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解惑 ...

  •   孔明和周瑜真是相见恨晚,自相识起便如糖似蜜日夜处在一处,讨论军务演习阵法,闲暇时焚香对弈抚琴论赋,而我则成为贴身小童,随时泡壶茶,供他们口干时饮用。
      他们二人早熟弹那曲荡漾,偶尔兴起,会让我伴着歌唱,只是他们始终认为曲子幽怨哀愁,于身心不利,对于歌词周瑜更是不置可否,指责我堂堂男儿,居然以女子口吻倾诉心事,不大适合,命我不要过多沉迷。
      这日,二人巡完营,孔明折枝树枝,周瑜抽出宝剑,一攻一守便在帐外空地处比划起来,攻守激烈时相对大笑,举步维艰时摇头争执。
      我只听得什么闻鼓出击,闻金退兵,还有什么散布成八复而为一,长兵以卫短兵以守,似懂非懂插不入话,便坐在一旁,掏出小壶,用软布轻轻擦拭壶身。跟在他们身边,有吃有喝有玩,时不时的再与孙权周旋一下,日子过得充实快乐,战争神马的都成为浮云。
      天色逐渐暗下,鲁肃匆匆赶来与二人相见。
      周瑜板起脸不悦道:“东吴水军天下闻名,步兵骑兵却难与北军铁骑抗衡,所幸孔明先生倾其所能,授精妙之阵法,助我操练三军。此间正是用人之际,你为赞军校尉,更应在跟前候遣,可这十日八日,倒有半数时间误时不到,你可知罪!”
      鲁肃一脸委屈,“哎呀,公瑾冤枉子敬,我按都督吩咐,今日一大早便赶回柴桑郡内,处理完要事,紧赶慢赶赶回,未入营便被主公拦下,问了许多军内事务,我总不好不答,这才耽误了时间啊!”
      周瑜收回剑道:“呵呵,子敬莫惊,玩笑而已,我知子敬数日疲惫奔波,又时刻差遣于主公身边,帐内已传饭,就等子敬返营,来,边饭边叙。”
      军中饮食简单,用至一半,周瑜若有所思,放下碗箸,“主公犒军原定为3日,可已过半月,仍无返回之意,不知主公究竟何意。”鲁肃道:“主公自幼随父兄征战南北,虽未亲自统过兵打过仗,但文韬武略,胆识超群,主公又生性不羁,怀赤子之心,这战前磨拳霍霍,迟迟不去是必然的。”
      周瑜点头后又摇头道:“不尽然,我曾邀主公每日军帐点卯,主公推说授命与我,他不便大帐中出入;我欲每日禀报军务,他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此便是延误军机,不许我多此一举。可主公几乎日日又来过问子敬,这实在令我费解。”
      孔明一旁笑而不语,周瑜见孔明神色神秘,赶紧问道:“先生莫不是参透其中玄机,请快快明言。”
      “孙将军看似镇定,实则心怀疑虑,他心未稳,怎肯离去。”
      周瑜道:“自孙刘结盟后,两岸将士众志拳拳,破曹已指日可待。主公缘何心不稳?”
      孔明曰:“你主是顾虑曹兵过多,担忧寡不敌众啊。他迟迟不去,便是苦思无解,又不便在都督面前明言,恐不利战事,只得从子敬口中探口风。都督可以双方兵力开解,解你主之忧,他方会安心离去。”
      鲁肃大悟道:“怪不得主公数次问我,曹操兵将是否真如先生时当初所言,孔明啊,我曾再三叮嘱你不要在主公面前提及那些,你执意不听,看,这下可给都督添麻烦了。”
      周瑜神色暗下来,点头道,:“先生之言极是,我自有主张。”
      ------------------------------------------------------------------------------
      饭罢,三人展开地图正讨论得热闹,帐外军卒传报:“吴侯到!”话音未落,孙权挑帘而入,“公瑾可在,孤刚处理完政事,得空一同去拜访孔明先生,也找阿意讨口茶吃。”一见孔明和我都在,哈哈一笑,“这样巧。”孔明忙行礼,“吴侯客气。”周瑜接口,“我与孔明子敬正在商讨如何调整营寨,主公来得正是时候,也给些建议。”孙权眉头一挑,“噢,这倒要好好听听。”
      周瑜指着地图,又细致的与孙权复说,孔明偶尔补充几句,鲁肃则在旁执笔于竹简上,周瑜说到精彩处,孙权不免赞叹几句,只是他始终若有所思。
      周瑜终于讲完,见孙权不语,便问道“近日一直忙于军务,其中细节未能及时禀报主公,主公是否心有疑惑?且说来,看公瑾能解否。”孙权微叹口气,“孤只是担忧曹操兵多将广,纵使你我兵法战术再精妙,江东仍寡不敌众。”
      周瑜目光一凛,冷笑道:“之前曹操檄文,扬言聚水陆大军百万,故主公心怀疑虑,却不知其中虚实。今我细与主公较之:曹操原先拥兵,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所得袁氏之众,不过七八万,降者大半军心不稳。曹军虽重,却是久疲之卒,狐疑之众,不足畏也。瑜得五万兵,自破之。愿主公勿以为虑。” 孔明一旁点头赞同。
      孙权轻出口气:“孤内心忧挂,实为敌重我寡,苦无对策不忍离去,不知不觉滞留军营半月有余,若果如你所言,曹军不足畏惧,我亦安心。”言罢,他舒展一下腰身,又自语道:“孤在军中行事诸多不便,也该早日归去,各司其职安顿后方才是正事。”
      周瑜即刻道:“幸得主公坐镇军中,江东将士人人归心,公瑾调兵遣将才能得心应手。”
      孙权懒懒打断:“无论怎样,孤也不能丢下其他政事,军事本就全权交由都督,孤收拾收拾,这两日便要回城了,省得国太忧心念叨。”
      说着他来到我身边,一脸不悦,“这孤都要走了,你答应的事怎么还没有做?是否真要吃些板子!”
      孙权突然转移话题,我一愣,回过神明白他的所指,却故作没听到,几步到地图处。这幅地图和赵云帐内的大同小异,我早瞧的熟了,这会儿充分利用它做苦思状。
      鲁肃正埋头整理手中的笔记,见我挡住他的视线,推开我,“你对军事从无兴趣,主公刚与你说事,你就跑来捣乱!”
      我不睬他,冲着地图左看右看,嘴里咦咦数声,孔明摇头笑道:“你又想到什么,居然失礼吴侯,快说来听听。”孙权哼了几声,走回案边,居高而下看着我,等我回话。
      我露出八颗牙齿笑颜灿烂,“想不明白,只好请教你们这些高人了。”
      孙权不耐烦道:“说!”
      “你们看,曹操,皇叔,同在江北一岸,当初曹军大胜,一鼓作气便能拿下江夏夏口,可他半途放弃,反过头来送什么檄文给东吴,结果逼得孙刘联盟背水一战,让原来很容易打的仗变得复杂了,这太不符合曹操的性格,我是一直没想明白。”
      话一落,几人面色异样,孙权不悦的甩甩袖子,“你倒会为曹操着想!”
      孔明感慨道:“起先亮担忧之处与你不谋而合,庆幸曹操中途退兵,否则我们早为阶下囚。亮认为此为曹操轻敌所至。”
      周瑜则冰冷道,“是曹贼衰老而懵懂!他目中无人,忘却骄兵必败的道理。”
      孙权听了,眨眼恢复懒洋洋状,“先生和督导可解答了你的疑问?之前命你所写的曲词,明日送来,再敢借词推诿,定赏你板子!”
      我挠了头,只得应了第二日送去。
      --―――――――――――――――――――――――――――――――――――――
      孔明与我告辞起身返往营帐。
      寒冬冷风习习,我不禁一个喷嚏,不远处一人哼了一声,扭头一看,是吕蒙,我故作没瞧见继续随孔明走着。
      空气中隐约有股气息杂在柴火的烟气中。两名军卒,正端了大碗饭食,凑在篝火边低头不语的吃着。周瑜军纪严明,此刻早已过了饭点,是换下岗的巡逻兵卒在吃晚饭。
      我悠悠走过去,那两军卒连忙起身,这些日子我随孔明出入营帐,许多人都认得我。他们佝胸驼背,低头与我行礼。
      我拿起锅内的勺子,舀些食物到他们碗中,说道:“才轮到你们吃饭啊,可要多吃些,才有力气打仗,这些饭还合胃口吧。”
      他们连连应着,我不再多说,很快又返回孔明身边,孔明早驻了足等我。
      我边走边低声对孔明说:“先生,他们的肉羹中放有孜然。”
      孔明漫不经心的嗯了声,绕了几个弯儿又拐往方才遇到吕蒙的地方。。。
      回到帐内,惊喜的看到赵云正坐在帐内,他日日忙于操练,极少回来,数日来我也只远远的在战船上见过他一两次。
      他边擦拭着铠甲银枪,边宠溺的看着我,任我围着他欢腾雀跃,看得出他心情同样快乐。
      我取出笔墨,央求他帮我写些字,他放下铠甲执起笔,我边念他边写,他的字劲挺明快,刚健遒婉,与我那龟爬般字实是天上地下。他写完又读一遍,温和的问我:“这些句子是你师傅授的,还是你自己做的?”我不假思索道:“拾师傅牙慧。”
      “词意忧伤,我不喜欢。倒是那《侠客行》让人一听振奋。”说罢他拿起铠甲继续擦拭。
      我捧起赵云所书的竹简,小心放到一边,便蹭到他身边,帮他一起摆弄着铠甲,只觉美好人生也不过如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