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初秋的微风拂过桂花,带来一阵清香,六角紫弹木亭中传来一阵悠扬清雅的琴声,穿过层层叠叠的院落。

      “孙小姐,您这首潇湘水云真是弹的极好。”古琴老师古氏闭眼听着孙静姝的琴声,忍不住乘醉其中。

      扬琴之音,清澈如水,洗涤心灵,让古氏感觉身处寂静山林,眼前是山间云雾,缭绕不觉。

      孙静姝听到古氏的夸赞,神色不变,手中的琴声依旧,并未有半点停滞。

      曲子收尾,孙静姝慢慢将手指上霜色的鹿角护甲取下,抬头时原本神色淡漠的脸上已经带上了一抹得体的笑意,礼仪周全。

      孙静姝起身,向古氏缓缓一拜,缓声道“自是先生教的好,让静姝这等愚笨的学生都能习得老师高超技艺的一二。”

      古氏听到孙静姝的夸赞,当即掩饰不住自己脸上的笑意“哪里哪里,静姝小姐,天资聪慧,若不是你自己有天赋,旁人再怎么教也是没办法的。”

      古氏顺势夸奖了孙静姝,孙静姝听到古氏称呼的转变,勾了勾唇角,整体依旧保持着端庄的笑容。

      “今日的授课便到这里了,三日后我再来,静姝你可要好好练习,切莫叫为师失望。”

      古氏亲昵的拍了拍孙静姝的手,带着自己的侍琴丫鬟离开凉亭,去了孙夫人的院子沟通孙静姝的学习情况。

      “小姐,你弹的好和这古氏有什么关系?她才教了几天,有什么用啊?,,,”丫鬟忆安一边把擦拭干净的古琴收到檀木盒中,一边对刚才小姐把自己弹得好的功劳指给古氏愤愤不平。

      自家小姐从两岁便开始练习这古琴,如今刚满碧玉年,中间因天资聪慧,短短14年便换了6位古琴老师。这些古琴老师那位不是说小姐天赋极高,哪怕没有自己的教导也迟早能成为古琴大家。

      偏偏是这个老爷请回来的古氏。明明是小姐厉害,只是和她客套两句,那人还真就觉得是自己教的好,得意的嘴脸让人厌恶极了。

      “忆安,慎言。”孙静姝阻止了忆安接下来的话,有些头疼,忆安什么都好,就是嘴上不饶人,这种话平时在自己院子里说说就算了。

      在外面说,若是被有心人听到,轻则传出不尊师重道的言论;重则自己这么多年费力维护的名声都得毁于一旦。

      “小姐,天气凉了,我将您冬日的衣裳整理了出来,您多穿点,小心着凉。”觅儿瞪了一眼自己管不住嘴的妹妹,上前为孙静姝披上早就准备好的梨花白云锦披风。

      披风披上之后,孙静姝感觉暖和了不少,抬手将披风紧了紧,望向古氏离开的长廊。

      这个古氏是父亲专门从苏州请来的名师,号称晋国第一琴师,哪怕是在晋都也是顶顶有名的存在。

      父亲请她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希望在她选夫婿之前为她这第一才女的名号加些添头。

      孙静姝想起父亲划定的夫婿范围只感觉头疼。

      孙静姝原本是c国的一名高中生,高中努力学习好不容易成了高考状元,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因为过于兴奋一下子没缓过来晕了过去,再醒来就成了晋国孙家主母孙夫人肚子里的胎儿。

      因为是孙家这一辈唯一嫡出的小姐,在加上容貌出色,从小表现出的聪慧,自小便被家族当作皇后预选来培养。

      当今的皇上整日沉迷酒色,年过半百还未立储,朝堂上本就对此颇为不满,不过也正是如此孙家才会给孙静姝选择的权力。

      大皇子和皇上一样是个酒色上脑的家伙,孙静姝第一个就排除了他。

      二皇子有大宦官魏高一脉支持,虽然现如今朝堂基本是魏高的天下,但是孙静姝对他却是罄竹难书,实在是没办法说服自己与这种人为伍。

      三皇子早年夭折,自是不在候选名单中。

      四皇子自幼跟随母家舅父在军营长大,和朝中武将之间较为亲密,算是这次的候选人之一。

      五皇子体弱,其母是宫女出身,五皇子即不得皇帝喜爱,也没有母族傍身,算是孙家和孙静姝目前最看好的候选人。

      “小姐,施粥的时间快到了,马车已经在府门口等着了。”觅儿上前提醒道。

      “嗯,走吧。”孙静姝抬脚往门口走。

      孙静姝坐在马车上,用纤细的手指挑起搭在车窗前的帘幔。看向车窗外。

      车窗外的世界灰蒙蒙的,街上满是衣不蔽体的乞丐、抱着孩子失声痛哭的母亲、和企图售卖妻子孩子的男人。

      孙静姝放下了帘幔,缓缓闭上了眼睛。

      哪怕是在晋朝生活了十几年,孙静姝每次看到也依旧会被这世间惨状影响。

      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信任奸臣,这个国家已经到了纲纪崩坏、民不聊生的程度。

      受过现代教育的孙静姝无法接受现在民不聊生的世界,她想要改变这一切,但是改变的筹码却只有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

      “小姐,您不忍的话以后就别看了,这么多人,您救不完的。”觅儿看到孙静姝蹙起眉头,忍不住轻声提醒道。

      孙静姝缓缓睁开眼睛,眼里的悲凉还未散净。

      孙静姝瞥见觅儿担忧的神情,用指尖揉了揉眉心。

      说起来觅儿和忆安这两个丫头,还是孙婧姝从难民中救起来的。

      3岁的孙静姝被孙夫人带着去城外的泰国寺布施,孙静姝头一次出城,刚出城就被城外的惨状吓到了。

      之前待在府里,她只知道自己是穿到了古代,和自己在现代唯一的不同就是少了一些娱乐设施。

      但是那次出府却真真切切的告诉了孙静姝,她来到了一个人吃人的朝代,这个朝代不是历史上那种万朝来贺的盛世,而是贫民衣不果腹的乱世。

      这对本就年纪不大的孙静姝影响极大,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在施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女人被开水活活烫死,在她面前被流民分食殆尽。

      当她反应过来上去阻止的时候,女人已经死透了,只剩下两个即将被投入沸水之中的女孩儿。

      她只来的及救下这对女孩儿,求了母亲将两人带回府里养着,这两人也就是现在的觅儿、忆安。

      “小姐,到粥棚了了”马车外赶车府兵的声音传了进来。

      “小姐,我扶您。”马车停下后,丫鬟们先下了马车,觅儿准备伸手去扶孙静姝。

      孙静姝出了马车,看到跪在地上准备给她当台阶的府兵,搭上了觅儿的手,没有踩在府兵的背上而是自己下了马车。

      孙静姝到粥棚的时候,府里的下人已经将粥都熬好了,就等着孙静姝来好端到前面去。

      这个粥棚的事之前是在她母亲孙夫人手上的,孙家作为勋贵世家,自是需要在这些事上装点一下门面,来昭告天下自家的善良,好在民间有个好名声。

      孙静姝满16岁时,母亲慢慢将这些不足轻重的事交到了她手上,让她学着管理,算是锻炼她的能力。

      看见孙静姝进门,管事的嬷嬷殷切的上前。

      “大小姐,您来啦,东西我们都准备好了,现在抬到前面去吗?”管事嬷嬷凑到孙静姝身边,语气里满是阿谀,本就不大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缝。

      正在准备的下人们,听到管事嬷嬷的话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等着下一步的指令。

      孙静姝轻眺了一眼眼前这个女人,并没有开口。

      管事嬷嬷以为孙静姝可能是不熟悉流程,对后面的下人们抬了抬手,下人们看到便抬起了粥桶准备往施粥棚走去。

      “慢着,小姐允许你们走了吗?”忆安上前,拦住了准备去施粥铺的下人,上前打开了粥桶上的盖子。

      “小姐...”忆安看见粥桶后,扭头看向孙静姝。

      孙静姝缓步走到粥桶旁,果不其然看到了清澈见底的粥桶,诺大的粥桶里只有底部薄薄的一层米粒。

      “李氏你最好解释的清楚,孙家每个月给你拨30两银子开办粥棚,你就煮出来这种东西?”孙静姝眯起丹凤眼,把手里的粥瓢啪的一声扔进了粥桶里。

      一步一步走到李嬷嬷面前,眼眸里满是寒星,孙静姝低头俯视着已经瘫软到地上的李嬷嬷。

      李嬷嬷被吓的瘫软到了地上,虽然这种事她没少干,但是之前的孙夫人从来都是当看不见,她一直觉得是孙夫人默许的。

      但是如今看孙静姝的样子像是要和她秋后算账。李嬷嬷赶紧跪到了地上,用头在地上敲的砰砰响。

      “小姐饶命,小姐饶命,奴才上有80岁老母,下有5岁的小孙子,就是一时糊涂才干了这种蠢事,求小姐饶老奴一命,你让奴才做什么都行!”

      “我可以饶了你。”孙静姝淡淡的开口。

      李嬷嬷听到孙静姝说可以饶她一命,以为大劫得过,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听见孙静姝,朝后面的府兵说。

      “去她家,把这十几年所有贪污的银两都给我拿回来,钱不够就用她家的东西抵。”

      完了,李嬷嬷脑子里一下子就只剩下这两个字了,这些年家里的花销不小,就算是把她家拆了卖,也不可能补的上这些钱啊。

      李嬷嬷刚想继续磕头求小姐开恩,就被两个府兵拖出了粥棚。

      觅儿开始组织下人重新熬制浓粥。

      门外的难民看孙家的粥棚到了往常的时辰还没有开门,开始议论起来,语气里满是急切。

      “今天孙家是不发粥了吗?”

      “再不发,我的孩子就保不住了....”

      “求求老天爷,一定要发啊,我娘还等着这粥救命呢。”

      粥棚外的声音越来越大。

      “爷,我们还等吗?”一名黑衣侍卫毕恭毕敬的朝马车内询问道

      “在等等...咳咳咳”一道低哑的男声从马车内传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