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第18章考古新发现
燕昭明五岁那年,三星堆的雨季来得格外缠绵。连续半个月的阴雨过后,天空终于放晴,阳光像被擦拭过的金箔,洒在新开辟的考古工地上。燕承风穿着蓝色的考古工作服,蹲在刚挖开的探方边,手里拿着小刷子,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泥土里的青铜残片。苏瑶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绘图板,认真记录着残片的位置和形态,两人配合默契,动作间满是多年搭档的熟稔。 “承风,你看这块残片!” 苏瑶突然停下笔,指着探方角落里的一块青铜片,“上面有刻画的纹路,不像是普通的装饰纹。”
燕承风立刻凑过去,借着阳光仔细观察。青铜片上的纹路细密而规整,呈螺旋状,中间还夹杂着几个类似文字的符号,与之前出土的青铜器物上的纹样截然不同。“这纹路不一般!” 燕承风的眼睛瞬间亮了,“赶紧扩大挖掘范围,说不定下面有大发现!”
考古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铁锹和小铲交替使用,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探方周围的泥土。燕昭明穿着小小的迷你考古服,跟在父亲身边,手里拿着玩具小刷子,有模有样地在旁边的土堆上 “挖掘”,时不时还会奶声奶气地问:“爹,我们会不会挖到像太阳神鸟一样好看的宝贝呀?”
燕承风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说不定会有比太阳神鸟更厉害的宝贝呢!昭明要仔细看,以后也要学会自己发现宝贝,守护三星堆哦。”
“嗯!” 燕昭明重重地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眼睛紧紧盯着考古队员们的动作,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瞬间。
挖掘工作持续了三天。当第七个探方挖到两米深时,一名年轻队员突然惊呼起来:“燕队!苏姐!你们快来看!这里有东西!”
燕承风和苏瑶立刻跑过去,只见探方底部的泥土中,露出了一截青铜的边缘,泛着幽绿的光泽。燕承风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他示意队员们停下动作,亲自拿起小刷子,一点点清理着青铜周围的泥土。随着泥土被慢慢拨开,一尊青铜人像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 人像高达两米多,直立站立,双手呈抱物状,姿态庄严而肃穆,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祭祀仪式。
“我的天!这尊青铜人像也太壮观了!” 队员们纷纷惊叹起来,眼中满是震撼。
燕承风抑制住内心的激动,对苏瑶说:“瑶瑶,快拿测量仪过来,我们先记录下它的尺寸和形态,小心别损坏了。”
苏瑶立刻拿来测量仪,两人一起小心翼翼地测量着青铜人像的各项数据。人像的头部呈方形,面部刻画细致,双眼突出,鼻梁高挺,嘴唇微抿,神情威严。最奇特的是它的服饰 —— 上身穿着交领长袍,衣摆处刻着复杂的云雷纹,腰间系着宽带,上面挂着几串玉佩,下身则穿着类似裙裤的服饰,裤腿上刻着鸟纹和龙纹,与之前出土的青铜人像的简洁服饰截然不同。
“承风,你发现没有,这尊人像的服饰和发型太特别了!” 苏瑶指着人像的头部,“它的头发梳成了高髻,上面还插着一根青铜簪子,簪子上刻着太阳神鸟纹,这和之前出土的那些平民造型的青铜人像完全不一样。”
燕承风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兴奋:“瑶瑶,这个发现太重要了!之前我们一直认为古蜀文明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但这尊青铜人像的出现,可能会改写我们对古蜀文明的认知。你看它的服饰和配饰,工艺精湛,纹样复杂,显然不是普通平民能拥有的,这说明古蜀文明中可能存在着更为复杂的社会阶层,而这尊人像,很可能是一位地位尊贵的巫祝或者贵族。”
“是啊!” 苏瑶也激动地说,“而且你看它的双手,呈抱物状,像是在捧着什么重要的东西,说不定在它周围,还有配套的祭祀器物!我们得赶紧扩大挖掘范围,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燕承风和苏瑶带领考古队对这座祭祀坑进行了全面的挖掘。随着挖掘工作的深入,更多的文物陆续出土 —— 有造型奇特的青铜尊、雕刻精美的玉琮、还有大量的象牙和陶器。每一件文物都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展现出古蜀文明极高的艺术和技术水平。
在清理一件青铜尊时,燕承风发现尊的内壁上刻着几行类似文字的符号。这些符号与之前在青铜残片上发现的符号相似,却更加完整和清晰。“瑶瑶,你快来看!这些符号说不定就是古蜀文字!” 燕承风激动地喊道。
苏瑶立刻凑过来,仔细观察着内壁上的符号。符号呈线条状,有的像飞鸟,有的像山川,有的像器物,排列有序,显然蕴含着特定的含义。“如果这些真的是古蜀文字,那我们就能解读出更多关于古蜀文明的历史信息了!” 苏瑶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们得赶紧把这些符号拓印下来,寄给国内外的文字专家,让他们一起帮忙解读。”
燕承风立刻安排队员们对符号进行拓印,同时将拓片寄给了北京、上海以及国外的几位著名文字专家。在等待专家回复的日子里,他们并没有停下研究的脚步,而是查阅了大量的古籍文献,试图从历史记载中寻找关于古蜀文明的蛛丝马迹。
一天晚上,燕承风和苏瑶坐在考古队的帐篷里,桌上摆满了各种资料和文物照片。燕昭明已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甜甜的笑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小的青铜残片模型。
“承风,你说这些古蜀文字,会不会记载着古蜀人的起源和迁徙历史啊?” 苏瑶一边翻看着资料,一边问道。
燕承风沉思片刻,说道:“很有可能。之前《蜀王本纪》和《华阳国志》里都有关于古蜀的记载,但都比较简略和模糊。如果这些文字能解读成功,我们就能更准确地了解古蜀文明的发展脉络,知道他们是如何创造出这么辉煌的文明的。”
就在这时,帐篷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林教授拿着一份文件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兴奋:“承风,苏瑶!好消息!北京的李教授他们已经对那些符号有了初步的解读结果!”
燕承风和苏瑶立刻站起身,围了过去。林教授打开文件,指着上面的符号解读说明,说道:“李教授他们认为,这些符号记载的是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而那尊两米多高的青铜人像,就是当时主持祭祀的大巫祝。上面还提到了‘蚕丛’和‘鱼凫’,这说明这尊人像很可能是鱼凫时期的文物!”
“鱼凫时期!” 燕承风和苏瑶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眼中满是震撼。鱼凫是古蜀传说中的第三位蜀王,关于他的记载非常稀少,这尊青铜人像和文字符号的发现,无疑为研究鱼凫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而且李教授还说,这些文字中提到了‘祭祀天地,祈求丰收’,这说明古蜀人的祭祀活动不仅是为了崇拜神灵,还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这对我们研究古蜀文明的经济结构也有很大的帮助。” 林教授继续说道,语气中满是激动。
燕承风看着桌上的文物照片,心中充满了感慨:“没想到这尊青铜人像竟然藏着这么多秘密!我们一定要深入研究,揭开古蜀文明更多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华夏民族这段辉煌的历史。”
苏瑶点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是啊!接下来我们还要对祭祀坑进行更细致的清理和研究,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的文字符号和文物,说不定还能找到与这尊青铜人像配套的祭祀器物,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祭祀仪式。”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燕承风和苏瑶带领考古队对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细致的清理、修复和研究。他们与国内外的专家保持密切联系,不断交流研究成果,对古蜀文明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燕昭明也常常跟着父母在考古工地上转,听他们讨论文物的故事,小小的脑袋里,渐渐种下了热爱考古、守护文明的种子。
有一天,燕昭明拿着一张画满符号的纸,跑到燕承风面前,奶声奶气地说:“爹,你看我画的古蜀文字!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解读这些文字,发现更多三星堆的秘密!”
燕承风接过纸,看着上面歪歪扭扭却充满认真的符号,眼中满是欣慰。他抱起儿子,指着远处的青铜神树复制品,说道:“好!昭明真有志气!等你长大了,爹就把三星堆的秘密都告诉你,和你一起守护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让古蜀文明的光芒永远闪耀!”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考古工地上,也洒在燕承风一家三口的身上。远处的三星堆遗址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在诉说着古蜀文明的辉煌过往。燕承风和苏瑶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 他们知道,三星堆还有无数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探索,而这份守护文明的使命,将会在他们和燕昭明的手中,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