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王思齐感觉现在的自己对宠物店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她不再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获得小猫的考验,而是开始真正用心去观察和学习。
姨妈那本厚厚的宠物档案,像在她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让她看待店里每一个小生命的目光都发生了变化。
这天上午,一位神情温和、带着些许担忧的阿姨牵着一只拉布拉多犬走了进来。这只名叫阿诺的拉布拉多大得出奇,肌肉结实,毛色油亮,但它走路的样子却有些异样,仔细看会发现它的左后腿似乎不太敢用力着地。
更引人注目的是,阿诺的脖子上戴着一条显眼的红色项圈,上面绣着“工作犬”和“请勿打扰”的字样。
“老板,阿诺的腿好像又有点不舒服,你帮我看看是不是指甲有点长了,或者肉垫有什么问题?”阿姨对姨妈说,语气里满是关切。
“李阿姨,您别急,我先检查一下。”姨妈迎上去,并没有立刻蹲下检查阿诺的腿,而是先微笑着对阿诺打了个招呼:“阿诺,好孩子,又来看我们啦?”
她伸出手,让阿诺嗅了嗅她的气味。
阿诺温顺地摇了摇尾巴,用大头蹭了蹭姨妈的手,但眼神里似乎带着一丝隐忍。
王思齐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
她注意到姨妈的动作格外轻柔、缓慢,检查阿诺的脚掌时,就像在对待一件易碎的珍宝。同时,姨妈示意王思齐去倒一小杯清水过来给阿诺喝。
“指甲是有点长了,可能走路硌着了,我帮它修剪一下就好。肉垫没问题,您放心。”姨妈一边用专业的工具熟练地给阿诺修剪指甲,一边和李阿姨聊着天。
王思齐把水盆放在阿诺面前,阿诺的大眼睛冲她眨了眨,似乎在说感谢,然后才低下头去舔了几口
趁着这个机会,王思齐小声问姨妈:“姨妈,阿诺是做什么工作的呀?它看起来好帅,也好乖。”
姨妈剪完最后一颗指甲,轻轻拍了拍阿诺的脑袋,才对王思齐说:“阿诺可不是普通的宠物犬,它是一只退役的导盲犬,是李阿姨的眼睛。”
“导盲犬?”王思齐睁大了眼睛。她只在电视和手机上看到过这种神奇的工作犬,这还是第一次面对面接触。
想要成为导盲犬,小狗们要经过很严苛的选拔,所以被选中的小狗们都是超级优秀的。他们温顺待人,忠诚护主,同时也有一颗聪明的心。
王思齐看到过自媒体上很多视障人士记录生活,明明导盲犬已经被国家允许出入公共场所了,但还是很多有偏见的人阻挠。
这不仅是对视障人士的不公平,更是一种隐形的“看不起”,很多视障人士会因为被拒绝而失去再次出门的勇气,导盲犬也会因为被阻挠而会变得闷闷不乐,失落的眼睛耷拉着,让人看了心疼。
导盲犬大概很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帮助人类,却要被人类驱赶吧。
李阿姨接过话茬,语气里充满了骄傲和疼爱,“阿诺为我服务了整整八年,去年才因为年龄和腿伤退役。现在它是我退休在家最亲的伙伴了。
“别看他块头大,心思可细了,以前带着我过马路、上下公交车、避开障碍,从来没出过差错。就是这些年工作太辛苦,落下了关节的毛病。”
王思齐看着安静地趴在李阿姨脚边的阿诺,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敬意。
它不再仅仅是一只大狗,而是一位默默奉献、值得尊敬的“工作者”。它身上的沉稳和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的眼睛,仿佛都诉说着不平凡的故事。
李阿姨带着阿诺离开后,王思齐还沉浸在一种奇特的感动情绪里。
她忍不住问姨妈:“姨妈,阿诺真了不起。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所有的工作犬都特别尊重?”
“当然!”姨妈肯定地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但是思齐,尊重和理解,并不仅仅是对阿诺这样的‘英雄’。对店里每一只小动物,哪怕是最普通、甚至有点‘问题’的,我们都要尝试去理解它们。”
正说着,风铃又响了,一位穿着校服的姐姐抱着一个航空箱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尴尬和无奈。
“老板,不好意思又来麻烦您了。墨墨它……又把猫砂刨得到处都是,还在我新买的沙发上磨爪子。我爸妈有点生气了……”
姨妈接过航空箱,里面是一只通体乌黑、只有四只爪子是雪白的猫咪,它警惕地看着外面,喉咙里发出低低的、不耐烦的咕噜声。
“没关系,小雅,墨墨只是精力比较旺盛,需要更多的活动和合适的发泄方式。”姨妈拍拍那个叫小雅的姐姐,安慰地说道。
她把墨墨安置在一个安静的笼舍里,并没有像对待其他猫那样立刻放出来,而是先在里面放了一个带有猫薄荷的抓板和一个可以藏身的纸盒屋。
然后姨妈对王思齐说:“思齐,你看,墨墨看起来可能没有别的猫咪那么乖,但它并不是坏猫。它刨猫砂、乱抓东西,很可能是因为活动空间不够,或者压力太大。它的主人小雅姐姐要上学,父母工作忙,陪它玩的时间少。
“我们需要理解的,是它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给它贴上‘调皮’的标签。”
接着,姨妈开始教王思齐如何识别猫咪的压力信号。
比如耳朵向后压,就是俗称的“飞机耳”,猫咪这时候是感到紧张或恐惧了,在时刻准备攻击。这个时候就要保持环境安静,不要强行抱它,试着给它熟悉的玩具和零食,让它慢慢镇定下来。
如果猫咪的尾巴大幅度甩动,是狩猎的本能,可以给它小鸟形状的玩具让它跳跃,引导它来互动。
……
除此之外,姨妈还讲了如何通过提供足够的玩具、抓柱、猫爬架等,来满足猫咪的天性,减少破坏行为。
她还建议小雅姐姐每天抽出固定时间用逗猫棒等玩具陪墨墨玩耍,消耗它的精力。
“对待像墨墨这样的猫咪,需要的不是责备,而是更多的耐心和引导。理解它的需求,并帮助它和它的主人找到和谐的相处方式,这才是我们该做的。”姨妈一边说,一边示范如何用猫薄荷吸引墨墨去使用新的抓板。
果然,墨墨很快就被吸引,开始专注地在抓板上磨爪子,不再那么焦躁。
王思齐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起来。
她想起了早上看到的宠物档案里,那些记录着“胆小”、“怕生”、“对某食物过敏”的备注。
原来,每一只宠物看似“不完美”或“麻烦”的行为背后,都可能有着各自的原因。
也许是品种天性,也许是过往经历,也许是当前环境无法满足它的需求。真正的尊重和理解,不是只喜欢它们乖巧可爱的一面,而是接纳它们的全部,并努力去读懂它们“不会说话”的表达。
小雅姐姐试着跟墨墨互动,用逗猫棒让墨墨消耗了精力,果然很快就累的瘫倒在小雅怀里了,变成了任摸任揉的小猫咪。
下午,店里来了一位老奶奶,抱着一只年纪很大、眼睛几乎全盲的京巴犬来修剪毛发。这只京巴犬叫宝宝,宝宝非常紧张,全程发抖,不肯配合。
姨妈没有丝毫不耐烦,她让王思齐拿着小零食在一旁轻声安抚,自己则用最轻柔、最快速的动作完成了修剪,不断抚摸着宝宝的背,告诉它“好了,好了,马上就好”。
送走老奶奶后,姨妈对王思齐说:“你看,宝宝年纪大了,眼睛又看不见,它会害怕是正常的。我们更要给它安全感,动作要慢,声音要柔,让它知道这里是安全的。”
这一天,王思齐没有做太多“重活”,但她觉得学到的东西比前几天加起来的还要多,还要深刻。
她看到了退役导盲犬阿诺的忠诚与付出,理解了“问题小猫”墨墨行为背后的需求,也学会了如何更温柔地对待像宝宝这样年老或弱小的动物。
身为人类,我们既然选择了它们作为自己的家庭成员,就要理解尊重它们,耐心对待它们,它们用自己的一生来陪伴人类,我们就要在他们有限的人生里给于它们自己的爱呀。
晚上关门后,王思齐一边擦着笼子,一边对姨妈说:“姨妈,我今天好像有点明白了。尊重和理解,就是要把每一只小动物都当成独立的、不一样的个体去看待,去想想它为什么会这样,它需要什么,而不是只用‘乖’或者‘不乖’来评判它们,对吗?”
姨妈看着她,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思齐,你说得太对了!你能想到这一层,姨妈真的为你高兴。这不仅是照顾小动物的秘诀,也是和人相处很重要的道理呢。”
王思齐用力地点点头,骄傲地扬扬下巴,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夜色渐深,宠物店里的灯光温暖而宁静。王思齐觉得自己的心里也仿佛被点亮了一盏灯,一盏名为“理解”的灯。
这盏灯让她能更清晰地看见这些毛茸茸的朋友们,以及它们身后那个充满责任与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