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四章 坊外侠影 ...
-
山雨连绵,薄雾笼岭。
四人自红缨镇出逃后,一路向西,山道愈行愈窄。陈无忌走在最前,神情沉静。花满楼仍旧打着那把扇子,笑语不减,只是眼底多了几分倦色。
苏灵走得缓了,李问放慢脚步陪她同行。风起时,女子鬓发轻扬,眼神若有所思。
“李问,”她低声道,“你可曾想过,这江湖之大,我们往哪儿去?”
李问微微一怔,笑道:“去还没疯的地方。”
苏灵也笑,只是笑意淡淡:“那怕要走到天尽头去了。”
陈无忌在前方忽然止步。
“有人。”
树林间,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眨眼之间,十余骑疾驰而至,为首一人披青甲,背长刀,眉若卧刀,眼似寒星。
“陈无忌?”那人一勒缰,冷笑出声,“当年你在北原弃我而逃,今日可还认得?”
花满楼咂舌道:“哈,这回有戏。”
陈无忌神色不变,只淡淡道:“卫九,你命不该死,见我还不算冤。”
那青甲汉子正是陈无忌旧日同门。十年前二人同入“天义会”,并肩鏖战,却因一场“侠义与命令”的抉择分道扬镳。陈无忌违令救人,被会主逐出。卫九则听令杀敌,自此扶摇直上。
卫九冷声道:“你当年救那妇人,坏我大计。如今你勾结书生,扰乱坊纪,主上命我擒你回去问罪。”
陈无忌道:“主上?莫非——白玄?”
卫九道:“正是。白大人以灯治世,天下渐安。你这老会的余孽,还敢妄动?”
李问上前一步,道:“那妇人若真被杀,算谁的功?”
卫九冷笑:“命令即理,何必多问。”
李问摇头:“若理即命,那人心还有何用?”
卫九面色一沉:“狂妄书生!”
刀光骤闪,寒气逼人。陈无忌横剑挡下,火花四溅。二人交锋数合,刀剑风声如怒雷滚动。
花满楼叹道:“他们这些人,一言不合便动兵刃,也算是江湖老风气了。”
卫九身法凌厉,刀势如暴雨。陈无忌剑路平稳,一守一攻,竟无一丝多余动作。
半柱香后,卫九忽然暴喝一声,刀势狂起。陈无忌似退似让,忽反手一剑,刺中他肩口。
卫九闷哼一声,退三步。
陈无忌收剑而立,道:“我不杀你。”
卫九咬牙,眼神愤恨:“你自以为高洁?等白大人重整天下,看你往哪逃!”
他一甩衣袖,翻身上马,率众而去。
山风呼啸,四人静立良久。
花满楼摇扇道:“陈兄,你这仗打得干净,可也结了大祸。”
陈无忌道:“白玄手伸得太长,连旧义都成了锁链。”
苏灵看着陈无忌,轻声道:“天义会……你当年为何离开?”
陈无忌目光幽深:“因为他们要我杀一群无罪的百姓,只因那些人‘未纳灯税’。我不从,他们便说我心污。”
李问苦笑:“原来连侠义都能收税。”
陈无忌负手而立,目光望向远山,道:“卫九是个好人。只是他忘了,人若全听命,就再也不是人了。”
山雨渐小,雾气弥漫。苏灵忽道:“我们下一步该何去?”
花满楼掏出一张破旧的路线图,道:“再往南走十里,有个‘流言坊’。听说那儿聚着天下游侠、文人、江湖散客,谁也不信谁,却都爱说话。”
李问笑道:“那倒合我意。”
陈无忌点头:“也好。白玄治‘灯’,治‘婚’,治‘命’,可治不了话。人若不言,才真成了兽。”
夜幕降临,四人沿山而下。前方山腰处,灯火微明,似梦似幻。那正是流言坊的所在——一个传言能“买卖真话”的地方。
风起,树影婆娑。
李问回望北方,灵灯城的方向早被云雾吞没。
他忽然觉得,这一路走来,不止是在逃,而是在追寻:追那一点尚未被光吞噬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