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 免费午粥令 ...

  •   午后的天居坊,鼓声未息。街角张起的告示牌上写着斗大的红字:“奉天成命,仁政施惠。凡贫坊民,即日起可于东市免费享午粥三碗。”
      消息一出,坊民纷纷奔走相告,仿佛久旱逢甘霖。
      李问走过巷口,只见告示下围满了人。那群衣衫褴褛的老者孩子,眼中闪着希望的光。他心中微微一暖,低声道:“若真能让贫者得食,也算坊中一桩善事。”
      话音刚落,一声干笑从身后传来。柳青青拎着折扇靠在墙边,嘴角带着一丝不屑:“善事?你太天真了。你可知那午粥从何而来?那是昨夜坊官宴上的剩汤,再添水煮一煮,就成‘惠民粥’。”
      李问一怔。就在此时,坊中传来一阵锣声,几名衙役抬着粥桶从东市方向走来。桶外漆着朱红漆,镶着金边,格外显眼。为首那位小吏正是北极鲶鱼影子的门生,人称“鲶小公”。他一边走,一边高声宣读诏文:“我等仁君施德,令坊民共食,以示恩泽,凡来者皆得三碗!”
      坊民们欢呼,排成长龙。只是粥桶抬到街头,官差们却先行盛粥几碗,恭敬送往贵族楼台。李问远远看去,只见二楼上方白鹤等人正凭栏观景,杯盏交错,笑声不断。
      方白鹤哈哈大笑:“这仁政做得好!既让坊民感恩,又不伤我等分毫。”
      柳青青冷哼:“看吧,‘仁政’是舞台,坊民是布景。”
      李问没有应声,只静静观察。片刻后,一位老妇人端着空碗来到粥桶前,卑微地伸手:“官爷,能否再给一碗?我家还有孙儿未食。”
      鲶小公皱眉:“规矩写明三碗,你若多要,便是扰乱坊制!”他随手一挥,旁边的衙役将老妇人推倒。围观的坊民面色一变,却谁也不敢上前。
      就在这时,花满楼走出人群,轻笑一声:“既是惠民,何苦吝一碗?若真要行善,我愿代老母付钱。”
      鲶小公看了他一眼:“你是何人?敢擅改坊令?”
      花满楼拱手,笑意不减:“我不过江湖游士,见不得欺弱罢了。”
      “江湖?”鲶小公冷笑,“你们这些侠客,最爱多管闲事。此地行坊令,非你说话处。”
      话未落音,只听人群中有人怒喊:“我们连稀饭都要看脸色,算哪门子的仁政!”喊声如石入深潭,激起阵阵涟漪。坊民们的低语渐多,几人放下碗,开始质问官差。场面一时混乱。
      柳青青低声道:“看吧,荒诞若压久了,总要冒烟。”
      鲶小公眉头一皱,正要下令驱散,忽听远处一声洪亮:“慢着!”
      众人回头,只见方白鹤带着几名随从下楼。他缓步走到粥桶前,脸上挂着笑:“各位坊民莫急,三碗不够,我请你们再添三碗。”
      人群一阵欢呼。方白鹤手一挥,仆从们立即抬来新的桶。然而桶中并非粥,而是稀得能照出人影的白汤。
      柳青青摇头苦笑:“好一招收买人心。”
      李问眼神沉了沉,忽然上前一步,声音不高,却穿透喧嚣:“坊中富者施汤,贫者感恩,可曾问过这汤从哪来?若真仁政,为何不减坊税、赈民饥?”
      这一问,四周静了片刻。方白鹤微微一愣,旋即笑道:“小书生倒有胆气。来,赐你一碗粥,看你还说什么。”
      李问平静接过碗,舀起一勺,淡淡道:“这粥半碗米,十成水。味苦,咸淡不均。坊中荒诞,不在粥,而在人心。”
      方白鹤的笑意凝固,四下的坊民忽然鼓掌。
      掌声并不热烈,却像夜雨拍瓦,绵长而有力。
      北极鲶鱼影子自远处观望,面色无波,只低声对手下道:“此子有趣,留意他。”
      李问放下碗,转身离去。身后粥香渐散,风里飘来的,却是官差的训斥声与坊民的叹息。
      黄昏时分,天色微暗,柳青青追上李问:“你知方才那一句,会让多少人盯上你?”
      李问笑了笑:“总要有人说出来。荒诞之世,不言,便是默认。”
      她沉默片刻,轻声道:“但在天居坊,说真话,代价极高。”
      李问望着远处渐亮的坊灯,神情淡定:“我读过书,却未读过忍。若世间荒诞到此地步,不言,岂非更可笑?”
      夜风起,坊灯明灭。东市的粥摊已散,街头的残羹在风中发出腥气。李问的身影被灯火拉得很长,仿佛一条孤独的线,穿过这座荒诞的坊城。
      他心中暗暗立誓:若有一日,能揭开这“仁政”与“惠民”的伪饰,他愿做那个被笑的书生,也不做沉默的木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