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错位·误会之始 ...
-
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许亦阳和袁逸飞不仅分到了同一个班,还被安排成了同桌。班主任林老师的理由很简单:“一个文科特招,一个理科天才,正好互补。”
许亦阳对此充满期待。他欣赏袁逸飞在物理课上展现出的惊人天赋,那些复杂的公式在他笔下仿佛有了生命。他试图搭话,分享自己对量子力学的浪漫想象——比如,他觉得薛定谔的猫或许不只是个悖论,而是一种关于“存在”与“观测”的哲学隐喻;或者讨论李商隐“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里,是否暗含了某种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
但袁逸飞总是沉默。他要么埋头于自己的世界,要么用最简短、最刻薄的话打断许亦阳的热情。
“物理不是诗歌,许亦阳。”一次物理课后,袁逸飞冷冷地说,指尖敲着桌面,“别用你那些虚无缥缈的想象来玷污它。公式就是公式,事实就是事实,容不得半点煽情。”
许亦阳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的善意会被如此曲解。他有些委屈,但更多的是不解。
真正的误会发生在一次班级活动上。许亦阳作为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一场关于“青春与命运”的主题朗诵会。他精心挑选了篇目,并主动邀请袁逸飞一起朗诵一首关于双生子星的现代诗。
“我觉得这首诗很适合我们,你看,”许亦阳指着诗中的句子,“‘我们是宇宙中最遥远的星辰,却因引力而彼此凝望。’”
袁逸飞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合上诗集,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谁要和你做星辰?许亦阳,你最好离我远点。你的那些廉价的热情,让我感到恶心。”
许亦阳被他突如其来的暴怒吓住了。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表达一种纯粹的欣赏和友谊,为何会被解读成这样?他感到一阵受伤,但更多的是困惑。
他不知道,在袁逸飞的世界里,“命运”和“羁绊”是最可怕的诅咒。他的家族,尤其是他的母亲林晚晴,一生都在与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精神疾病抗争。这种病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幻觉和偏执,认为自己被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所操控。而“双生子”、“纠缠”、“宿命”这些词,在他的成长环境中,几乎等同于“发病”的前兆。
许亦阳的热情和诗意,在袁逸飞眼中,成了一种不祥的预兆,一种对他内心最深恐惧的无情嘲弄。