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第 20 章神秘符号的困惑
秋雨接连下了三天,三星堆考古工地的泥土变得湿润黏腻,临时棚屋里却暖意融融。燕承风戴着白手套,将那尊两米多高的青铜人像底座轻轻抬起,聚光灯的光束聚焦在底座内侧,几行细密的符号赫然映入眼帘。这些符号既不像之前发现的古蜀文字,也不同于常见的装饰纹样,线条简洁却透着神秘,像蜷缩的飞鸟,又似蜿蜒的溪流,在青铜绿锈的映衬下,仿佛藏着千百年未说出口的秘密。
“瑶瑶,快来看!” 燕承风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手中的放大镜在符号上缓缓移动,“这些符号之前清理时竟没发现,藏得也太深了!”
苏瑶放下手中的古籍,快步走过来。她俯身仔细观察,眉头渐渐皱起:“这符号太奇特了,既不是牙璋纹,也不是云雷纹,倒像是某种…… 密码?” 她伸手轻轻触碰青铜表面,指尖能感受到符号刻画的深浅痕迹,“看这刻痕的力度,不像是随意刻画的,应该是有特殊含义的。”
接下来的几天,棚屋成了临时研究室。桌上堆满了古籍文献,从《蜀王本纪》到《华阳国志》,再到近年出土的竹简拓片,燕承风夫妇几乎翻遍了所有与古蜀文明相关的资料。燕承风将符号拓印下来,贴在木板上,用红笔在旁边标注着各种猜测;苏瑶则对着古籍逐字逐句研读,试图找到哪怕一丝与符号相关的记载。
“你看这本《古蜀秘记》,里面提到鱼凫时期有‘祭天符文’,可描述的是‘形似日月,环绕星辰’,和我们发现的符号完全不一样。” 苏瑶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将一本泛黄的线装书推到燕承风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沮丧,“都查了这么久,连一点线索都没有,这些符号难道真的是孤本?”
燕承风放下手中的拓片,端起桌上早已凉透的茶水喝了一口。灯光下,他眼底的红血丝格外明显,连日的熬夜让他显得有些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不可能是孤本。古蜀人做事讲究章法,这么重要的符号,肯定会在其他地方留下痕迹。说不定…… 是我们解读的方向错了?” 他指着拓片上的符号,“你看这几个符号连在一起,会不会不是文字,而是祭祀时的动作图谱?”
苏瑶眼前一亮,立刻拿起笔在纸上临摹起来:“你这么一说,倒真有点像!你看这个符号,像不像人双手举过头顶?还有这个,像是屈膝跪拜的样子。如果把它们连起来,会不会是一套祭祀礼仪的步骤?”
两人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可越深入越困惑。符号的排列毫无规律,有的上下颠倒,有的左右对称,既不符合已知的古蜀祭祀流程,也找不到对应的器物纹样。燕承风甚至找来考古队的老匠人,模拟古蜀人的工具,尝试复刻符号的刻画过程,可依旧没能找到突破口。
“这符号就像一团迷雾,怎么都抓不住。” 燕承风将拓片揉成一团又展开,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躁。这些天,他满脑子都是这些符号,连吃饭睡觉时都在琢磨,可始终找不到解开谜团的钥匙。
就在这时,棚屋的门被轻轻推开,燕昭明背着书包走了进来。他刚放学就直奔工地,看到父母愁眉苦脸的样子,便知道他们又在为符号的事发愁。小家伙放下书包,凑到木板前,踮着脚尖看着拓片上的符号,小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
“爹,娘,这些弯弯曲曲的,是什么呀?” 燕昭明指着一个像飞鸟的符号,好奇地问。
苏瑶摸了摸儿子的头,无奈地笑了笑:“是我们在青铜人像上发现的符号,可我们怎么都看不懂它的意思。”
燕昭明歪着脑袋,盯着符号看了好一会儿,突然眼睛一亮:“娘,你看这个符号,像不像我们上次在山涧里看到的石涧?还有这个,像不像村口那棵老黄桷树的树根?”
燕承风和苏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他们一直把符号当作文字或礼仪图谱来解读,却从未想过符号可能对应着自然景物。燕承风立刻拿起地图,铺在桌上:“昭明,你说的石涧和黄桷树,在哪里?”
燕昭明趴在桌上,用小手指着地图上的位置:“就在黑虎山那边,上次我们去采药,还在石涧里看到小鱼了呢!黄桷树就在古蜀村的村口,树干可粗了,要三个人才能抱住!”
燕承风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去,石涧和黄桷树的位置,竟然和青铜人像底座上两个符号的排列顺序隐隐吻合!他心中一动,立刻拿起拓片,对比着地图上的山川河流:“瑶瑶,你看!如果把这些符号对应到地图上的景物,会不会是一条路线?”
苏瑶凑近一看,果然!几个符号连起来的形状,和从三星堆到祭祀洞的路线几乎一致!那个像飞鸟的符号,对应着鹰嘴崖;像溪流的符号,对应着黑虎山涧;而那个像树根的符号,正好对应着古蜀村的黄桷树。
“承风,你太厉害了!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苏瑶激动地抓住丈夫的手,眼中满是欣喜,“如果这是一条路线,那终点会是哪里?”
燕承风顺着符号的排列继续在地图上寻找,当手指落在祭祀洞后方的一处山谷时,他猛地停了下来:“是这里!青幽谷!传说那里是古蜀人存放祭祀器物的地方,可我们之前去勘探时,没发现任何遗迹。”
“说不定是我们勘探得不仔细!” 苏瑶立刻说道,“明天我们就去青幽谷,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和符号相关的线索!”
燕昭明看着父母兴奋的样子,也跟着开心起来:“爹,娘,明天我也想去!我还能帮你们找符号呢!”
燕承风笑着揉了揉儿子的头:“好!带上昭明,说不定还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呢!”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燕承风夫妇就带着燕昭明和几名队员,朝着青幽谷出发。青幽谷位于祭祀洞后方的深山里,终年云雾缭绕,人迹罕至。山路崎岖难行,燕昭明却一点都不觉得累,一会儿指着路边的野花,一会儿又发现了奇特的石头,嘴里不停地问着各种问题,给紧张的勘探之旅增添了不少乐趣。
“爹,你看这个石头上的纹路,和拓片上的符号有点像!” 燕昭明蹲在一块青石前,指着上面的天然纹路喊道。
燕承风立刻走过去,仔细一看,青石上的纹路确实与其中一个符号相似,但比符号更加粗糙,显然是天然形成的。“昭明观察得真仔细,不过这个是天然纹路,不是人工刻画的。” 他笑着说,心中却对儿子的敏锐观察力更加赞赏。
走了大约三个时辰,众人终于来到青幽谷。谷中长满了参天古树,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斑驳的光影。燕承风拿出拓片,对照着谷中的景物开始寻找。突然,苏瑶指着前方一块巨大的岩石喊道:“承风,你看那块岩石!”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块高约三米的岩石上,刻着与青铜人像底座上一模一样的符号!符号刻在岩石的正面,周围还刻着一些简单的祭祀场景,有巫祝手持玉璋,有先民跪拜祈祷,还有太阳神鸟在空中飞翔。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 燕承风激动地跑过去,抚摸着岩石上的符号,眼中满是震撼,“这些符号果然是路线图,终点就是这里!”
苏瑶也跑了过来,仔细观察着岩石上的刻画:“你看这些祭祀场景,和符号连在一起,会不会是在告诉我们,这里曾举行过一场重要的祭祀仪式?”
燕昭明凑在岩石前,小手指着一个符号:“爹,这个符号和青铜人像上的一样,是不是说青铜人像也参与过这里的祭祀?”
燕承风点点头,心中的困惑渐渐解开:“很有可能!这尊青铜人像,或许就是当年主持祭祀仪式的巫祝象征,底座上的符号,就是指引人们找到祭祀地点的路线图。只是不知道,这场祭祀仪式,究竟是为了什么?”
就在这时,一名队员发现岩石后面有一个隐蔽的洞穴。洞穴入口被藤蔓遮挡着,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燕承风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拿着手电筒往里照去,洞穴内黑漆漆的,隐约能看到一些散落的陶器碎片。
“里面有东西!” 燕承风兴奋地说,“大家小心点,我们进去看看!”
众人拿着手电筒,依次走进洞穴。洞穴不算太大,约有十几平方米,地面上散落着不少陶器碎片和兽骨,墙壁上还刻着一些模糊的图案。燕承风蹲下身,捡起一块陶器碎片,上面竟然也刻着相同的神秘符号!
“这些符号和青铜人像、岩石上的符号完全一致!” 燕承风激动地说,“这里肯定就是古蜀人举行祭祀仪式的地方,这些符号,就是他们留下的印记!”
苏瑶看着墙壁上的图案,图案描绘的是古蜀人向神灵献祭的场景,其中一个手持青铜人像的巫祝,正站在祭坛上,周围的先民们纷纷跪拜。“如果这些图案是真实的,那这场祭祀仪式的规模一定很大,而且极为重要。”
燕昭明看着墙壁上的图案,突然问道:“爹,娘,他们献祭的是什么呀?图案上怎么看不清楚?”
燕承风和苏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图案的关键部分已经模糊不清,根本无法判断古蜀人献祭的是什么。“或许,我们还需要找到更多的线索。” 燕承风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不过,能找到这里,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
众人在洞穴中仔细搜索,又发现了一些刻有符号的陶器碎片和石器,但始终没有找到关于祭祀内容的明确线索。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燕承风不得不带着大家离开青幽谷,返回考古营地。
回到营地后,燕承风夫妇立刻将新发现的线索整理出来,与之前的研究成果结合在一起。虽然依旧没能完全解开神秘符号的谜团,但至少确定了符号的作用是指引祭祀路线,这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燕昭明坐在一旁,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突然说道:“爹,娘,你们说这些符号,会不会是古蜀人写给我们的信呀?等我们看懂了,就能知道他们的故事了。”
燕承风放下手中的资料,走到儿子身边,温柔地说:“是啊,昭明说得对。这些符号就是古蜀人留下的信,我们要慢慢读,仔细读,才能读懂他们的故事。虽然现在还有很多困惑,但只要我们不放弃,总有一天能解开所有的谜团。”
苏瑶也走了过来,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看着拓片上的神秘符号。灯光下,符号仿佛有了生命,在纸上轻轻跳动,诉说着古蜀文明的辉煌与神秘。尽管还有许多未知等待着他们,但燕承风夫妇心中充满了信心,燕昭明眼中也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携手同行,继续探索,总有一天能揭开神秘符号的面纱,读懂古蜀人留下的 “信”,让三星堆的秘密,在传承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