荡旁不知何时多了只小船,船艄尖翘灵巧,船篷精致俏丽。
孔明从舱内探出头笑着招呼我们,鲁肃面带一丝焦虑,“先生连日忙于军务,昨夜与都督又豪饮至深夜,不多做休息,反倒比平日起得还早?”孔明道:“亮心有喜事难以安眠,欲趁兴荡舟欣赏江景,等稍晚些再去与都督贺喜!”
鲁肃奇道:“贺喜?喜从何来?”孔明冲他微笑,“明明是公瑾让你一早来试探亮知与不知此事,子敬你又何必明知故问?都督反间计着实妙哉!”
鲁肃一愣,道:“先生如何知之?”孔明笑而不语。鲁肃呆呆瞅着孔明,终是叹口气,“我便知此计瞒过庸人蒋干,定瞒不过先生,都督心底存了侥幸,认定此计天衣无缝,却又不放心先生,才命我前来试探,惭愧惭愧。”说罢便要离去。
孔明下船相送,再三叮嘱,“子敬在公瑾面前切勿直言亮已知此事。恐公瑾心怀芥蒂,又要寻事害亮。”鲁肃尴尬支吾半日应诺而去。
待鲁肃去远,孔明与我先后跳上小船,一同进入舱中。小船看着小,三四人坐于舱内却绰绰有余,我刚坐定,艄公已撑起摇橹,船儿平平稳稳的顺流而下。
孔明摆上棋盘,邀我执子,我只会五子连珠且水平极差,他也不嫌弃,兴致勃勃的与我摆起棋子。
我捏粒黑子,“你当真不避讳,偏要事事点破周瑜心思?不怕他找麻烦? ”孔明道:“周瑜本心高气傲,恐怕连他的新主也不入他眼,何况半生不得志的主公和初出茅庐的诸葛孔明?我不故作高明,他怎知一切尽在我掌心,不知我之高明,他又怎肯事事求教于我?
他若事事撇开孔明,孙刘两家便分高下!亮为主公谋臣,得为主公争得颜面尊严!”说着,落下一粒白子。
他语气些许落寞,我知他心事不好多言,勉强陪着又落了几次子,但始终处处受他白子牵制,连输四五局。我自知不是他对手,失了兴趣,噘起嘴打乱棋盘。
孔明任我胡乱搅和,不理我独自出了船舱,艄公放下船锚,船儿在江心处停下,悠悠的随着江水起伏。
冬日清晨的阳光洒满江面,江上游是连绵数十里的水寨战船,江下游则是茫茫一片空寂,几只水鸟偶而飞起落下。孔明身披青色鹤氅,迎风立于船头,飘飘然似神仙状。
我放下棋子,被这画般的情景迷住,痴痴的看着。
孔明立了片刻,便神色悠闲的转回船舱,我赶忙收回花痴的眼神,继续收拾棋盘棋子。
艄公收起船锚,沿途返回。船直至水寨大门,早有军卒侯在岸边,孔明一下船,便被引着直奔大帐,我不好离去只得跟上。
至大帐,免去通报,孔明径直而入欣然坐定,众将领早早到齐,分列两旁待令。鲁肃与我也算混熟,见我垂首立于孔明身后,便冲我点头示意,我赶忙微笑回礼。许久没有在这样多的人前露面,我多少还是有点紧张。
周瑜正眼也不瞧我一下,待孔明刚坐定,开口便问孔明道:“即日将与曹军交战,水路交兵,先生认为以何兵器为先?”孔明沉吟片刻,用扇柄轻轻敲着桌案,看向我,“亮倒想听听阿意的想法。”
帐内众将神色各异,吕蒙脸色更是难看。孔明打什么主意,军中议事我本不应参与,但对着他亮晶晶的眼睛,我还是不假思索张口而答:“大江之上,刀剑枪戟派不上用途,得以弓箭为先。”孔明听了微笑道:“阿意之言,与我不谋而合。”
周瑜淡然道:“所言亦合我意。只是我军中正缺箭用。假若命人打制十万羽箭,子明,你可有合适人选去监造?”吕蒙迈出一步,道:“孔明先生所授的阵法,将领军卒还不能领略其精妙,正加紧操练中,我帐下暂无合适人员抽出,请都督另外派人,免得误事。”
周瑜又询问一圈,众将各各面露难色,口径一致,诺大军营竟无一人闲置。周瑜无可奈何,只得再次看向孔明,“如此看来,只得请先生监造十万羽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切勿推却,公瑾帐下实在难以抽调人手。”
孔明道:“都督有令,亮自当效劳。敢问十万羽箭,何时要用?”周瑜道:“十日之内,可完办否?”
孔明摇头道:“两军对垒,操军将至,十日造箭,必误大事,不如。。。 ” 我暗自叹息,想起那段著名的草船借箭,不禁兴奋起来。我的样子落入周瑜眼中,他扫我几眼,道:“先生料几日可完办?”孔明道:“三日,三日后都督可遣人提取十万羽箭。”
周瑜腾得立起,满脸诧异,“先生玩笑否!”孔明翩然起身,摇了扇,“军无戏言,亮愿纳军令状,三日无箭,甘当重罚。”
周瑜大喜,来到孔明身边,上下不住打量孔明,眼角余光也时刻笼罩了我。我想到孔明之前的话,硬了头皮摆出一幅自信满满状。孔明道:“今日已不及,来日算起。至第三日,可差五百小军到江边搬箭。”周瑜犹豫一下,点头应允,“就依先生,只是这军令状似乎不妥。”
此刻军政司居然取来文书笔墨放于案上,他们配合的如此巧妙,我忍不住低了头咧嘴笑,却不知周瑜早以凌厉的眼神盯了我数眼。
孔明毫不犹豫,疾书后掷笔于案,还郑重其事按了手印。周瑜捧起军令状,如获至宝,仔细看了又看,将其塞于怀中,又命人捧上酒水,他持酒道:“待军事毕后,自记先生头功!”
孔明笑着接过,一饮而尽,“公瑾客气,孙刘联盟破曹,亮尽绵薄之力罢了。”帐中众将也纷纷过来敬酒,连饮数杯,孔明才和我一同辞去。
刚到自家营帐,孔明便问我道,“你个小鬼头,究竟哪里得罪了周瑜,他看你的眼神总是不对!再者今日军帐中,你又何故喜形与色?”我哼了声,丢下一句“他嫉妒我聪明伶俐!”只惹得孔明摇头大笑。
正当我们乐呵的时候,鲁肃匆匆进来,“先生好生淡定!”
孔明一见鲁肃,即刻收了笑容,换付苦相,“子敬莫笑我,我与阿意自知性命难保,苦中为乐罢了!”说着,还冲我眨眨眼。
我怀疑产生错觉,但立即极其配合的一屁股跌坐在席上,长吁短叹几声后,一下子又蹦起来,冲到鲁肃面前,扯了他的衣袖,“先生方才说了,先生和我的性命都是被你所害!你还装糊涂!” 鲁肃失色道:“阿意为何这般!好生生的说这样的话!”
演戏演到底,我哇哇一通嚷嚷,“先生说他曾再三告诫你,不能对都督明言他的心思已被先生得知,否则都督必生法子加害。可你一定没有听先生的警言,什么都告诉了他,今日他果然寻了事,逼先生立了军令状!先生说他根本无法完成军令,三日后我们都得被军法处置!这不是你害了我们是什么!”
“哎呀呀,”鲁肃忙挣开我的拉扯,来到孔明身旁,“三日内造得十万箭!本是先生自己立的军令状,与子敬何干!你们莫要冤枉我了!”
孔明淡淡道:“十日造箭亮料定,其间军匠人等定会故意迟延,应用物件一时也难以齐备。如此,亮纵有三头六臂,也难完成,都督命我造箭,意不在箭而在亮之性命!十日是死,三日亦是死,不如早死依了都督心愿。只望亮死后,子敬能将亮之棺柩送还我主!可惜无辜搭上小阿意性命!”
我可不答应,嘿嘿冷笑道:“当初鲁大人过江接了我们来,说得好好的敬我们为上宾,现在倒落得的依什么军法从事!我才不要这样不明不白的搭上性命!先生,我们自回江北,搞什么联盟,我们干嘛要听他周瑜的军令!”
鲁肃脸上青红变幻,“先生不能走!孙刘联盟更不能散!千错万错公瑾他不该此刻为难先生!可事倒如今怎办才好!”
瞧着鲁肃焦虑的样子,我倒有些不忍,叹口气递杯水给他,“鲁大人,自来江东,你对阿意一直爱护照顾,阿意心里很是感激。事到如今,也只得与您商量,找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不伤孙刘和气,又让都督不恼!”鲁肃接过水,无奈道:“该如何是好!我可是一点主意都没有啊!”
孔明示意我安静下来,道:“阿意,你莫纠缠子敬,他也是身不由己!容亮仔细想想,是否有好的法子度过此劫!”鲁肃连忙道:“请先生指点迷津!”
孔明不睬他,低头沉思不语,鲁肃一脸期盼,收声屏气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他。我用手甲掐向掌心,强忍住笑扭头朝帐口望去。
终于,孔明眼睛一亮,抬起头来,鲁肃连忙凑前:“先生可有妙计?”孔明起身,翩翩在帐内行走一圈,几次望向鲁肃,欲言又止,鲁肃一头汗,再三作揖:“先生啊,可是急死我了,有话你只管吩咐!最多我备了快船连夜送先生过江,只要孙刘联盟不破,一切皆好商量!”
“非也,曹贼一日不破,亮是一日不渡江北去!亮此刻有一计,只是不知子敬能否应允!”
“先生快快讲来!”
“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亮自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此计败矣。”
鲁肃连声允诺,却不解其意,追问了几次,孔明一味笑而不答,只催他尽快去准备,鲁肃见问不出什么也只得离去。
看着鲁肃远去,我几乎笑倒在地,孔明用扇敲打了我头一下,忍俊不禁道,“你倒会欺负老实人!我何曾那样埋怨挤兑过子敬!不过你顷刻懂得我心意,果然聪明伶俐,怪不得会惹周瑜嫉恨。你我方才的配合,着实不错,只怕周瑜与吕蒙间也不过如此。留下你,看来还是有所帮助!”
我脸一红,管他是真心还是打趣,能被这般神仙人物夸奖,令人不由得熏熏然,飘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