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逻辑的抗体 ...
夜色深沉,文玩店内的灯光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投在满是古物的博古架上,仿佛时空交错。陈砚清平板屏幕上那冰冷的声谱分析数据,像一条毒蛇,盘踞在林凡的心头。
“思维癌变……精神寄生……”林凡喃喃自语,指尖的“守心佩”似乎也感受到了他情绪的沉重,传来的安定感带着一丝滞涩,“这比画室里那个直接攻击的烙印还要麻烦。我们总不能……给他的脑子做个‘开颅手术’吧?”
这个比喻带着无奈的苦涩。修复器物,他可以清洗、填补、拼接。但修复一个被扭曲的逻辑链,他无从下手。
陈砚清沉默着,手指在平板上快速滑动,调出更多关于秦屿的数据窗口,眼神专注得像是在破解一个极其复杂的密码。
“直接对抗或强行剥离‘寄生逻辑’,风险过高,等同于在神经中枢进行无麻醉手术。”陈砚清终于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店里显得格外清晰,“我们需要一种更迂回,也更根本的策略。”
他抬起头,看向林凡,镜片后的目光闪烁着理性的光芒:“任何寄生体,无论多么隐蔽,都需要宿主提供特定的‘环境’和‘养料’才能生存。对于这个‘逻辑寄生体’而言,其养料就是秦屿不断反刍的负罪感、失控感和对自身能力的彻底怀疑。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就是他目前封闭、偏执、拒绝一切正面输入的思维状态。”
林凡若有所悟:“你的意思是……我们没办法直接杀死‘病毒’,但可以尝试改变‘宿主环境’,断它的‘粮’?”
“正确。”陈砚清点头,“就像治疗某些生理疾病,有时无需直接攻击病原体,只需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改善内环境,让病原体无法生存。我们需要帮助秦屿,重建他自身的‘逻辑免疫力’。”
“逻辑免疫力?”林凡觉得这个说法很新鲜。
“即,构建一套更强健的、基于事实和积极体验的认知框架,来对抗和稀释被扭曲的负面逻辑。”陈砚清解释道,“具体而言,就是找到并不断强化那些能够证明他价值、能力和掌控感的‘真实记忆锚点’,用大量无可辩驳的积极事实,去冲击那个由单一失败事件和寄生逻辑构建起来的、虚假的‘无能自我’形象。”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需要极其精准的‘投送’。投送的内容必须是秦屿内心深处真正认可、无法自我否定的成功经历和正面评价。投送的时机,必须在他防御稍懈、内心那点‘微光’闪现的瞬间。而且,过程必须是引导他自己去‘发现’和‘确认’,而非我们强行‘灌输’,否则会引发更强烈的偏执抵抗。”
林凡明白了。这就像修复一件脆弱的釉陶,不能直接用强力胶粘合裂缝,而是需要小心翼翼地清理掉污垢和杂质,然后用最细腻的胎泥,一点点填补、塑形,最终依靠器物自身材质的生命力,实现牢固的愈合。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找到那些能真正触动他的‘记忆锚点’,并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主动触碰和确认。”林凡总结道,感觉思路清晰了一些,“这需要非常细致的观察和……共情。”
“是的。”陈砚清表示同意,“我的数据分析可以筛选出潜在的高价值‘锚点’——比如他发表的关键论文、获得的重要奖项、救治的典型复杂病例、乃至学生或病人对他的真诚感谢。但最终判断哪个‘锚点’能在他当前状态下产生共鸣,以及如何自然而不刻意地呈现,需要你的感知来引导。”
两人再次明确了分工:陈砚清负责提供经过严谨筛选的“弹药库”,林凡则凭借其共情能力,担任在前线把握时机、精准“投送”的狙击手。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耐心和默契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天,林凡调整了与秦屿接触的策略。他不再进行任何泛泛的安慰或鼓励,而是更像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和偶尔的提问者。
他会在秦屿情绪相对平稳(通常是“守心佩”微弱影响下,或者谈及与事故无关的专业话题时),看似不经意地提起一些陈砚清筛选出的“锚点”。
例如,当秦屿偶然提到某种手术术式时,林凡会顺势问道:“我听说您之前改良过这种术式,还获得了当年的医疗技术创新奖?具体是优化了哪个环节呢?”
起初,秦屿会本能地回避,或者用“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说明不了什么”来搪塞。但林凡能感知到,在他提到这些具体成就时,秦屿内心那片“冰原”上,那道代表残存职业信念的“微光”,会不易察觉地闪烁一下,虽然很快就被冰冷的“切割感”压制,但确实存在。
林凡极有耐心,从不穷追猛打。一次不行,就换一个角度,或者等待下一次机会。他像一位老练的猎人,静静等待着猎物露出最细微的破绽。
转机出现在一次午后。赵院长安排了一次小范围的、非正式的科室业务学习,内容是回顾过去几年科室的成功案例,旨在鼓舞士气。秦屿作为副主任,被迫参加。
林凡和陈砚清以“院外专家观摩”的名义列席。
学习会上,一位年轻医生详细汇报了一个极其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治案例。这个案例最初被认为希望渺茫,但最终在秦屿主导的手术下取得了圆满成功,患儿恢复良好,如今已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奔跑。汇报的年轻医生语气中充满了对秦屿的敬佩,并展示了几张患儿术后恢复期的活泼照片。
当那张笑容灿烂的照片投射到大屏幕上时,林凡敏锐地感知到,身旁秦屿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他立刻将感知聚焦过去。
只见秦屿内心那片“冰原”上,那点微光以前所未有的亮度跳动起来!它试图照亮周围,与屏幕上那张鲜活的笑脸产生共鸣。那是他作为医者,最本源的价值感和成就感的体现!
然而,几乎是同时,冰原深处那几道被“手术刀”切割出的裂痕,骤然散发出刺骨的寒意,一股强大的、扭曲的逻辑力量试图将这抹亮光吞噬:
“那只是运气……”
“如果当时某个环节判断失误……”
“这个成功无法抵消那个失败……”
“你不配拥有这份成就感……”
冰冷的“切割感”再次出现,试图将刚刚燃起的亮光与那份成功的记忆分离开来,并将其归类为“偶然”或“不足以弥补过错”。
就是现在!
林凡来不及多想,几乎是凭借本能,将自身的精神力通过“守心佩”温和地放大,不是去攻击那股冰冷的力量,而是如同一面无形的、温暖的镜子,将屏幕上那张患儿笑脸所代表的“生命被挽救”的纯粹喜悦和希望,以及年轻医生话语中那份真诚的敬佩,清晰地、不加评判地“反射”到秦屿那点跳动的微光之上!
他没有试图用道理去说服,只是将这份客观存在的、充满生命力的“积极事实”,如同强光探照灯一样,直接打在秦屿内心那片试图否定一切的黑暗逻辑上!
同时,他用一种极轻、却带着奇异安抚力量的声音,在秦屿耳边低语(运用了一丝意念传导):“看,秦医生。这是一个生命,因为你,获得了奔跑的权利。”
“嗡——!”
林凡仿佛听到了一声无形的、尖锐的摩擦声!
秦屿身体猛地一颤,双手死死抓住座椅扶手,指关节捏得发白。他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眼神中充满了激烈的挣扎。那片“冰原”在他的意识中剧烈震颤,微光与黑暗、温暖的反射与冰冷的切割,进行着殊死的搏斗。
陈砚清紧盯着便携设备上秦屿急剧变化的生理指标,低声道:“认知冲突达到峰值!逻辑寄生体正在全力反扑!”
林凡咬紧牙关,持续维持着那份“积极事实”的反射,并将“守心佩”的安定感催发到极致,为秦屿那点摇曳的微光提供支撑。
这是一场无声的、发生在精神世界的拔河比赛。
时间仿佛过了很久,又似乎只是一瞬。
终于,秦屿猛地吸了一口气,像是溺水者浮出水面,整个人虚脱般地向后靠在椅背上,眼神中的偏执和尖锐褪去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巨大的、近乎虚脱的疲惫,以及……一丝茫然。
他内心的“冰原”上,那股冰冷的“切割感”如同潮水般退去,暂时潜伏了起来。而那道微光,虽然未能驱散所有黑暗,却顽强地守住了一小片区域,比之前明亮和稳定了许多。
林凡也松了一口气,感觉精神消耗巨大,几乎站不稳。
学习会结束后,秦屿独自一人坐在会议室里,许久没有动弹。林凡和陈砚清没有去打扰他。
过了一会儿,秦屿慢慢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花园里嬉闹的孩子。他的背影,依旧挺拔,却少了几分之前的僵硬,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他没有回头,只是用一种极其沙哑、几乎听不清的声音,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道:
“那个孩子……叫乐乐。手术那天,他抱着一个掉了漆的奥特曼……”
他说不下去了,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
林凡和陈砚清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如释重负,以及更深的凝重。
第一次“认知强化”干预,成功了。他们成功地在秦屿被寄生逻辑统治的内心世界里,打入了一个坚实的“楔子”,暂时逼退了那股扭曲的力量。
但这只是开始。寄生体并未被清除,它只是暂时潜伏。想要彻底修复这片“布满裂痕的冰原”,他们还需要更多的“楔子”,更持久的努力,以及……面对寄生体反扑的觉悟。
战斗,才刚刚进入最核心的阵地。
---
(第十六章完)
林凡展现了高超的共情技巧、临场应变能力和强大的精神毅力。陈砚清展现了其作为战略家和后勤支持者的不可或缺。秦屿开始出现松动和复杂化的迹象,人物弧光开始显现。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逻辑的抗体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