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张爱玲看世界的颜色,是晨霜中人影的青,淡淡地蒙在那人世斑斓的色彩上,黯淡着浮生的悲凉。看这篇续文给我的感觉竟然是这样的。用‘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作为这篇长评的题记,是因为这篇续就给我这种淡然出尘之味,文笔清丽不华,诗词行云,挚意眷眷。便如青山之上浮着冷云一样娴静,清淡高远。
印象最深刻的不是这篇文章的情节,而是全文中无处不在的纠结情殇,淡淡地陈铺开来,就像合掌未开的白莲花,尚未怒放其香气已闻。精彩之处,精致如画,让人在叹惋中随文中人物之喜而喜,之痛而痛,之伤而殇。
既然是长评,就将各处随意地点评一下。先来谈谈人物。作者此文对于人物的刻画可以说是颇为成功的。基本上都延续了原剧的人物风格。先讲萧廷,至今还没见过任何一篇续文能将萧廷那种半神半魔的个性写得如此尽情!原剧中的萧兼具正邪两面,正时阳光可亲,邪时心狠手辣。而正毕竟是伪装,邪才是他的本质。这篇文之初便对萧廷的魔功有些详尽描写,这有力地让萧的行事具有魔气有了很好的诠释。萧母与天鹰是故交这样的编排,也较好地解释了天鹰之所以会收魔教教主为子的缘由。作者笔下的萧廷身形兼备,气场强大,不但性格与原剧极其吻合,文中还多次运用手法将萧的内心剖析地淋漓尽致。那种在黑暗中无望的灵魂挣扎,看了之后令人久久不能忘怀,异常深刻出彩!
再来谈谈若萱。很多人都不喜欢原剧中的若萱,太过单纯和执拗,作为萧成功路上的绊脚石,若萱的角色确实不讨喜。反观这篇续中的若萱,我似乎见到了一位‘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的绝色女子,她的美:清淡而不骄华,她的情:真切而不盲目。她爱萧廷,但不会因为爱而放弃道义。在刺了萧一剑之后,随萧而去的抉择,既是矛盾的,同时又在情理之中。她与萧同样在爱与恨,理智与感情之间不断挣扎,这样的女子,又怎么让人忍心不去爱呢?个人感觉文中若萱的塑造也是符合原剧的,不过作者似乎在若萱身上添加了一些作者本人的气质,让这个原剧中刚烈有余的贞女多了几分委婉,几许随遇而安的娴淡脱俗。
除了萧唐之外,来看看此文总体的人物构架。在天剑续中很少看到只写萧廷与若萱的文。很多文都设置了男二,女二等等,不乏那些新出的男二,女二风头有胜于廷萱。此文很特别地根本没有设置很强势的女二和男二。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很枯燥吗?依我看,这样的安排恰到好处。写天剑续,无非是塑造一个廷萱的能在一起的美好结局。如果这是目标,那设问只有廷萱的文又有何不可?为什么非要来个三角四角,如果是写言情小说,自然无可厚非,可是为天剑作续的话,我就认为这些都是枝枝叶叶。本文在无花谷之后,廷萱的对手戏码方始进入高潮。我想说,这文确实属于慢热型,作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写到了廷萱的相遇,确实是煞费了苦心。
提到了无花谷,不得不说非常非常喜欢这样一个美丽清秀的世外桃源,没有斗争纷乱,没有邪正是非,萧廷又失忆,廷萱之间似乎已经没有任何障碍。只是,他们之间的矛盾还没有解决,接下来最大的问题会是当萧廷恢复记忆以后,他们又该如何去面对呢!?相信聪明的作者早已成竹在心了。
续文前半部偏重与原剧的接轨以及背景的阐述,描写似乎有一些拘谨。到了后半部,作者文笔已渐纯熟,原创的思想也始得以无拘无束地发挥出来。文中运用了许多古诗词都很贴切,还很难得将一些佛家、老庄、古典医药的一些思想融入文中去,意韵高雅。值得一提的是,廷萱的几次相遇,梦中,梨园,湖边等的刻画唯美精致,令人流连。所以才有了我这篇‘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的小评。希望作者再接再厉,将廷萱的美好结局如诗如画地带给大家。以自己喜欢的一句诗来结束我的这篇评。也以此送给同样喜欢诗文的作者:‘山上花明水上曛,一桡青翰破霞文。诗思禅心共竹闲,任他流水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